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描寫夏寒節氣特點的詩句
二十四節氣歌
打春陽氣轉,雨水沿河邊。
驚蟄烏鴉叫,春分地皮干。
清明忙種麥,谷雨種大田。
立夏鵝毛住,小滿雀來全。
芒種開了鏟,夏至不納棉。
小暑不算熱,大暑三伏天。
立秋忙打靛,處暑動刀鐮。
白露忙割地,秋分把地翻。
寒露不算冷,霜降變了天。
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嚴。
大雪河叉上,冬至不行船。
小寒再大寒,轉眼又一年。
二十四節氣詩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暑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關于夏秋冬的詩句
《初夏》【宋】朱淑真
竹搖清影罩幽窗,兩兩時禽噪夕陽。
謝卻海棠飛盡絮,困人天氣日初長。
初夏絕句》【宋】陸游
紛紛紅紫已成塵,布谷聲中夏令新。
夾路桑麻行不盡,始知身是太平人。
《飲湖上初晴后雨》【宋】蘇軾
水光瀲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濃妝淡抹總相宜。
《小池》【宋】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夏日》【唐】白居易
東窗晚無熱,北戶涼有風。盡日坐復臥,
不離一室中。中心本無系,亦與出門同。
三、有關農諺的詩句
1、“云”農諺
云下山,地不干
云絞云,雨淋淋
黑云接駕,不陰就下
云低要雨,云高轉晴
天色亮一亮,河水漲一丈
紅云變黑云,必有大雨淋
天上豆英云,地上曬死人
日落烏云漲,半夜聽雨響
日落胭脂紅,非雨便是風
日落云里走,雨在半夜后
天上跑臺云,地上雨淋淋
西北起黑云,雷雨必來臨
云自東北起,必有風和雨
有雨山戴帽,無雨山沒腰
天上魚鱗斑,曬谷不用翻
不怕陰雨天氣久,只要西北開了口
時雨時晴,幾天幾夜不停
朝有破紫云,午后雷雨臨
烏云攔東,不下雨也有風。亂云天頂絞,風雨來不小
云向東,有雨變成風,云向南,水漣漣,云向西,下地衣
2、“風”農諺
東風急,備斗笠
風靜悶熱,雷雨強烈
急雨易晴,慢雨不開
雨后生東風,未來雨更兇
雨前有風雨不久,雨后無風雨不停
不刮東風不雨,不刮西風不晴
3、“雷、電” 農諺
星星密,雨滴滴
星星稀,好天氣
星星明,來日晴
星星眨眼,有雨不起
直閃雨小,橫閃雨大
炸雷雨小,悶雷雨大
雷轟天頂,雖雨不猛
雷轟天邊,大雨連天
小暑一聲雷,倒轉做黃梅
南閃火開門,北閃有雨臨
4、“霧、露、霜” 農諺
早晨地罩霧,盡管洗衣褲
霧起不收,細雨不休;霧起即收,旭日可求
大霧不過三;重霧三日必有大雨
春霧晴,夏霧雨,秋霧茫茫曬死鬼
五月霧大水淹路,如果不淹路,井底栽葫蘆
四、描寫夏天風的詩句
1詩句:雉雛高飛夏風暖
出自:《打麥詞》
作者:高啟
年代:明
原詩:雉雛高飛夏風暖,行割黃云隨手斷。疏莖短若牛尾垂,去冬無雪不相疑。場頭負歸日色白,穗落連枷聲拍拍。呼兒打曬當及晴,雨來怕有飛蛾生。臥驅鳥雀非愛惜,明年好收從爾食。 。
2詩句:春夏風高浪卷山
出自:《自巴河至蘄陽口道中得二詩示仲達與秬同賦》
作者:張耒
年代:宋
原詩:落月娟娟墮半環,嘔啞鳴櫓轉荒灣。東南地缺天連水,春夏風高浪卷山。旅食每愁村市散,近秋已覺暑衣單。自慚老病心兒女,三日離家已念還。 。
祝你學習進步!
