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關書畫的詩句
書
出門無侶漫看書(宋·蘇軾)
生來不讀半行書,只把黃金買身貴(唐·李賀)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明·顧憲成)
風檐展書讀,古道照顏色(宋·文天祥)
仗義半從屠狗輩,負心都是讀書人(明·佚名)
寫得家書空滿紙,流清淚,書回已是明年事(宋·陸游)
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宋·蘇軾)
江水三千里,家書十五行,行行無別語,只道早還鄉(明·袁凱)
百無一用是書生(清·黃景仁)
相見或因中夜夢,寄來多是隔年書(唐·羅鄴)
三日不書民疾苦,文章辜負蒼生多(民國·吳芳吉)
山盟雖在,錦書難托(宋·陸游)
但知家里俱無恙,不用書來細作行(宋·黃庭堅)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唐·杜甫)
閑里生忙為著書(清·袁枚)
夜半橋邊呼孺子,人間猶有未燒書(清·陳恭尹)
孤村到曉猶燈火,知有人家夜讀書(宋·晁沖之)
詩書焚后今猶在,到底阿房不耐燒(清·丁堯臣)
欲作家書意萬重(唐·張籍)
誤把抄書當作詩(元·元遺山)
酒到醒時愁復來,書堪咀處味逾久(清·陶十璜)
酒是治愁藥,書是引睡媒(宋·陸游)
留得累人身外物,半肩行李半肩書(清·張問陶)
畫
世間無限丹青手,一片傷心畫不成(唐·高蟾)
不向情田種愛根,畫樓寧負美人恩(民國·林紓)
春水碧于天,畫船聽雨眠(唐·韋莊)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宋·蘇軾)
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唐·朱慶余)
畫家不解漁家苦,好作寒江釣雪圖(明·孫承宗)
畫圖省識春風面(唐·杜甫)
試看他年麟閣上,丹青先畫美人圖(明·思宗)
相思欲寄無從寄,畫個圈兒替(清·梁紹壬)
品畫先神韻,論詩重性情(清·袁枚)
韓生畫馬真是馬,蘇子作詩如見畫(宋·蘇軾)
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唐·溫庭筠)
一生依樣畫葫蘆(宋·陶谷)
走來窗下笑相扶,愛道畫眉深淺入時無(宋·歐陽修)
二、關于書法的詩詞有哪些
1. 吾聞古書法,守駿莫如跛。———蘇軾《和子由論書》
2. 云壽處士老儒林,書法精明古學深。———王冕《挽吳孟思》
3. 吾家讀書法,一字亦當核。———陸游《晨起》
4. 古有忘言行畏壘,今無書法可柴桑,———陳杰《和曾平山見貽蚤自溫榮挹艷香韻》
5. 三古絕編徒自圣,二王書法恐非臣。———李石《扇子詩》
6. 書法嚴貶褒,明辨邪正要。———劉黻《和此陽先生感興詩二十首》
7. 太史藏書法,門生助紼謳。———李白《贈司徒兼侍中宋宣獻挽詞四首》
8. 蘇公書法自顏行,猶謂蔡公居第一。———趙蕃《觀徐復州家書畫七首》
9. 心正能教筆不欹,古來書法獨公知。———周必大《送張端明赴召》
10. 云濤處士老儒林,書法精明古學深。———王冕《挽吳孟思》
三、形容山水畫的詩句
1、《富春至嚴陵山水甚佳》
清代: 紀昀
濃似春云淡似煙,參差綠到大江邊。
斜陽流水推篷坐,翠色隨人欲上船。
譯文:
這里的山色好似春天的云彩那樣濃厚,又好似薄煙輕淡,參差不齊的樹影映在江面上。
