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文中“共赴巫山”與“斷袖分桃”分別是什么意思
“共赴巫山”:〖解釋〗原指古代神話傳說巫山神女興云降雨的事。
后稱男女歡合。 〖出處〗戰國楚·宋玉《高唐賦序》:“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
旦為朝云,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 “斷袖分桃”:斷袖之癖指的是西漢的漢哀帝與董賢董圣卿的故事;講的是哀帝要起身上朝,但是睡在旁邊的董賢卻壓住了他的一個衣袖,哀帝不忍叫醒董賢,于是割斷了被董賢壓住的袖子。
而分桃則是講春秋的衛靈公與彌子瑕。彌子瑕摘了桃子,先嘗甜不甜,然后將剩下的給衛靈公嘗。
斷袖分桃流傳至今,已成為男同性戀的代名詞。 傳說楚襄王和宋玉一起游覽云夢之臺的時候,宋玉說:“以前先王(指楚懷王)曾經游覽此地,玩累了便睡著了。
先王夢見一位美麗動人的女子,她說是巫山之女,愿意獻出自己的枕頭席子給楚王享用。楚王知道弦外有音非常高興,立即龐幸那位巫山美女兩相歡好。
巫山女告訴懷王,再想找自己的話,記住就在巫山,早晨是‘朝云’,晚上是‘行雨’。” 現常用“巫山云雨”形容男歡女愛,是自此留下來的。
“斷袖之癖”則來源于西漢的董賢。西漢建平二年,有一天,漢哀帝下朝回宮,看到殿前站著一個人,正在傳漏報時,哀帝隨口問:“那不是舍人董賢嗎?”那人忙叩頭道:“正是小臣董賢。”
董賢是御史董恭的兒子,在漢哀帝劉欣還是太子時曾當過太子舍人。就是這一瞥,哀帝忽然發現,幾年不見,董賢越長越俊俏了,比六宮粉黛還要漂亮,他不禁大為喜愛,命他隨身侍從。
從此對他日益寵愛,同車而乘,同榻而眠。 董賢不僅長得像美女,言談舉止也十足地像女人,“性柔和”、“善為媚”。
哀帝對董賢的愛之深,可用一個例子來說明。一次午睡,董賢枕著哀帝的袖子睡著了。
哀帝想起身,卻又不忍驚醒董賢,隨手拔劍割斷了衣袖。后人將同性戀稱為“斷袖之癖”,便是源出于此。
衛靈公好男寵彌子瑕,此君聰而美。有一次,彌子瑕陪伴衛靈公游園。
園中桃樹果實累累,紅綠相間,正是初熟時節。彌子瑕摘下一只桃子,吃了一口,把剩下的順手遞給了靈公。
靈公幾口便將桃子吃下肚,還洋洋得意地說,:“愛我哉!忘其口味,以啖寡人。”這就是有名的“斷袖分桃”中的“分桃”典故。
二、誰能用 斷袖分桃 給我寫一首藏頭詩
斷定今年不看花
袖有西湖處士家
分明一片相思意
桃芳李艷年年發
斷橋明月穿流水
袖杰相承擢丹桂
分明齊得世人心
桃花半紅公子醉
斷處清懷抱
袖若華袞好
分得一生閑
桃花萬年藥
斷云流水孤山路
袖中卻得真英物
分鎖長安富貴家
桃花仙人種桃樹
三、中國歷史上有“斷袖分桃”之癖的皇帝有哪些
“斷袖分桃”是中國古代兩個“男風”(同性戀)的典故 先說“斷袖”:董賢與漢哀帝事 董賢,字圣卿,云陽人也,夫恭,為御史,任賢為太子舍人。
哀帝立,賢隨太子官為郎。二歲余,傳漏在殿下,為人美麗自喜,哀帝望見,說其儀貌,識而問之,曰:“是舍人董賢邪?”因引上與語,拜為黃門郎,由是始幸。
問及其父,即日征為霸陵令,遷光祿大夫。賢寵愛日甚,為駙馬都尉侍中,出則參乘,入御左右,旬月間賞賜累巨萬,貴震朝廷。
常與上起臥。又嘗晝寢,偏藉上袖,上欲起,賢未覺,不欲動賢,乃斷袖而起。
