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于家鄉的詩句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張九齡)、“每逢佳節倍思親”(王維)、“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杜甫)、“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王安石)、“當時明月在,曾照彩云歸”(晏幾道) 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 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 慈母吟 慈母手中線, 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 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 報得三春暉。
黃鶴樓 晴川歷歷漢陽樹, 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 煙波江上使人愁。
思念之詩 1.嚶嚶鳴矣,求其友聲------<<詩經.小雅.伐木>> 2.投我以桃,報之以李------<<詩經.大雅.抑>> 3.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詩經.衛風.木瓜>> 4.結交在相知,骨肉何必親------漢樂府民歌<<箜篌謠>> 5.丈夫志四海,萬里猶比鄰------三國.魏.曹植<<贈白馬王彪>> 6.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7.相知無遠近,萬里尚為鄰------唐.張九齡<<送韋城李少府>> 8.少年樂新知,衰暮思故友------唐.韓愈<<除官赴闕至江州寄鄂岳李大夫>> 9.以文常會友,唯德自成鄰------唐.祖詠<<清明宴司勛劉郎中別業>> 10.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唐.白居易<<琵琶行>> 11.人生結交在終結,莫為升沉中路分------唐.賀蘭進明<<行路難五首>> 12.人生交契無老少,論交何必先同調------唐.杜甫<<徒步歸行>> 13.友如作畫須求淡,山似論文不喜平------清.翁照<<與友人尋山>>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張九齡)、“每逢佳節倍思親”(王維)、“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杜甫)、“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王安石)、“當時明月在,曾照彩云歸”(晏幾道) 水調歌頭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惟(一作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一作事)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二、具有家鄉風俗風情的詩
1、故鄉的路 離家的日子 夜晚 故鄉的路總在閉上眼的瞬間 伸到思緒間,與記憶纏綿 故鄉的路上 灑滿了我的童年 悲歡.酸甜.淚水與笑臉 此刻卻覺得 無論曾經的苦還是甜 在記憶中都是一支悠揚的歌 動人心弦,像一泓清泉 故鄉的路 承載著我的昨天 昨天的我衣衫褸襤 隨風奔跑 在長滿野草的土路邊 追逐笑意盈盈的春天 2、雨中思鄉 綿綿細雨,細雨綿綿 蒼空中飄落的雨滴成線 恰如游子剪不斷的思念 故鄉的雨啊 一定又洗刷出一個明凈的村莊 麥浪在鄉親的夢里滾翻 綠樹中的一角屋檐冒著裊裊炊煙 想象爬上故鄉的山頭 父親坐在老屋的門上 用手背揩掉額頭的勞累 點燃一支旱煙,微瞇著眼看 屋檐上雨滴落個不斷 匯合成歡快的溪水 流向綠油油的田間 3坐在老家門上 坐在老家門上 看空中云卷云舒 瓦藍的天空 因為云越多而越深邃 門前碗口粗的杏樹上 一頭毛驢在咀嚼草香 不知哪家的驢叫了一聲 這頭驢也仰起脖子叫了叫 一只白兔子 像雪一樣的白 突然從我身旁跳過 停了停,奔向草叢中 幾只雞亂叫著 從草中跑了出來 其中有一只 脖子一伸便吞下一只蟲子 一聲熟悉的聲音 