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運用白描手法的詩句有哪些
白描原是中國畫的一種技法,指描繪人物和花卉時用墨線勾勒物象,不著顏色,稱為“單線平涂”法。它源于古代的“白畫”。
在文學創作上,“白描”作為一種表現方法,是指用最簡練的筆墨,不加烘托,描畫出鮮明生動的形象。我國優秀的古典小說《水滸》、《三國演義》等多用白描的手法;魯迅的作品,也有許多使用白描手法的范例。
白描要求運用極簡省的語言,描摹景物的特征,反映作者的感情。
如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作者只是利用白描手法對景物進行了排列,卻達到了一種千古絕唱的效果。相信每一個讀到的人都會在頭腦中出現一幅《天涯游子圖》。在這幅圖中,藤是枯的,樹是老的,鴉是黃昏中的。他們給人的情緒是蕭索的是暗淡的。此時再看到小橋流水人家,很自然的,那種思鄉思家的情緒就會從心底彌漫開來。抬頭望望遠處漫漫古道,聽聽耳邊呼嘯秋風,看看跨下瘦馬,啥感覺?只能斷腸!這就是白描。
白描手法用于敘事,使人感到線條明晰,言簡意真。
如《賣炭翁》白居易
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
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
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
夜來城外一尺雪,曉駕炭車輾冰轍。
牛困人饑日已高,市南門外泥中歇。
翩翩兩騎來是誰?黃衣使者白衫兒。
手把文書口稱敕,回車叱牛牽向北。
一車炭,千余斤,宮使驅將惜不得。
半匹紅綃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
在這首小型敘事詩中,作者以白描的手法,成功地塑造了賣炭老翁的感人形象。“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這十四個字的肖像描寫,不僅準確地表現了賣炭翁的職業和年齡特征,而且使人想到他的辛酸勞作和痛苦生活。長期受煙火熏烤使皮膚變色,終日扒摸木炭把十指沾黑,而“兩鬢蒼蒼”又表現出賣炭翁的凄楚和衰老。這樣拼死拼活的苦干,只不過為了“身上衣裳口中食”,掙點錢勉強度日。“可憐身上衣正單”,“夜來城外一尺雪”。作者又以對照的寫法來表現賣炭翁的困苦生活。“心憂炭賤愿天寒”,是更深入一層的心理刻劃。一般人在衣單不能御寒時,總想天氣暖和,可是賣炭翁卻在“衣正單”時“愿天寒”,一怕天氣暖,炭賣不掉,衣食無所出,二想天氣寒冷,賣個好價錢。這兩句詩深刻地表現了他對“賣炭得錢”的殷切期望,反映了他十分悲慘的生活境遇。同時,這樣寫使下文“一車炭重千余斤,宮使驅將惜不得”,顯得更加有力量,更能激起讀者對狐假虎威的“黃衣使者白衫兒”的痛恨。
用白描手法刻畫人物,三言兩語就能揭示人物的外貌、神態,使讀者如見其人。
與繪畫一樣,無論工筆還是彩墨,無論水彩還是油畫,都可自成一格,各有特色;文學創作上的白描手法與其它手法并不相斥。
二、白描語句運用白描手法的語句
文學中的白描 是文學創作中描寫手法之一.也是我國文學中為群眾所喜聞樂見的傳統的描寫手法.用最精練、最節省的文字粗線條地勾勒出人物的精神面貌.要求作家準確的把握住人物最主要的性格特征,不加渲染、鋪陳,而用傳神之筆加以點化,而魯迅的小說是白描的典范作品.魯迅曾說:“白描卻沒有秘訣.如果要說有,也不過是和障眼法反一調:有真意,去粉飾,少做作,勿賣弄而已.”(《作文秘訣》)魯迅不愧為白描圣手,他的作品,也不愧是白描的杰作.他在《我怎么做起小說來》一文中說:“我力避行文的嘮叨,只要覺得夠將意思傳給別人了,就寧可什么陪襯拖帶也沒有.中國舊戲上,沒有背景,新年賣給孩子看的花紙上,只有主要的幾個人(但現在的花紙卻多有了背景了),我深信對于我的目的,這方法是適宜的,所以我不去描寫風月,對話也決不說到一大篇.”