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林伯渠的詩
主要著述收入《林伯渠文集》。
《林伯渠同志詩選》游鄂達里故老爭傳鄂達里,登臨卻趁大寒時。西來峻嶺連天白,北走長江入海遲。
十里炊煙控朔漠,三邊狗盜越雷池。和戎盡有諸公策,滿眼孤烏雨雪詩。
包頭即景(1958年6月27日,中共中央**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林伯渠到包鋼視察,賦詩一首。)黃河之北青山南,包鋼融融火燭天。
五百萬噸如反掌,鼎足武漢與鞍山。 春節看花市邁街相約看花市,卻倚騎樓似畫廊;束立盆栽成列隊,草株木本斗芬芳。
通宵燈火人如織,一派歌聲喜欲狂,正是今年風景美,千紅萬紫報春光。 留別諸友林深微霰菊花黃,尊酒平樓意未央。
卅載心期原不負,十年戎馬獨何傷。劫來待整金甌缺,此去莫愁錦水長。
三戶僅存能復國,共看子弟滿湖湘。 郴衡道中春風作態已媚人,路引平沙履跡新。
垂柳如腰欲漫舞,碧桃有暈似輕顰。恰似現象能摸底,免入歧途須趲行。
待到百花齊開日,與君攜手共芳辰。
二、有關長征的詩句,越多越好
1、七律·長征
現代:**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
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
譯文:紅軍不怕萬里長征路上的一切艱難困苦,把千山萬水都看得極為平常。綿延不斷的五嶺,在紅軍看來只不過是微波細浪在起伏,而氣勢雄偉的烏蒙山,在紅軍眼里也不過是一顆泥丸。
金沙江濁浪滔天,拍擊著高聳入云的峭壁懸崖,熱氣騰騰。大渡河險橋橫架,晃動著凌空高懸的根根鐵索,寒意陣陣。
更加令人喜悅的是踏上千里積雪的岷山,紅軍翻越過去以后個個笑逐顏開。
2、憶秦娥·婁山關
現代:**
西風烈,長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馬蹄聲碎,喇叭聲咽。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從頭越,蒼山如海,殘陽如血。
譯文:西風正壯烈地吹送,大雁鳴霜、曉月當空。曉月當空,嗒嗒的馬蹄令人心碎,軍號聲聲沉郁低回。不要說群山起伏像鐵般難以逾越,而今讓我們重振旗鼓向前。重振旗鼓向前,茫茫青山如大海,夕陽光華赤如血。
擴展資料
長征勝利的意義;
1、長征的勝利粉碎了**扼殺中國革命的企圖,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紅軍長征,是震驚中外的偉大事件,是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壯舉。
2、紅軍長征勝利實現了我黨北上抗日總方針。長征的偉大勝利,實現了把**領導全國革命的大本營奠基在西北、紅軍主力轉移到抗日前沿陣地的戰略任務,為黨和紅軍的大發展創造了條件,開創了中國革命的新局面。
3、紅軍長征的勝利,是符合中國國情的中國**路線方針的勝利。中國**在領導中國革命的過程中,沒有照抄照搬國外理論,而是立足本國實際制度、政策、方針、路線,并與盲目照抄、照搬國外理論的博古、李德等人做了堅決而持久的斗爭,最終將中國革命引向成功的道路。
4、通過長征確立了**同志在黨內的領導地位,確立了**軍事思想、政治思想的指導地位。在革命危急關頭,黨召開了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遵義會議,確立了**同志在紅軍和**的領導地位。
三、有關長征的詩句
長征路上,是二萬五千里的奔波,也是二萬五千里的意志。
在這段路上,有許許多多可歌可泣的故事,也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詞。就讓我們再一次欣賞那些艱難險阻的道路上的文字吧!一同感受,那個火熱的時代,那個革命的年華。
