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請問詩詞中有風華的都有那幾首
1、來主他、風華雪月盟
宋
沈瀛
《風入松·金榜初登》
2、尚隨逐風華
宋
魏了翁
《摸魚兒·記年時》
3、王儉風華首
唐
溫庭筠
《中書令裴公挽歌詞二首》
4、風華飄領袖
唐
溫庭筠
《病中書懷呈友人》
5、風華已眇然
唐
溫庭筠
《渚宮晚春寄秦地友人》
6、可憐謝混風華在
唐
孫元晏
《晉·謝混》
7、一道清風華轡遠
宋
文天祥
《宴交代權贛州孫提刑致語口號》
8、風華半在玉屏樓
現代
老舍
《黃山小詩之一》
9、江左風華推第一
宋
賀鑄
《送王安節赴武康尉》
10、風華喪杰才
唐
胡宿
《兵部尚書贈司空侍中晏元獻公挽詞三首》
11、雪月風華常見面
宋
釋道川
《頌古二十八首》
12、但尋雪月風華
宋
釋文準
《送利監收》
13、香風華雨政紛紛
宋
釋正覺
《夢齋求頌》
14、葦風華雪秋著岸
宋
釋正覺
《與演侍者》
15、組繡風華奉紫闈
宋
晏殊
《端午詞·御閣》
二、帶有風華的詩句
王儉風華首,蕭何社稷臣。——溫庭筠《中書令裴公挽歌詞二首》
風華飄領袖,詩禮拜衾繻。——溫庭筠《病中書懷呈友人》
風華已眇然,獨立思江天。——溫庭筠《渚宮晚春寄秦地友人》
可憐謝混風華在,千古翻傳禁臠名。——孫元晏《晉·謝混》
一道清風華轡遠,雙江綠水彩衣新。——文天祥《宴交代權贛州孫提刑致語口號》
欲識黃山真面目,風華半在玉屏樓。——老舍《黃山小詩之一》
江左風華推第一,王氏堂堂文獻出。——賀鑄《送王安節赴武康尉》
川岳淪精氣,風華喪杰才。——胡宿《兵部尚書贈司空侍中晏元獻公挽詞三首》
不須遺劍刻舟尋,雪月風華常見面。——釋道川《頌古二十八首》
香風華雨政紛紛,春困何妨聊曲肱。——釋正覺《夢齋求頌》
葦風華雪秋著岸,船月蓬霜夜轉灘。——釋正覺《與演侍者》
雕盤角黍競時宜,組繡風華奉紫闈。——晏殊《端午詞·御閣》
三、與“風華”有關的詩句都有哪些
1、宋.沈瀛《風入松·金榜初登》
金榜初登。綺閣朱樓對娉婷。
軟紅塵、有人相等。歸來寢立功名。
油蓋擁著一書生。開宴處、笙歌頻奏聲。
眼前光景。人生如意享歡榮。
得酒娛情。沒事漢、清閑人。
任自由、毀譽利害不上心。恣閑吟。
登山玩水且閑行,來主他、風花雪月盟。
相逢道友,握手閑語百事真。得酒忘情。
2、宋.魏了翁 《摸魚兒·記年時》
記年時、人人何處,長亭曾共杯酒。酒闌歸去行人遠,折不盡長亭柳。漸白首。待把酒送君,恰又清明后。青條似舊,問江北江南,離愁如我,還更有人否。
3、留不住,強把蔬盤瀹韭。行舟又報潮候。風急岸花飛盡也,一曲啼紅滿袖。春波皺。青草外、人間此恨年年有。留連握手。數人世相逢,百年歡笑,能得幾回又。
3、唐.溫庭筠 《中書令裴公挽歌詞二首》
王儉風華首,蕭何社稷臣。丹陽布衣客,蓮渚白頭人。
銘勒燕山暮,碑沉漢水春。從今虛醉飽,無復污車茵。
箭下妖星落,風前殺氣回。國香荀令去,樓月庾公來。
玉璽終無慮,金縢意不開。空嗟薦賢路,芳草滿燕臺。
4、唐.溫庭筠 《病中書懷呈友人》
凜冽風埃慘,蕭條草木枯。低徊傷志氣,蒙犯變肌膚。
旅雁唯聞叫,饑鷹不待呼。夢梭拋促織,心繭學蜘蛛。
5、唐.溫庭筠 《渚宮晚春寄秦地友人》
風華已眇然,獨立思江天。
鳧雁野塘水,牛羊春草煙。
秦原曉重疊,灞浪夜潺湲。
今日思歸客,愁容在鏡懸。
四、描寫風花雪月的古詩,全是都要