這是他在小說創作中成功運用白描手法的經驗之談. 白描手法,不僅可以運用于小說的描寫中,還可以運用于散文、詩詞的創作中.使用這種手法刻畫人物時,要求作者緊緊抓住人物所處的特定環境及人物的個性、經歷、言行的突出之點,用簡潔的語言進行描寫,以表現人物的個性特征.在作品中,作者有時用白描勾勒人物肖像,如峻青的《黎明的河邊》,對年輕戰士小陳的肖像作了如下的描寫:“他長得很矮,看樣子頂多也不過十八歲.圓的臉,大眼睛,下巴上有一道細長的疤痕,顯然是子彈掠過時留下的紀念.”作者將戰士小陳的體態特征與戰斗中留下的傷痕聯結起來描寫,以突出表現他的勇敢精神.這灰白描的人物肖像,在魯迅小說中比比皆是,如對阿Q、祥林嫂、閏土等的描述.不僅如此,有時還有白描敘述人物的身世,如魯迅在《孔乙己》中,對孔乙己身世的介紹:“孔乙己原來也讀過書,但終于沒有進學,又不會營生;于是愈過愈窮,弄到將要討飯了.幸而寫得一筆好字,便替人家鈔鈔書,換一碗飯吃.可惜他又有一樣壞脾氣,便是好喝懶做.”作者抓住他“沒有進學”、“不會營生”、“好喝懶做”的性格特點,來揭示封建科舉制度對他的毒害所造成的悲慘遭遇.有時,還可用白描手法描述人物對話與行動細節,以表現人物性格.如《三國演義》“曹操煮酒論英雄”這一回中,寫曹操擔心日后劉備可能成為與他爭奪天下的勁敵故意在飲酒之際對劉進行試探,問他誰是當世英雄?劉備此時正寄居曹操處,深怕曹操識破他奪取天下的雄心,對曹所問,故施韜晦之計,先是推托不知,繼而是“王顧左右而言他”,但當曹操指明:“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他聞言吃了一驚,將手中匙筋,掉落于地.“時正值天雨將至、雷聲大作.充滿德乃從容俯首拾筋曰:‘一震之威,乃至于此.’”巧妙地借雷聲驚心將聞言失筋的緣故,輕輕掩飾過去,表現了劉備善于應變的性格. 使用白描手法勾勒事物時,要求作者用簡練筆觸,對所描寫之物的特征、狀貌作真實的勾畫.如杜宣的《井岡山散記》中,有段文字敘寫井岡山茅坪的“八角樓”,作者用樸素的語言,不作任何形容,簡明地寫房間內簡陋的陳設,重點介紹了“八角樓”名稱的由來:“房間內的光線不夠,所以在房間正中頂上,開了一個八角形的光斗.因此大家就把這個樓叫做‘八角樓’.”使用白描手法繪景時,要求作者用簡筆作粗線勾畫,組成生動的畫面.如宋蘇軾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其一):“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作者善于抓住夏日急雨的特點,以樸素的語言進行白描,一句一景,形象地再現了西湖夏季風云驟變的奇景.。
三、使用白描手法的古詩詞有那些
白描,說的通俗一點,就是純客觀描寫,不加主觀因素,主觀呢,主要是通過一些形容詞,或者是活用的名詞,動詞來表現,因為物本無情,若有情,只不過是人賦予它的。
舉個例子“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只不過客觀描述了一個景象,這樣你很容易 的能夠想象出來,詩人此時此刻深處何種境地。雖然只是幾個名詞的堆砌,但是仍然有一種悠遠的意境。
烘托,通俗一點來講,就是主要配角,即詩人通過寫它來表現主角,例如人,物,或情感,配角不是主要目的,但沒配角也不行。
高適的《別董大》首二句“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直接狀寫眼前之景,展示出一幅暮日黃昏、沙塵漫天、遙空斷雁、大雪紛飛的北方荒原天寒地凍的暮天景象。通過這送別時的環境描寫,烘托出離愁別恨的低沉氣氛。在這里,通過題目就可以知道,要跟人離別了,寫首詩,當然要抒發一下感情,于是,那種離別之情就是主角,其他的環境描寫就是配角,黃,白,醺,吹,紛紛,形容詞或動詞,只是為了更好的描寫環境,同時也是抒發情感的好方法,這里就不僅僅是純物了,還有形容詞或動詞,所以,綜上,就是烘托
