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陸游的詩有哪些
《游山西村》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書憤》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
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訴衷情》當年萬里覓封侯,匹馬戍梁州。關河夢斷何處?塵暗舊貂裘。
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州!《卜算子·詠梅》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
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示兒》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鷓鴣天》家住蒼煙落照間。
絲毫塵事不相關。斟殘玉瀣行穿竹,卷罷黃庭臥看山。
貪嘯傲,任衰殘。不妨隨處一開顏。
元知造物心腸別,老卻英雄似等閑。《漁家傲》東望山陰何處是。
往來一萬三千里。寫得家書空滿紙。
流清淚,書回已是明年事。寄語紅橋橋下水。
扁舟何日尋兄弟。行遍天涯真老亦。
愁無寐。鬢絲幾縷茶煙里。
《朝中措?梅》幽姿不入少年場。無語只凄涼。
一個飄零身世,十分冷淡心腸。江頭月底,新詩舊夢,孤恨清香。
任是春風不管,也曾先識東皇。《浪淘沙?丹陽浮玉亭席上作》綠樹暗長亭。
幾把離尊。陽關常恨不堪聞,何況今朝秋色里,身是行人。
清淚浥羅巾。各自消魂。
一江離恨恰平分。安得千尋橫鐵鎖,截斷煙津。
《謝池春》 壯歲從戎,曾是氣吞殘虜。陣云高、狼煙夜舉。
朱顏青鬢,擁雕戈西戍。笑儒冠、自多來誤。
功名夢斷,卻泛扁舟吳楚。漫悲歌、傷懷吊古。
煙波無際,望秦關何處。嘆流年、又成虛度。
《夜游宮》雪曉清笳亂起。夢游處、不知何地。
鐵騎無聲望似水。想關河,雁門西,青海際。
睡覺寒燈里。漏聲斷、月斜窗紙。
自許封侯在萬里。有誰知,鬢雖殘,心未死。
《鵲橋仙》一竿風月,一蓑煙雨,家在釣臺西住。賣魚生怕近城門,況肯到、紅塵深處。
潮生理棹,潮平系纜,潮落浩歌歸去。時人錯把比嚴光,我自是、無名漁父。
《浣溪沙?和無咎韻》懶向沙頭醉玉瓶。喚君同賞小窗明。
夕陽吹角最關情。忙日苦多閑日少,新愁常續舊愁生。
客中無伴怕群行。《好事近?登梅仙山絕頂望海》揮袖上西峰,孤絕去天無尺。
拄杖下臨鯨海,數煙帆歷歷。貪看云氣舞青鸞,歸路已將夕。
多謝半山松吹,解殷勤留客。《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興亭望長安南山》秋到邊城角聲哀。
烽火照高臺。悲歌擊筑,憑高酹酒,此興悠哉。
多情誰似南山月,特地暮云開。灞橋煙柳,曲江池館,應待人來。
《豆葉黃》一春常是雨和風。風雨晴時春已空。
誰惜泥沙萬點紅。恨難窮。
恰似衰翁一世中。《漁父》湘湖煙雨長菁絲。
菰米新炊滑上匙。云散后,月斜時。
潮落舟橫醉不知。《幽居初夏》 湖山勝處放翁家,槐柳陰中野徑斜。
水滿有時觀下鷺,草深無處不鳴蛙。 籜龍已過頭番筍,木筆猶開第一花。
嘆息老來交舊盡,睡來誰共午甌茶。 [注]籜龍,就是筍。
木筆,又名辛夷花。兩者都是初夏常見之物。
冬夜讀書示子聿(其三)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功夫老始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二、誰知道陸游的詩
陸游(1125~1210)中國南宋詩人.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圖片生平 陸游自幼好學不倦,青年時代曾從江西派詩人曾幾學詩,又受屈原、陶淵明、李白、杜甫、岑參等人的詩作影響較大.他20歲時與唐琬結婚,夫妻感情甚篤,但被其母強行拆散.這種感情傷痛終其一生,[釵頭鳳]、[沈園]等名作即是為此.29歲時,赴南宋首都臨安(今杭州)應鎖廳試,名列第一,因居秦檜的孫子之前,又因他不忘國恥“喜論恢復”,竟在復試時被除名.秦檜死后,孝宗即位,主戰派受到重視,陸游方被起用.但由于張浚舉兵北伐失敗,陸游被加上“鼓唱是非,力說張浚用兵”的罪名而罷黜還鄉.后屢次上書求職,乾道五年(1169)得夔州(今四川奉節)通判小官.乾道八年主戰將領四川宣撫使王炎聘他襄理軍務.不久,宋朝廷將王炎召回,隨即罷免,陸游也改任成都府安撫司參議官.他收復中原的希望也就此破滅.此后,陸游又在蜀州、嘉州、榮州代理通判 、知州等職 .淳熙二年(1175),范成大鎮蜀,邀陸游至其幕中任參議官.五年春,陸游詩名日盛,受到孝宗召見,但并未得到重用 ,孝宗派他到 福州 、江西 去做了兩任提舉常平茶鹽公事.在江西任上,當地發生水災,他奏請開倉賑濟,竟以“擅權”罪名罷職還鄉.