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山晴雪
燕山雪花大如席和西山晴雪應該不是一回事。
雜曲歌辭。北風行 李白 燭龍棲寒門,光曜猶旦開。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 惟有北風怒號天上來。燕山雪花大如席, 片片吹落軒轅臺。
幽州思婦十二月,停歌罷笑雙蛾摧。 倚門望行人,念君長城苦寒良可哀。
別時提劍救邊去, 遺此虎文金髀釵。中有一雙白羽箭,蜘蛛結網生塵埃。
箭空在,人今戰死不復回。不忍見此物,焚之已成灰。
黃河捧土尚可塞,北風雨雪恨難裁。 我理解燕山雪花大如席在這里泛指北方風雪的壯觀,西山也可以包括在內啊,但是西山晴雪是雪晴后的景色。
據資料所載,西山是指北京西郊連綿山脈的總稱,“西山晴雪”的雪景泛指這一帶。香山是這一帶典型的山峰,西山晴雪碑立在香山山腰。
二、游西山村的古詩大意求求其去
譯文 不要嘲笑農民家的臘酒渾濁,豐收年景,款待客人的雞、豬卻十分豐足。
山巒重重疊疊,清碧的小溪曲曲折折,仿佛已經無路可走了,突然之間我又看見前面柳綠桃紅,(幾間農家)茅舍隱現于花木扶疏之間。蕭聲鼓聲此起彼伏,十分熱鬧,原來是春社日快要到了。
人們穿的戴得都很簡潔樸素,古老風俗在這里依然保存。但愿從今以后,我能不時地趁著月色,柱著拐杖,輕叩農家柴扉,與老農談論桑麻。
賞析 1。有對農民淳樸的感動,也有對鄉村美麗風光的驚喜,還有對西山村及村民的喜愛。
2。 尾聯意思是說:從今以后,假如你們允許我在空閑的時候趁著晚上的月色前來訪問的話,那么我會隨時在夜間拄著拐杖叩啟你們的家門。
理解這兩句詩歌,要和詩歌的寫作背景相聯系,作者寫這首詩時,被罷歸故鄉,他飽經了官場的險惡,世態炎涼,故回歸山村后,他最欽羨、熱愛的便是這淳樸古質的民風了。 尾聯二句水到渠成,一吐心中奧曲。
3、這一句詩中寫山村景色之美。作者在賞景之時好像沒了路,但緊走幾步,又有了路。
我們理解它的蘊含的哲理,也就是人生之中也會這樣,在困難之時好像沒有出路,但往往你還會找到另一種方法來解決。 作者簡介 陸游,字務觀,號放翁。
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詩人。 宋徽宗宣和七年(1125)十月,父親陸宰奉昭由壽春攜家眷赴京師開封,途中泊舟淮水岸,一個大風雨的 陸游像 [1]早晨,妻唐氏生下陸游。
后來,詩人作詩記其事,題為《十月十七日,予生日也。 孤村風雨蕭然,偶得二絕句。
予生于淮上,是日平旦,大風雨駭人,及余墮地,雨乃止。》 陸游二十歲,娶妻唐婉,婚后伉儷相得,感情很好,誰知引起陸母的不滿。
不久,其母逼迫他與唐婉離婚,按照封建禮法,他不能違命,雖經種種哀告、抗爭,終歸無用,最終只能痛苦分手。 此后不久,陸游奉母命續娶王氏,而唐婉則奉家命改嫁同郡宗子趙士程。
紹興二十五年(1155),陸游三十一歲時,偶游沈園,意外的與唐婉,趙士程相遇。一別八九年,心戀從未中斷,陸游“悵然久之”于園內壁上題寫《釵頭鳳》一詞,愴然而別。
唐婉見而和之,不久郁悶愁怨而死。 詩人一生愛國愛民,晚年退居家鄉,但收復中原的意念始終不渝。
于嘉定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1210年1月26日)與世長辭。 陸游是宋代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一生創作詩歌很多,今存9300多首,內容極為豐富,以大量的愛國詩篇,批判當時統治集團的屈辱投降,風格雄渾豪放,表現出渴望恢復國家統一的熱情。
留有:《劍南詩稿》85卷;《渭南文集》50卷;《放翁逸稿》2卷;《南唐書》18卷;《老學庵筆記》10卷等。[2]。
三、有誰知道關于蘇州園林的古詩詞
姑蘇竹枝詞 佚名.明 外邊開店內書房, 茶具花盆小塌床。
香盒爐瓶堆竹幾, 單條半假董其昌。 楓橋夜泊 張繼.唐 月落烏啼霜滿天, 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鐘聲到客船。 早春憶蘇州寄夢得 白居易.唐 吳苑四時風景好, 就中偏好是春天。
霞光曙后殷于火, 水色晴來嫩似煙。 士女笙歌宜月下, 使君金紫稱花前。
誠知歡樂堪留戀, 其奈離鄉已四年。 拙政園詩馀 徐燦.明 《滿江紅.感事》 過眼韶華, 凄凄又、涼秋時節。
聽是處、搗衣聲急, 陣鴻凄切。 往事堪悲問玉樹, 采蓮歌杳啼鵑血. 嘆當年、富貴已成東流, 金甌缺。
風共雨, 何曾歇。 翹首望, 鄉關月。
看金戈滿地, 萬山云疊。 斧鉞行邊遺恨在, 樓船橫海隨波滅。
到而今 、空有斷腸碑, 英雄業。 《永遇樂.舟中感舊》 無恙桃花, 依然燕子, 春景多別。
前度劉郎, 重來江令, 往事何堪說。 逝水殘陽, 龍歸劍杳, 多少英雄淚血。
千古恨、河山如許, 豪華一瞬拋撇。 白玉樓前, 黃金臺畔, 夜夜只留明月。
休笑垂楊, 而今金盡, 秾李還銷歇。 世事流云, 人生飛絮, 都付斷猿悲咽。
西山在, 愁容慘黛, 如共人凄切。 《卜算子.春愁》 小雨做春愁, 愁到眉邊住。
道是愁心春帶來, 春又來何處。 屈指算花期, 轉眼花歸去。
也擬花前學惜春, 春去花無據。 《采桑子.春宵》 一春風雨知愁滴, 珊枕寒時。
玉漏遲遲, 浪語燈花淚暗垂。 惜花未許春歸去, 香鎖葳蕤。
綠遍天涯, 憑得闌干暖為誰。 《木蘭花.秋暮》 才見黃花秋又暮, 滴滴數聲啼繡戶。
鴛鴦雙枕不知寒, 銀蠟竟成紅淚顆。 夢里鄉關云滿路, 釵壓綠鬟蟬半亸。
月延羅帳似依依, 耐它只把人愁鎖。” 《如夢令---和韻》 昨夜雨添春重, 滴到眉端愁動。
剪剪海棠風, 一點殘燈紅弄。 如夢, 如夢, 夢里心兒還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