一、.最是那回眸一笑,萬般風情繞眉梢
蝶戀花·春入花梢紅欲半
王之道
春入花梢紅欲半。水外綠楊,掩映笙歌院。霽日遲遲風扇暖。天光上下青浮岸。
歸去畫樓煙暝晚。步拾梅英,點綴宮妝面。美目碧長眉翠淺。消魂正值回頭看。
最是那低頭一笑,
千種風情繞眉梢。
香腮冰潔,胭脂無染去粉飾;
云鬢浸漆,青絲如瀑落玉簪。
纖指若蘭透骨香,
凝眸似水剪心愁。
暮云拈花倦霓裳,
無語別院倚西樓。
君不見,
六宮粉黛無顏色,
再唱黃昏美人吟!
二、“最是那回眸一笑,萬般風情繞眉梢”是誰寫的詩詞
“最是那回眸一笑,萬般風情繞眉梢”與“美目碧長眉翠淺。消魂正值回頭看”同義
一、“美目碧長眉翠淺。消魂正值回頭看”——出自宋代詩王之道的《蝶戀花·春入花梢紅欲半》。
二、附原文如下:
蝶戀花·春入花梢紅欲半
宋.王之道
春入花梢紅欲半。水外綠楊,掩映笙歌院。霽日遲遲風扇暖。天光上下青浮岸。
歸去畫樓煙暝晚。步拾梅英,點綴宮妝面。美目碧長眉翠淺。消魂正值回頭看。
三、作者簡介: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彥猷,廬州濡須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歲。善文,明白曉暢,詩亦真樸有致。為人慷慨有氣節。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與兄之義弟之深同登進士第。對策極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調歷陽丞。紹興和議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陳辱國非便。大忤秦檜意,謫監南雄鹽稅。坐是淪廢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轉運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庫總目》相山詞一卷,《文獻通考》傳于世。
三、困倚危樓是那首詩的詞
是秦少游的呀:
減字木蘭花
[宋]秦觀
天涯舊恨,獨自凄涼人不問。
欲見回腸,斷盡金爐小篆香。
黛蛾長斂,任是春風吹不展。
困倚危樓,過盡飛鴻字字愁。
這是寫一個獨處女子,在困人的春天思念遠方情人的離愁別恨至深的詞。詞的上片“天涯”二句,首句“天涯”就距離寫游子之遠、彼此分離天各一方,“舊恨”就時間寫分手之后,別愁離恨之長。詞篇本事,就此揭示了出來。次句,“人不問”,寫無人對語,獨居高樓,本夠凄涼,有誰關心慰問,即連同情的人都沒有,故“獨自凄涼”,即分外感覺到凄涼難堪了。這里“人不問”之人,當指為其朝思暮想遠在“天涯”之人。其人“不問”,可知音信不通,相思難寄,這就必然加重了她對遠方情人的思念更加迫切,相見的欲望更加強烈。“欲見”兩句,寫女子在百無聊賴愁苦之極,只好用燃香數刻來耗費時間。“欲見”寫懷情人之切,“回腸”寫內心之痛,用形狀回環如篆的盤香,形容恰如人的回腸百轉。“斷盡”,指炷一根根斷盡。這里用以突出女子柔腸寸斷,即“一寸相思一寸灰”的強烈感受。香斷煙消,也是形容時間流逝、愁悶未散,女子的愿望終于煙霧一樣虛幻。總之,這兩句極寫其相思懷人的愁苦。
過片從一年四季寫愁。“黛蛾”兩句寫這位女子從冬到春愁眉難展的情狀。由于別恨難消,故存于心頭而現于眉梢,以致常是愁眉緊鎖,盡管春天來臨,“東風”勁吹,具有神奇偉大的東風,吹綠了大地江岸,吹開了百花吐艷。但無論怎樣吹拂,也吹不展她的一雙愁眉,這就深刻地揭示出在“長斂”、“不展”背后其愁恨的深重。此句構思特妙,它和辛詞《鷓鴣天》“春風不染白發須”同一機杼,都可說是文藝美學上無理而妙的寫法。即通過這種似乎無理的描寫,卻更深刻地表達了人的情思,給人以無窮的韻味。歇拍“困倚”二句,寫她從夏到秋守傍高樓,默默無語地目視一群群大雁消失在遙遠的天邊,渴望著有遠人錦書的到來,但她憑著自己有多少次失望的經驗,明知那畢竟是縹緲無憑的幻想,即使倚遍危樓,也依然是天涯離恨。因此在她眼里,那遠去飛鴻組成的“人”字飛翔,實際上都可說是一個個巨大的“愁”字而已。這就是俗話說的“情人眼里出西施”。因為她思念情人,見雁字倍增愁思,“人”字也就變成了“愁”字。因為人在激情強烈情況下,客觀景物在人的眼里會改變情調色彩的。所以,王國維說:“以我觀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這話是言之有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