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描寫思考的詩句
1、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孔子
2、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韓愈
3、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孔子
5、三人行,必有我師也.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6、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孔子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8、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9、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0、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歐陽修
11、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劉彝
12、黑發不知勤學早,白發方悔讀書遲——顏真卿
13、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于謙
14、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劉向
15、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16、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
二、形容認真思考的詞語
成語 解釋
兢兢業業 兢兢:〖解釋〗小心謹慎的樣子;業業:擔心害怕的樣子。形容小心謹慎,認真踏實
馬馬虎虎 〖解釋〗形容做事不認真,不仔細
不求甚解 〖解釋〗只求知道個大概,不求徹底了解。常指學習或研究不認真、不深入。
草率從事 〖解釋〗草率:粗枝大葉,敷衍了事。馬馬虎虎就處理了。形容辦事不認真。
粗枝大葉 〖解釋〗繪畫,畫樹木粗枝大葉,不用工筆。比喻工作粗糙,不認真細致。
丁是丁,卯是卯 〖解釋〗某個釘子一定要安在相應的鉚處,不能有差錯。形容對事認真,毫不含糊。
讀書三到 〖解釋〗形容讀書十分認真。
篤實好學 〖解釋〗篤實:踏實,實在。認真踏實,愛好學問。
敷衍了事 〖解釋〗敷衍:做事不認真;了:完。指辦事馬馬虎虎,只求應付過去就算完事。
敷衍塞責 〖解釋〗塞責:搪塞責任。指工作不認真負責,表面應付了事。
精耕細作 〖解釋〗指農業上認真細致地耕作。
腳踏實地〖解釋〗 比喻做事踏實,認真。
精雕細刻 〖解釋〗精心細致地雕刻。形容創作藝術品時的苦心刻畫。也比喻認真細致地加工。
刻畫入微 〖解釋〗微:細小。精心細致地描摹,連極小之處也不大意。形容認真細致,一絲不茍。
令行禁止 〖解釋〗下令行動就立即行動,下令停止就立即停止。形容法令嚴正,執行認真。
勤學苦練 〖解釋〗認真學習,刻苦訓練。
全始全終 〖解釋〗全:完備,齊全;終:結束。從頭到尾都很完善。形容辦事認真,有頭有尾。
善始善終 〖解釋〗做事情有好的開頭,也有好的結尾。形容辦事認真。
事必躬親 〖解釋〗躬親:親自。不論什么事一定要親自去做,親自過問。形容辦事認真,毫不懈怠。
妄言妄聽 〖解釋〗妄:不實。說得人隨便說,聽的人隨便聽,都不認真看待。
玩世不恭 〖解釋〗玩世:以消極、玩弄的態度對待生活;不恭:不嚴肅。因對現實不滿而采取的一種不嚴肅、不認真的生活態度。
玩忽職守 〖解釋〗不認真、不負責地對待本職工作。
下馬看花 〖解釋〗比喻停下來,深入實際,認真調查研究。
行百里者半九十 〖解釋〗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是一半。比喻做事愈接近成功愈要認真對待。