讓我望著路口 瘦弱的母親 正趕著豬仔們朝家走來 4思鄉的歌 對思念故鄉 是一首悠揚 悠揚又動聽的歌 總在深深的夜晚 明月高懸、星星眨眼 一縷微云被清風剪斷 總在這樣的夜晚 我用思鄉的心輕輕歌唱 可愛、美麗的故鄉 藍天、白云、青山、綠水 金色的麥浪一定又開始翻滾了吧 你看,鄉親們嘴角又浮起了微笑 今夜,就安心地睡吧 在夢里和故鄉一起沉睡 做一個幸福的夢 醒來時,也許 父親拿皮鞭趕著毛驢 又馱來一些希望 5故鄉,我的詩行 故鄉,一個橫臥在山溝里的村莊 我要用手中的筆 揉和心間流淌的思緒 寫一首詩把你贊揚 故鄉啊故鄉 在天際連綿起伏的山的脊梁 在山溝里蜿蜒的溪水輕唱 在月下閃亮著的燈光泛著豆黃 清風揭起夜幕的衣角 日子于是在山里人的夢里插上翅膀 飛翔,飛翔…… 飛翔到輝煌的前方 故鄉,在微弱的燭光下 你的兒子 用淚水敲打著鍵盤 把思念的句子排列成跳躍的詩行 6五一回家 裝一袋鄉思,踏上 一列匍匐在山路上的汽車 親愛的故鄉啊 你的兒子正朝你走來 一路塵土飛揚 多少回游子的夢中 鄉思便如這飛揚的塵土 在故鄉的深夜中飄落 一路山峰青翠.溪水緩緩流 多少回游子的夢中 鄉思便如這山清水秀的美景 在游子的詩中流淌出一幅畫 一路柳芽新綠.花飄香 多少回游子的記憶里 鄉思便如這動人的春天 在游子遙望故鄉的深邃眼光里 抽出絲絲縷縷拂不去的依戀 回家 車輪滾過故鄉的山路 于是 有一角滄桑的屋檐 隱現在樹葉的縫隙間 7午覺醒后的詩句 家鄉習慣了招待返鄉的游子 游子卻不再習慣在家安靜地睡 午覺.風聲、鳥叫聲、雞鳴聲、拖拉機聲 把游資從夢中敲醒 陽光透過窗花斜射在臉上 陣陣鳥鳴夾雜小孩的歡笑聲 在春日里回蕩 走出木柵欄般的大門.看 輕風追逐著春天在藍天中奔跑 微云揮動雪白的長袖為春天加油 綠油油的麥苗在山坡上鋪開地毯 希望的詩句在家鄉大地上翻滾 村邊,孩子們手拿著杏花、梨花、桃花嬉鬧 大人們斥責孩子們將春天嚇跑 你看.老槐樹上有一群小鳥 在大人們的斥責聲中 撲楞著翅膀 朝太陽西行的地方翱翔 8 故鄉啊,故鄉 故鄉啊,故鄉 生我養我的地方 在異鄉漂泊的每個夜晚 我的夢里總縈繞著你的模樣 那條蜿蜒曲折的山路 留下我生長中的每個腳印 見證著一個山村男孩的成長 見證著一個山村的緩緩發展 山路邊綠油油的田野 在春風中翻滾著波浪 就好像鄉親們美好的希望 漂向夢想的遠方 和田野相連的道道山梁 連綿延緩到夢想中的遠方 那消失在天際的山峰 是祖孫們代代期望地向外眺望 臥在山下的一座座黃土房子 臉上刻滿了風霜 用長滿了老繭的粗糙的手 撫摸著子孫的幼稚的臉龐 圍在房子周圍的依依柳楊 和著縷縷炊煙 帶著鄉親們的愿望 冉冉向藍天飄揚 幾聲牛羊親切的嗷叫 喚醒了夢中思鄉的游子 在鍵盤上敲打出幾行詩句 像故鄉的小河一樣靜靜地流淌 9山的那邊有我的故鄉 山的那邊有我的故鄉 山上小草隨風飄舞 山下美池良田,綠野飄香 最是山溝里的小河如同跳動的脈搏 春天有看不盡的杏花枝頭鬧春 夏天有遮天蔽日的綠葉溢散清涼 秋天連綿的雨水澆不涼情人的心窩 冬天大雪無痕卻埋不住年輕人沖動的感情 山的那邊有我的故鄉 飄不完的炊煙流不盡的河水 說不完的美景道不盡的舒心 總滋潤成一幅田園美景在貼在記憶里 10望鄉 蒼茫茫的夜空 一彎殘月 睜著疲憊的眼睛 盯著萬家燈火 光亮攜著溫暖 透過窗子灑向夜空 也許只有自己家里的屋子 才會有綿綿的溫馨 思念是孤單的身影 夢是思念著的心 真情源自心動 關愛中總透露著真情 此刻,午夜的鐘聲已敲響 一個喜歡望鄉的游子 就著微弱的燭光 遙望蒼穹的盡頭 11游子思鄉 月色朦朧了夢鄉 夢鄉中亮著故鄉的月亮 鄉思戀著游子的心 游子的心戀著故鄉 繁星中的那月牙兒一彎 可是父母期盼的雙眼 可是兄弟姐妹深深的祝愿 更像是戀人桃花瓣一樣的嫩臉 我站在黑夜的最高端 一把把攏聚著故鄉的炊煙 卻將我對故鄉深深的思念 揉碎后和著月色灑向故鄉的夜晚。
三、關于文化的古詩
1、孔氏刪詩書,王業粲已分。
《薤露》兩漢:曹植 天地無窮極,陰陽轉相因。人居一世間,忽若風吹塵。
愿得展功勤,輸力于明君。懷此王佐才,慷慨獨不群。
鱗介尊神龍,走獸宗麒麟。蟲獸猶知德,何況于士人。
孔氏刪詩書,王業粲已分。騁我徑寸翰,流藻垂華芬。
釋義: 天地永恒存在沒有終極,寒暑陰陽相互更迭。人生在人世間,生命極其短促,就好比風吹起塵土。
愿能發揮自己的才能,盡力為賢明的君主效力。懷著這樣為帝王輔助的才能,卓越不凡,不同流俗。
鱗介以神龍為尊,走獸以麒麟為宗,自己猶如神龍和麒麟一樣,十分杰出。 孔子刪定《詩》、《書》后,王者的事業已經很分明。
我用自己的文藻馳騁,以文章垂范后世,千古留名。 2、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