陸游在家閑居 6 年后,又被起用為嚴州(今浙江建德)知州.他赴京受命,寫了有名的七律《臨安春雨初霽》.十五年,陸游被召赴臨安任軍器少監.次年,光宗即位,改任朝議大夫禮部郎中.于是他連上奏章,諫勸朝廷銳意進取,減輕賦稅,結果反遭彈劾,以“嘲詠風月”的罪名再度罷官.此后,陸游長期蟄居農村,計有12年之久,在幽靜清貧的生活中度著晚年.在這一時期,陸游曾應韓侂胄之請,為他撰寫了《南園記》,希望他“勤勞王事”.嘉泰二年(1202),宋朝因孝宗、光宗兩朝實錄尚未完成,召陸游入朝修撰,次年修畢,即辭官還鄉.此后猶賦詩作文不輟,但身體卻逐年衰弱,嘉定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85歲的老詩人抱著未見國土收復的遺恨與世長辭.詩歌創作 陸游集中存詩共約9300余首.他的詩大致可以分為三期:第一期是從少年到中年(46歲)入蜀以前.這一時期最長(約 30 年),但集中現存詩卻最少,約200首左右,這是因為他將早年那些“但欲工藻繪”的作品盡行刪去的結果.第二期是入蜀以后,到他64歲罷官東歸,前后近20年,存詩2400余首.這一時期是其詩歌創作的成熟期,奠定了他作為一代文宗的地位.第三期是長期蟄居故鄉山陰一直到逝世,亦有20 年,現存詩約近 6500 首.這一時期的詩作最多,當是由于晚年未暇刪汰的緣故.詩中表現為一種清曠淡遠的田園風味,并不時流露著蒼涼的人生感慨.在這一時期的詩中 ,也表現出趨向質樸而沉實的創作風格.在陸游 3個時期的詩中,始終貫串著熾熱的愛國主義精神.中年入蜀以后表現尤為明顯,不僅在同時代的詩人中顯得很突出,在中國文學史上也是罕見的.他的詩“言恢復者十之五六” ,抗敵御侮一直是 最能觸發他創作激情 的思想主題 .陸游的“一片丹心”始終得不到報國的機會,不能不常常感到壓抑和憤慨,在詩中也就表現為在激昂的基調中又鳴響著悲愴 .如《書憤》、《金錯刀行》、《關山月》、《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等.特別感人的是,陸游在臨終前夕,還不忘收復國土,在有名的《示兒》詩中寫道:“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以上這類詩最能體現陸游創作精神.陸游同時還對腐朽無能 、茍安求和的統治當局發出憤怒的譴責,痛斥那些不恤國難 、唯知奢靡享樂的官僚.如《 感憤 》、《 夜讀范至能〈 攬轡錄〉》、《追感往事》等詩.對處于民族壓迫和階級壓迫下的人民,陸游也在詩中表現著深切的關懷.并且對被迫反抗的人民懷著不尋常的同情.在《兩獐》、《疾小愈縱筆作短章》等詩中,他對“盜賊”的看法已經沖破一般文士的觀點,“吏或無佳政,盜賊起齊民”,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是難能可貴的.總之,憂國、愛民、誓死抗戰,是陸詩的最大特色并能傳誦千古的原因.除此以外,陸游還寫了很多別具風采的詩.這些詩或抒發生活感情,或描寫山川風物,呈現著自然流暢而又清新俊逸的風格;其中還有些作品將詩情和哲理藝術地交融在一起.如《游山西村》:“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的詩可謂各體兼備,無論是古體、律詩、絕句都有出色之作,其中尤以七律寫得又多又好.如“江聲不盡英雄恨,天意無私草木秋”(《黃州》);“萬里關河孤枕夢 ,五更風雨四山秋”(《枕上作》);“月色橫分窗一半,秋聲正在樹中間”(《枕上》)等.這些名作名句,或壯闊雄渾,或清新如畫,不僅對仗工穩,而且流走生動,不落纖巧.除七律外 ,他在詩歌創作上的成就當推絕句 ,《 示兒 》、《劍門道中遇微雨》、《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楚城》、《小雨極涼舟中熟睡至夕》等,都不愧是“視唐殆無愧色”的絕句.陸游的詩雖然呈現著多彩多姿的風格,但從總的創作傾向來看,還是以現實主義為主.他繼承了屈原等前代詩人憂國憂民的優良傳統,并立足于自己的時代而作了出色的發揮.所以有人將他和杜甫媲美,譽之為“可稱詩史”.陸詩無論在思。
三、陸游詩的風格
他的作品主要有兩方面:一方面是悲憤激昂,要為國家報仇雪恥,恢復喪失的疆土,解放淪陷的人民;一方面是閑適細膩,咀嚼出日常生活的深永的滋味,熨貼出當前景物的曲折的情狀.他的學生稱贊他說:“論詩何止高南渡,草檄相看了北征”;一個宋代遺老表揚他說:“前輩評宋渡南后詩,以陸務觀擬杜,意在寤寐不忘中原,與拜鵑心事實同”.正是杜甫缺少的境界,所以說陸游“與拜鵑心事實同”還不算很確切,還沒有認識他別開生面的地方.愛國情緒飽和在陸游的整個生命里,洋溢在他的全部作品里;他看到一幅畫馬,碰見幾朵鮮花.聽了一聲雁唳,喝幾杯酒,寫幾行草書,都會惹起報國仇、雪國恥的心事,血液沸騰起來,而且這股熱潮沖出了他的白天清醒生活的邊界,還泛濫到他的夢境里去.這也是在旁人的詩集里找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