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急
品詩品酒去掉‘酒 ’的部分!!~~~沒有詩的人生是暗淡的,沒有酒味的詩是干澀的,難道品詩真的需要天生高雅的人嗎?我愛詩,愛那濃濃的詩韻,我愛品詩,仿佛夢回唐朝那般感覺。
予,獨愛李白那種詩中酒鬼,酒中詩仙的浪漫主義情懷。既具有俠客豪飲之風,也不失文人品茗之氣,兒時,常搬著那本帶畫的《唐詩三百首》總是翻到《靜夜思》,《望廬山瀑布》,以及《望天門山》,它們總能帶給我超凡脫俗的感覺,果真有那淡淡的酒味。
不知何時,我愛上了那篇李白的《將進酒》,它的氣勢已被濃濃的酒味混染的磅礴,大氣。我自己也已經注入了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的思想,又有那“五花馬,千金裘,忽而將出換美酒”的意識,好一篇洋洋灑灑的文章。
李白的詩充滿了“香醇白蘭地”,“五色雞尾酒”,“樸素二鍋頭”的味道。因為他的豪爽,才有了“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
因為他的正直,才有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因為他的視酒如命,才有了“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月下獨酌,他可以“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客中對飲,但見那“蘭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行路艱難,自有“金樽清酒斗十千”相伴,臨行餞別,會有“愁來飲酒二千石”開懷。,還有那“筆落驚風起,詩成泣鬼神”的佳句,使李白永垂千古。
后來的日子里,我開始試著自己寫詩作詞。目的是為了再進一步接觸詩詞。
沒想到一發不可收,在雜志,報刊上刊登,在網上發表。現小露一手:西江月 飲湖上雨后初晴漫步西子湖畔,雨中水光瀲滟。
身向湖中相思亭,遙望山塔鑲嵌。 雨后天空放晴,天邊一抹彩虹。
星星點點下凡間,欲求插翅高空。他們都說,我的骨子里已經擁有了太白的“DNA”。
所以,我過得如此瀟灑,如此自在我家有一本《**詩詞》,經過多次的閱讀,使我驚奇的發現,**的詩詞與李白的詩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如那《七律.長征》,《沁園春.雪》,還有《為女兵題照》,同樣揮灑著詩人的理想,境界;同樣吸引著我細細品讀。
積累了大量的詩詞,增加了我的閱歷,也使我對人生有獨特的理解——人生,就是一杯酒,只有細細品味,方知酒濃,越品越有味。讀者,您不妨試著品詩,品酒,品人生! 沐メ頭.朲 2008-04-12 22:13 檢舉。
二、形容恰到好處 成語
不瘟不火 指戲曲不沉悶乏味,也不急促,形容恰到好處。瘟,戲曲沉悶乏味;火,比喻緊急、急促。
初寫黃庭 恰到好處的意思。
出處:魏晉時人所寫《黃庭經》帖,為后世學寫小楷的范本,相傳有“初寫黃庭,恰到好處”之語。
侔色揣稱 侔:相等;揣:估量;稱:好。形容描寫景物,恰到好處。
出處:南朝宋·謝惠連《雪賦》:“抽子秘思,騁子妍辭,侔色揣稱,為寡人賦之。”
恰到好處 指說話做事恰好到了最合適的地步。
出處:朱自清《經典常談·春秋三傳第六》:“只是平心靜氣的說,緊要關頭卻不放松一步;真所謂恰到好處。”
三、形容“恰到好處”的成語
1、恰如其分 [ qià rú qí fèn ] :指辦事或說話正合分寸。
出 處:清·李綠園《歧路燈》第一百零八回:“賞分輕重;俱是閻仲端酌度;多寡恰如其分;無不欣喜。”
2、適可而止 [ shì kě ér zhǐ ] :適可:恰好可以。到適當的程度就停下來,不要過頭。
出 處:宋·朱熹《四書集注》:“適可而止;無貪心也。”
3、恰到好處 [ qià dào hǎo chù ] :指說話做事恰好到了最合適的地步。
出 處:清·王士禛《帶經常詩話》:“元倡如初寫黃庭;恰到好處;諸名士和作皆不觸及。”
4、毫發不爽 [ háo fà bù shuǎng ] :毫:細毛;發:頭發;爽:差錯。形容一點不差。
出 處:清·蒲松齡《聊齋志異·邑人》:“呼鄰問之;則市肉方歸;言其片數、斤數;毫發不爽”。
5、不失毫厘 [ bù shī háo lí ] :失:差。毫厘:很小的重量或長度的單位。不差一毫一厘米。
出 處:先秦·荀況《荀子·儒效》:“圣人也者,本仁義,當是非,齊言行,不失豪(毫)厘。”
四、形容恰到好處 成語
不瘟不火 指戲曲不沉悶乏味,也不急促,形容恰到好處。
瘟,戲曲沉悶乏味;火,比喻緊急、急促。 初寫黃庭 恰到好處的意思。
出處:魏晉時人所寫《黃庭經》帖,為后世學寫小楷的范本,相傳有“初寫黃庭,恰到好處”之語。 侔色揣稱 侔:相等;揣:估量;稱:好。
形容描寫景物,恰到好處。 出處:南朝宋·謝惠連《雪賦》:“抽子秘思,騁子妍辭,侔色揣稱,為寡人賦之。”
恰到好處 指說話做事恰好到了最合適的地步。 出處:朱自清《經典常談·春秋三傳第六》:“只是平心靜氣的說,緊要關頭卻不放松一步;真所謂恰到好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