一絲不茍 〖解釋〗茍:茍且,馬虎。指做事認真細致,一點兒不馬虎。
鄭重其事 〖解釋〗鄭重:審慎,嚴肅認真。形容說話做事時態度非常嚴肅認真。
出門如賓 〖解釋〗出外做事象接待貴賓那樣認真謹慎。
釘是釘,鉚是鉚 〖解釋〗某個釘子一定要安在相應的鉚處,不能有差錯。形容對事認真,毫不含糊。
觀往知來 〖解釋〗認真研究過去,就能推測未來。
漢人煮簀 〖解釋〗漢:漢中地區,在今陜西省。簀:席子,此指竹席子。漢中有個人把家里床上的竹席子當作竹筍來煮著吃。比喻僅靠膚淺的知識去生搬硬套而不認真學習真知的荒唐行為。
率爾成章 〖解釋〗率爾:不經思索,隨意地。不加思索,下筆成文。形容寫文章粗疏草率,不認真。
慎重其事 〖解釋〗謂對某一事的態度嚴肅認真。
熟讀深思 〖解釋〗反復地閱讀,認真地思考。
消極怠工 〖解釋〗指用消極的方法不認真工作
行百里者半于九十 〖解釋〗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是一半。比喻做事越是接近成功越要認真對待。
業業兢兢 〖解釋〗猶兢兢業業。小心謹慎、認真負責貌。
一哄而起 〖解釋〗沒有經過認真準備和嚴密組織,一下子行動起來。
正兒巴經 〖解釋〗亦作“正兒八經”。亦作“正二八擺”。①正經的;嚴肅認真的。②真正的;確實的。
正經八百 〖解釋〗①正經的,嚴肅認真的。②猶名副其實。
正正經經 〖解釋〗①嚴肅而認真。②猶言堂堂正正。
鄭重其辭 〖解釋〗謂說話態度嚴肅認真。
吊兒郎當 〖解釋〗形容儀容不整,作風散漫,態度不嚴肅或不認真。
獅象搏兔,皆用全力 〖解釋〗比喻對小事情也拿出全部力量認真對付。
獅子搏兔,亦用全力 〖解釋〗比喻對小事情也拿出全部力量認真對付。同“獅象搏兔,皆用全力”。
三、形容認真思考的詞語
成語 解釋兢兢業業 兢兢:〖解釋〗小心謹慎的樣子;業業:擔心害怕的樣子。
形容小心謹慎,認真踏實馬馬虎虎 〖解釋〗形容做事不認真,不仔細不求甚解 〖解釋〗只求知道個大概,不求徹底了解。常指學習或研究不認真、不深入。
草率從事 〖解釋〗草率:粗枝大葉,敷衍了事。馬馬虎虎就處理了。
形容辦事不認真。粗枝大葉 〖解釋〗繪畫,畫樹木粗枝大葉,不用工筆。
比喻工作粗糙,不認真細致。丁是丁,卯是卯 〖解釋〗某個釘子一定要安在相應的鉚處,不能有差錯。
形容對事認真,毫不含糊。讀書三到 〖解釋〗形容讀書十分認真。
篤實好學 〖解釋〗篤實:踏實,實在。認真踏實,愛好學問。
敷衍了事 〖解釋〗敷衍:做事不認真;了:完。指辦事馬馬虎虎,只求應付過去就算完事。
敷衍塞責 〖解釋〗塞責:搪塞責任。指工作不認真負責,表面應付了事。
精耕細作 〖解釋〗指農業上認真細致地耕作。腳踏實地〖解釋〗 比喻做事踏實,認真。
精雕細刻 〖解釋〗精心細致地雕刻。形容創作藝術品時的苦心刻畫。
也比喻認真細致地加工。刻畫入微 〖解釋〗微:細小。
精心細致地描摹,連極小之處也不大意。形容認真細致,一絲不茍。
令行禁止 〖解釋〗下令行動就立即行動,下令停止就立即停止。形容法令嚴正,執行認真。
勤學苦練 〖解釋〗認真學習,刻苦訓練。全始全終 〖解釋〗全:完備,齊全;終:結束。
從頭到尾都很完善。形容辦事認真,有頭有尾。
善始善終 〖解釋〗做事情有好的開頭,也有好的結尾。形容辦事認真。
事必躬親 〖解釋〗躬親:親自。不論什么事一定要親自去做,親自過問。
形容辦事認真,毫不懈怠。妄言妄聽 〖解釋〗妄:不實。
說得人隨便說,聽的人隨便聽,都不認真看待。玩世不恭 〖解釋〗玩世:以消極、玩弄的態度對待生活;不恭:不嚴肅。
因對現實不滿而采取的一種不嚴肅、不認真的生活態度。玩忽職守 〖解釋〗不認真、不負責地對待本職工作。
下馬看花 〖解釋〗比喻停下來,深入實際,認真調查研究。行百里者半九十 〖解釋〗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是一半。
比喻做事愈接近成功愈要認真對待。一絲不茍 〖解釋〗茍:茍且,馬虎。
指做事認真細致,一點兒不馬虎。鄭重其事 〖解釋〗鄭重:審慎,嚴肅認真。
