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言文中食表示喂食的句子
拼音:sì 韻部:職
〈動〉
拿東西給人吃。后作“飼”
彼留子國,將其來食。——《詩·王風·丘中有麻》。高亨云:“食通飼,給人以食物吃。”
飲之食之,教之誨之。——《詩·小雅·綿蠻》
左右以君賤之也,食以草具。——《戰國策·齊策》
吾業是有年矣,吾賴是以食吾軀。——明·劉基《賣柑者言》
又如:食監(監督做飯的官);食養(供給生活用品);食官(管伙食的官);食士(給兵吃飯);食饑息勞(使饑餓者飽肚,使勞累者得到休息)
使鬼神享受祭品 。如:食祭(用酒飯祭祖)
飼養 ;喂養;供養
自粥于秦客,被褐食牛。——《史記·商君列傳》
謹食之,時而獻焉。——唐·柳宗元《捕蛇者說》
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唐·韓愈《雜記》
二、文言文中食表示喂食的句子
拼音:sì 韻部:職〈動〉拿東西給人吃。
后作“飼”彼留子國,將其來食。——《詩·王風·丘中有麻》。
高亨云:“食通飼,給人以食物吃。”飲之食之,教之誨之。
——《詩·小雅·綿蠻》左右以君賤之也,食以草具。——《戰國策·齊策》吾業是有年矣,吾賴是以食吾軀。
——明·劉基《賣柑者言》又如:食監(監督做飯的官);食養(供給生活用品);食官(管伙食的官);食士(給兵吃飯);食饑息勞(使饑餓者飽肚,使勞累者得到休息)使鬼神享受祭品 。如:食祭(用酒飯祭祖)飼養 ;喂養;供養自粥于秦客,被褐食牛。
——《史記·商君列傳》謹食之,時而獻焉。——唐·柳宗元《捕蛇者說》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唐·韓愈《雜記》。
三、形容“饑餓”的詩句有哪些
《輕肥》秦中吟之七
意氣驕滿路,鞍馬光照塵。 借問何為者,人稱是內臣。
朱紱皆大夫,紫綬悉將軍。 夸赴中軍宴,走馬去如云。
樽壘溢九醞,水陸羅八珍。 果擘洞庭桔,膾切天池鱗。
食飽心自若,酒酣氣益振。 是歲江南旱,衢州人食人!
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轉拙。 許身一何愚!竊比稷與契。
居然成瓠落,白首甘契闊。 蓋棺事則已,此志常覬豁。
窮年憂黎元,嘆息腸內熱。 取笑同學甕,浩歌彌激烈。
非無江海志,瀟灑送日月; 生逢堯舜君,不忍便永訣。
當今廊廟具,構廈豈云缺? 葵藿傾太陽,物性固難奪。
顧惟螻蟻輩,但自求其穴; 胡為慕大鯨,輒擬偃溟渤?
以茲誤生理,獨恥事干謁。 兀兀遂至今,忍為塵埃沒?
終愧巢與由,未能易其節。 沉飲聊自適,放歌破愁絕。
歲暮百草零,疾風高岡裂。 天衢陰崢嶸,客子中夜發。
霜嚴衣帶斷,指直不能結。 凌晨過驪山,御榻在嵽躡。
蚩尤塞寒空,蹴蹋崖谷滑。 瑤池氣郁律,羽林相摩戛。
君臣留歡娛,樂動殷膠葛。 賜浴皆長纓,與宴非短褐。
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 鞭撻其夫家,聚斂貢城闕。
圣人筐篚恩,實欲邦國活。 臣如忽至理,君豈棄此物?