詩:1、《無題》——聶榮臻安順急搶渡, 大渡勇奪橋。 兩軍夾江上, 瀘定決分曉。
2、《無題》——楊成武無邊風雨夜, 天塹大渡橫。 火把照征途, 飛兵奪瀘定。
3、《七律長征》——**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 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
4、《過草地》——張愛萍綠原無垠漫風煙,蓬高沒膝步泥潭。 野菜水煮果腹暖,干草火燒驅夜寒。
隨意坐地堪露宿,臥看行云逐浪翻。 帳月席茵刀槍枕,談笑低吟道明天。
5、《長征》——林伯渠剛過草地到巴阿,無那西風日末斜。 且喜境界新耳目,不虞糧秣少胡麻。
巨猿解纜技殊巧,野虻射人事可嗟。 前路縱遙知馬力,誰予便利敢分家。
四、推薦幾首關于“紅軍”的詩詞
1、《無題》——聶榮臻 安順急搶渡, 大渡勇奪橋。
兩軍夾江上, 瀘定決分曉。 2、《江城子·憶長征》——李志民 長征萬里路遙迢,風蕭蕭,雨飄飄。
浩氣比天,千軍勢如潮。 為雪國恥灑熱血,真理在,恨難消。
夢斷推窗聽鼓角,冷月皎,流螢高。 身居京華,常盼歸鴻早。
抽出心絲填舊句,寫往事,萬年驕。 3、《七律長征》——**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
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 4、《過草地》——張愛萍 綠原無垠漫風煙,蓬高沒膝步泥潭。
野菜水煮果腹暖,干草火燒驅夜寒。 隨意坐地堪露宿,臥看行云逐浪翻。
帳月席茵刀槍枕,談笑低吟道明天。 5、《長征》——林伯渠 剛過草地到巴阿,無那西風日末斜。
且喜境界新耳目,不虞糧秣少胡麻。 巨猿解纜技殊巧,野虻射人事可嗟。
前路縱遙知馬力,誰予便利敢分家。 6、《七律》——烏蘭夫 共話長征憶昔年,朝朝塞北望江南。
行蹤奇正敵圍破,信息浮沉民意淺。 捷報迅傳逾朔漠,義詩響應度陰山。
此生留得豪情在,再作長征豈畏難。 7、《三十五歲生日寄懷》——陳毅 大軍西去氣如虹,一局南天戰又重。
半壁河山沉血海,幾多知友化沙蟲。 日搜夜剿人猶在,萬死千傷鬼亦雄。
物到極時終必變,天翻地覆五洲紅。 8、《清平樂·會昌》——** 東方欲曉,莫道君行早。
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 會昌城外高峰,顛連直接東溟。
戰士指看南粵,更加郁郁蔥蔥。 9、《憶秦娥·婁山關》——** 西風烈,長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馬蹄聲碎,喇叭聲咽。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從頭越,蒼山如海,殘陽如血。 10、《清平樂·六盤山》——** 天高云淡,望斷南飛雁。
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 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卷西風。
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 1. 一九七九年十月,聶榮臻同志為大渡河紀念館題詞,有感于當年紅軍過大渡河的英雄氣概和我們取得這一戰役勝利的主要過程,寫下了這么幾句:“安順急搶渡,大渡勇奪橋,兩軍夾江上,瀘定次分曉。”反映了我軍強渡大渡河的實際情況。
2. 李志民(1906-1987)原名李風瑞,別名李明階,曾用名李軒。湖南省瀏陽縣人。
