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悠悠寸草心 全詩
悠悠寸草心(王蒙)春陽五月倍溫馨,喚醒悠悠寸草心。
似海恩情猶未報,愧余游戲到如今! 王蒙現代著名作家。 1934 年生于北京,原籍龍堂村人。
1948 年加入中國**, 1982 年中共十二大上當選為中共中央候補委員, 1985 年當選為中央委員, 1986 年 6 月任文化部長。他的大量作品如中短篇小說、詩歌、散文、評論等,都形成了獨特的創作風格。
代表作品《風箏飄帶》、《蝴蝶》、《相見時難》、《最寶貴的》、《悠悠寸草心》、《春之歌》等,先后獲得優秀中短篇小說獎。《活動變人形》是他創作上的一大收獲,被譽為當代長篇小說創作的一座奇峰。
作品譯成多國文字,在十幾個國家出版。
二、悠悠寸草心出自哪首詩
“悠悠寸草心”是后來人根據唐代孟郊五言古詩 《游子呤 》里“誰言寸草心”一句演化而來,用以形容母親對孩子深深的愛,原文全詩如下: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譯文:
慈祥的母親手里把著針線,為即將遠游的孩子趕制新衣。臨行前一針針密密地縫綴,怕兒子回來得晚衣服破損。誰說像小草那樣微弱的孝心,能報答得了像春暉普澤的慈母恩情?
注釋:
游子:古代稱遠游旅居的人。吟:詩體名稱。
游子:指詩人自己,以及各個離鄉的游子。
臨:將要。
意恐:擔心。
歸:回來,回家。
誰言:一作“難將”。言:說。
寸草:小草。這里比喻子女。
心:語義雙關,既指草木的莖干,也指子女的心意。
報得:報答。三春暉:春天燦爛的陽光,指慈母之恩。
三春:舊稱農歷正月為孟春,二月為仲春,三月為季春,合稱三春。
暉:陽光。形容母愛如春天溫暖、和煦的陽光照耀著子女。
擴展資料:
1、創作背景
《游子吟》是孟郊在溧陽所寫。作者早年漂泊無依,直到五十歲時才得到了一個溧陽縣尉,結束了長年的漂泊流離生活,便將母親接來住。詩人飽嘗了世態炎涼,更覺親情可貴,于是寫出這首感人至深的頌母之詩。
2、賞析
開頭兩句“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用“線”與“衣”兩件極常見的東西將“慈母”與“游子”緊緊聯系在一起,寫出母子相依為命的骨肉感情。
三、四句“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通過慈母為游子趕 制出門衣服的動作和心理的刻畫,深化這種骨肉之情。
母親千針萬線“密密縫”是因為怕兒子“遲遲”難歸。偉大的母愛正是通過日常生活中的細節自然地流露出來。前面四句采用白描手法,不作任何修飾,但慈母的形象真切感人。
最后兩句“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是作者直抒胸臆,對母愛作盡情的謳歌。這兩句采用傳統的比興手法:兒女像區區小草,母愛如春天陽光。兒女怎能報答母愛于萬一呢?懸絕的對比,形象的比喻,寄托著赤子對慈母發自肺腑的愛。
這首詩藝術地再現了人所共感的平凡而又偉大的人性美,所以千百年來贏得了無數讀者強烈的共鳴。
三、誰知道“悠悠寸草心”是出自哪首詩
(唐)孟郊:游子吟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輝? 并無“悠悠寸草心”的詩句,此句悠悠寸草心(王蒙) 春陽五月倍溫馨,喚醒悠悠寸草心。
似海恩情猶未報,愧余游戲到如今! 王蒙是現代詩人,所以不知道把 王蒙現代著名作家。 1934 年生于北京,原籍龍堂村人。
1948 年加入中國**, 1982 年中共十二大上當選為中共中央候補委員, 1985 年當選為中央委員, 1986 年 6 月任文化部長。他的大量作品如中短篇小說、詩歌、散文、評論等,都形成了獨特的創作風格。
代表作品《風箏飄帶》、《蝴蝶》、《相見時難》、《最寶貴的》、《悠悠寸草心》、《春之歌》等,先后獲得優秀中短篇小說獎。《活動變人形》是他創作上的一大收獲,被譽為當代長篇小說創作的一座奇峰。
作品譯成多國文字,在十幾個國家出版。 只是從“誰言寸草心”化來的。
四、悠悠寸草心出自哪首詩
“悠悠寸草心”是后來人根據孟郊-五言古詩 中《游子呤 》里“誰言寸草心”一句演化而來,用以形容母親對孩子深深的愛。
《游子吟》
唐代:孟郊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譯文:
慈祥的母親手里把著針線,為即將遠游的孩子趕制新衣。
臨行前一針針密密地縫綴,怕兒子回來得晚衣服破損。
誰說像小草那樣微弱的孝心,能報答得了像春暉普澤的慈母恩情?
擴展資料:
寫作背景:
《游子吟》是孟郊在溧陽所寫。作者早年漂泊無依,直到五十歲時才得到了一個溧陽縣尉,結束了長年的漂泊流離生活,便將母親接來住。詩人飽嘗了世態炎涼,更覺親情可貴,于是寫出這首感人至深的頌母之詩。
開頭兩句“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用“線”與“衣”兩件極常見的東西將“慈母”與“游子”緊緊聯系在一起,寫出母子相依為命的骨肉感情。三、四句“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通過慈母為游子趕 制出門衣服的動作和心理的刻畫,深化這種骨肉之情。
最后兩句“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是作者直抒胸臆,對母愛作盡情的謳歌。這兩句采用傳統的比興手法:兒女像區區小草,母愛如春天陽光。
孟郊,(751~814),唐代詩人。字東野。漢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東臨邑東北),先世居洛陽(今屬河南)。唐代著名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