形容說話做事時態度非常嚴肅認真。出門如賓 〖解釋〗出外做事象接待貴賓那樣認真謹慎。
釘是釘,鉚是鉚 〖解釋〗某個釘子一定要安在相應的鉚處,不能有差錯。形容對事認真,毫不含糊。
觀往知來 〖解釋〗認真研究過去,就能推測未來。漢人煮簀 〖解釋〗漢:漢中地區,在今陜西省。
簀:席子,此指竹席子。漢中有個人把家里床上的竹席子當作竹筍來煮著吃。
比喻僅靠膚淺的知識去生搬硬套而不認真學習真知的荒唐行為。率爾成章 〖解釋〗率爾:不經思索,隨意地。
不加思索,下筆成文。形容寫文章粗疏草率,不認真。
慎重其事 〖解釋〗謂對某一事的態度嚴肅認真。熟讀深思 〖解釋〗反復地閱讀,認真地思考。
消極怠工 〖解釋〗指用消極的方法不認真工作行百里者半于九十 〖解釋〗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是一半。比喻做事越是接近成功越要認真對待。
業業兢兢 〖解釋〗猶兢兢業業。小心謹慎、認真負責貌。
一哄而起 〖解釋〗沒有經過認真準備和嚴密組織,一下子行動起來。正兒巴經 〖解釋〗亦作“正兒八經”。
亦作“正二八擺”。①正經的;嚴肅認真的。
②真正的;確實的。正經八百 〖解釋〗①正經的,嚴肅認真的。
②猶名副其實。正正經經 〖解釋〗①嚴肅而認真。
②猶言堂堂正正。鄭重其辭 〖解釋〗謂說話態度嚴肅認真。
吊兒郎當 〖解釋〗形容儀容不整,作風散漫,態度不嚴肅或不認真。獅象搏兔,皆用全力 〖解釋〗比喻對小事情也拿出全部力量認真對付。
獅子搏兔,亦用全力 〖解釋〗比喻對小事情也拿出全部力量認真對付。同“獅象搏兔,皆用全力”。
四、形容認真學習的詩句都有哪些
一、業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毀于隨。
解釋:學業由于勤奮而精通,但它卻荒廢在嬉笑聲中,事情由于反復思考而成功,但他卻能毀滅于隨隨便便。古往今來,多少成就事業的人來自于業精于勤荒于嬉。
出處:《進學解》
作者:唐·韓愈
二、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解釋:在讀書、學習的道路上,沒有捷徑可走,也沒有順風船可駛,如果你想要在廣博的書山、學海中汲取更多更廣的知識,“勤奮”和“刻苦”是必不可少的。
出處:此句在《增廣賢文》中有收錄,是其治學名言,旨在鼓勵人們不怕苦多讀書,只有勤奮才能成功。
作者:唐·韓愈
三、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解釋:字面意思是寶劍的銳利刀鋒是從不斷的磨礪中得到的,梅花飄香來自它度過了寒冷的冬季。引申意思是凡事都須艱苦鍛煉,不斷磨礪,才能取得成功。
出處:來自《警世賢文》之勤奮篇。
四、三更燈火五更雞, 正是男兒讀書時
解釋:每天三更半夜到雞啼叫的時候,是男孩子們讀書的最好時間,少年時代要知道發憤苦讀,勤奮學習。
出處:《勸學》
作者:唐·顏真卿
五、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解釋:如果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學習,到老的時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時為什么不知道要勤奮學習。
出處:《勸學》
作者:唐·顏真卿
五、關于認真的詩句
1、《進學解》——唐 韓愈
業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毀于隨。
翻譯:學業的精深在于勤奮,荒廢則在于貪玩;德行由于獨立思考而有所成就,由于因循隨俗而敗壞。
2、《題弟侄書堂》——唐 杜荀鶴
少年辛苦終身事,莫向光陰惰寸功。
翻譯:年輕時候的努力是有益終身的大事,對著匆匆逝去的光陰,不要絲毫放松自己的努力。
3、《冬夜讀書示子聿》——宋 陸游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翻譯:古人做學問是不遺余力的,往往要到老年才取得成就。
4、《送安驚落第詩》——宋 蘇軾
