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諷刺人的詩句
頭尖身細白如銀,
論秤沒有半毫分。
眼睛長在屁股上,
只認衣衫不認人! 打油詩
君子坦蕩蕩 小人常戚戚
倚得東風勢便狂
小人吟
宋 邵雍
小人無節,棄本逐末。
喜思其與,怒思其奪。
小人吟
宋 邵雍
小人無恥,重利輕死。
不畏人誅,豈顧物議。
結交
唐 孟郊
鑄鏡須青銅,青銅易磨拭。結交遠小人,小人難姑息。
鑄鏡圖鑒微,結交圖相依。凡銅不可照,小人多是非。
春帖子詞二十首·皇帝合六首
宋 歐陽修
陽進升君子,陰消退小人。
圣君南面治,布政法新春。
第一百七十五
宋 文天祥
小人困馳驟,后生血氣豪。
世事固堪論,我何隨汝曹
冬日讀白集愛其貧堅志士節病長高人情之句作
宋 陸游
漢禍始外戚,唐亂基宦寺。
小人計已私,頗復指他事。
公卿恬駭機,關河入危涕。
草茅豈無人,死抱經世志?
酒德
唐 孟郊
酒是古明鏡,輾開小人心。醉見異舉止,醉聞異聲音。
酒功如此多,酒屈亦以深。罪人免罪酒,如此可為箴。
君子法天運
唐 韓愈
君子法天運,四時可前知。小人惟所遇,寒暑不可期。
利害有常勢,取舍無定姿。焉能使我心,皎皎遠憂疑。
論語絕句一百首
宋 張九成
君子何嘗去小人,小人如草去還生。
但令鼓舞心歸化,不必區區務力爭。
君子吟
宋 邵雍
君子與義,小人與利。
與義日興,與利日廢。
君子尚德,小人尚力。
尚德樹恩,尚力樹敵。
君子作福,小人作威。
作福福至,作威禍隨。
君子樂善,小人樂惡。
樂惡惡至,樂善善歸。
君子好譽,小人好毀。
好毀人怒,好譽人喜。
君子思興,小人思壞。
思興召祥,思壞召怪。
君子好與,小人好求。
好興多喜,好求多憂。
君子好生,小人好殺。
好生道行,好殺道絕
為滿意回答。
二、諷刺人的古詩
1、《觀祈雨》——唐代李約
桑條無葉土生煙,簫管迎龍水廟前。
朱門幾處看歌舞,猶恐春陰咽管弦。
譯文:久旱無雨,桑樹枝都長不出葉子來,地面異常干燥,塵土飛揚,土地好像要生煙燃燒;龍王廟前,人們敲鑼打鼓,祈求龍王普降甘霖。而富貴人家卻處處觀賞歌舞,還怕春天的陰雨使管弦樂器受潮而發不出清脆悅耳的聲音。
2、《憫農二首·其一》——唐代李紳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譯文: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種子,秋天就可收獲很多糧食。普天之下,沒有荒廢不種的田地,卻仍有勞苦農民被餓死。
3、《述國亡詩》——五代花蕊夫人
君王城上豎降旗,妾在深宮那得知。
十四萬人齊解甲,更無一個是男兒。
譯文:后蜀國的君王城樓上竟然豎起了白旗,你們哪知道我被封鎖在了這冷清清的行宮里?守衛君王的十四萬人一起脫下了金閃閃的鎧甲,其實這些人中沒有一個是守衛國家的男子!
4、《赤日炎炎似火燒》——宋代無名氏
赤日炎炎似火燒,野田禾稻半枯焦。
農夫心內如湯煮,公子王孫把扇搖。
譯文:太陽火辣辣的烤得地面像著了火一樣,野外田地里的禾稻因為缺水都枯焦了。農民著急的就像身子內有燒開的湯水,而那些王公貴族卻悠閑的搖扇乘涼。
5、《醉太平·譏貪小利者》——元代無名氏
奪泥燕口,削鐵針頭,刮金佛面細搜求:無中覓有。
鵪鶉嗉里尋豌豆,鷺鷥腿上劈精肉,蚊子腹內刳脂油。
虧老先生下手!
