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哪些形容晚霞的句子
1.晚霞如錦,五彩繽紛、璀璨奪目 2.啊!晚霞,多么奇麗,它一會兒像一匹駿馬在奔馳,一會兒像一頭雄獅在怒吼,一會兒像朵朵鮮花綻開……我看著看著,身體感到輕飄飄的,仿佛自己也成了一片晚霞.一會兒,一道霞光射來,晚霞閃耀著絢麗的光彩,我把眼睛微微睜開,眼前頓時出現了赤、橙、黃、綠、青、藍、紫七種顏色,我的身體好像也被色彩裹住了.我低頭一看,碧綠的魚塘像個葫蘆形的大寶石.晚霞把彩色的柔光灑在魚塘里,就像給碧水插上了一朵朵絨花.塘里的魚兒三個一群,五個一伙,悠閑地游動著.有時它們擠在一起好像在竊竊私語.有時它們凝視晚霞,好像議論著晚霞的奇異.魚兒的游動吸引了我,我的眼前仿佛出現了一幅奇景:一群群金色的鯉魚仿佛成了塘中的霞光.一抬頭,看到天空中的晚霞又好像是群群彩魚在天際游動.3.花村外,草店西,晚霞明雨收天霽.四圍山一竿殘照里,錦屏風又添鋪翠。
二、有哪些描寫落霞的詩句
1.江城子·晚日金陵岸草平
五代:歐陽炯
晚日金陵岸草平,落霞明,水無情。六代繁華,暗逐逝波聲。空有姑蘇臺上月,如西子鏡照江城。
2.詠紅梅花得“花”字
清代:曹雪芹
疏是枝條艷是花,春妝兒女競奢華。
閑庭曲檻無余雪,流水空山有落霞。
幽夢冷隨紅袖笛,游仙香泛絳河槎。
前身定是瑤臺種,無復相疑色相差。
3.九日登高臺寺
清代:沈輅
萬里秋光客興賒,同人九日惜年華。
臺高不盡看楓葉,院凈何須坐菊花。
對酒披襟形獨放,憑風落帽笑誰加。
詩成合座皆珠玉,歸去遲遲滿落霞。
4.夜飛鵲
宋代:陳允平
秋江際天闊,風雨凄其。云陰未放晴暉。歸鴉亂葉更蕭索,砧聲幾處寒衣。沙頭酒初熟,盡籬邊朱槿,竹外青旗。潮期尚晚,怕輕離、故故遲遲。
何似醉中先別,容易為分襟,獨抱琴歸。回首征帆縹緲,津亭寂寞,衰草煙迷。虹收霽色,漸落霞孤鶩飛齊。更何時,重與論文渭北,翦燭窗西。
5.鷓鴣天
宋代:石孝友
家在東湖湖上頭。別來風月為誰留。落霞孤鶩齊飛處,南浦西山相對愁。
真了了,好休休。莫教辜負菊花秋。浮云富貴何須羨,畫餅聲名肯浪求。
三、描述落霞的句子
1.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2. 太陽早已下去,褪殘的紫霞淡淡地繞掛在西邊山峰上,天空是碧凈的,幾顆蒼白的小星星已經開始在閃爍了。
3. 黃昏微妙的暗紫色漸漸從天際漫來,流入西天輝煌的落霞中。
4. 黃昏來臨了,晚霞像火焰一般地燃燒,遮掩了半個天空,附近的空氣似乎特別清澈,像玻璃一樣。
5. 血紅的夕陽,在散亂無章的云朵霞片中徐徐下沉,它把薔薇色的斜暉,閃爍不定地蒙在河面上。
6. 夕陽的余輝染紅了天角,天光海色渾然相融,熠熠生輝,
7. 到了垂暮的時候,整個彩色斑斕的草原被鮮艷的夕陽籠罩著,慢慢地暗沉下來。
8. 夕陽西下的天際在我們身后從遠處閃爍著落日的余暉。
9. 日落之際,天空一片深紅色的云靄,映照在水面上,把河集成了薔薇色。
10. 黃昏時分,斜陽余暉返照山光水色,交織成一幅飄動著的畫面,瑰麗無比。