1. 欲夢清虛桂子飄,一杯濁酒向天邀。何人恁愛今宵月,也上樓頭弄玉簫。《癡月》
2.素月明空最醉懷,詩書萬卷壓高臺。多情騷客深鐘愛,可見嫦娥玉闕來。《月思》
3.不妝不飾不溫柔,百折微軀強配夫。籬下自憐空立節,世間因望覓封侯。
性生梗樸難邀寵,心太玲瓏易感秋。早識人情分冷暖,故園合守舊風流。《竹夫人》
4.冷墅憐同野鶴棲,怕聽風雨韻凄凄。離愁淚染霜林醉,舊夢魂隨月影迷。
滿岫云堆當日恨,悲秋鳥作斷腸啼。短長心緒如衰柳,無限參差裊不齊。《曠夫秋思》
5.榮華照徹水晶宮,道骨仙風不世同。素蕊輝聯波朗潤,慧心妙與石玲瓏。
根荄到底殊凡種,廉讓之間托藐躬。清潔流芳誰得似,只饒蘭蕙共深衷。《水仙》
希望幫到你,滿意請采納!
五、古詩詩句及詩意
金陵酒肆留別 作者:李白 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勸客嘗2。 金陵子弟來相送3,欲行不行各盡觴4。 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 全部注釋 1.金陵:今南京。酒肆:酒店。留別:臨別留詩給送行者。 2.吳姬:吳地的女子,這里指酒店中的侍女。壓酒:壓糟取酒。古時新酒釀熟,臨飲時方壓糟取用。 3.子弟:年輕人。 4.欲行:要走的人,指李白自己。不行:送行的人,指金陵子弟。盡觴:干杯。 這是李白離金陵東游揚州時留贈友人的一首話別詩。全詩熱情洋溢,反映了李白與金陵友人的深厚友誼及其豪放性格。全詩流暢明快,自然天成。語雖明淺,卻清新俊逸,情韻悠長。尤其結尾兩句,兼用擬人、比喻、對比、設問等手法,構思新穎奇特,借滔滔不絕的大江流水來傾吐自己的真摯感情,親切而且深情,有強烈的感染力。李白《贈汪倫》詩有"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句可參讀。《四溟詩話》:"太白《金陵留別》……妙在結語。……謝宣城《夜發新林》詩:'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陰常侍《曉發金陵》詩:'大江一浩蕩,悲離足幾重。'二語突然而起,造語雄深,六朝亦不多見。太白能變化為法,令人叵測,奇哉!……劉禹錫'欲問江深淺,應如遠別情',不如太白'請君……誰短長'。" 【詩文解釋】 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地的女子壓好了酒請客人品嘗。金陵的年輕朋友們多來為我送行,送與被送的人都頻頻舉杯盡觴。請你們問問這東流的水,離情別意與它相比究竟誰短誰長? 【詞語解釋】 吳姬:吳地女子。 壓酒:酒熟時將酒汁壓出。 金陵:今江蘇省南京市。 子弟:年輕人。 盡觴:喝干杯中酒。觴:酒器。 【詩文賞析】 這是一首惜別的詩,雖然短,卻情意深長。全詩語言如同白話,但很有特色,洋溢著鄉土氣息。詩人寫情飽滿酣暢,起伏跌宕,清新自然。 詩人描繪出了一幅令人陶醉的春光春色圖。春風暖人,柳絮飄揚,詩人即將離開金陵,獨自坐在江南水村的一家小酒店里飲酒為別。飛揚的柳絮飄滿小店,香氣醉人。詩人依依惜別之情,不覺涌上心頭。金陵子弟來送別,使詩人離別場面變得熱鬧起來,但是,越熱鬧,越會體現出離別后的寂寥。但詩人并沒有沉溺于離別之傷,而是情緒飽滿,哀嘆而并不悲傷,表現了詩人風華正茂、風流瀟灑的特點。
麻煩采納,謝謝!