譯文:從燕子口中奪泥,從針頭上削鐵屑,從貼著金子的菩薩臉上細細刮金:在沒有中找有。從鵪鶉的喉囊里找豌豆,從鷺鷥的腿上劈些精肉,從蚊子的肚子里刳脂油。真虧得你老先生能下得去手。
三、諷刺人忘恩負義的古詩
白首相知猶按劍,朱門早達笑彈冠 。——王維
【出處】唐·王維《酌酒與裴迪》:
酌酒與君君自寬,人情翻覆似波瀾。
白首相知猶按劍,朱門先達笑彈冠。
草色全經細雨濕,花枝欲動春風寒。
世事浮云何足問,不如高臥且加餐。
【解釋】你如有個知己朋友,跟他相交一生,兩個人頭發都白了,但你還是別相信他,他暗地里仍會加害你的。他走到你面前,你還是按著劍柄的好。這兩句詩的上一句,叫做『人情翻覆似波瀾』。至於『朱門早達笑彈冠』這一句,那是說你的好朋友得意了,青云直上,要是你盼望他來提拔你、幫助你,只不過惹得他一番恥笑罷了。
四、諷刺小人的詩句
1、小人吟
宋 邵雍
小人無節,棄本逐末。
喜思其與,怒思其奪。
譯文:卑賤的人是不講氣節的,他們不抓根本環節,而只在枝節問題上下功夫,喜歡想起給與別人的幫助或東西,厭惡想起對別人的強取。
2、小人吟
宋 邵雍
小人無恥,重利輕死。
不畏人誅,豈顧物議。
譯文:小人無恥,利益為重死為輕,連被人殺死都不怕的人,還能怕別人的議論么?
3、嘲魯儒
唐代:李白
魯叟談五經,白發死章句。
問以經濟策,茫如墜煙霧。
足著遠游履,首戴方山巾。
緩步從直道,未行先起塵。
秦家丞相府,不重褒衣人。
君非叔孫通,與我本殊倫。
時事且未達,歸耕汶水濱。
譯文: 魯地老叟談論《五經》,白發皓首只能死守章句。問他經國濟世的策略,茫茫然如同墜入煙霧。腳穿遠游的文履,頭戴方山的頭巾。
沿著直道緩援邁步,還沒抬腳,已掀起了塵土。秦相李斯不重用儒生,你也不是達于時變的通儒叔孫通,和我原本就不是同流。什么適合時代的形勢都未曉得,還是回到汶水邊去躬耕吧。
4、三絕句
唐代:杜甫
前年渝州殺刺史,今年開州殺刺史。
群盜相隨劇虎狼,食人更肯留妻子。
二十一家同入蜀,惟殘一人出駱谷。
自說二女嚙臂時,回頭卻向秦云哭。
殿前兵馬雖驍雄,縱暴略與羌渾同。
聞道殺人漢水上,婦女多在官軍中。
譯文:前年渝州刺史被殺,今年開州刺史被殺。盜賊四起比虎狼還兇,殺人更淫人妻。遭難者自述二十一家逃難到蜀地,只剩下一人離開駱谷。
說到兩個女兒被掠嚙臂時生離死別的情景,不禁向天嚎啕大哭。禁軍兵馬可稱驍勇,施暴大略和黨項羌、吐谷渾差不多。聽說官軍在漢水殺了很多人(不是賊),婦女卻多被留在軍營。
5、七步詩-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翻譯:煮豆來做豆羹,想把豆子的殘渣過濾出去,留下豆汁來作羹。豆秸在鍋底下燃燒,豆子在鍋里面哭泣。豆子和豆秸本來是同一條根上生長出來的,豆秸怎能這樣急迫地煎熬豆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