11. 天空的霞光漸漸地淡下去了,深紅變成了排紅,維紅又變為淺紅,最后,當這一切紅光都消失了的時候,那突然顯得高而遠了的天空,則呈現出一片肅穆的神色。
四、描寫晚霞的,詩句
1、《山行》清代:施閏章
野寺分晴樹,山亭過晚霞。
春深無客到,一路落松花。
譯文:山野寺廟把林子分開了,山亭好像從晚霞中間穿過去。春已經深了,可是從沒有客人到來;一路走來,仿佛聽到了松花落地的聲音。
2、《曉至湖上》清代:厲鶚
出郭曉色微,臨水人意靜。水上寒霧生,彌漫與天永。
折葦動有聲,遙山淡無影。稍見初日開,三兩列舴艋。
安得學野鳧,泛泛逐清影。
譯文:出城天色剛破曉微明,站立水邊讓我心意稍微寧靜。水面泛起的薄霧彌漫開來仿佛與天相連。水中的葦草彎曲下來發出聲響,遙遠的青山如黛仿佛連淡淡的影子也若有似無。一會兒過后晨日初起,遠處三三兩兩的小舟泛在水上。怎么能夠學得野鴨一般,能去追逐那遠方的清影呢。
3、《落日憶山中》唐代:李白
雨后煙景綠,晴天散馀霞。東風隨春歸,發我枝上花。
花落時欲暮,見此令人嗟。愿游名山去,學道飛丹砂。
譯文:雨后原野一片翠綠,煙景渺茫, 晴空里余霞像一幅幅綺錦。東風跟隨春姑娘回來了,催開了我家的鮮花。現在正是花落日暮的時候,怎么不讓人嗟嘆不止?我想去游名山大川,找仙人學道煉丹砂金丹。
4、《訴衷情令》宋代:康與之
夕陽西下,塞雁南飛,渭水東流。
譯文:黃昏時候,惟見塞雁南來,渭水東流,益覺傷感。
5、《滿庭芳》宋代:秦觀
山抹微云,天連衰草,畫角聲斷譙門。暫停征棹,聊共引離尊。多少蓬萊舊事,空回首、煙靄紛紛。斜陽外,寒鴉萬點,流水繞孤村。
譯文:會稽山上,云朵淡淡的像是水墨畫中輕抹上去的一半;越州城外,衰草連天,無窮無際。城門樓上的號角聲,時斷時續。在北歸的客船上,與歌妓舉杯共飲,聊以話別。回首多少男女間情事,此刻已化作縷縷煙云散失而去。眼前夕陽西下,萬點寒鴉點綴著天空,一彎流水圍繞著孤村。
擴展資料:
形成原理
晚霞的形成是由于空氣對光線的散射作用。當太陽光射入大氣層后,遇到大氣分子和懸浮在大氣中微粒,就會發生散射,這些大氣分子和微粒本身是不會發光的,但由于它們散射了太陽光,使每一個大氣分子形成了一個散射光源。
根據瑞利散射定律,太陽光譜中的波長較短的紫、藍、青等顏色的光最容易散射出來,而波長較長的紅、橙、黃等顏色的光透射能力很強。因此,我們看到晴朗的天空總是呈蔚藍色,而地平線上空的光線只剩波長較長的黃、橙、紅光了。這些光線經空氣分子和水汽等雜質的散射后,那里的天空就帶上了絢麗的色彩。
俗話說“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這就是說,早晨出現鮮紅的朝霞, 說明大氣中水滴已經很多,預示天氣將要轉雨。如果出火紅色或金黃色的晚霞,表明西方已經沒有云層,陽光才能透射過來形成晚霞,因此預示天氣將要轉晴。 在日出和日落前后的天邊,有時會出現五彩繽紛的霞。日出前后在東方天空看到霞稱早霞,日落前后的霞稱晚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