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形容人蒼老的詩句
形容人蒼老的詩句包括:
1、唐末五代韋莊《與東吳生相遇》
原文:
十年身事各如萍,白首相逢淚滿纓。老去不知花有態,亂來唯覺酒多情。
貧疑陋巷春偏少,貴想豪家月最明。且對一尊開口笑,未衰應見泰階平。
譯文:
十年來身世漂泊若浮萍,白發相逢涕淚沾滿冠纓。人老了不知道花有美態,離亂時只覺得酒甚多情。
貧居陋巷懷疑春天也少,貴居豪宅感覺月亮最明。姑且對著這尊美酒大笑,未衰之年應見海內清平。
2、清代黃景仁《別老母》
原文: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發愁看淚眼枯。
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譯文:
因為要去河梁謀生,所以把帷帳撩起,依依不舍要向年邁的母親辭別,看到白發蒼蒼的老母不由淚下不停,眼淚也流干了。
在這風雪之夜,不能在母親身邊盡孝卻要掩柴門凄慘地遠去,不禁令人興嘆:養子又有何用呢?倒不如沒有啊。
3、宋代劉過《賀新郎·老去相如倦》
原文:
老去相如倦。向文君、說似而今,怎生消遣?衣袂京塵曾染處,空有香紅尚軟。料彼此、魂消腸斷。
譯文:
我似相如,君似文君。相如如今老了,常感精力不濟,請問文君,我們現在如此窮困潦倒、疲憊不堪,今后的日子該如何打發呢?回顧當年我們一起赴京居住過的地方,恐怕至今還留著我們依紅偎翠恩愛相處的痕跡吧。想想你我那時的情景,怎不讓人魂銷腸斷地悲傷呢?
4、唐代劉禹錫《酬樂天詠老見示》
原文:
人誰不顧老,老去有誰憐。身瘦帶頻減,發稀冠自偏。
廢書緣惜眼,多灸為隨年。經事還諳事,閱人如閱川。
細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
譯文:
人誰不顧慮要衰老,老了又有誰來對他表示愛憐?身體漸瘦衣帶越來越要收緊,頭發稀少戴正了的帽子也會自己偏斜到一邊。
書卷擱置起來不再看是為了愛惜眼睛,經常用艾灸是因為年邁力衰諸病多纏。經歷過的世事見多識也就廣,接觸了解的人越多觀察起來更加一目了然。
細細想來老了也有好的一面,克服了對老的憂慮就會心情暢快無掛也無牽。不要說太陽到達桑榆之間已近傍晚,它的霞光余輝照樣可以映紅滿天。
5、宋代陳師道《除夜對酒贈少章》
原文:
歲晚身何托,燈前客未空。半生憂患里,一夢有無中。
發短愁催白,顏衰酒借紅。我歌君起舞,潦倒略相同。
譯文:
一年將盡,這身子將向何處寄托?燈下的客人,事業理想卻未落空。我的前半生均在憂患里度過,仿佛一場夢在現實與幻境中。
憂愁煩惱催短催白了頭發,憔悴的容顏憑借酒力發紅。我唱起歌來,你且跳起舞,我倆潦倒的景況大致相同。
6、唐代賀知章《回鄉偶書二首(其一)》
原文: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譯文:
我年少時離開家鄉,到遲暮之年才回來。我的鄉音雖未改變,鬢角的毛發卻已斑白。
家鄉的兒童們看見我,沒有一個認識我。他們笑著詢問我:這客人是從哪里來的呀?