多士盈朝廷,仁者宜戰栗! 況聞內金盤,盡在衛霍室。
中堂舞神仙,煙霧蒙玉質。 暖客貂鼠裘,悲管逐清瑟。
勸客駝蹄羹,霜橙壓香桔。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榮枯咫尺異,惆悵難再述。 北轅就涇渭,官渡又改轍。
群水從西下,極目高突兀。 疑是崆峒來,恐觸天柱折。
河梁幸未坼,枝撐聲悉索。 行旅相攀援,川廣不可越。
老妻既異縣,十口隔風雪。 誰能久不顧?庶往共饑渴。
入門聞號啕,幼子饑已卒! 吾寧舍一哀,里巷亦嗚咽。
所愧為人父,無食致夭折。 豈知秋禾登,貧窮有倉卒。
生當免租稅,名不隸征伐。 撫跡猶酸辛,平人固騷屑。
默思失業徒,因念遠戍卒。 憂端齊終南,鴻洞不可掇。
【饑腸轆轆】:饑腸:饑餓的肚子;轆轆:車行聲.肚子餓得咕咕直響.形容十分饑餓.
【嗷嗷待哺】:嗷嗷:哀鳴聲;待:等待;哺:喂食.饑餓時急于求食的樣子.形容受饑餓的悲慘情景.
【餓莩遍野】:莩:餓死的人.到處是餓死的人.形容人民因饑餓而大量死亡的悲慘景象.
【忍饑挨餓】:忍受饑餓.形容極其貧困.
【眾口嗷嗷】:嗷嗷:哀號聲.形容人們因饑餓而嗷嗷哀號.
四、形容人餓的詩詞
1,《自京赴奉先詠懷五百字》唐代:杜甫
老妻寄異縣,十口隔風雪。
誰能久不顧,庶往共饑渴。
入門聞號啕,幼子饑已卒。
白話文釋義:老婆和孩子寄居在奉先,無依無傍,漫天風雪,把一家人隔在兩個地方。受凍挨餓的窮生活,我怎能長久不管?這一次去探望,就為了有難同當。一進門就聽見哭聲酸楚,我那小兒子,已活活餓死!
2,《空囊》唐代:杜甫
翠柏苦猶食,晨霞高可餐。世人共鹵莽,吾道屬艱難。
不爨井晨凍,無衣床夜寒。囊空恐羞澀,留得一錢看。
白話文釋義:縱然翠柏味苦,朝霞高高,也還可以當作飯餐。世人大多茍且偷生,我持節守道顯得異常艱難。早晨開不了火,井水也凍了,夜來無衣難御寒。太貧窮了怕人笑話,袋中還是應該留下一文錢。
3,《憫農》宋代:楊萬里
稻云不雨不多黃,蕎麥空花早著霜。
已分忍饑度殘歲,更堪歲里閏添長。
白話文釋義:稻田因天氣大旱而沒有多少成熟的,蕎麥也因為寒霜來得太早而沒了收成。農民們早就料到今年要忍饑挨餓過日子了,卻偏偏又趕上今年閏了一個月,挨餓的日子就更長了。
4,《賣炭翁》唐代:白居易
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
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
夜來城外一尺雪,曉駕炭車輾冰轍。
牛困人饑日已高,市南門外泥中歇。
白話文釋義:他滿臉灰塵,顯出被煙熏火燎的顏色,兩鬢頭發灰白,十個手指也被炭燒得很黑。賣炭得到的錢用來干什么?買身上穿的衣裳和嘴里吃的食物。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駕著炭車碾軋冰凍的車輪印往集市上趕去。牛累了,人餓了,但太陽已經升得很高了,他們就在集市南門外泥濘中歇息。
5,《狂夫》唐代:杜甫
厚祿故人書斷絕,恒饑稚子色凄涼。
白話文釋義:當了大官的朋友人一闊就變臉,早與我斷的來往,長久饑餓的小兒子,小臉凄涼,讓我愧疚而感傷。
6,《官倉鼠》唐代:曹鄴
健兒無糧百姓饑,誰遣朝朝入君口。
白話文釋義:守衛邊疆的將士沒有糧食,辛勞的老百姓正在挨餓,是誰天天把官倉里的糧食送入你們這些官倉老鼠嘴里去的呢?
