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關集郵的詩句或短句
{空間集福,有踩必回!}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四萬萬人齊下淚,天涯何處是神州。
1.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詩經.小雅.采薇>>
2.悲歌可以當泣,遠望可以當歸------漢樂府民歌<<;悲歌>>
3.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漢.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4.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唐.孟郊<<;游子吟>>
5.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唐.宋之問<<;度大庾嶺>>
6.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唐.王維<<;雜詩三首>>
7.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唐.李白<<;靜夜思>>
8.故鄉何處是,忘了除非醉------宋.李清照<<;菩薩蠻>>
9.每逢佳節倍思親------唐.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10.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唐.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
11.逢人漸覺鄉音異,卻恨鶯聲似故山------唐.司空圖<<;漫書五首>>
12.唯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唐.賀知章<<;回鄉偶書二首>>
13.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唐.賀知章<<;回鄉偶書>>
14.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唐.杜甫<<;月夜憶舍弟>>
15.悲莫悲兮生別離------戰國.楚.屈原<<;九歌.少司命>>
16.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漢.<<;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17.人歸落雁后,思發在花前------隋.薛道衡<<;人日思歸>>
18.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南唐.李煜<<;清平樂>>
19.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李煜<<;相見歡>>
20.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李煜<<;浪淘沙>>
21.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唐.杜甫<<;贈衛八處士>>
22.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唐.王維<<;渭城曲>>
23.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唐.高適<<;別董大>>
2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
25.去年花里逢君別,今日花開已一年------唐.韋應物<<;寄李儋元錫>>
26.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唐.李商隱<<;無題>>
27.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唐.杜牧<<;贈別>>
28.門外若無南北路,人間應免別離愁------唐.杜牧<<;贈別>>
29.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宋.黃庭堅<<;寄黃幾復>>
30.獨上江樓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來望月人何在?風景依稀似去年------唐.趙瑕<<;江樓感懷>>
31.不應有恨,何時長向別時圓?------宋.蘇軾<<;水調歌頭>>
二、描寫郵票的詩句
古詩句: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現代詩句:
小時候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長大后
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后來啊
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
母親在里頭
而現在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
三、關于郵票的詩歌
1、鄉愁 作者:余光中 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
長大后,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后來啊,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母親在里頭。
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注:余光中是當代著名詩人和評論家。
主要詩作有《鄉愁》、《白玉苦瓜》、《等你,在雨中》等;余光中在臺灣與海外及祖國大陸文學界享有盛譽。他曾獲得包括《吳三連文學獎》、《中國時報獎》、《金鼎獎》、《國家文藝獎》等臺灣所有重要獎項。)
2、一封信 作者:紀弦 象失手打錯一張牌似地,我寄出一封信。便輸了全局啦:輸了這一輩子,這兩撇很帥的小胡子,連這些詩,也一股腦輸掉。
別問她是誰了吧!我是輸家。不過,偶然,我也曾這樣想:要是把地名寫漏掉幾個字那多好…… 總之,不該貼上郵票,投入郵筒。
(注:紀弦是臺灣詩壇的三位元老之一(另兩位為覃子豪與鐘鼎文),在臺灣詩壇享有極高的聲譽。紀弦不僅創作極豐,而且在理論上亦極有建樹。
他是現代派詩歌的倡導者,他主張寫“主知”的詩,強調“橫的移植”。詩風明快,善嘲諷,樂戲謔。
他的詩極有韻味,且注重創新,令后學者競相仿效,成為臺灣詩壇的一面旗幟。)3、作品第16號 作者:于堅 雪來了,門躲著,一切都很溫暖,有一些事要靜靜地想想,一些和過去和將來的事情,現在也沒有一封回信。
郵遞員是個綠色的男人,他送報紙送彩色畫報,我給過他許多郵票許多信封,現在也沒一封回信。這是一個結婚的年頭,許多人收到過紅紙的請柬,也許我應該結婚了,像朋友們一樣。
去旅行,在春天的北方,在一首五十行的詩里,我歌唱過那里的白楊,有些甜蜜,有些辛酸,有些茫然。從前我在工廠的時候,喜歡和小雷一起看電影,記不得是哪一幕,那次,哭過。
隔壁的女人回家了,她輕輕地鉆進被窩,像一只溫柔的母貓 (我猜),雪一樣輕的嘆息,雪一樣厚的墻壁,她的丈夫是個炮兵,今年夏天在二樓,我見過他們。雪睡了,夜有一個白色的枕頭,寒風吹亮了月光,十二月默默地站在街上,有些甜蜜,有些辛酸,有些茫然。
(注:于堅,著名當代詩人,20歲開始寫詩,25歲發表作品。是第三代詩歌的代表性詩人,以世俗化、平民化的風格為自己的追求,其詩平易卻蘊深意,是少數能表達出自己對世界哲學認知的作家。
曾獲得“華語文學傳媒大獎”2002年度詩人獎。)4、火葬 作者:紀弦 如一張寫滿了的信箋,躺在一只牛皮紙的信封里,人們把他釘入一具薄皮棺材;復如一封信的投入郵筒,人們把他塞進火葬場的爐門……。
總之,象一封信,貼了郵票,蓋了郵戳,寄到很遠的國度去了。5、同情 作者:蘇紹連 長久沒有寫信的,兩顆眼睛,長久都是干燥的。
一件變黃的白襯衫,伸出左袖子,狠狠地揮向我的右頰,拍地一聲,使我昏倒于信封里。不知被誰貼上郵票,向眼睛里投入,千里外。
有一株樹,終于接到我的,眼淚。(注:蘇紹連,一九四九年十二月八日生,臺灣臺中人。
臺中師范專科學校畢業,《后浪》、《詩人季刊》創辦人。現任沙鹿國小教師。
著有詩集《茫茫集》,曾獲《創世紀》創刊二十周年詩創作獎,時報文學獎敘事詩獎、新詩評審獎及首獎,國軍新文藝金象獎新詩銅象獎等多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