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于期盼臺灣回歸的詩歌
望舒《我用殘損的手掌》我用殘損的手掌摸索這廣大的土地:這一角已變成灰燼,那一角只是血和泥;這一片湖該是我的家鄉,(春天,堤上繁花如錦障,嫩柳枝折斷有奇異的芬芳,)我觸到荇藻和水的微涼;這長白山的雪峰冷到徹骨,這黃河的水夾泥沙在指間滑出;江南的水田,那么軟……現在只有蓬蒿;嶺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盡那邊,我蘸著南海沒有漁船的苦水……無形的手掌掠過無恨的江山,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陰暗,只有那遼遠的一角依然完整,溫暖,明朗,堅固而蓬勃生春。
在那上面,我用殘損的手掌輕撫,像戀人的柔發,嬰孩手中乳。我把全部的力量運在手掌貼在上面,寄與愛和一切希望,因為只有那里是太陽,是春,將驅逐陰暗,帶來蘇生,因為只有那里我們不像牲口一樣活,螻蟻一樣死……那里,永恒的中國!這是詩人1942年在日寇陰暗潮濕的土牢里寫下的一首情真意切的詩篇,抒發了詩人對災難祖國由衷的關切和真摯的愛,同時也表達了對中國**領導下的解放區的向往。
詩的前半部分寫“我”用“殘損的手掌”深情地撫摸在敵人的鐵蹄蹂躪下的祖國廣大土地:“這一角已變成灰燼,/那一角只是血和泥”。接著,詩人無形的手掌觸到家鄉一片湛藍的湖水,現時“微涼”的湖水與昔日“堤上繁華如錦障”的美麗春光形成強烈反差,表現出詩人對敵人踐踏故土的無比憂憤。
為了使詩歌表達的主題不流于膚淺狹隘,詩人想象的世界由近拉遠,由北到南,從長百山的雪峰、黃河的泥沙到江南的水田、嶺南的荔枝、南海的海水。詩人選擇每一地域中最典型的風景加以點染,它們既是人民的苦難與不幸的象征,又是侵略者罪惡的見證。
“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陰暗”兩句既是對上半段的總結,又與開頭三、四行遙相呼應。詩的后半部分仍在想象的世界中展開,描繪的是與前面災難景象形成極大反差的心中渴慕的圖景:那雖是“遼遠的一角”,但山河完整無損,沒有陰暗和血污。
而是充滿了溫暖、光明和生機,“那里是太陽,是春”。與前半部分的哀怨、憂傷的基調相比,這一部分跳動著詩人按捺不住的快樂與激動;與前半部分意象快速流動的抒情相比,后半部分則顯得安靜而舒緩,使這首詩在感情的哀怨與歡快上得到了完美的統一,抒情風格顯得變幻多姿。
在那個以狂暴的吼叫代替藝術的凝想的年代里,這首詩像一朵美麗而永不凋落的奇葩:意象高度凝煉而不晦澀,感受細膩而不暗淡,深刻的現實內容與現代抒情方式完美地交融起來。舒婷《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我是你河邊上破舊的老水車數百年來紡著疲憊的歌;我是你額上熏黑的礦燈,照你在歷史的隧洞里蝸行摸索;我是干癟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是淤灘上的駁船把纖繩深深勒進你的肩膊;——祖國啊!我是貧困,我是悲哀。
我是你祖祖輩輩痛苦的希望啊,是“飛天”袖間千百年來未落在地面的花朵;——祖國啊!我是你簇新的理想,剛從神話的蛛網里掙脫;我是你雪被下古蓮的胚芽;我是你掛著眼淚的笑渦;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線;是緋紅的黎明正在噴薄;——祖國啊!我是你的十億分之一是你九百六十萬平方的總和;你以傷痕累累的**喂養了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騰的我;那就從我的血肉之軀上去取得你的;富饒、你的榮光、你的自由;——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此詩借鑒了前蘇聯詩人沃茲涅先斯基《戈雅》中的圓周句式“我是戈雅,……我是……”,但又有創造性的發展。圓周句式大多出現在抒發強烈情緒的作品中,悲傷痛苦的情調最宜用它來渲染。