7、元代白樸《清平樂·朱顏漸老》
原文:
朱顏漸老,白發添多少?桃李春風渾過了,留得桑榆殘照。
江南地迥無塵,老夫一片閑云。戀殺青山不去,青山未必留人。
譯文:
青春的容顏逐漸衰老,鬢角又增添了多少白發?桃李、春風就這么全都過去了,只剩下夕陽的余暉映出桑榆長長的影子。
再次來到江南,無一絲煙火之氣,自己就像是一片飄逸的閑云。我留戀這青山,不想離開,青山卻不一定能永遠留在欣賞的人。
8、唐朝王建《老人歌》
原文:
白發老人垂淚行,上皇生日出京城。
如今供奉多新意,錯唱當時一半聲。
譯文:
白發老人流著熱淚,太上皇做壽出京城。
現在伺候方式很多,就因唱錯半只歌曲。
二、描寫老人蒼老的句子 急
對岸渡口,有幾個人正從提上走下河灘來,一位胖胖的老太太,提著一根手杖,鍵步走在前頭。
夕陽灑在她的滿頭銀發上,顯得神采奕奕。 離我不遠的花園邊上,蹲著一個老農民,他那飽經風霜的臉上,布滿了深深的皺紋,兩只小小的眼睛有點渾濁,他的手,有小薄扇那么大,每一根指頭都粗得好像彎不過來了,皮膚皺巴巴的,有點兒像樹皮。
那是一位年過半百的老人,一張飽經風霜的臉,兩只深陷的眼睛,深邃明亮,看上去很有神;頭發很卻很整齊。他穿著一身整潔的中山裝,靜靜地坐在椅子上,沒有別人注意他,他也不注意別人,只是面對烈士陵園,凝視著那巍峨的人民英雄紀念碑。
那雙曾經被歲月的滄桑深深埋藏了的眼睛里,似乎有一絲光彩閃過,那光彩流轉著,似乎回到了一個純真無邪的童年。他所講述的那一切,似乎就發生在昨天。
他像個孩子一般的向我講述著那一群群身披落日余暉的小精靈,蒼老的聲音幾乎有了一絲無邪的童趣。 我扶著老人,思想也隨著腳步,緩緩的走進了那個似乎從未逝去的童年中。
那些老人們聽說我們小朋友來看望他們并為他們表演節目,人人臉上泛起了紅光,精心地梳妝打扮起來。你瞧那位爺爺已換上了一身筆挺的西裝,顯得精神多了,走起路來也輕盈了不少! 他雖然已經是老態龍鐘了,走路時卻仍然步履矯健。
雖然已經身形佝僂,可是菊瓣似的笑容從奶奶滿是皺紋的臉上綻放;雖然已經雙目混濁,可是年輕時美好的回憶依然充滿了她整個瘦小的身軀。 我的爺爺是一位畫家,他四方的臉,滿頭是銀發,雖然沒有白胡掛頷的風度,卻有那種鶴發童顏的相貌。
他呀,一談起畫,總是那么津津有味,還情不自禁地用手比劃著。他說的那些詞我聽不大懂,或登門求教的畫家們都說,爺爺說的跟他所作的畫一樣高超。
三、表示蒼老的詩詞
沐浴
作者:白居易
經年不沐浴,塵垢滿肌膚.
今朝一澡濯,衰瘦頗有馀.
老色頭鬢白,病形支體虛.
衣寬有剩帶,發少不勝梳.
自問今年幾,春秋四十初.
四十已如此,七十復何知.
歲暮歸南山
作者:孟浩然
北闕休上書,南山歸敝廬.
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
白發催年老,青陽逼歲除.
永懷愁不寐,松月夜窗墟.
秘省后廳
作者:白居易
槐花雨潤新秋地,桐葉風翻欲夜天.
盡日后廳無一事,白頭老監枕書眠.
老人歌
作者:王建
白發老人垂淚行,上皇生日出京城.
如今供奉多新意,錯唱當時一半聲.
偶題鄧公
作者:白居易
偶因攜酒尋村客,聊復回車訪薜蘿.
且值雪寒相慰問,不妨春暖更經過.
翁居山下年空老,我得人間事校多.
一種共翁頭似雪,翁無衣食自如何.
曲江有感
作者:白居易
曲江西岸又春風,萬樹花前一老翁.
遇酒逢花還且醉,若論惆悵事何窮.
客亭
作者:杜甫
秋窗猶曙色,落木更天風.
日出寒山外,江流宿霧中.
圣朝無棄物,老病已成翁.
多少殘生事,飄零似轉蓬.
夏日過青龍寺謁操禪師
作者:王維
龍鐘一老翁,徐步謁禪宮.
欲問義心義,遙知空病空.
山河天眼里,世界法身中.
莫怪銷炎熱,能生大地風.
宿洄溪翁宅
作者:元結
長松萬株繞茅舍,怪石寒泉近巖下.
老翁八十猶能行,將領兒孫行拾稼.
吾羨老翁居處幽,吾愛老翁無所求.
時俗是非何足道,得似老翁吾即休.