六、唯美的古詩詩句
1.靜水流深,滄笙踏歌;三生陰晴圓缺,一朝悲歡離合。
2.人世間有百媚千紅,唯獨你是我情之所鐘。3.生能盡歡,死亦無憾。
4.蓄起亙古的情絲,揉碎殷紅的相思。5.江水孤寂,兩岸墨綠,到處站的都是你的身影。
6.憂悒清遠的氣韻,是遙遠的不可觸及的憂傷,如微云孤月,只能遙望那天涯的距離。7.燈火星星,人聲杳杳,歌不盡亂世烽火。
烏云蔽月,人跡蹤絕,說不出如斯寂寞。8.萬般故事,不過情傷;易水人去,明月如霜。
9.用我三生煙火,換你一世迷離。10.我自是年少,韶華傾負。
11.長街長,煙花繁,你挑燈回看,12.短亭短,紅塵輾,我把蕭再嘆。13.終是誰使弦斷,花落肩頭,恍惚迷離14.多少紅顏悴,多少相思碎,唯留血染墨香哭亂冢。
15.蒼茫大地一劍盡挽破,何處繁華笙歌落。斜倚云端千壺掩寂寞,縱使他人空笑我。
16.任他凡事清濁,為你一笑間輪回甘墮。17.寄君一曲,不問曲終人聚散。
18.誰將煙焚散,散了縱橫的牽絆。19.聽弦斷,斷那三千癡纏。
墜花湮,湮沒一朝風漣。花若憐,落在誰的指尖。
20.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21.相忘誰先忘,傾國是故國。
泠泠不肯彈,蹁躚影驚鴻。22.昔有朝歌夜弦之高樓,上有傾城傾國之舞袖。
23.待浮花浪蕊俱盡,伴君幽獨。24.一朝春去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25.你的夕陽、我的容顏、誰的三分之一年。26.你是誰朝思暮想的筆尖少年、在絕城的荒途里輾轉成歌。
27.誰眼角朱紅的淚痣成全了你的繁華一世、你金戈鐵馬的江山贈與誰一場石破驚天的空歡喜。28.下一世的情歌、把詞交由你填、看看你仍舊是誰高高在上的王。
29.櫥窗里盛放的琳瑯滿目、是阜盛而過的年華栩栩生輝。30.那首情歌有關風月、卻無關你我。
31.戲子入畫、一生天涯。32.如花美眷也敵不過似水流年。
33.路過的風景、有沒有人為你好好收藏。34.是宿命的悲、還是輪回的痛。
35.輾轉在誰的年華誰的天涯。36.那一場盛世流年、我們守著寂寞傷得面目全非。
37.誰把誰的明媚盡收眼底、誰把誰的難過感同身受。38.只身步步海天涯、路無歸、霜滿顏。
39.舌間擱淺的妙蔓、是想為你舞一曲最后傾國傾城。40.夜微涼、燈微暗、曖昧散盡、笙歌婉轉。
41.繁雜的經歷在眼角鐫刻深深的紋、我轉身雕下一朵花。42.那些上演著繁華不肯謝幕的年華里開出一朵地老天荒的花。
43.來生我再來典當、來世我再來與你歃血為盟。44.幸福右邊、荒蕪人煙。
45.錯過的年華在北漠開出斑斕的紫薇花、卻荒蕪了輪回的春夏。46.離人愁、傷別離。
碎碎念、深深思。凋零落、吟空悲。
續繁華、又何處。47.靜水流深,滄笙踏歌;三生陰晴圓缺,一朝悲歡離合。
48.燈火星星,人聲杳杳,歌不盡亂世烽火。49.烏云蔽月,人跡蹤絕,說不出如斯寂寞。
50.天不老,情難絕。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
51.似此星辰非昨夜,為誰風露立中宵。52.夢里的江湖,百花齊放,人來人往,繁華似錦。
53.蝴蝶很美,終究飛不過滄海。54.終于為那一身江南煙雨覆了天下,容華謝后,不過一場,山河永寂。
55.風華是一指流砂,蒼老是一段年華。56.山河拱手,為君一笑。
57.經流年夢回曲水邊看煙花綻出月圓。58.霧散,夢醒,我終于看見真實,那是千帆過盡的沉寂。
59.生生的兩端,我們彼此站成了岸。60.緣聚緣散緣如水,背負萬丈塵寰,只為一句,等待下一次相逢。
61.看那天地日月,恒靜無言;青山長河,世代綿延;就像在我心中,你從未離去,也從未改變。62.就這樣吧,從此山水不相逢。
63.既不回頭,何必不忘。既然無緣,何須誓言。
今日種種,似水無痕。明夕何夕,君已陌路。
64.心微動奈何情己遠,物也非,人也非,事事非,往日不可追。65.也許是前世的姻也許是來生的緣錯在今生相見徒增一段無果的恩怨。
