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于冬季雨的詩句
5.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 《水檻遣心二首、其一》
6.渭城朝雨亦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7.《清明》作者:杜牧
8.天不老、情難絕,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夜過也,東窗未白孤燈滅。宋張先《千秋歲》
9.遠路應悲春晚,殘宵猶得夢依稀。
10.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11.《別董大》高適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12.風散五更雨,鳥啼三月春。
13.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14.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15.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 ——《六月二十七》
二、關于冬天雨的詩句古詩
1、宋代蔣捷《虞美人·聽雨》: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
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云低、斷雁叫西風。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
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釋義:年少的時候,歌樓上聽雨,紅燭盞盞,昏暗的燈光下羅帳輕盈。人到中年,在異國他鄉的小船上,看蒙蒙細雨,茫茫江面,水天一線,西風中,一只失群的孤雁陣陣哀鳴。
而今,人已暮年,兩鬢已是白發蒼蒼,獨自一人在僧廬下,聽細雨點點。人生的悲歡離合的經歷是無情的,還是讓臺階前一滴滴的小雨下到天亮吧。
2、唐代王建《雨過山村》:
雨里雞鳴一兩家,竹溪村路板橋斜。
婦姑相喚浴蠶去,閑看中庭梔子花。
釋義:雨中傳來雞鳴,山村里依稀一兩戶人家。村路竹溪之上,一條板橋斜橫。婆媳相喚,一起去選蠶種。只有那梔子花開,獨自搖曳庭院中。
3、五代李煜《烏夜啼·昨夜風兼雨》:
昨夜風兼雨,簾幃颯颯秋聲。
燭殘漏斷頻欹枕,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隨流水,算來一夢浮生。
醉鄉路穩宜頻到,此外不堪行。
釋義:昨天的夜晚,風雨交加, 遮窗的帳子被秋風吹出颯颯的聲響,窗戶外傳來了令人心煩的風聲雨聲,整整響了一夜。蠟燭燃燒的所剩無幾,壺中水已漏盡,我不停的多次起來斜靠在枕頭上。
躺下坐起來思緒都不能夠平穩。人世間的事情,如同流水東逝,說過去就過去了,想一想我這一生,就像做了一場大夢,以前的榮華富貴生活已一去不復返了。醉鄉道路平坦,也無憂愁,可常去,別的地方不能去。
4、五代馮延巳《清平樂·雨晴煙晚》:
雨晴煙晚。綠水新池滿。
雙燕飛來垂柳院,小閣畫簾高卷。
黃昏獨倚朱闌。西南新月眉彎。
砌下落花風起,羅衣特地春寒。
釋義:雨后初晴,傍晚淡煙彌漫,碧綠的春水漲滿新池。雙燕飛回柳樹低垂的庭院,小小的閣樓里畫簾高高卷起。黃昏時獨自倚著朱欄,西南天空掛著一彎如眉的新月。臺階上的落花隨風飛舞,羅衣顯得格外寒冷。
5、宋代蘇軾《蝶戀花·雨霰疏疏經潑火》:
雨霰疏疏經潑火。巷陌秋千,猶未清明過。
杏子梢頭香蕾破。淡紅褪白胭脂涴。
苦被多情相折挫。病緒厭厭,渾似年時個。
繞遍回廊還獨坐。月籠云暗重門鎖。
釋義:經歷了一場桃花雨之后,又下了疏稀的雨夾雪。清明節還未到,街坊中的秋千蕩起來了。杏子梢頭的一花蓄開放,淡紅色的花脫掉而成白色的花,像被胭脂水粉浸染似的。
被對方多情帶來的痛苦的折磨,精神不振,簡直像度過一年時光似的。夫妻二人跑遍長廊,還各自獨坐回廊,已是“月籠云暗重門鎖”的深夜。
三、關于寫冬天雪景的詩句
下冬天雪景詩句如下(包括注釋) 風其涼,雨雪其雱 雨雪:下雪。
雨:下,落。雱:大雪紛飛的樣子。
《詩經·邶風·北風》 北風其喈,雨雪其霏 喈:風疾的樣子。霏:霏霏,(雨雪)紛飛的樣子。
《詩經·邶風·北風》 雨雪瀌瀌,見晛曰消 瀌瀌:雪盛的樣子;一說猶“飄飄”。晛;太陽的熱氣。
曰:語助詞,無實義。 《詩經·小雅·角弓》 寒風摧樹木,嚴霜結庭蘭 漢·樂府古辭《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凄凄歲暮風,翳翳經日雪。
傾耳無希聲,在目皓已潔 凄凄:寒涼。翳翳:陰暗。
希:少。在目:眼睛所見。
皓:白。 晉·陶淵明《癸卯歲十二月中作與從弟敬遠》 撒鹽空中差可擬,未若柳絮因風起 晉·謝道蘊《詠雪聯句》:“白雪紛紛何所似,撒鹽空中差可擬,未若柳絮因風起。”
明月照積雪,朔風勁且哀 朔風:北風。勁:猛烈。
哀:凄厲。 南朝宋·謝靈運《歲暮》 隔牖風驚竹,開門雪滿山 牖:窗戶。
風驚竹:風中帶雪,打在竹上,發出沙沙的響聲。 唐·王維《冬晚對雪憶胡居士家》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開 庭霰:落在庭院里的雪花。