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人民解放軍杰出的政治工作領導者,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1928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五軍第二縱隊二大隊四中隊黨代表、特務大隊政治委員,紅五軍黨委秘書長,紅三軍團政治部保衛大隊政治委員,紅五軍第六師七團政治委員,第二師政治部主任,紅三軍團教導營政治委員,軍團衛生部政治委員,軍團保衛局二科科長,中央軍委直屬第八十一師政治部主任,紅二十七軍政治部主任。參加了長征。
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獲一級八一勛章、一級獨立自由勛章和一級解放勛章。
逝世日期1987年11月16日。 3. 《七律·長征》是一首七言律詩,選自《**詩詞集》,這首詩寫于1935年10月,當時**率領中央紅軍越過岷山,長征即將結束。
回顧長征一年來所戰勝的無數艱難險阻,他滿懷喜悅的戰斗豪情。 4. 這首詩正是描寫了紅軍過草地時風餐露宿的生活.聽老紅軍回憶,過草地時犧牲的戰士最多,都是掉進沼澤里或是餓死的.那時每個人只有10斤青稞粉,卻要度過兩三個月.每天吃的就是野菜和著及少青稞粉,沒有一丁點油鹽,充分體現了長征途中的艱苦生活.再想想今天生活在和平年代幸福的我們,有好吃好穿的卻還挑三揀四,隨意浪費,著實覺得慚愧. 5. 林伯渠(1886年3月20日-1960年5月29日),原名林祖涵,字邃園,號伯渠,湖南省常德安福(今臨澧縣)人。
早年加入同盟會。1921年加入中國**。
他曾參加南昌起義、長征等重要革命活動,任陜甘寧邊區政府主席。新中國成立后,林伯渠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秘書長,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一、二屆副委員長。
[2] 林伯渠同志是著名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教育家。是黨和國家重要領導人之一,與**、徐特立、謝覺哉、吳玉章并稱“延安五老”。
1960年林伯渠先生去世。骨灰安放在八寶山革命公墓。
2013年4月2日林伯渠同志骨灰回歸故里。 6. 這首七律是烏蘭夫同志為紀念長征勝利五十周年而作,長征的勝利是中國革命轉危為安的關鍵,它使全國人民對革命前途和抗日前途有了希望;長征的勝利促使抗日戰爭得以實現,也保證了抗日戰爭的勝利;長征的勝利,保存了紅軍的基干和黨的大批優秀干部。
特別是在遵義會議上形成了毛在全黨的領導地位,為中國**正確地領導人民革命到勝利奠定了基礎。 7. 陳毅(1901年8月26日-1972年1月6日),字仲弘;四川樂至人;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外交家、詩人;國共內戰時期的重要將領,中華人民共和國十大元帥之一。
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副總理、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長,上海市人民政府首任市長。**期間,不顧自己的安危,毅然挺身而出與四人幫斗爭,被誣陷為“二月逆流”。
1968年,下放石家莊。1972年去世。
1977年其遺作專集《陳毅。
五、有關長征的古詩詞有哪些
一、十六字令三首 一九三四年到一九三五年 山,快馬加鞭未下鞍.驚回首,離天三尺三. 山,倒海翻江卷巨瀾.奔騰急,萬馬戰猶酣. 山,刺破青天愕未殘.天欲墮,賴以拄其間. 二、憶秦娥婁山關 一九三五年二月 西風烈,長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馬蹄聲碎,喇叭聲咽.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從頭越,蒼山如海,殘陽如血. 三、清平樂六盤山 一九三五年十月 天高云淡,望斷南飛雁.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卷西風.