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用一個詩句,句號放在引號里還是引號外呢
引號的用法
口訣:
引用之語能獨立,標點符號引號里。
引用之語未獨立,標點符號引號外。
具體使用方法如下:
1、如果引文獨立成句,意思又完整,句號放在引號里面。
例:我聯想到了唐朝賈島的詩句:“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
2、如果引文不完整或引文作為行文的一部分時,句號放在引號外面或不用。
分兩種情況:
(1)引文結束前不需停頓,那么其后不能有任何標點符號號。
例:“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儒子牛”是魯迅先生的行動寫照。
(2)引文結束時剛好需要停頓,那么句號應在引號后。
例:那小巷,那泉水,那綠草青苔,已經成了難以尋覓的影子—— 真可謂“夢憶深深深幾許,一街一巷總關情”。
二、引用一個詩句,句號放在引號里還是引號外
里面。
大陸地區標準:先用雙引號“ ”,內部如需再引用,再用單引號‘’,若再需引用,使用雙引號“”,以此類推。直排仍保持雙引號在外,改用『』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標點符號用法》,1995年12月13日發布,1996年6月1日實施。)臺灣地區標準:先用單引號「」,內部如需要引用,再用雙引號『』。而雙引號內部又需要引用,則再用單引號,如此類推。(根據“中華民國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重訂標點符號手冊》,中華民國八十六年三月臺灣學術網絡三版。)直接引用別人的話,用引號;間接引用別人的話,不用引號。連續引用幾個文段時,每段開頭都要用前引號,只在最后一段用后引號。
引號表示文中引用的部分。有雙引號和單引號兩種,分別標志為“”『』和‘’「」。其中『』和「」為曲尺形的引號,在“”‘’西式引號中不方便使用的時候使用,最早來自日本的鉤括弧(日語的“鉤括弧”在日語中不全是引號)。但是港澳臺地區已經習慣在橫排時使用『』和「」。
1. 表示引用。
2. 表示特定稱謂。
3. 表示特殊含義。
4.表示諷刺和嘲笑。
5.突出強調。
三、引用一句詩,句號加在引號里面還是外面
看你整段文章的情況而言.一、表示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話.例如:①為了經常提醒自己,魯迅還在書簽上寫了一行字:“心到、口到、眼到,讀書三到.”(明確:這是在行文中的直接引用.因此,值得注意的是所引用的內容結束后,句號應該在雙引號的里面)②“滿遭損,謙受益”這句格言,流傳到今天至少有兩千年了.(明確:這也是直接引用的一種,不過,“‘滿遭損,謙受益'”與“這句格言”成為了同位復指,共同做了“流傳”的主語,所以,雙引號里的內容結束后,不需要加上其他標點)③下山的路上,不知誰哼起《高山青》,“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但整個游程卻沒有看到.(明確:這是一個陳述句,作者只引用《高山青》里的一句歌詞作為行文的內容,所以,在所引用的話的引號外面加上逗號,與其他話語組成一個完整的陳述內容)④現代畫家徐悲鴻筆下的馬,正如有的評論家所說的那樣,“形神兼備,充滿生機.”(明確:這一句與前面所講的例②有異曲同工之妙.只不過所引用的內容的位置,前者為“主”,后者為“賓”)。
四、在一段話中引用一句完整的句子,句號如何加
一、表示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話。例如:①為了經常提醒自己,魯迅還在書簽上寫了一行字:“心到、口到、眼到,讀書三到。”(明確:這是在行文中的直接引用。因此,值得注意的是所引用的內容結束后,句號應該在雙引號的里面)②“滿遭損,謙受益”這句格言,流傳到今天至少有兩千年了。(明確:這也是直接引用的一種,不過,“‘滿遭損,謙受益'”與“這句格言”成為了同位復指,共同做了“流傳”的主語,所以,雙引號里的內容結束后,不需要加上其他標點)③下山的路上,不知誰哼起《高山青》,“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但整個游程卻沒有看到。(明確:這是一個陳述句,作者只引用《高山青》里的一句歌詞作為行文的內容,所以,在所引用的話的引號外面加上逗號,與其他話語組成一個完整的陳述內容)④現代畫家徐悲鴻筆下的馬,正如有的評論家所說的那樣,“形神兼備,充滿生機。”(明確:這一句與前面所講的例②有異曲同工之妙。只不過所引用的內容的位置,前者為“主”,后者為“賓”)