四、描寫父親蒼老的句子
看著父母日益蒼老的臉,日益佝僂的背,日益霜白的鬢發,日益蹣跚笨拙的腳步,我開始悔恨我自己。悔恨自己的無情、殘忍。在看過大千世界的眼里,卻找不到半絲一毫父母年輕的身影;在父母慈祥的臉上,我卻清晰地看見了歲月風雨的殘痕。假如用我的生命能換回父母的不老,我寧愿不要今生;如果用我的努力可以換回昨日,我寧愿舍棄一切,用盡我的畢生。然而生命中有些東西是一去了就不會再回來的。
閉上眼睛,眼前浮現的都是父母為我操勞的身影。我看見父親正迎著朝陽執鞭把犁;看見父親行走在稻花撲鼻田塍上,臉上映著豐收的喜悅;看見父親佝腰駝背,把一筐筐石頭鋪灑是屋后的路上。
擁有父母的牽掛、關愛、照顧、我就是富有的,而且是最富有的。父母的諄諄教誨,是我一生用以自我激勵的法寶;父母給予我的純潔而美麗的心靈,是我一是生享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可貴遺產;父母的言傳身教,勤勞善良是我一生的學習榜樣;父母的辛勞與疾苦,是我永不衰竭而奮勇向前的動力;父母的殷切希望,是我一生翱翔的指向。
五、白發蒼老的一些優美詩句
嘆白發 王維我年一何長。
鬢發日已白。俯仰天地間。
能為幾時客。惆悵故山云。
俳徊空日夕。何事與時人。
東城復南陌。白發 白居易白發知時節,暗與我有期。
今朝日陽里,梳落數莖絲。家人不慣見,憫默為我悲。
我云何足怪,此意爾不知。凡人年三十,外壯中已衰。
但思寢食味,已減二十時。況我今四十,本來形貌羸。
書魔昏兩眼,酒病沉四肢。親愛日零落,在者仍別離。
身心久如此,白發生已遲。由來生老死,三病長相隨。
除卻念無生,人間無藥治。櫻桃花下嘆白發 白居易逐處花皆好,隨年貌自衰。
紅櫻滿眼日,白發半頭時。倚樹無言久,攀條欲放遲。
臨風兩堪嘆,如雪復如絲。白發 白居易雪發隨梳落,霜毛繞鬢垂。
加添老氣味,改變舊容儀。不肯長如漆,無過總作絲。
最憎明鏡里,黑白半頭時。白發 白居易白發生來三十年,而今須鬢盡皤然。
歌吟終日如狂叟,衰疾多時似瘦仙。八戒夜持香火印,三元朝念蕊珠篇。
其余便被春收拾,不作閑游即醉眠。嘆白發 王維宿昔朱顏成暮齒,須臾白發變垂髫。
一生幾許傷心事,不向空門何處銷。嘆白發 韋應物還同一葉落,對此孤鏡曉。
絲縷乍難分,楊花復相繞。時役人易衰,吾年白猶少。
嘆白發 岑參白發生偏速,交人不奈何。今朝兩鬢上,更較數莖多。
白發嘆 盧綸發白曉梳頭,女驚妻淚流。不知絲色后,堪得幾回秋。
覽鏡見白發數莖光鮮特異 權德輿秋來皎潔白須光,試脫朝簪學酒狂。一曲酣歌還自樂,兒孫嬉笑挽衣裳。
和韓侍御白發 權德輿白發今朝見,虛齋曉鏡清。乍分霜簡色,微映鐵冠生。
幕下多能事,周行挹令名。流年未可嘆,正遇太階平。
始見白發題所植海石榴 柳宗元幾年封植愛芳叢,韻艷朱顏竟不同。從此休論上春事,看成古木對衰翁。
鏡中嘆白發 呂溫年過潘岳才三歲,還見星星兩鬢中。縱使他時能早達,定知不作黑頭公。
和李校書新題樂府十二首·上陽白發人 元稹天寶年中花鳥使,撩花狎鳥含春思。滿懷墨詔求嬪御,走上高樓半酣醉。
