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蒙字的詩詞
1、侍中晉公欲到東洛先蒙書問期宿龍門思往感今輒獻長句
作者: 白居易
昔蒙興化池頭送,今許龍門潭上期。
聚散但慚長見念,榮枯安敢道相思。
功成名遂來雖久,云臥山游去未遲。
聞說風情筋力在,只如初破蔡州時。
2、蒙泉
作者: 沈傳師
京路馬駸駸,塵勞日向深。
蒙泉聊息駕,可以洗君心。
3、蒙召拜拾遺書情二首
作者: 費冠卿
拾遺帝側知難得,官緊才微恐不勝。
好是中朝絕親友,九華山下詔來征。
三千里外一微臣,二十年來任運身。
今日忽蒙天子召,自慚驚動國中人。
4、賁中間有吳門旅泊之什蒙魯望垂和更作一章以伸酬謝
作者: 張賁
偶發陶匏響,皆蒙組繡文。
清秋將落帽,子夏正離群。
有恨書燕雁,無聊賦郢云。
遍看心自醉,不是酒能醺。
5、飲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作者: 蘇軾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二、詩名里帶蒙字的詩詞有哪些
《貽蜀五首·盧評事子蒙》
【朝代】唐代【作者】元稹
為我殷勤盧子蒙,近來無復昔時同。
懶成積疹推難動,禪盡狂心煉到空。
老愛早眠虛夜月,病妨杯酒負春風。
唯公兩弟閑相訪,往往潸然一望公。
《蒙召拜拾遺書情二首》
【朝代】唐代【作者】費冠卿
拾遺帝側知難得,官緊才微恐不勝。
好是中朝絕親友,九華山下詔來征。
三千里外一微臣,二十年來任運身。
今日忽蒙天子召,自慚驚動國中人。
《蒙泉》
【朝代】唐代【作者】沈傳師
京路馬駸駸,塵勞日向深。
蒙泉聊息駕,可以洗君心。
《答王黃門寄密蒙花》
【朝代】宋代【作者】畢士安
多病眼昏書懶寄,煩君遠寄密蒙花。
愁無內史兼詞翰,為寫真方到海涯
三、有什么詩句帶蒙字的
《憶微之》(白居易)
與君何日出屯【蒙】,魚戀江湖鳥厭籠。
分手各拋滄海畔,折腰俱老綠衫中。
三年隔闊音塵斷,兩地飄零氣味同。
又被新年勸相憶,柳條黃軟欲春風。
《孤山寺遇雨》(白居易)
拂波云色重,灑葉雨聲繁。
水鷺雙飛起,風荷一向翻。
空【蒙】連北岸,蕭颯入東軒。
或擬湖中宿,留船在寺門。
《好聽琴》(白居易)
本性好絲桐,塵機聞即空。
一聲來耳里,萬事離心中。
清暢堪銷疾,恬和好養【蒙】。
尤宜聽三樂,安慰白頭翁。
四、有沒有關于蒙古的詩句
1、《敕勒歌》——南北朝·佚名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譯文:遼闊的敕勒大平原,就在陰山腳下。敕勒川的天空啊,看起來好像牧民們居住的氈帳一般。它的四面與大地相連,蔚藍的天空一望無際,碧綠的原野茫茫不盡。那風吹到草低處,有一群群的牛羊時隱時現。
2、《賦得古草原送別》——唐代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譯文:平原上的野草一片蔥蘢茂盛,年年一枯一生,野火也燒不盡它,等來年春風一吹,又紛紛萌生出來。野草遠遠地一直延伸到古道,青翠的山巒將荒城連接在一起。又要送朋友遠行了,滿目的青草也充滿了離別之情。
3、《出塞作》——唐代王維
居延城外獵天驕,白草連山野火燒。
暮云空磧時驅馬,秋日平原好射雕。
譯文:胡人在居延城外擺開了獵場,連天的白草野火熊熊燃燒。暮云低垂沙漠上仍奔馳著獵騎,秋高氣爽空曠的平原上正好射雕。