故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
翻譯:古人所著的書不要滿足于反復地讀,熟讀了,再加上深入地思考,你自然會領會其中的意思。
5、《放言》——唐 白居易
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
翻譯:檢驗玉真假還需要燒滿三天,辨別木材還要等七年以后。
六、關于認真的詩句
1、《進學解》——唐 韓愈 業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毀于隨。
翻譯:學業的精深在于勤奮,荒廢則在于貪玩;德行由于獨立思考而有所成就,由于因循隨俗而敗壞。 2、《題弟侄書堂》——唐 杜荀鶴 少年辛苦終身事,莫向光陰惰寸功。
翻譯:年輕時候的努力是有益終身的大事,對著匆匆逝去的光陰,不要絲毫放松自己的努力。 3、《冬夜讀書示子聿》——宋 陸游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翻譯:古人做學問是不遺余力的,往往要到老年才取得成就。
4、《送安驚落第詩》——宋 蘇軾 故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 翻譯:古人所著的書不要滿足于反復地讀,熟讀了,再加上深入地思考,你自然會領會其中的意思。 5、《放言》——唐 白居易 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 翻譯:檢驗玉真假還需要燒滿三天,辨別木材還要等七年以后。
七、表示認真的詩句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賞析
【原文】
劍外忽傳收薊北,
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
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
便下襄陽向洛陽。
【今譯】
劍門關外忽然聽說官軍收復薊北,
乍聽到止不住的淚水灑滿了衣裳。
回頭看妻兒的愁容不知去了何方,
胡亂收拾著詩書不由得欣喜若狂。
白日里引吭高歌呵且須縱情飲酒,
春光正好伴我返回那久別的故鄉。
立即動身穿過了巴峽再穿過巫峽,
然后經過襄陽再轉向那舊都洛陽。
【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唐代詩人。字子美,河南府鞏縣(今河南鞏義市)人。杜甫生逢開元盛世及安史之亂,一生顛沛流離,歷盡磨難,他的詩廣泛地記載了這一時期的現實生活,被人稱為“詩史”。杜甫擅長各種詩體,詩風沉郁頓挫,對后世有很大的影響。
【注釋】
官軍:唐王朝軍隊。
收:收復。
河南河北:泛指黃河以南以北地區,相當于今河南、河北、山東一帶。
劍外:劍門關之外,即今四川劍南一帶。
薊北:今河北省北部。當時為安、史叛軍根據地。
初聞:乍聽到。
涕淚:眼淚。
卻看;回頭看。
漫卷:胡亂地卷起。
縱酒:縱情飲酒。
青春:春天。
巴峽:在今重慶市東的嘉陵江上。
巫峽:在今四川省巫山縣東。
襄陽:在今湖北省襄樊市。
【賞析】
這首詩是杜甫流落到梓州時所作。這一年杜甫52歲,由于安史之亂而漂泊到劍門之外已是第五個年頭,杜甫無時不期望著能夠平息叛亂,葉落歸根。突然他聽說官軍收復了薊北,喜極而泣,不能自抑。作者用了“忽傳”、“初聞”、“卻看”、“漫卷”四個連續動作,把驚喜心情有表達得淋漓盡致。而在“即從”、“穿”、“便下”、“向”這四個富有動感節奏的描述中,作者想象著自己仿佛已經穿過巴峽、巫峽,路過襄陽、洛陽,回到了夢寐以求的家鄉。后人說:“此詩句句有喜躍意,一氣流注,而曲折盡情,絕無妝點,愈樸愈真”,此詩是老杜“生平第一首快詩”,如此等等,都是非常精當的評語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形容認真思考的是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