二、表示著重論述的對象。例如,散文的重要特點是“形散而神不散”。所謂“形散”,主要指散文的取材廣泛自由,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所謂“神不散”,主要是從散文的立意方面說的,即它所要表達的中心意思,必須明確而集中;無論散文的內容多么廣泛,表現方法怎樣靈活多變,無不是為表達中心意思服務的。(明確:這個語段涉及到的引用屬于總分關系。“總”——“形散而神不散”;“分”——“形散”和“神不散”。所以,這里引號的作用表示著重要論述的對象)
三、表示具有特殊含義的詞語。例如,①從山腳向上望,只見火把排成許多“之”字形,一直連到天上,跟星光接起來,分不出是火把還是星星。(明確:這里“之”字引用實際上表示的是摩形格的修辭手法,即形象化的將山路蜿蜒曲折比喻成為像“之”字)②人類在“足不出戶”的時代就能夠測算出,遙遠的星星體積有多大,溫度有多高,有些什么元素,在怎樣運動。(明確:“足不出戶”是一個成語,意思是腳不出家門。形容見識淺陋,視野不廣。這里賦予它的特殊含義指我們的祖先,雖然處于遠古時代,科學技術還沒有今天這樣發達,然而,他們已經能夠從地球上探索出宇宙的某些奧秘)③云就像是天氣的“招牌”,天上掛什么云,就將出現什么樣的天氣。(明確:“招牌”,原來的意思是指掛在商店門前寫明商店名稱或經營貨物的牌子,作為商店的標志。這里的含義是指天上的各種各樣的云朵,有經驗的人看到它就會知道天氣的情況,正所謂“看云識天氣”)④這樣的“聰明人”還是少一點好。(明確:這里的“聰明人”加上引號,其實是反話正說,修辭手法稱之為反語。“聰明人”,既“愚笨者”)
此外,引號里面還要用引號時,外面一層用雙引號,里面一層用單引號。例如,我可以理直氣壯地回答:“朋友,人們不是說‘沉默勝于雄辯'嗎?”(明確:“沉默勝于雄辯”是這句話直接引用之中的引用,為了表明層次,所以,要用單引號)再看雙引號里面套用單引號的兩個例子。如:①“先生,‘怪哉'這蟲,是怎么一回事?……”(魯迅《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②“你相信嗎?那是我開車到幾十里以外,一塊塊親手挑選,論公斤買下,然后用汽車拉回來的。那是我們家的‘北海'。”(蕭乾《棗核》)(明確:例①單引號突出“怪哉”之蟲;例②單引號突出“北海”這一地名)
當然,如果單引號里頭還需要引號,那就可以使用雙引號。不過,這樣用的機會很少了。
口訣:
引用之語能獨立,標點符號引號里。
引用之語未獨立,標點符號引號外。
具體使用方法如下:
1、如果引文獨立成句,意思又完整,句號放在引號里面。
例:我聯想到了唐朝賈島的詩句:“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
2、如果引文不完整或引文作為行文的一部分時,句號放在引號外面或不用。
分兩種情況:
(1)引文結束前不需停頓,那么其后不能有任何標點符號號。
例:“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儒子牛”是魯迅先生的行動寫照。
(2)引文結束時剛好需要停頓,那么句號應在引號后。
例:那小巷,那泉水,那綠草青苔,已經成了難以尋覓的影子—— 真可謂“夢憶深深深幾許,一街一巷總關情”。
五、引號與句號的位置
句號(。)
或句點(.)是用于陳述句末尾的標點。文章內使用的時機有:陳述句末尾的停頓,用句號“。”
;語氣舒緩的祈使句末尾,也用句號”。“;也可以用在直述式文意已完足的句子”。
“;在有些時候,句號也可以用在語氣舒緩的反問句的末尾”。 引號表示文中引用的部分。
中國大陸地區標準:先用雙引號“ ”,內部如需再引用,再用單引號‘’,若再需引用,使用雙引號“”,以此類推。 擴展資料引號使用要點: 引語指行文中引用他人的話。
成語、格言、詩詞等, 也包括擬聲詞、音譯詞。特定稱謂指具有某些特點的名稱、簡稱、專用術語以及紀念日等。
特殊含義指引號中的詞語在其具體的語言環境中產生了新的意思。 使用引用時,引文末尾標點的位置要注意。
凡是把引用的話獨立來用,末尾點號放在引號里邊。如果引用的內容是句子的一個組成部分,即引文沒有獨立性,引用部分末尾不用點號(問號、嘆號可保留),整個句子該停頓處則停頓,該用何點號則用何點號。
引號是一種很重要的標點符號,它包括起引號(用“或「表示)和引回號(用”或」表示)兩部分。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句號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引號。
六、引號和逗號的位置用法(語文)
1、引號:一般表示引用或特殊稱謂等,分為雙引號和單引號,分別標注在字的左上和右上位置。
2、逗號:表示小于分號、句號大于頓號的停頓,標注在字的右下位置。
補充:看你的例子,應該是對人物對話標點使用不是很理解。應該分三種情況的。
⑴提示語(包含動作)在前的,用冒號加雙引號。
他笑了一下說:“沒事的!我也經常犯這樣的錯誤的。”
⑵提示語(包含動作)在后的,用雙引號加句號。
“沒事的!我也經常犯這樣的錯誤的。”他笑了一下說。
⑶提示語(包含動作)在中間的,即提示語(包含動作)將人物語言隔開的,用雙引號加逗號再加雙引號。
“沒事的!”他笑了一下說,“我也經常犯這樣的錯誤的。”
愿對你有所幫助!