…… 通過《史記》《漢書》中的記載,漢家皇帝不少都是同性戀 再說“分桃”:彌子與衛靈公事 彌子名瑕,衛之嬖大夫也。彌子有寵于衛。
衛國法,竊駕君車,罪刖。彌子之母病,其人有夜告之,彌子轎駕君車出,靈公聞而賢之曰:“孝哉!為母之故犯刖罪。”
異日,與靈公游于果園,食桃而甘,以其余鮮靈公。靈公曰:“愛我忘其口味以啖寡人。”
及彌子瑕色衰而愛弛,得罪于君,君曰:“是嘗轎駕吾車,又嘗食我以余桃者。” 另外,《戰國策·魏策》中也有關于龍陽君為魏王“拂枕席”的記錄. 清代帝王中最有同性戀嫌疑的當屬乾隆。
《清稗類鈔·異稟類》記錄了一個妃子的死。說,清世宗(雍正帝)的一個妃子,美貌嬌艷。
乾隆十五歲那年,進宮辦事,從那妃子身邊過,看見妃子對著鏡子梳頭,乾隆心性天真,便上去從后面捂住那妃子的雙眼,想與妃子開個玩笑。妃子哪里知道是太子,被乾隆這么一捂,嚇了一大跳,順手把梳子朝后砸了過去,正好砸在乾隆的臉上。
乾隆一疼,立刻放手。第二天,世宗發現了乾隆臉上的小傷疤,問他怎么弄的,乾隆不肯說。
后來在嚴厲斥責之下,乾隆才如實說。太后聞聽,懷疑妃子調戲太子,立刻把那個美貌妃子賜死了。
乾隆大哭,把一根手指染成紅色,在妃子的脖子上點了一下,說,“是我害了你,如果魂靈保佑,那就讓你在二十年后和我相聚吧。” 乾隆中葉,和珅以滿洲官學生的身份進宮做了鑾儀衛,具體工作是抬轎子。
有一天,乾隆爺想外出,倉促之間找不到黃蓋,乾隆爺問四周人等:“這是誰的過失?”和珅連忙說:“典守者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乾隆循聲一看,覺得和珅這人非常眼熟,卻又想不起在哪里見過。回宮之后,回憶自己從小到成年之間的事情,猛然間覺得和珅與那位因為自己而受牽連死去的妃子面貌相似。
于是密召和珅入宮,仔細觀看他的脖子,發現“指痕猶在”。乾隆爺認定眼前的和珅就是那美貌妃子轉世,對和珅“倍憐之”。
之后,和珅的仕途一路扶搖,終至相位。乾隆爺即將退位時,對和珅說:“我和你關系非同尋常,后人將不容你。”
果然,嘉慶帝即位不久就把和珅賜死。 這則記載于《清朝野史大觀》中的文字傳奇至極卻大有可信之處,否則,以乾隆爺的明察秋毫,怎能不知和珅巨貪?所以不查辦他,大概正是因為君臣之間的某種特殊關系。
還有好多,你參考以下資料吧~~~ 中國古代同性戀資料,其中就有關于帝王的 http://**book/13256/html/1073144/。
四、分桃
1.衛靈公與彌子瑕之間產生了著名的“分桃”典故,事情的原委是:君臣二人共游果園,彌子食桃而甘,未盡,遂以其半遺君。
靈公食而甘之,曰:“愛我哉!忘其口味以啖寡人。”后來彌子色衰愛弛,靈公便拿此說事,責怪道:“是曾啖我以余桃!”孔子和他們同時,曾經出仕于衛,受到了衛靈公的禮遇,他的學生子路和彌子瑕是連襟關系。
2.“未曾悔,斷袖恩” 說的是漢哀帝劉欣和寵臣董賢的故事 兩人同床而寢,早晨,劉欣起來上早朝 發現自己的一只衣袖被董賢壓住,為了不打攪董賢的美夢, 漢哀帝拔出自己的佩劍割斷了自己的衣袖! 這就是“斷袖之僻”的由來了 后人用斷袖之僻形容兩個男子之間的愛戀 這是由真實的歷史而來的 可是兩人都是早逝,劉欣26歲駕崩, 在位僅六年,他原本欲傳位于董賢, 可是王太后在他死后將帝位傳于自己的侄子王莽, 而董賢于哀帝死后第二天在家中自縊,時年22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