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形容最憂愁的人的古詩
寫愁之長: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寫愁之重:只恐雙溪蚱蜢舟,載不動,許多愁.寫愁之多:春去也,飛紅萬點愁如海.寫愁之深:海水直下萬里深,誰人不言此愁古.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李煜)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消金獸.問君能有幾多愁?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愁眉蹙損愁腸碎便做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莫漫愁沽酒,囊中自有錢.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熏透愁人千里夢,卻無情.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更誰家橫笛,吹動濃愁?凝眸處,從今又添,一段新愁.花紅易衰似儂意,水流無限似儂愁.人生愁恨何能免,消魂獨我情何限!舉杯消愁愁更愁綠楊芳草幾時休?淚眼愁腸先已斷.昔年多病厭芳樽,今日芳樽惟恐淺.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年年今夜,月華如練,長是人千里.愁腸已斷無由醉.酒未到,先成淚.離愁漸行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試問閑愁都幾許?衣帶漸寬終不毀,為伊消得人憔悴.凝眸處,從今又添一段新愁.夢難成,恨難平.不道愁人不喜聽,空階滴到明.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不怕銀鋼深秀戶,只愁風斷清衣渡.閑愁最苦,休去倚危欄,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是他春帶愁來,春歸何處,卻不解帶將愁去.算空有并刀,難剪離愁千縷.惆悵雙鴛不到,幽階一夜苔升.一片春愁待酒澆,江上舟搖,樓上簾招.春日釀成愁日雨,念疇昔風流,暗傷如許.憶從前,一點東風,風隔著垂簾,眉兒愁苦.江水添將愁更滿,茫茫直與長天遠.動愁吟,碧落黃泉,兩處誰尋.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獨自凄涼還自遣,自制離愁.啼鳥驚魂,飛花濺淚,山河愁鎖春深.。
二、形容不能失信與人的詩句
1.惟天下之至誠,為能化.《禮記·中庸》 只有天下最真誠的心才能感化人. 2.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孟子·離婁上》 真誠,是自然之理;心地真誠,是為人處世之理. 3.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周易·家人》 言:言談.物:實際內容.行:行為.恒:恒心.君子說話有根據,做事有恒心. 4.君子以行言,小人以舌言.《孔子家語·顏回·孔子語》 君子用行動來說話,小人則光說不做. 5.處己、事上、臨下,皆當如誠為主.明·薛瑄《讀書錄》 衡量自己,服膺上級,領導下屬,都應當一概以真誠為準則. 6.古之所謂正心而誠意者,將以有為也.唐·韓愈《原道》 正心、誠意:使心思純正,意念真誠.將:打算.有為:有所作為.想有所作為,必須真心誠意. 7.文以行為本,在先誠其中.唐·柳宗元《報袁君陳秀才避師名書》 文士以德行為修養成根本,而在德行中真誠擺在首位. 8.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唐·韓愈《原道》 想要在道德人品上進行修煉的人,首先要純正自己的思想.而要純正思想,首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誠. 9.有能推至誠之心而加以不息之文,則天地可動,金石可移.宋·蘇轍《三論分別邪正札子》 懷著極大真誠又勤勉地撰寫文章,就可以感天動地,使金石般堅固的東西也發生變化. 10.至誠則金石為開.《西京雜記》卷五 至誠:極大的真誠. 金石為開:象金石般堅固的東西也被感動了.謂真誠最能感染人. 11.精誠所加,金石為虧.漢·王充《論衡·感虛》 精誠:真誠. 虧:虧蝕.只要真心誠意從事,任何困難都可以克服. 12.誠之所感,觸處皆通.宋·吳處厚《青廂雜記》 誠:真誠. 感:感觸.真誠能感動一切. 13.人之操履無若誠實.宋·朱熹《宋名臣言行錄》 操履:操守.誠實是人的最高品德. 14.誠能體而存之,則眾善之源,百行之本.宋·朱熹《仁說》 實行并保存真誠的心,這是人生美好的源頭,行動美好的根本. 15.思誠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為思誠之本.