4、《北山》——宋代王安石
北山輸綠漲橫陂,直塹回塘滟滟時。
細數落花因坐久,緩尋芳草得歸遲。
譯文:北山綠色的山泉漲滿山塘,筆直的溝渠和曲折回環的池塘里的水在陽光下閃閃發光。因細細數數落花才坐了很久,緩緩尋覓芳草才很晚回家。
5、《邊方春興》——唐代高駢
草色青青柳色濃,玉壺傾酒滿金鐘。
譯文:草原上的草色綠油油的,柳樹在夜色下濃郁茂盛,用斟滿酒的玉壺將酒杯倒滿。
五、帶蒙字的詞語或成語
【被災蒙禍】被、蒙:遭受。指遭受災禍。
【被澤蒙庥】指受恩澤,蒙庇護。
【發蒙解縛】發蒙:啟發蒙昧;解縛:解除束縛。指啟發蒙昧,解除束縛。
【發蒙解惑】發蒙:啟發蒙昧;解惑:解除疑惑。指啟發開導,脫離蒙昧,解除疑惑。
【發蒙啟蔽】發蒙:啟發蒙昧;蔽:蒙蔽。啟發蒙昧。
【發蒙啟滯】發蒙:啟發蒙昧;滯:不流通。啟發蒙昧,打通阻塞。
【發蒙振槁】發:揭開;蒙:蒙蓋物;振:抖動。揭開蒙蓋物,搖掉將落的枯葉。比喻輕而易舉。
【發蒙振聵】聲音很大,連耳聾的人也聽得見。比喻用語言文字喚醒麻木的人。
【發蒙振落】蒙:遮蓋,指物品上的罩物;振:搖動。把蒙在物體上的東西揭掉,把將要落的樹葉摘下來。比喻事情很容易做到。
【負任蒙勞】指擔負重任,承受勞苦。
【鴻蒙初辟】鴻蒙:古人認為天地開辟之前是一團渾沌的元氣。開天辟地。指剛剛開始出現人類世界。
【狐裘蒙茸】用以比喻國政混亂。蒙茸,蓬亂的樣子。
【狐裘蒙戎】狐裘的皮毛凌亂。用以比喻國政混亂。蒙茸,蓬亂的樣子。
【坑蒙拐騙】指以欺騙手段撈取錢財,陷害他人。
【曠若發蒙】曠:空曠;開闊。蒙:眼睛失明。眼前突然開闊明朗,好像雙目失明的人忽然看見了東西。亦比喻使人頭腦忽然開竅,明達起來。
【蒙塵】舊指帝后流亡在外,蒙受灰塵。
【蒙恩被德】蒙、被:受到。受到別人的恩惠。
【蒙混過關】用欺騙的手段逃過關口。
【麋蒙虎皮,攻之者眾】麋:麋鹿。麋鹿如果披上虎皮,攻擊者比攻擊真老虎還多。比喻諸侯掠取天子之位必然會引起眾怒而群起攻之。
【蒙袂輯屨】袂:袖子;輯:拖著不使脫落;屨:鞋。用袖子蒙著臉,腳上拖著鞋。形容十分困乏的樣子。
【蒙面喪心】蒙:包,遮蔽。遮起臉面,不講良心。比喻厚顏無恥,傷天害理。
【蒙昧無知】蒙昧:知識未開。沒有知識,不明事理。指糊涂不懂事理。
【蒙然坐霧】蒙:昏迷。糊里糊涂,什么也不知道。
【蒙頭轉向】蒙:迷糊,昏迷;轉向:迷失方向。形容頭腦昏迷,不清晰。
【蒙冤受屈】蒙:受;冤:冤枉;屈:屈辱。遭受了冤枉和屈辱。
【蒙以養正】指從童年開始,就要施以正確的教育。
【蒙在鼓里】好像被包在鼓里一樣。比喻受人蒙蔽,對有關的事情一點兒也不知道。
【明昭昏蒙】昭:明白;蒙:愚昧無知。聰明而通曉事理,愚昧而不明事理。
【連蒙帶騙】欺蒙,欺騙別人。
【鋪眉蒙眼】裝模作樣。
【被苫蒙荊】苫:用草編成的簾子、墊子等草制品。披草苫,裹荊棘。泛指受盡艱難,吃盡苦頭。
【三尺童蒙】指年幼還不太懂事的兒童。
【土偶蒙金】在泥塑人像外面涂上金粉。比喻因襲模仿,徒有其表。
【吳下阿蒙】吳下:現江蘇長江以南;阿蒙:指呂蒙。居處吳下一隅的呂蒙。比喻人學識尚淺。
【銜恨蒙枉】銜:含著;蒙:受著。含著怨恨,受著冤枉。
【云霧迷蒙】迷蒙:形容模糊不清的樣子。云霧籠罩,使景物隱隱約約,看不清楚。
【薏苡蒙謗】比喻被人誣蔑,蒙受冤屈。
【醉眼蒙朧】形容醉后兩眼模糊不清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