《和董傳留別》宋代:蘇軾 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厭伴老儒烹瓠葉,強隨舉子踏槐花。
囊空不辦尋春馬,眼亂行看擇婿車。得意猶堪夸世俗,詔黃新濕字如鴉。
釋義: 生活當中身上包裹著粗衣劣布,胸中有學問氣質自然光彩奪人。不喜歡陪伴著老儒一塊清談過“烹瓠葉”那樣的苦日子,決定隨從舉子們參加科舉考試。
口袋里沒有錢不置辦那“看花”的馬,但會看取令人眼花繚亂的“擇婿車”。考試得中仍然可以向世俗的人們夸耀,詔書上如鴉的黑字新寫著俺的名字。
3、二客東南名勝,萬卷詩書事業,嘗試與君謀。 《水調歌頭·舟次揚州和人韻》宋代:辛棄疾 落日塞塵起,胡騎獵清秋。
漢家組練十萬,列艦聳高樓。誰道投鞭飛渡,憶昔鳴髇血污,風雨佛貍愁。
季子正年少,匹馬黑貂裘。 今老矣,搔白首,過揚州。
倦游欲去江上,手種橘千頭。二客東南名勝,萬卷詩書事業,嘗試與君謀。
莫射南山虎,直覓富民侯。 釋義: 落日雄渾,邊境上戰爭的煙塵涌起,秋高氣爽,金兵大舉進犯我領地。
看我雄壯的十萬大軍奮勇迎敵,江面上排列的戰艦如高樓聳立。誰說苻堅的士兵投鞭就能截斷江流,想當年昌頓謀殺生父,響箭上染滿血跡,佛貍南侵在風雨中節節敗退,最終也死在他自己的親信手里。
年輕時我像蘇秦一樣英姿颯爽,跨著戰馬身披貂裘為國奔走效力。 如今我一事無成人已漸老,搔著白發又經過這揚州舊地。
我已經厭倦了官宦生涯,真想到江湖間種桔游憩。你們二位都是東南的名流,胸藏萬卷詩書前程無比。
讓我嘗試著為你們出謀劃策:不要學李廣在南山閑居射虎,去當個“富民侯”才最為相宜。 4、詩書萬卷,致身須到古伊周。
《水調歌頭·落日古城角》宋代:辛棄疾 落日古城角,把酒勸君留。長安路遠,何事風雪敝貂裘。
散盡黃金身世,不管秦樓人怨,歸計狎沙鷗。明夜扁舟去,和月載離愁。
功名事,身未老,幾時休。詩書萬卷,致身須到古伊周。
莫學班超投筆,縱得封侯萬里,憔悴老邊州。何處依劉客,寂寞賦登樓。
釋義: 夕陽照在城墻的一角,我端起酒杯勸說您留下。京城離這里太遠了,為什么還要穿著破舊的衣服冒著艱辛趕去呢?我擔心你像蘇秦一樣盤纏用盡,還會遭到妻子的埋怨,不如早點歸來,與沙鷗親近為好。
明晚月色下,你就要帶著滿身的離愁乘船而去。 追逐功名利祿,恐怕是到老了以后才會罷休吧?飽讀詩書,應該像古代的伊尹和周公一樣為國事操勞。
不要效仿班超投筆從戎,即使能夠萬里封侯,也會長期的滯留邊疆,到老才能回來。在哪里可以找到可以依附的人呢?只怕是空自孤獨寂寞,作《登樓賦》那樣思念家鄉的文章。
5、禮樂囚姬旦,詩書縛孔丘。 《贈程處士》唐代:王績 百年長擾擾,萬事悉悠悠。
日光隨意落,河水任情流。 禮樂囚姬旦,詩書縛孔丘。
不如高枕枕,時取醉消愁。 釋義: 一百年來長久地混亂紛爭,千萬種事物全都并舉雜陳。
陽光隨著心意灑落,河水聽任感情流淌。禮樂拘禁住了姬旦,詩書束縛住了孔丘。
不如枕在高高的枕頭上,時時求得長醉以消除愁悶。
四、含有中華傳統文化的詩有哪些
含有“中華傳統文化”的詩如下:
1、宋·岳飛《滿江紅·寫懷》
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2、唐·杜甫《春望》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3、宋·文天祥《過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宋·范仲淹《漁家傲·秋思》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
5、宋·陸游《示兒》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五、關于家鄉的古詩詞
描寫家鄉的詩句 1.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2.誰家玉笛暗飛聲,散人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國情。
(李白《春夜洛城聞笛》) 3.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唐.孟郊<<游子吟 4.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詩經.小雅.采薇 5.心逐南云逝,形隨北雁來。故鄉籬下菊,今日幾花開。
6.滯雨長安夜,殘燈獨客愁。故鄉云水地,歸夢不宜秋。