四、運用白描手法的詩句有哪些
1、元代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釋義:天色黃昏,一群烏鴉落在枯藤纏繞的老樹上,發出凄厲的哀鳴。
小橋下流水嘩嘩作響,小橋邊莊戶人家炊煙裊裊。古道上一匹瘦馬,頂著西風艱難地前行。
夕陽漸漸地失去了光澤,從西邊落下。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獨的旅人漂泊在遙遠的地方。
2、唐代溫庭筠《商山早行》: 晨起動征鐸,客行悲故鄉。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墻。 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
釋義:黎明起床,車馬的鈴鐸已震動;踏上遙遙征途,游子悲思故鄉。雞聲嘹亮,茅草店沐浴著曉月的余輝;板橋彌漫清霜,先行客人足跡行行。
枯敗的槲葉,落滿了荒山的野路;淡白的枳花,鮮艷地開放在驛站的泥墻邊。回想昨夜夢見杜陵的美好情景,一群群鴨鵝,正嬉戲在岸邊的湖塘里。
3、唐代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釋義:從孤山寺的北面到賈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剛與堤平,白云低垂,同湖面上連成一片。幾只早出的黃鶯爭相飛往向陽的樹木,誰家新飛來的燕子忙著筑巢銜泥。
紛繁的花朵漸漸開放使人眼花繚亂,淺淺的青草剛剛夠上遮沒馬蹄。 最愛的湖東美景百游不厭,楊柳成排綠蔭中穿過一條白沙堤。
4、唐代白居易《賣炭翁》: 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 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
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
夜來城外一尺雪,曉駕炭車輾冰轍。 牛困人饑日已高,市南門外泥中歇。
翩翩兩騎來是誰?黃衣使者白衫兒。 手把文書口稱敕,回車叱牛牽向北。
一車炭,千余斤,宮使驅將惜不得。 半匹紅綃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
釋義:有位賣炭的老翁,整年在南山里砍柴燒炭。他滿臉灰塵,顯出被煙熏火燎的顏色,兩鬢斑白十指漆黑。
賣炭得到的錢用來干什么?換取身上的衣服和填肚的食物。可憐他身上只穿著單薄的衣服,心里卻擔心炭不值錢希望天更冷些。
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拂曉他急忙駕著炭車軋著冰路往集市上趕去。牛累了,人餓了,但太陽已經升得很高了,他就在集市南門外泥地中歇息。
那得意忘形的兩個騎馬的人是誰啊?是皇宮內的太監和太監的手下。 他們手里拿著文書嘴里稱是皇帝的命令,吆喝著牛朝皇宮拉去。
一車的炭,一千多斤,太監差役們硬是要趕著走,老翁百般不舍,卻又無可奈何。那些人把半匹紅紗和一丈綾,朝牛頭上一掛,就充當買炭的錢了。
5、唐代杜甫《絕句二首》: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釋義:沐浴在春光下的江山顯得格外秀麗,春風送來花草的芳香。泥土隨著春天的來臨而融化變得松軟,燕子銜泥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著成雙成對的鴛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