7,《南園十三首》唐代:李賀
三十未有二十余,白日長饑小甲蔬。
白話文釋義:我雖然三十不到,但已二十有余,常日受饑餓,靠吃蔬菜充腸肚。
五、喂的詞語和成語
喂 詞語 :
喂食、
喂養、
唷喂、
喂奶、
喂飼、
喂料、
飼喂、
匱喂、
喂餓、
喂草、
飲喂、
餓喂、
喂眼、
凍喂、
嚼飯喂人、
喂虎割肉、
篩子喂驢
嚼飯喂人 [jiáo fàn wèi rén ]
基本釋義
比喻把經過改寫而缺乏新意的作品塞給別人。
六、鴿子喂喂食的那個詩
懷念一只流浪的鴿子
類型:詩歌 作者:劉躍松
一只褐色的鴿子
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傍晚
停留在我家的陽臺
竄入我始料未及而驚喜的目光
我不知它自哪兒來
也不知它將飛往何方
它凌亂的羽翼顫抖的身姿
讓人滋生無盡的悲哀和憐憫
我自它失神的雙眸里
讀懂了痛苦無助凄涼
我善意地投放水和白米
它小心翼翼而后狼吞虎咽
這是一只流浪的鴿子
我幫它松掉雙腿的綁繩
壘筑一個溫暖安全的窩但我仍不知
它是在逃避以前的生活還是追夢時迷失了方向
這只流浪的鴿子
在我精心喂養的第七天
不辭而別我深知
它仍將繼續漂泊流浪
我開始在每一個落寞的黃昏里
懷念那只流浪的鴿子
不知在他鄉異地
它是否能找到充足的食糧
鴿子
最先覆蓋晨鐘的
是昨夜旋舞之桃紅
春天的死亡
阻攔了所有生命的吶喊
這是四月的早晨
當我還在整理
昨夜之夢事
鴿子清盈的叫喚
擦亮我沉重的眼睛
扇動纖細的翅膀
揚起那枚光輝的太陽
在鴿子傾身飛翔之刻
光明注入天地的杯中
從咕咕聲中
走出飛翔之姿
劃破迷惘的天空
所有的神秘
都騎在鴿子的背肩
呼起炙人的風
風總是以少女俏立的姿態行走
使所有堅固的墻城
在笑靨中崩塌
煙霞滿天的時刻
被鴿子憶起
是在風雨中
最先站立的人群
努力作出飛的情狀
展開夢與其他
風卻穿越我的身體
帶走骨骼碎裂的聲音
秦漢的辭賦
唐宋的韻章
都在青樓的歌事中
消瘦了
始終以一種姿態
站立且行走的鴿子
總鄉村的麥道上
獨守田園的晚晴
鴿子洞穿白云
也就洞穿一切的
哀怨悲幽
前朝漫漫的花是血
送別道旁的楊柳依舊瘦弱
不堪折
千百年一個民族追趕
悲苦的路途
走入我的血
成了我體腔中本能的嘶鳴
從此我能夠與鴿子對視
所有的空間
都泛濫這種神秘眼神
我追慕鴿子的形體
而不贊美鷹與其他
鴿子的血液中
淌著我所見過
最美麗的飛翔
且動魄驚心
飛翔于華宇之上
也回旋于墓田
銜來古道瘦馬的心事
輕輕咀嚼蒿草中
溢出的西風
當生計忽略了
鴿子的正直
忽略了古來
風雨中人類的心情
一步步走向庇護的呵求
贊美時間
是長成于田野的麥子
舉起凜冽目光
就可收割
一茬茬的世俗風情
從森林走向森林的歲月
降臨的不是歌曲
鴿子總是斜眼
看著這個蹙眉的春天
向往鴿子的取食
仿佛在一首小令中
完成整個過程的優美
當我為這樣的感動鼓掌
啪啪的聲響卻飛不出
一只鴿子的形態
那絕塵少女的眼睛
總在世間煙塵中明滅
讓我一刻不及
鴿子緣壁的安詳
窗外紫藤羅的花香
驚醒守牧的神
過早揚起歸宿的鞭
一道道斜射的日光
勒入鴿子的身體
索取血液涂紅晚云
而鴿子的翅翼
飽蘸黃昏色
涂暗窗戶
讓我的心情
在憂郁中
未能完成燃燒
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