醉酣直入卿士家,閨闈不得偷回避,良人顧妾心死別,小女呼爺血垂淚。十中有一得更衣,永配深宮作宮婢。
御馬南奔胡馬蹙,宮女三千合宮棄。宮門一閉不復開,上陽花草青苔地。
月夜閑聞洛水聲,秋池暗度風荷氣。日日長看提眾門,終身不見門前事。
近年又送數人來,自言興慶南宮至。我悲此曲將徹骨,更想深冤復酸鼻。
此輩賤嬪何足言,帝子天孫古稱貴。諸王在合四十年,七宅六宮門戶閟。
隋煬枝條襲封邑,肅宗血胤無官位。王無妃媵主無婿,陽亢陰淫結災累。
何如決雍順眾流,女遣從夫男作吏。上陽白發人-愍怨曠也 白居易上陽人,紅顏暗老白發新。
綠衣監使守宮門,一閉上陽多少春。玄宗末歲初選入,入時十六今六十。
同時采擇百馀人,零落年深殘此身。憶昔吞悲別親族,扶入車中不教哭。
皆云入內便承恩,臉似芙蓉胸似玉。未容君王得見面,已被楊妃遙側目。
妒令潛配上陽宮,一生遂向空房宿。宿空房,秋夜長,夜長無寐天不明。
耿耿殘燈背壁影,蕭蕭暗雨打窗聲。春日遲,日遲獨坐天難暮。
宮鶯百囀愁厭聞,梁燕雙棲老休妒。鶯歸燕去長悄然,春往秋來不記年。
唯向深宮望明月,東西四五百回圓。今日宮中年最老,大家遙賜尚書號。
小頭鞋履窄衣裳,青黛點眉眉細長。外人不見見應笑,天寶末年時世妝。
上陽人,苦最多。少亦苦,老亦苦,少苦老苦兩如何。
君不見昔時呂向美人賦,又不見今日上陽白發歌。白發吟 杜荀鶴一莖兩莖初似絲,不妨驚度少年時。
幾人亂世得及此,今我滿頭何足悲。九轉靈丹那勝酒,五音清樂未如詩。
家山蒼翠萬余尺,藜杖楮冠輸老兒。白發 齊己莫染亦莫鑷,任從伊滿頭。
白雖無耐藥,黑也不禁秋。靜枕聽蟬臥,閑垂看水流。
浮生未達此,多為爾為愁。喜白發 王冕眉間黃色未為奇,好是梳頭滿面絲。
從古其誰能脫略,于今得此可愉怡。絕憐雪色照明鏡,更喜霜花襯接縭。
萬事為他最公道,老來鑷白是兒癡。白發 陸游白發今年一倍增,閉門養此老無能。
牛羊被野霜天晚,禾稼連云歲事登。未午舂炊余脫粟,乍寒包裹有粗繒。
自憐未廢詩中業,父子蓬窗共一燈。白發 陸游白發千莖綠鬢稀,臥看鵷鷺刺天飛。
平生竊鄙貢公喜,故里但思陶令歸。清坐了無書可讀,殘年賴有佛堪依。
君看世事皆虛幻,屏酒長齋豈必非!白發 陸游疾病侵壯年,發恐不及白;偶賴針石功,寓世成久客。行年垂七十,霜雪紛滿幘,耳目雖已衰,亦未與人隔。
濯纓千頃湖,送老五畝宅。大布縫長衫,東阡復南陌。
白發 陸游我生實多邅,九折行晚途。憂傷日熏心,驚見頰與顱。
稍生秋風時,競出寒雨余。星星初尚稀,戢戢不可除。
昔如春柳妍,今作霜蓬枯。蓬枯有再綠,念我豈得如。
平昔樂方外,固與功名疏。投鑷三嘆息,金丹豈無書!白發 陸游蕭蕭白發濯洽浪,剡曲西南一草堂。
飲水讀書貧亦樂,杜門養病老何傷。已成五畝扶犁叟,誰記三朝執戟郎!正似籬邊數枝菊,歲殘猶復耐冰霜。
病起鏡中見白發此去七十無十寒暑矣偶得長句 陸游短鬢蕭條失故青,人間真似宿郵亭。正令寬作十年夢,安用更留三日醒。
覆瓿書成空自苦,擊轅歌罷遣誰聽?客來若覓衰翁處,睡起悠然倚素屏。嘲白發 王安石久應飄轉作蓬飛,眷惜冠巾未忍違。
種種春風吹不長,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