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 過草地 張愛萍 一九三五年八月 綠原無垠漫風煙,蓬高沒膝步泥潭. 野菜水煮果腹暖,干草火燒驅夜寒. 隨意坐地堪露宿,臥看行云逐浪翻. 帳月席茵刀槍枕,談笑低吟道明天. 長征 一九三五年八月,經巴西阿西作 林伯渠 剛過草地到巴阿,無那西風日末斜. 且喜境界新耳目,不虞糧秣少胡麻. 巨猿解纜技殊巧,野虻射人事可嗟. 前路縱遙知馬力,誰予便利敢分家. 江城子 憶長征 李志民一九八六年 長征萬里路遙迢,風蕭蕭,雨飄飄. 浩氣比天,千軍勢如潮. 為雪國恥灑熱血,真理在,恨難消. 夢斷推窗聽鼓角,冷月皎,流螢高. 身居京華,常盼歸鴻早. 抽出心絲填舊句,寫往事,萬年驕. 七律 為紀念長征勝利五十周年而作 烏蘭夫 一九八六年十月 共話長征憶昔年,朝朝塞北望江南. 行蹤奇正敵圍破,信息浮沉民意淺. 捷報迅傳逾朔漠,義詩響應度陰山. 此生留得豪情在,再作長征豈畏難. 三十五歲生日寄懷 陳毅 一九三六年,余游擊于贛南山脈一帶,往來作戰,備極艱苦. 八月值余三十五歲生辰,賦此寄懷. 大軍西去氣如虹,一局南天戰又重. 半壁河山沉血海,幾多知友化沙蟲. 日搜夜剿人猶在,萬死千傷鬼亦雄. 物到極時終必變,天翻地覆五洲紅.。
六、贊頌長征的詩句
浪淘沙 重過瀘定橋 鐵索飛云空,浪濤洶洶,瀘定橋橫高峽中.西去平叛驅車急,往事潮涌. 當年搶英雄,敵軍重重,紅軍冒死建奇功.而今又踏長征路,山河崢嶸. ——張愛萍 1979年春 那管寒煙照柳條,殲仇滅敵怒火燒. 紅軍遺跡今猶在,莫忘英雄奪險橋. ——魏傳統 1979年 瀘定深峽戰敵頑,鐵索強渡紅旗傳. 壯士悲歌垂千古,新橋落成萬世歡. ——葉介吾 1979年 瀘定橋橫鐵索寒,戰士悲歌英魂烈. 征程激蕩過半百,永記當年創業艱. ——王東保 1985年5月29日 一水扼津喉,橋橫鐵索寒. 飛師奪險隘,更上萬重山. ——何郝炬 1985年5月 彈雨槍林馬不前,一橋飛渡箭難弦. 身肩民族存亡貴,寫得光輝歷史篇. ——馮建吳 河水南流,任澎湃波濤,難阻當年紅軍,奮勇前進,創造光輝紀錄,完成長征,奠下勝利基礎; 旌旗西指,看神勇大軍,全掃康藏殘敵,努力建設,力求民族幸福,實行團結,組織友愛家庭. ——廖志高 1951年4月 過 草 地 張愛萍 一九三五年八月 綠原無垠漫風煙,蓬高沒膝步泥潭. 野菜水煮果腹暖,干草火燒驅夜寒. 隨意坐地堪露宿,臥看行云逐浪翻. 帳月席茵刀槍枕,談笑低吟道明天. 長 征 一九三五年八月,經巴西阿西作 林 伯 渠 剛過草地到巴阿,無那西風日末斜. 且喜境界新耳目,不虞糧秣少胡麻. 巨猿解纜技殊巧,野虻射人事可嗟. 前路縱遙知馬力,誰予便利敢分家 江 城 子 憶長征 李志民 一九八六年 長征萬里路遙迢,風蕭蕭,雨飄飄.浩氣比 天,千軍勢如潮.為雪國恥灑熱血,真理在,恨難消. 夢斷推窗聽鼓角,冷月皎,流螢高.身居京 華,常盼歸鴻早.抽出心絲填舊句,寫往事,萬年驕. 三十五歲生日寄懷 陳 毅 一九三六年,余游擊于贛南山脈一帶,往來作戰, 碑極艱苦.八月值余三十五歲生辰,賦此寄懷 大軍西去氣如虹,一局南天戰又重. 半壁河山沉血海,幾多知友化沙蟲. 日搜夜剿人猶在,萬死千傷鬼亦雄. 物到極時終必變,天翻地覆五洲紅.。
七、關于長征的詩詞
七律·長征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
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
《七律·長征》是一首七言律詩,選自《**詩詞集》,這首詩寫于1935年10月,當時**率領中央紅軍越過岷山,長征即將結束。回顧長征一年來所戰勝的無數艱難險阻,他滿懷喜悅的戰斗豪情。這首詩形象地概括了紅軍長征的戰斗歷程,熱情洋溢地贊揚了中國工農紅軍不畏艱險,英勇頑強的革命英雄主義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八、關于長征的詩詞
