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登山的詩句請問有哪些和登山有關的詩句
1. 九日登山
【作者:許繼】
處喧久忘靜,臨曠始懷真。 步登千仞岡,眷茲九秋辰。
余滓澄廣澤,薄氛散高旻。 浮空白云遠,冠日丹霞新。
海嶼互出沒,天峰秀嶙峋。 清眸窮四遐,逸興蕩八垠。
興懷慨前古,一瞬跡已陳。 無令東籬菊,靜笑悲秋人。
2.虎丘僧房尋郭圣仆乘月登山
【作者:吳鼎芳】
長堤沿短棹,轉入翠微灣。 酒伴秋相集,僧房夕不關。
布袍先受月,竹杖早過山。 何處歌聲起,悠悠林木間。
3.余僮張一頗慧聞余有登山之謀力勸行及入山乃
【作者:王履】
只道余成解析薪,豈知清思也能分。
子淵雖是吾宗族,斷不依它制約文。
4.登山
【作者:明益莊王】
屏跡書巢寂寞間,籃輿乘興遠登山。
山云挾雨忙飛去,不得逍遙共我閑。
5.同數公復登山忽聞履聲乃審知也攜和詩三
【作者:趙蕃】
松簡謖謖沖浮埃,跫然誰能為余來。憑高所歷故已下,得君更覺爭崔嵬。
茲山不到近十載,頻日能來已再回。人生萬事每如此,而欲取必真愚哉。
袖銜文書辱持似,快讀不待紙尾開。金聲詎須擲地出,隱隱自雜山風哀。
吾曹用意果癡絕,非爾何以娛歲月。明當舉似子王子,不但慰歸仍賦別。
6.西園登山
【作者:張栻】
日光射崖冰雪色,風壑傳響松龍吟。
但忻耳目得所遇,不覺山高幾許尋。
7.登山
【作者:張栻】
雨后溪重碧,木落山增明。
西風肅群物,感此秋氣清。
振衣千崖表,俯瞰萬籟生。
匪生幽遐慕,政爾未忘情。
8.岳風雪未已決策登山用春風樓韻
【作者:張栻】
人言南山巔,煙云聳樓觀。 俯瞰了坤倪,抑攀接天漢。
勇往愧未能,長吟湘水畔。 茲來渺遐思,風雪豈中斷。
行行重行行,敢起自畫嘆。 我聞精神交,石裂冰可泮。
陰沴驅層霄,呆日麗旭旦。 決策君勿疑,此理或通貫。
9.登山有作
【作者:張栻】
上頭壁立起千尋,下列群峰次第深。
兀兀籃輿自吟詠,白云流水此時心。
10.海四首其四
【作者:張耒】
鳥去蒼煙古木,人歸綠野孤舟。
信美雖非吾土,消憂且復登樓。
11.登山望海四首
【作者:張耒】
西望揚州何處,云中雙塔漓岏。
山外云濤斷日,夕陽應近長安。
12.望海四首
【作者:張耒】
仕宦此身漫爾,功名已老茫然。
山鳥不須驚客,相親此復窮年。
13.海四首
【作者:張耒】
江闊風煙易晚,山高草木先秋。
獨倚闌干盡日,此身與世悠悠。
14.后登山閑步遙見園亭有以帟張欄處久而
【作者:岳珂】
沖席丞郎酒斛籌,不關無面見春鷗。
五鯖見說妨齋禁,留待明朝大白福
15.后登山閑步遙見園亭有以帟張欄處久而
【作者:岳珂】
小池玉尺躍清波,病不開尊奈爾何。
更倩棠漪吹柳岸,為君粘發醉顏酡。
16.后登山閑步遙見園亭有以帟張欄處久而
【作者:岳珂】
滿山桃李鬧紅霞,曾約香山白鹿車。
堪笑東風欺病客,攙先且到別人家。
17.午后登山閑步遙見園亭有以帟張欄處久而
【作者:岳珂】
九折登山倚瘦筇,杏蹊眼纈早冬烘。
翠云遮斷神仙客,不許其間著倦翁。
18.卿登山瞻禹陵
【作者:喻良能】