66.一年老一年,一日沒一日,一秋又一秋,一輩催一輩一聚一離別,一喜一傷悲,一榻一身臥,一生一夢里尋一夥相識,他一會咱一會那一般相知,吹一會唱一會。67.總在不經意的年生。
回首彼岸。縱然發現光景綿長。
68.有一種隱忍其實是蘊藏著的一種力量,有一種靜默其實是驚天的告白。69.只緣感君一回顧,使我思君朝與暮。
70.舉杯獨醉,飲罷飛雪,茫然又一年歲。71.轉身,一縷冷香遠,逝雪深,笑意淺。
來世你渡我,可愿?72.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追尋。一曲一場嘆,一生為一人。
73.塵緣從來都如水,罕須淚,何盡一生情?莫多情,情傷己。74.誰應了誰的劫誰又變成了誰的執念。
75.你若撒野今生我把酒奉陪。76.人生若只如初見當時只道是尋常。
77.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鳳棲梧》-78.死生契闊,與子成說。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佚名《詩經邶風擊鼓》-79.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秦觀《鵲橋仙》-80.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李白《三五七言》-81.有美人兮,見之不忘,一日不見兮,思之如狂。
-佚名《鳳求凰琴歌》-82.這次我離開你,是風,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擺一擺手,一條寂寞的路便展向兩頭了。-鄭愁予《賦別》-83.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無窮極。
-李白《三五七言》-84.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元稹《離思五首其四》-85.君若揚路塵,妾若濁水泥,浮沈各異。
七、寫“風花雪月”的古詩(一定要是整首)
1、風 游 山 西 村 賞析 [宋]陸游 莫笑農家臘酒渾①,豐年留客足雞豚②。
山重水復疑無路③,柳暗花明又一村④。 簫鼓追隨春社近⑤,衣冠簡樸古風存⑥。
從今若許閑乘月⑦,拄杖無時夜叩門⑧。 [作者簡介] 陸游(1125-1210),南宋偉大詩人。
字務觀,號放翁,山陰(現浙江省紹興市)人,做過寶章閣待制。幼年時正當金兵向南入侵,隨家逃難,受到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
中年時期,曾到四川、陜西一帶,參加軍隊生活,前后九年,進一步激發了愛國激情,對他的創作有很大的影響。由于他堅決主張抗戰,政治上經常受到投降集團的壓制。
晚年失去了官職,回到了故鄉,報國信念始終沒有衰退。一生留下九千多首詩,大都洋溢著愛國熱情,充滿收復失地的信心。
風格豪邁是他詩歌的特色。 2、花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1]煙花三月下揚州.[2] 孤帆遠影碧空盡,[3]唯見長江天際流.[4] 【注釋】:之:去,往. 廣陵:揚州. 意思是:在黃鶴樓送孟浩然到廣陵去. [1]故人:老朋友,這里指孟浩然. 西辭:辭,辭別.西辭,由西向東行. 意思:作者在黃鶴樓和老朋友辭別了. [2]煙花:指艷麗的春景. 下:順流直下. 意思是:在春光爛漫的三月,老朋友坐船順流 直下到揚州去. [3]孤帆:單獨的一條船.碧空:晴朗的天空. 盡:沒有了,消失了. 意思是:那只船越走越遠,遠遠望去好像消失在晴朗的天空里. [4]唯:只. 天際:天邊. 意思:只看見浩蕩的長江水,滾滾向天邊流去. 