7.總在有月亮的晚上 ,響起 故鄉的面貌, 卻是一種模糊的悵望 。仿佛霧里的 ,揮手別離, 離別后, 鄉愁是一棵沒有年輪的樹 ,永不老去 --席慕蓉《鄉愁》 8.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9.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極天涯不見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還被暮云遮。 10.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11.滯雨長安夜,殘燈獨客愁。
故鄉云水地,歸夢不宜秋。 12.稚子牽衣問,歸來何太遲? 共誰爭歲月,贏得鬢邊絲 13.悲歌可以當泣,遠望可以當歸------漢樂府民歌<<悲歌 14.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 15.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賀知章《回鄉偶書》 16.故鄉的歌 是一支清遠的笛 17.故鄉何處是,忘了除非醉------宋.李清照<<菩薩蠻 18.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漢.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19.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唐.宋之問<<度大庾嶺 20.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李白《靜夜思》 21.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唐.王維<<雜詩三首 22.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23.海日生殘夜,江春 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王灣《次北固山下》 24.客舍并州已十霜,歸心日夜憶咸陽。 無端更渡桑干水,卻望并州是故鄉。
(劉皂《旅次朔方》) 25.嶺外音書斷,經冬復立春。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宋之文《渡漢江》 26.人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 人歸落雁后,思發在花前。
(薛道衡《人日思歸》 27.人人盡道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畫船聽雨眠。
--韋莊《江南好》 28.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極天涯不見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還被暮云遮。
29.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崔灝《黃鶴樓》1.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六、關于“中華傳統文化”的古詩詞有哪些
1. 【北宋】王安石《元日》:爆竹聲中一歲除,東風送暖入屠蘇。
譯文:在爆竹聲中,我們迎來了新年送走了舊年。人們正喝著屠蘇酒,春風撲面而來。
2. 【北宋】王安石《元日》: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譯文:家家戶戶都貼上新桃符取下了舊桃符。
3. 【宋】辛棄疾《青玉案元夕》: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蕭聲動,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譯文:像東風吹散千樹繁花一樣,又吹得煙火紛紛,亂落如雨。豪華的馬車滿路芳香。悠揚的鳳簫聲四處回蕩,玉壺般的明月漸漸西斜,一夜魚龍燈飛舞笑語喧嘩。
4. 【宋】歐陽修《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到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譯文:去年元宵夜之時,花市上燈光明亮如同白晝。佳人相約,在月上柳梢頭之時,黃昏之后。