舒婷寫的是“我”與祖國的關系,用這種句式,增加了痛苦和摯愛的深度。第一節是對祖國歷史的反思,精心選取五組意象,象征祖國千百年來落后、貧窮、災難深重的面貌:前四行平穩深長,富有音響和色彩,給人以深思沉重之感;五、六行則短促,不事描繪;后三行又伸長,行短意緊,顯示出情感的起伏,出現主詞。
第二節承上啟下,揭示出蘊藏在中華民族靈魂中的希望之花從未消亡過,災難雖重,理想永存,只是暫未實現。此節先短句后長句,然后主詞復現,似意猶未盡,一種深深的遺憾之情便瀉于筆端。
第三節傾吐希望,激情昂揚,連用五組意象描繪出處于歷史轉折期的祖國百廢待舉的面貌。每一個意象有自己獨特的意義,五組連用形成博喻排比,強化了亢奮熱烈的情緒,表達出詩人歡欣鼓舞的情懷。
第四節頭兩行用“十億分之一”與“九百六十萬平方”構成小與大的對比,寓意“我”是祖國的一分子,但“我”的胸中又包容著整個祖國。接著以**養“我”與從“我的血肉之軀上去取得”又成一對照,突出“我”同祖國的血乳關系;甚至迷惘、深思、沸騰,與富饒、榮光、自由,也是性質相反的對襯,以見出痛苦和歡欣的無限。
如果前三節是寫“我”與祖國的關系,第四節則是反過來寫祖國和“我”的關系。句法參差正是心情激動至極的表現,在對主詞的雙重呼喚中結束全篇,達到最高潮。
全詩無一字議論,皆以意象描繪,以情貫穿。所選意象既質樸又鮮明,既獨特又貼切,每一個詞也都與被描繪的景象緊密契合。
抒情又非一覽無余的傾瀉,而很注意其波動的節奏,由悲哀、低沉到。
二、有沒有知道關于祖國統一(臺灣回歸)的詩歌
漫漫海波,怎能把情分割。
起伏山巒,怎能把愛割破。啊,臺灣。
你像一片飄離的樹葉,時時述說啊,臺灣。著根的思念;你像大海上的一葉扁舟,隨時準備回到祖國的港灣。
啊,臺灣,海峽兩岸盼統一。漫漫海波,怎能把情分割。
起伏山巒,怎能把愛割破。啊,臺灣。
你像一片飄離的樹葉,時時述說啊,臺灣。著根的思念;你像大海上的一葉扁舟,隨時準備回到祖國的港灣。
啊,臺灣,海峽兩岸盼統一。 漫漫海波,怎能把情分割。
起伏山巒,怎能把愛割破。啊,臺灣。
你像一片飄離的樹葉,時時述說啊,臺灣。著根的思念;你像大海上的一葉扁舟,隨時準備回到祖國的港灣。
啊,臺灣,海峽兩岸盼統一。 漫漫海波,怎能把情分割。
起伏山巒,怎能把愛割破。啊,臺灣。
你像一片飄離的樹葉,時時述說啊,臺灣。著根的思念;你像大海上的一葉扁舟,隨時準備回到祖國的港灣。
啊,臺灣,海峽兩岸盼統一。
三、有沒有知道關于祖國統一(臺灣回歸)的詩歌
漫漫海波,
怎能把情分割。
起伏山巒,
怎能把愛割破。
啊,臺灣。
你像一片飄離的樹葉,
時時述說啊,臺灣。
著根的思念;
你像大海上的一葉扁舟,
隨時準備回到祖國的港灣。
啊,臺灣,
海峽兩岸盼統一。
漫漫海波,
怎能把情分割。
起伏山巒,
怎能把愛割破。
啊,臺灣。
你像一片飄離的樹葉,
時時述說啊,臺灣。
著根的思念;
你像大海上的一葉扁舟,
隨時準備回到祖國的港灣。
啊,臺灣,
海峽兩岸盼統一。
漫漫海波,
怎能把情分割。
起伏山巒,
怎能把愛割破。
啊,臺灣。
你像一片飄離的樹葉,
時時述說啊,臺灣。
著根的思念;
你像大海上的一葉扁舟,
隨時準備回到祖國的港灣。
啊,臺灣,
海峽兩岸盼統一。
四、展望臺灣回歸的詩歌
我推薦一首歌曲,相當不錯,你當詩歌也不錯,歌詞很有詩歌的意境~! <<相約>>看那片白云輕輕飄過 聽那淡水河潺潺依舊我們曾經相約 相約同一個夢 天涯何時能聚首看青山默默地守候 看大海白色浪花翻涌走過多少春夏 經過多少秋冬 夢想依然在心頭看玉山白雪飄落 看日月潭水長流與君共飲一杯酒 為相約情更濃 望明月漸漸白首舉杯同在一片天空 牽手同看日出時落與君同唱一首歌 伴潮起潮又落 隨一江春水東流看玉山白雪飄落 看日月潭水長流與君共飲一杯酒 為相約情更濃 望明月漸漸白首舉杯同在一片天空 牽手同看日出時落與君同唱一首歌 伴潮起潮又落 隨一江春水東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