長征 作者: **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
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 長征 一九三五年八月,經巴西阿西作 林伯渠 剛過草地到巴阿,無那西風日末斜。
且喜境界新耳目,不虞糧秣少胡麻。 巨猿解纜技殊巧,野虻射人事可嗟。
前路縱遙知馬力,誰予便利敢分家 江城子 憶長征 李志民 一九八六年 長征萬里路遙迢,風蕭蕭,雨飄飄。浩氣比 天,千軍勢如潮。
為雪國恥灑熱血,真理在,恨難消。 夢斷推窗聽鼓角,冷月皎,流螢高。
身居京 華,常盼歸鴻早。抽出心絲填舊句,寫往事,萬年驕。
過草地 張愛萍 一九三五年八月 綠原無垠漫風煙,蓬高沒膝步泥潭。 野菜水煮果腹暖,干草火燒驅夜寒。
隨意坐地堪露宿,臥看行云逐浪翻。 帳月席茵刀槍枕,談笑低吟道明天。
七律 為紀念長征勝利五十周年而作 烏蘭夫 一九八六年十月 共話長征憶昔年,朝朝塞北望江南。 行蹤奇正敵圍破,信息浮沉民意淺。
捷報迅傳逾朔漠,義詩響應度陰山。 此生留得豪情在,再作長征豈畏難。
三十五歲生日寄懷 陳毅 一九三六年,余游擊于贛南山脈一帶,往來作戰, 碑極艱苦。八月值余三十五歲生辰,賦此寄懷 大軍西去氣如虹,一局南天戰又重。
半壁河山沉血海,幾多知友化沙蟲。 日搜夜剿人猶在,萬死千傷鬼亦雄。
物到極時終必變,天翻地覆五洲紅。
九、關于年尾的詩詞
田家元日
(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歲起東;
我年已強壯,無祿尚憂農。
桑野就耕父,荷鋤隨牧童;
田家占氣候,共說此年豐。
《賣癡呆詞》
(唐)范成大
除夕更闌人不睡,厭禳鈍滯迫新歲;
小兒呼叫走長街,云有癡呆召人賣。
《除夜》
(唐)來鵠
事關休戚已成空,萬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元日 玉樓春
(宋)毛滂
一年滴盡蓮花漏,碧井屠蘇沉凍酒。
曉寒料峭尚欺人,春態苗條先到柳。
佳人重勸千長壽,柏葉椒花芬翠袖。
醉鄉深處少相知,只與東君偏故舊。
除夜
(南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歲月去堂堂;
末路驚風雨,窮邊飽雪霜。
命隨年欲盡,身與世俱忘;
無復屠蘇夢,挑燈夜未央。
曉雞聲絕后,又將憔悴見春風。
拜年
(明)文征明
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
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情嫌簡不嫌虛。
已酉新正
(明)葉颙
天地風霜盡,乾坤氣象和;
歷添新歲月,春滿舊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態多;
屠蘇成醉飲,歡笑白云窩。
癸已除夕偶成
(清)黃景仁
千家笑語漏遲遲,憂患潛從物外知,
悄立市橋人不識,一星如月看多時。
鳳城新年辭
(清)查慎行
巧裁幡勝試新羅,畫彩描金作鬧蛾;
從此剪刀閑一月,閨中針線歲前多。
甲午元旦
(清)孔尚任
蕭疏白發不盈顛,守歲圍爐竟廢眠。
剪燭催干消夜酒,傾囊分遍買春錢。
聽燒爆竹童心在,看換桃符老興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歡笑拜新年。
元旦口占用柳亞子懷人韻
**
共慶新年笑語嘩,紅巖士女贈梅花;
舉杯互敬屠蘇酒,散席分嘗勝利茶。
只有精忠能報國,更無樂土可為家;
陪都歌舞迎佳節,遙視延安景物華。
春節看花市
林伯渠
邁街相約看花市,卻倚騎樓似畫廊;
束立盆栽成列隊,草株木本斗芬芳。
通宵燈火人如織,一派歌聲喜欲狂,
正是今年風景美,千紅萬紫報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