五、寫夏雨的詩句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蘇軾【北宋】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亂入船。
卷地風來忽吹散,
望湖樓下水如天。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是寫夏雨的。
1.望湖樓:在杭州西湖邊。
2.未遮山:還沒有把群山遮住。
3. 翻墨:像墨汁一樣的黑云在天上翻卷。遮:遮蓋,掩蓋。
4.跳珠:形容雨點像珍珠一樣在船中跳動。
5.卷地風:風從地面卷起。
6. 水如天:遠遠望去,水天一色,連成一片。
這首詩描寫了夏日西湖上一場來去匆匆的暴雨。第一句寫黑云翻滾,第二句寫大雨傾盆,后兩句寫雨過天晴。大自然變化多么迅速,詩人用筆又多么神奇。
山居秋暝
【唐】王維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huàn)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是寫秋雨的。
王維,約(701-761),字摩詰,蒲州(今山西永濟)人。唐代詩人、畫家。
2.暝:夜,這里指傍晚。
3隨意:任憑。
4.喧:喧嘩。
5.浣女:洗衣服的姑娘。浣(huàn):洗。
6.春芳歇:春天的芳華衰歇了。歇:盡,消失,消散。
7.王孫:原指貴族子弟,后來也泛指隱居的人,此處指詩人自己。 (09年上海市中考題)
8.留:居。
9.空山:幽靜的山。
10.新:剛剛。
六、有關夏和冬的詩句
有關夏天的詩句:
1、小池
宋代: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2、天凈沙·夏
元代:白樸
云收雨過波添,樓高水冷瓜甜,綠樹陰垂畫檐。
紗廚藤簟,玉人羅扇輕縑。
3、晚晴
唐代:李商隱
深居俯夾城,春去夏猶清。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
并添高閣迥,微注小窗明。越鳥巢干后,歸飛體更輕。
有關冬天的詩句:
1、江雪
唐代: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2、雪梅·其一
宋代:盧梅坡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擱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3、早冬
唐代:白居易
十月江南天氣好,可憐冬景似春華。
霜輕未殺萋萋草,日暖初干漠漠沙。
老柘葉黃如嫩樹,寒櫻枝白是狂花。
此時卻羨閑人醉,五馬無由入酒家。
《江雪》譯文:
江南的十月天氣很好,冬天的景色像春天一樣可愛。
寒霜未凍死小草,太陽曬干了大地。
老柘樹雖然葉子黃了,但仍然像初生的一樣。
這個時候的我只羨慕喝酒人的那份清閑,不知不覺走入酒家。
七、關于流螢的詩句
南北朝謝脁詩“夕殿下珠簾,流螢飛復息.”
南北朝庾信詩“絡緯無機織,流螢帶火寒.”
唐朝李白詩“山花如繡頰,江火似流螢.”
唐朝杜甫詩“客來洗粉黛,日暮拾流螢.”
唐朝李渤詩“次兄一生能苦節,夏聚流螢冬映雪.”
唐朝劉禹錫詩“墻東便是傷心地,夜夜流螢飛去來.”
唐朝韋應物詩“寒雨暗深更,流螢度高閣.”
唐朝吳融詩“林風移宿鳥,池雨定流螢.”
五代孫光憲詞“泛流螢,明又滅.夜涼水冷東灣闊.”
北宋柳永詞“疏篁一徑,流螢幾點,飛來又去.”
北宋呂渭老詞“新愁暗生舊恨,更流螢弄月入紗衣.”
北宋賀鑄詞“月生河影帶疏星.青松巢白鳥,深竹逗流螢.”
北宋周邦彥詞“閑依露井,笑撲流螢,惹破畫羅輕扇.”
北宋孔平仲詩“早有秋聲隨墮葉,獨將涼意伴流螢.”
南宋張元干詞“誰家疏柳低迷,幾點流螢明滅.”
南宋汪藻詞“柳梢風急墮流螢.隨波處,點點亂寒星.”
南宋葉夢得詞“時見疏星落畫檐,幾點流螢小.”
南宋吳文英詞“漸夜久、閑引流螢,弄微照素懷,暗呈纖白.”
元朝范梈詩“雨止修竹間,流螢夜深至.”
元朝湯顯祖詩“波光水鳥驚猶宿,露冷流螢濕不飛.”
近代蘇曼殊詩“流螢明滅夜悠悠,素女嬋娟不耐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