夕陽斜下,不禁推開船篷坐下,富春江山水一片翠色似乎涌上了船頭。
2、《題稚川山水》
唐代: 戴叔倫
松下茅亭五月涼,汀沙云樹晚蒼蒼。
行人無限秋風思,隔水青山似故鄉。
譯文:
五月,松下的茅草亭里卻涼爽宜人,白沙覆蓋的汀洲和遠處的繁茂樹林融入了暮色,呈現出一片蒼蒼茫茫。
路上的行人興起了無限的思鄉之情,此處的青山綠水也仿佛是自己的故鄉了。
3、《當涂趙炎少府粉圖山水歌》
唐代: 李白
峨眉高出西極天,羅浮直與南溟連。
名公繹思揮彩筆,驅山走海置眼前。
譯文:
畫中之山,如峨眉挺拔于西極之天,如羅浮之山與南海相連。
此畫工真是一位善于推思的能工巧匠,用彩筆驅趕著高山大海置于我的眼前。
4、《望洞庭》
唐代: 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
譯文:
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風平浪靜,猶如未磨的銅鏡。
遠遠眺望洞庭湖山水蒼翠如墨,恰似白銀盤里托著青青的田螺。
5、《同族弟金城尉叔卿燭照山水壁畫歌》
唐代: 李白
高堂粉壁圖蓬瀛,燭前一見滄洲清。
洪波洶涌山崢嶸,皎若丹丘隔海望赤城。
譯文:
在高堂白壁之上,有一幅海上仙山圖。舉燭前觀,但見滄洲清逸,招人欲去。
仙山高峻崢嶸,四周洪波洶涌,神山光華匹照,猶如丹丘,遙隔大海,可以直望赤城。
四、描寫書法的詩句
1,鄭板橋 《題竹蘭詩》
日日臨池把墨研,何曾粉筆去爭妍。
要知畫法通書法,蘭竹如同草隸然。
2,黃庭堅
世人但學蘭庭面,欲換風骨無金丹。
誰知洛陽楊風子,下筆便到烏絲欄。
3,杜甫《飲中八仙歌》
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
自稱臣是酒中仙。張旭三杯草圣傳,
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云煙。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談雄辨驚四筵。
4,李欣《醉后贈張九旭》
張公性嗜酒,豁達無所營。
皓首窮草隸,時稱太湖精。
露頂據胡床,長叫兩三聲。
興來灑素壁,揮毫如流星。
5,李煥《贈零陵僧》
張顛沒后二十年,謂言草圣無人傳。
零陵沙門繼其后,新書文字大如斗。
興來走筆如旋風,醉后耳熱心更兇。
忽如斐旻舞雙劍,七星錯落纏蛟龍。
又如吳生畫鬼神,魑魅魍魎驚本身。
鉤鎖相連勢不絕,倔強毒蛇爭屈帖。
6,李白《贈懷素草書歌》
吾師醉后倚繩床,須臾掃盡數千行。
飄風驟雨驚颯颯,落花飛雪何茫茫。
起來向壁不停手,一行數字大如斗。
恍恍如聞魔雷驚,時時只見龍蛇走。
7,韓偓《題懷素草書屏風》
何處一屏風,分明懷素蹤。
雖多塵色染,尤有墨跡濃。
怪石奔秋澗,寒藤掛古松。
若教臨水照,字字恐成龍。
8,王夢樓《快雪堂跋》
曾聞碧海掣鯨魚,神力蒼茫運太虛。
問氣古今三鼎足,杜詩韓筆與嚴書。
9,竇冀《懷素上人草書歌》
狂僧揮瀚狂且逸,獨任天機摧格律。
龍虎漸因點畫生,雷霆卻避鋒芒疾。
魚箋絹素豈不貴,只嫌局促兒童戲。
粉壁長廊數十間,興來少豁胸襟氣。
長幼集,賢豪至,枕糟藉麴猶半醉。
忽然絕叫三五聲,滿紙縱橫千萬字。
10,傅山《論書》
未習魯公書,先觀魯公詁。
平原氣在胸,毛穎足吞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