宋·朱熹《四書集注·孟子集注》 以真誠為準則是自我修養的關鍵,弄清楚哪些是好的言行舉動,又是堅持真誠的根本. 16.遇欺詐之人,以誠心感動之;遇暴戾之人,以和氣薰蒸之.明·洪自誠《菜根譚》 遇到欺騙狡詐的人,用真誠之心感動他,遇到粗暴、乖張的人,用和藹的態度感化他. 17.金有一分銅鐵之雜,則不精;德有一毫人偽之雜,則不純矣.明·薛瑄《讀書錄·體驗》 喻私心雜念影響人之德行的精純. 18.竊以為天地之所以不息,國之所以立,賢人之德業之所以可大可久,皆誠為之也.清·曾國藩《復賀耦庚中丞》 竊:謙指個人的意見.我以為天地的運轉不息,國家的建立和鞏固,卓越人物的道德事業的發揚和持久,關鍵在于真誠. 19.百慮輸一忘,百巧輸一誠.清·顧圖河《任運》 考慮再周密若有疏忽就可能失敗,技藝再精巧若缺乏真誠也無法成功. 20.神莫神于至誠.宋·張商英《素書》 沒有比完美的真誠更神圣的了. 21.誠者,圣人之本,百行之源也.宋·周敦頤《通書》 真誠,是杰出人物的根本,也是使百業興旺的源泉.行(háng):職業,事務. 22.君子乾乾不息于誠.宋·周敦頤《通書·乾坤益動》第三十一章 乾乾不息:自強不息.君子為達到至誠而自強不息. 23.感人以誠不以偽.清·方苞《方望溪先生全集》 誠:真誠.偽:虛假.以真誠而不是以虛偽感動別人. 24.修身處世,一誠之外更無余事.明·朱之瑜《誠誠二首》 修養自身品性,處理好人之間的關系,唯一靠的真誠. 25.圣人為知矣,不誠則不能化萬民.《荀子·不茍》 圣人固然是無所不曉,但是不是真誠也不能感化萬民. 26.君子養心,莫善于誠.《荀子·修身》 培養個人的品德,最主要的是個人的真誠. 27.至誠無息.《禮記·中庸》 真誠是沒有止境的.永遠以真誠自勉. 28.修學不以誠,則學雜;為事不以誠,則事敗.宋·晁說之《晁氏客語》 修學:研討學問.雜:雜亂.為事:干事情. 29.刻薄不賺錢,忠厚不折本.明·馮夢龍《醒世恒言·賣沒郎獨占花魁》 刻薄:冷酷無情,不厚道.為人忠厚不吃虧,為人刻薄無好處. 30.作事必須踏實地,為人切莫務虛名.明·馮夢龍《警世通言·況太守斷死孩兒》 踏實地:比喻做事踏實、認真.虛名:空頭的名聲.做事要踏實認真,不可追求空頭的名聲. 31.厚者不毀人以自益也,仁者不危人以要名.清·杜文瀾《古謠諺》 有道德的人不損人而利己,不害人而求名. 32.廉者憎貪,信者疾偽.《新唐書·陳子昂傳》 廉:清廉. 貪:貪污.信:誠實.疾偽:痛恨虛偽的行為.疾:憎恨,厭惡.清廉的人憎恨貪婪,誠實的人厭惡虛偽. 33.天不容偽.宋·蘇軾《潮州韓文公廟碑》 虛偽的言行,天道不容. 34.巧偽不如拙誠.北朝·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名實篇》 巧妙的虛偽不如守拙的真誠. 35.華而不實,虛而無用.《韓非子·難言》 只有華美的外表而缺乏實際的內容,便空泛而不切合實用. 36.不受虛言,不聽浮術,不采華名,不興偽事.漢·荀悅《申鑒·俗嫌》 不聽動聽的話語,不相信不切實際的方法,不謀取浮華的名聲,不作虛偽的事. 37.大人不華,君子務實.漢·王符《潛夫論·敘錄》 卓越的人不追求虛有其表,有修養有名望的人致力于實際. 38.自古圣賢,皆以心地為本.宋·朱熹《朱子全書·學二》 圣賢:圣人賢人,古代指道德、學問都極為。
三、【比喻借物喻人的詩句有木有啊
除 夜 作〔唐〕高 適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凄然.故鄉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鄉 思[宋]李 覯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極天涯不見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還被暮云遮.月夜億舍弟(杜甫)戍鼓斷人行,邊雁一秋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十五夜望月(王建)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遠望【唐】元稹滿眼傷心冬景和,一山紅樹寺邊多.仲宣無限思鄉淚,漳水東流碧玉波.和三鄉詩【唐】高衢南北千山與萬山,軒車誰不思鄉關.獨留芳翰悲前跡,陌上恐傷桃李顏竹石鄭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 ,任爾東西南北風 .墨梅圖題詩王冕我家洗硯池邊樹,朵朵花開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石灰吟于謙千錘萬擊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蟬》唐·虞世南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籍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