5. 【宋】歐陽修《生查子元夕》: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譯文:今年元宵夜之時,月光與燈光明亮依舊。可是卻見不到去年之佳人,相思之淚打濕了春衫的衣袖。
6.【唐】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譯文:我獨自一人在異鄉做客人的時候,每遇到佳節良辰時總會更加思念起家鄉的親人。雖然我人在他鄉,但早就想到今天是重陽節,故鄉的兄弟們要登高望遠,我想當他們在佩戴茱萸時,會發現少了我一人。
7.【唐】孟浩然《過故人莊》: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譯文:等到重陽節的時候我還來和你觀賞菊花。
8.【宋】李清照《醉花陰》: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譯文:又到了重陽佳節,臥在玉枕紗帳中,半夜的涼氣剛將全身浸透。
9.【唐】張九齡《望月懷遠》: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譯文: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輪明月,此時你我都在天涯共相望。
10.【唐】張九齡《望月懷遠》: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譯文:有情之人都怨恨月夜漫長,整夜里不眠而把親人懷想。
11.【宋】蘇軾《水調歌頭》: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譯文:人總是有悲歡離合的,就像月亮有陰晴圓缺一樣不可避免的,這樣的事自古以來一直都是這樣了。與其有時間去遺憾,不如祝愿人人能健健康康平平安安的,雖然相隔千里卻一樣可以看到這樣美麗的月亮。
12.【唐】《寫真寄外》:欲下丹青筆,先拈寶鏡端。
13.【唐】崔液《上元夜》:誰家見月能閑坐,何處聞燈不看來。
譯文:哪家人看到月亮能閑坐?所有人知道有燈會都會出來看
14.【唐】杜牧《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譯文:清明節這天細雨紛紛,路上遠行的人好像斷魂一樣迷亂凄涼。問一聲牧童哪里才有酒家,他指了指遠處的杏花村。
15.【唐】白居易《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譯文:大弦渾宏悠長嘈嘈如暴風驟雨;小弦和緩幽細切切如有人私語。 嘈嘈聲切切聲互為交錯地彈奏;就像大珠小珠一串串掉落玉盤。
七、求關于家鄉風俗的詩句
1.《中秋》唐 李樸皓魄當空寶鏡升,云間仙籟寂無聲;平分秋色一輪滿,長伴云衢千里明;狡兔空從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靈槎擬約同攜手,更待銀河徹底清。
2.《八月十五夜玩月》唐 劉禹錫天將今夜月,一遍洗寰瀛。暑退九霄凈,秋澄萬景清。
星辰讓光彩,風露發晶英。能變人間世,攸然是玉京。
3.《水調歌頭》宋 蘇東坡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4.《元日》宋 王安石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5.《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唐 王維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6.《清明》唐 杜牧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7.《生查子·元夕》宋 歐陽修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8.《上元夜》唐 崔液 玉漏銅壺且莫催,鐵關金鎖徹夜開;誰家見月能閑坐,何處聞燈不看來。 9.《詩曰》宋 姜白石 元宵爭看采蓮船,寶馬香車拾墜鈿;風雨夜深人散盡,孤燈猶喚賣湯元。
10.《節令門.端陽》清 李靜山 櫻桃桑椹與菖蒲,更買雄黃酒一壺。門外高懸黃紙帖,卻疑賬主怕靈符。
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