【簡析】:這首送別詩,大約寫于開元二十年(732)前后.詩人的摹景寫情,出語不凡,使人贊嘆!第三四句既是寫景,更是寫情,孤帆的影子都消失了,只有思念像長江水永遠流在心中. 3、雪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岑參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1]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猶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注釋】: [1]本句是比喻,梨花喻白雪. 【簡析】:這是天寶十三年(754)冬作者在輪臺寫的一首送別詩.營中送別,大雪紛飛,這是一個很特異的環境.詩人以奇特的比喻,豐富的想象和對實景多層次的描繪,使人感到充滿寒意而又感到春意盎然.一直送到不見人影,而雪地上的那一行馬蹄印的情景深深地刻在讀者心中. 【作者小傳】:岑參(715-770),南陽(今屬河南)人.天寶進士,曾隨高仙芝到安西,威武,后又往來于北庭,輪臺間.官至嘉州刺史,卒于成都.長于七言歌行.所作善于描繪塞上風光和戰爭景象;氣勢豪邁,情辭慷慨,語言變化自如.有《岑嘉州詩集》. 4、月 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 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①飛將在, 不教胡馬度陰山②。 這是一首名作,明代詩人李攀龍曾經推獎它是唐人七絕的壓卷之作。
清沈德潛《說詩晬語》說:“‘秦時明月’一章,前人推獎之而未言其妙,蓋言師勞力竭,而功不成,由將非其人之故;得飛將軍備邊,邊烽自熄,即高常侍《燕歌行》歸重‘至今人說李將軍’也。防邊筑城,起于秦漢,明月屬秦,關屬漢,詩中互文。”
他這段話批評李攀龍只知推獎此詩而未言其妙,可是他自己也只是說明了全詩的主旨,并沒有點出作者的匠心。 沈氏歸納的全詩的主旨基本是對的,但這個主旨的思想是很平凡的。
為什么這樣平凡的思想竟能寫成為一首壓卷的絕作呢? 原來,這首詩里,有一句最美最耐人尋味的詩句,即開頭第一句:“秦時明月漢時關”。這句詩有什么妙處呢?得從詩題說起。
此詩題名《出塞》,一望而知是一首樂府詩。樂府詩是要譜成樂章、廣泛傳唱的,為入譜傳唱的需要,詩中就往往有一些常見習用的詞語。
王昌齡這首詩也不例外。你看這開頭一句中的“明月”和“關”兩個詞,正是有關邊塞的樂府詩里很常見的詞語。
《樂府詩集·橫吹曲辭》里不是就有《關山月》嗎?《樂府解題》說:“關山月,傷離別也。”無論征人思家,思婦懷遠,往往都離不了這“關”和“月”兩個字。
“關山三五月,客子憶秦川”(徐陵《關山月》),“關山夜月明,秋色照孤城”(王褒《關山月》),“關山萬里不可越,誰能坐對芳菲月”(盧思道《從軍行》),“隴頭明月迥臨關,隴上行人夜吹笛”(王維《隴頭吟》),例子舉不勝舉。看清這一點之后,你就明白這句詩的新鮮奇妙之處,就是在“明月”和“關”兩個詞之前增加了“秦”、“漢”兩個時間性的限定詞。
這樣從千年以前、萬里之外下筆,自然形成一種雄渾蒼茫的獨特的意境,借用前代評詩慣用的詞語來說,就是“發興高遠”,使讀者把眼前明月下的邊關同秦代筑關備胡,漢代在關內外與胡人發生一系列戰爭的悠久歷史自然聯系起來。這樣一來。
“萬里長征人未還”,就不只是當代的人們,而是自秦漢以來世世代代的人們共同的悲劇;希望邊境有“不教胡馬度陰山”的“龍城飛將”,也不只是漢代的人們,而是世世代代人們共同的愿望。平凡的悲劇,平凡的希望,都隨著首句“秦”、“漢”這兩個時間限定詞的出現而顯示出很不平凡的意義。
這句詩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