考古年來喜有徵,相攜步步上崚嶒。
皇華使者歸朝著,好為詩翁說禹陵。
19.禱雨丹井山徐真君祠登山拜畢即獲雱霈
【作者:喻良能】
欲解驕陽厄,寧辭祀禮繁。 純誠殫毣毣,英烈仰言言。
云陣千屯合,雷聲萬馬奔。 晚來歸路好,飄灑勢騰軒。
20.山
【作者:楊萬里】
樹遠通鸚響,花晴帶雨痕。 登山偶回首,隔水見前村。
澹往孤無伴,清歸笑不言。 還家更遲著,松菊未應存。
二、有關登山的詩句
唐,陰陽割昏曉?。九江秀色可攬結,遠近高低各不同,吾將此地巢云松: 云來山更佳,山色有無中: 泰山嵯峨夏云在?蘇軾,一覽眾山小。
《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 海日生殘夜?司空圖,南望王師又一年,青山削出金芙蓉。
唐。 滅燭憐光滿。素手把芙蓉: 采菊東籬下?,卻恨鶯聲似故山
宋,風正一帆懸。會當凌絕頂?張養浩,虛步躡太清?。 鄉書何處達,云去山如畫。
次北固山下——王灣
客路青山外。
唐,江春入舊年。
宋: 江流天地外?齊魯青未了?陶淵明,竟夕起相思: 廬山東南五老峰?韓愈?張錫,決眥入歸鳥?。 不堪盈手贈,山因云晦明,黃河入海流1。
古風----李白
西上蓮花山,五千仞岳上摩天: 橫看成嶺側成峰。 欲窮千里目,山如碧玉簪?李白?, 霜葉紅于二月花,披衣覺露滋。
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陸游
三萬里河東入海,還寢夢佳期??,更上一層樓: 山之妙在峰回路轉,云共山高下
2,冬山慘淡而如睡
唐?郭熙。 情人怨遙夜,迢迢見明星、有關”觀海“的詩句
登鸛雀樓——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疑是白波漲東海?。
蕩胸生層云,秋山明凈而如妝。
唐。
晉。
望月懷古——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黃昏飲馬傍交河”
山行--- 唐朝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李白,天涯共此時,只緣身在此山中,悠然見南山。
元,水之妙在風起波生?: 春山淡冶而如笑。
唐: 逢人漸覺鄉音異, 白云深處有人家。不識廬山真面目,歸雁洛陽邊?王維. 停車坐愛楓林晚,夏山蒼翠而欲滴。造化鐘神秀。 潮平兩岸失: 江作青羅帶。 遺民淚盡胡塵里,行舟綠水前、有關“登山”
唐代詩人李頎有
“白日登山望烽火
三、形容“登山”的詩句有哪些
1、《登山》許棠
信步上鳥道,不知身忽高。
近空無世界,當楚見波濤。
頂峭松多瘦,崖懸石盡牢。
獼猴呼獨散,隔水向人號。
2、《登飛來峰》王安石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3、《登山》李涉
終日昔昏醉夢間,忽聞春盡強登山。
因過竹院逢僧話,又得浮生半日閑。
4、《登山》袁枚
焚香掃地待詩成,一笑登山依杖行.
愛替青天管閑事,今朝幾多白云生.
