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韜帶羽字的古詩詞古文
宋代黃庭堅詩《次韻叔父圣謨詠鶯遷谷》有“韜光養羽儀”詩句同時含“韜”、“羽”兩字,全詩如下:
《次韻叔父圣謨詠鶯遷谷》
【宋】黃庭堅
鴉舅頗強聒,仆姑常勃溪。
黃鳥懷好音,秋菊染春衣。
嚶嚶求朋友,憂患同一枝。
提壺要酤我,杜宇賦式微。
黃鳥在幽谷,【韜光養羽儀】。
晴風曜桃李,言語自知時。
先生丘中隱,喬木見雄雌。
引子遷綠陰,相戒防禍機。
李杜死刀鋸,陳張怨棄遺。
不如聽黃鳥,永晝客爭棋。
二、有關韜字的成語有哪些
熊韜豹略: 比喻高妙的用兵謀略。
養晦韜光: 指隱藏行跡和才能,不露鋒芒。
韜晦之計: 韜:把才華隱藏起來;晦:不讓人知道自己的蹤跡。指隱藏才能,不使外露。
韜光晦跡: 韜光:把才華隱藏起來;晦跡:不讓人知道自己的蹤跡。指隱藏才能,不使外露。
韜光養晦: 指隱藏才能,不使外露。
韜戈卷甲: 收藏起武器鎧甲。指息兵。
韜戈偃武: 收藏兵器,停止武備。指息兵修文。
韜光斂彩: 收斂光采。比喻隱匿才華,無聲無息。
韜光斂跡: 指隱藏才能,不使外露。同“韜光晦跡”。
韜光滅跡: 指隱藏自己行跡,不使外人得知。
韜光俟奮: 指掩藏才智,待時奮起。
韜光隱晦: 指隱藏才能,不使外露。同“韜光養晦”。
韜光隱跡: 指隱藏才能,不使外露。同“韜光晦跡”。
韜光用晦: 指隱藏才能,不使外露。同“韜光養晦”。
韜光韞玉: 隱匿光采,韞藏寶玉。比喻隱藏才華,不露光芒。
韜晦待時: 指掩藏鋒芒,隱匿蹤跡,等待時機。
韜跡隱智: 指藏匿蹤跡,不露才智。
韜神晦跡: 指隱藏蹤跡。
韜聲匿跡: 隱匿音信蹤跡。指不被人所見聞。
韜形滅影: 指藏匿蹤跡,不露于世。
韜曜含光: 掩藏隱匿光明。指不顯耀名聲。
斂鍔韜光: 比喻隱匿鋒芒,才氣不外露。
龍韜豹略: 指兵法。
六韜三略: 《六韜》、《三略》:都是古代的兵書。后泛指兵書、兵法。
卷甲韜戈: 卷起鎧甲,收起武器。指停止戰斗。
晦跡韜光: 晦、韜:隱藏;跡:蹤跡;光:指才華。指將自己的才華隱藏起來,不使外露。
虎略龍韜: 略:指傳說中黃石公所撰的《三略》。韜:指《六韜》。《三略》、《六韜》是古代兵書。泛指兵書、兵法,也指兵家權謀。
文韜武略: 韜:指《六韜》,古代兵書,內容分文、武、龍、虎、豹、犬六韜;略:指《三略》,古代兵書,凡三卷。比喻用兵的謀略。
三、帶有“戈”字的詩句有哪些
帶有“戈”字的詩句有:
1、《飲馬長城窟行》李世民
塞外悲風切,交河冰已結。
瀚海百重波,陰山千里雪。
迥戍危烽火,層巒引高節。
悠悠卷旆旌,飲馬出長城。
寒沙連騎跡,朔吹斷邊聲。
胡塵清玉塞,羌笛韻金鉦。
絕漠干戈戢,車徒振原隰。
都尉反龍堆,將軍旋馬邑。
揚麾氛霧靜,紀石功名立。
荒裔一戎衣,靈臺凱歌入。
2、《經破薛舉戰地》李世民
昔年懷壯氣,提戈初仗節。
心隨朗日高,志與秋霜潔。
移鋒驚電起,轉戰長河決。
營碎落星沉,陣卷橫云裂。
一揮氛沴靜,再舉鯨鯢靈。
于茲俯舊原,屬目駐華軒。
沉沙無故跡,滅灶有殘痕。
浪霞穿水凈,峰霧抱蓮昏。
世途亟流易,人事殊今昔。
長想眺前蹤,撫躬聊自適。
3、《過舊宅二首》李世民
新豐停翠輦,譙邑駐鳴笳。
園荒一徑斷,苔古半階斜。
前池消舊水,昔樹發今花。
一朝辭此地,四海遂為家。
金輿巡白水,玉輦駐新豐。
紐落藤披架,花殘菊破叢。
葉鋪荒草蔓,流竭半池空。
紉佩蘭凋徑,舒圭葉翦桐。
昔地一蕃內,今宅九圍中。
架海波澄鏡,韜戈器反農。
八表文同軌,無勞歌大風。
4、《還陜述懷》李世民
慨然撫長劍,濟世豈邀名。
星旗紛電舉,日羽肅天行。
遍野屯萬騎,臨原駐五營。
登山麾武節,背水縱神兵。
在昔戎戈動,今來宇宙平。
5、《出獵》李世民
楚王云夢澤,漢帝長楊宮。
豈若因農暇,閱武出轘嵩。
三驅陳銳卒,七萃列材雄。
寒野霜氛白,平原燒火紅。
雕戈夏服箭,羽騎綠沉弓。
怖獸潛幽壑,驚禽散翠空。
長煙晦落景,灌木振巖風。
所為除民瘼,非是悅林叢。
戈讀作gē。:
⒈ 古代的一種曲頭兵器,橫刃,用青銅或鐵制成,裝有長柄:干(gān)~。倒(dǎo )~。枕~待旦;
⒉玉戈,商周時代的一種儀仗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