七、引號與句號的位置
句號(。)或句點(.)是用于陳述句末尾的標點。文章內使用的時機有:陳述句末尾的停頓,用句號“。”;語氣舒緩的祈使句末尾,也用句號”。“;也可以用在直述式文意已完足的句子”。“;在有些時候,句號也可以用在語氣舒緩的反問句的末尾”。
引號表示文中引用的部分。中國大陸地區標準:先用雙引號“ ”,內部如需再引用,再用單引號‘’,若再需引用,使用雙引號“”,以此類推。
擴展資料
引號使用要點:
引語指行文中引用他人的話。成語、格言、詩詞等, 也包括擬聲詞、音譯詞。特定稱謂指具有某些特點的名稱、簡稱、專用術語以及紀念日等。特殊含義指引號中的詞語在其具體的語言環境中產生了新的意思。
使用引用時,引文末尾標點的位置要注意。 凡是把引用的話獨立來用,末尾點號放在引號里邊。如果引用的內容是句子的一個組成部分,即引文沒有獨立性,引用部分末尾不用點號(問號、嘆號可保留),整個句子該停頓處則停頓,該用何點號則用何點號。
引號是一種很重要的標點符號,它包括起引號(用“或「表示)和引回號(用”或」表示)兩部分。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百科-句號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百科-引號
八、引號 怎么用,主要是位置
引號的用法有三種:
一是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話,
二是需要著重論述的對象,
三是具有特殊含意的詞語,需要標示。
例如:他吃吃地說:“你怎么了?你怎么了?”這里是行文中直接引了某人的話。再如:“古人對于寫文章有個基本要求,叫做“有物有序”。這里的“有物有序”就是作者要著重論述的對象,例如:這樣的“聰明人”還是少一點好。這句中的“聰明人”具有聰明過頭了這樣的特殊含意。此外,如果引號里面還要用引號時,外面用雙引號,里邊用單引號。
引號是一種很重要的標點符號,它包括起引號(用“表示)和引回號(用”表示)兩部分。
引號最基本的用法是引用。引用包括直接引用和間接引用。直接引用是把人所說的話完整地記錄下來。分三種情形。例如:
1)丫姑折斷幾枝扔下來,邊叫我的小名兒邊說:①“先喂飽你!”
2)“哎呀,真是美極了!”皇帝說,②“我十分滿意!”
3)“怕什么!海的美就在這里!”我說。③
說明:例1)是說話人在前,說話在后的情形,例2)是說話人在中間,此前此后都是他說的話的情形,例3)是說話人在后面,前面是他所說的話。上述三個例句中的①②③處分別用冒號、逗號和句號,這是由引號所引發的固定搭配,不能變動。
間接引用是把某人的原話非正式地、不完整地、隨語意拈來放在自己的話中的引用。這類引述如果不作明白交代,就很難發現它是引用。例如:
4)適當地改善自己的生活,豈但“你管得著嗎”,而且是順乎天理,合乎人情的。
5)現代畫家徐悲鴻筆下的馬,正如有的評論家所說的那樣,“形神兼備,充滿生機”。
6)唐朝的張嘉貞說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為”。
由4)、5)、6)我們可以看出,跟引回號在一起的句號或逗號,都要放到引回號之后。如此相對照,直接引用是完整地明引某人原文,句號或逗號等打在引回號之前。
一般地說,起引號跟引回號要成對用,但也有例外,即一段接一段地直接引用時,中間段落只在段首用起引號,該段段尾卻不用引回號。例如某人說了五段話,則第一、二、三、四、五段的段首都要用起引號,第一、二、三、四段段尾卻不用回引號,回引號只用在第五段末。另外,引號里面又要用引號時,外面一層用雙引號,里面一層用單引號。例如:
7)我聽見韓麥爾先生對我說:“唉,總要把學習拖到明天,這正是阿爾薩斯人最大的不幸。現在那些家伙就有理 由對我們說了:‘怎么?你們還自己說是法國人呢,你們連自己的語言都不會說,不會寫!……’不過,可憐的小弗郎 士,也并不是你一個人的過錯。”
引號除了引用外,還具有強調的作用,例如:
8)從山腳向上望, 只見火把排成許多“之”字形,一直連到天上。
9)說他臉上有些妖氣,一定遇見“美女蛇”了。
另外,引號還有反語的效果,用來表示諷刺和嘲笑。例如:
10)他們(指友邦人士)的維持他們的“秩序”的監獄,就撕掉了他們的“文明”的面具。
例10中的引號,表明秩序是不合理,文明是自我標榜,其實一點也不文明,用的是反話正說,具有嘲笑的客觀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