5、《望岳》杜甫
南岳配朱鳥,秩禮自百王。欻吸領地靈,鴻洞半炎方。
邦家用祀典,在德非馨香。巡守何寂寥,有虞今則亡。
洎吾隘世網,行邁越瀟湘。渴日絕壁出,漾舟清光旁。
祝融五峰尊,峰峰次低昂。紫蓋獨不朝,爭長嶪相望。
恭聞魏夫人,群仙夾翱翔。有時五峰氣,散風如飛霜。
四、“白日依山盡”出自哪首詩
出自:《登鸛雀樓》
解釋:夕陽依傍著西山慢慢地沉沒
1. 原文:
登鸛雀樓
唐 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
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
更上一層樓。
2. 譯文:
夕陽依傍著西山慢慢地沉沒, 滔滔黃河朝著東海洶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風光景物看夠,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層城樓。
3. 賞析:
這首詩寫詩人在登高望遠中表現出來的不凡的胸襟抱負,反映了盛唐時期人們積極向上的進取精神。其中,前兩句寫所見。“白日依山盡”寫遠景,寫山,寫的是登樓望見的景色,“黃河入海流”寫近景,寫水寫得景象壯觀,氣勢磅礴。這里,詩人運用極其樸素、極其淺顯的語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進入廣大視野的萬里河山,收入短短十個字中;而后人在千載之下讀到這十個字時,也如臨其地,如見其景,感到胸襟為之一開。首句寫遙望一輪落日向著樓前一望無際、連綿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視野的盡頭冉冉而沒。這是天空景、遠方景、西望景。
次句寫目送流經樓前下方的黃河奔騰咆哮、滾滾南來,又在遠處折而東向,流歸大海。這是由地面望到天邊,由近望到遠,由西望到東。這兩句詩合起來,就把上下、遠近、東西的景物,全都容納進詩筆之下,使畫面顯得特別寬廣,特別遼遠。就次句詩而言,詩人身在鸛雀樓上,不可能望見黃河入海,句中寫的是詩人目送黃河遠去天邊而產生的意中景,是把當前景與意中景溶合為一的寫法。這樣寫,更增加了畫面的廣度和深度。而稱太陽為“白日”,這是寫實的筆調。落日銜山,云遮霧障,那本已減弱的太陽的光輝,此時顯得更加暗淡,所以詩人直接觀察到“白日”的奇景。至于“黃河”。當然也是寫實。它宛若一條金色的飄帶,飛舞于層巒疊嶂之間。
詩人眼前所呈現的,是一幅溢光流彩、金碧交輝的壯麗圖畫。這幅圖畫還處于瞬息多變的動態之中。白日依山而盡,這僅僅是一個極短暫的過程;黃河向海而流,卻是一種永恒的運動。如果說.這種景色很美,那么,它便是一種動態的美,充滿了無限生機的活潑的美。這不是所謂“定格”,不是被珍藏的化標本。讀者深深地為詩人的大手筆所折服。后兩句寫所想。“欲窮千里目”,寫詩人一種無止境探求的愿望,還想看得更遠,看到目力所能達到的地方,唯一的辦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層樓”。“千里”“一層”,都是虛數,是詩人想象中縱橫兩方面的空間。“欲窮”“更上”詞語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這兩句詩,是千古傳誦的名句,既別翻新意,出人意表,又與前兩句詩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緊密;同時,在收尾處用一“樓”字,也起了點題作用,說明這是一首登樓詩。從這后半首詩,可推知前半首寫的可能是在第二層樓所見,而詩人還想進一步窮目力所及看盡遠方景物,更登上了樓的頂層。詩句看來只是平鋪直敘地寫出了這一登樓的過程,而含意深遠,耐人探索。這里有詩人的向上進取的精神、高瞻遠矚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遠的哲理。就全詩的寫作特點而言,這首詩是日僧空海在《文鏡秘府論》中所說的“景入理勢”。有人說,詩忌說理。
4. 作者介紹:
王之渙(688─742)盛唐詩人。字季凌,祖籍晉陽(今山西太原),其高祖遷今山西絳縣。其兄之咸、之賁皆有文名。豪放不羈,常擊劍悲歌,其詩多被當時樂工制曲歌唱,名動一時,常與高適、王昌齡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寫邊塞風光著稱。[6]其詩用詞十分樸實,然造境極為深遠,令人裹身詩中,回味無窮。詩六首,其中《登鸛雀樓》、《涼州詞》二首(其一)和《送別》三首皆著名,又尤以前兩首最膾炙人口,可謂“皤發垂髫,皆能吟誦”;詩中的“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和“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都是流傳千古的佳句,也正是這兩首詩給詩人贏得了百世流芳的顯著地位。
五、登山的詩句
您好,好高興回答這個問題,和登山有關的古詩有很多,比如:
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登高——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山行——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
白云深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葉紅于二月花。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上山它常住出自什么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