唐·宋之問《苑中遇雪應制》 水聲冰下咽,沙路雪中平 唐·劉長卿《酬張夏雪夜赴州訪別途中苦寒作》 一條藤徑綠,萬點雪峰晴 唐·李白《冬日歸舊山》 地白風色寒,雪花大如手 唐·李白《嘲王歷陽不肯飲酒》 燕山雪花大如席,紛紛吹落軒轅臺 軒轅臺:相傳為黃帝擒蚩尤之處。 唐·李白《北風行》 亂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風 回風:回旋的風。
唐·杜甫《對雪》 霜嚴衣帶斷,指直不得結 指直:手指僵直。 唐·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云晴鷗更舞,風逆雁無行 無行:不成行列。
唐·杜甫《冬晚送長孫漸舍人歸州》 寒天催日短,風浪與云平 唐·杜甫《公安縣懷古》 斜陽疏竹上,殘雪亂山中 唐·韓翃《褚主簿宅會畢庶子錢員外郎使君》(一作張繼詩) 誰將平地萬堆雪,剪刻作此連天花 唐·韓愈《李花二首》:“當春天地爭奢華,洛陽園苑尤紛拏。誰將平地萬堆雪,剪刻作此連天花。”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唐·柳宗元《江雪》 嚴冬不肅殺,何以見陽春 肅殺:嚴酷蕭瑟的樣子。 唐·呂溫《孟冬蒲津關河亭作》 天寒色青蒼,北風叫枯桑。
厚冰無裂文,短日有冷光 叫:風聲如吼。 唐·孟郊《苦寒吟》 才見嶺頭云似蓋,已驚巖下雪如塵。
千峰筍石千株玉,萬樹松蘿萬朵云 唐·元稹《南秦雪》 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 六出:雪花呈六角形,故以“六出”稱雪花。瓊枝:竹枝因雪覆蓋面似白玉一般。
唐·高駢《對雪》 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唐·白居易《夜雪》:“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旋撲珠簾過粉墻,輕于柳絮重于霜 兩句寫雪花紛飛的景象。 唐·李商隱《對雪二首》 百泉凍皆咽,我吟寒更切 咽:泉水因冰凍而流動不暢,因以嗚咽來形容。
吟:歌吟。 唐·劉駕《苦寒吟》:“百泉凍皆咽,我吟寒更切。
半夜倚喬松,不覺滿衣雪。” 戰退玉龍三百萬,敗鱗殘甲滿天飛 玉龍:形容飛雪。
敗鱗殘甲:形容雪片亂舞如鱗甲之片紛紛墜落。 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五十四引《西清詩話》載張元作《雪》詩 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無私玉萬家 玉:喻白雪。
元·黃庚《雪》 溪深難受雪,山凍不流云 清·洪升《雪望》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四、有那些關于冬天雪景的古詩
最佳答案 小小百花天上載, 一夜北風花盛開。
千變萬變六個瓣, 飄呀飄呀落下來。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
?唐·李白《北風行》?。 鹽、塵、柳絮 “撒鹽空中差可擬,未若柳絮因風起。”
?晉·謝道蘊《詠雪聯句》?; “才見嶺頭云似蓋,已驚巖下雪如塵。”?唐·元稹《南秦雪》?。
雨、酥、葉、藻 “彤云慘慘如天怒,寒龍振鬣飛乾雨。”?唐·李咸用《大雪歌》?; “朝來試看青枝上,幾朵寒棧未肯消。”
?明·徐渭《梨花》 “宮城團回凜嚴光,白天碎碎墮瓊芳。”?唐·李賀《十二月樂辭·十一月》?; “天街飛轡踏瓊英,四顧全疑在玉京。”
?唐·裴夷直《和周侍洛城雪》?; “落盡瓊花天不惜,封他梅蕊玉無香。”?宋·楊萬里《觀雪》?; “對瓊瑤滿地,與君酬酢。”
?宋·辛棄疾《和廓之雪》?。 玉 “千峰筍石千株玉,萬樹松蘿萬朵云。”
?唐·元稹《南秦雪》?; “開門枝鳥散,一絮墮紛紛。”?宋·司馬光《雪霽登普賢閣》?; “峴山一夜玉龍寒,鳳林千樹梨花老。”
?唐·呂巖《劍畫此詩于襄陽雪中》?; “剩喜滿天飛玉蝶,不嫌幽谷阻黃鶯。”?元·華幼武《春雪》?; “玉花飛半夜,翠浪舞明年。”
?宋·蘇軾《和田國博喜雪》?。 畫堂晨起,來報雪花飛墜。”
李白《清平樂》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柳宗元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韓愈 “妝點萬家清景,普綻瓊花鮮麗” “暮雪助消峭,玉塵散林塘” “才喜門堆巷積,可惜迤邐消殘” “江南雪,輕素減云端” “蝴蝶初翻簾繡,萬玉女,齊回舞袖”…… “山南山北雪晴,千里萬里月明” “誰剪輕瓊作物華,春繞天涯,水繞天涯” “投宿侵征騎,飛雪滿孤村” “亂山殘雪夜,孤獨異鄉人”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李白《北風行》 “黃河捧土尚可塞,北風雨雪恨難裁!” “戰哭多新鬼,愁吟獨老翁。亂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風”。
杜甫 “秦城歲云暮,大雪滿皇州。雪中退朝者,朱紫盡公侯。
貴有風雪興,富無饑寒憂。所營惟第宅,所務在追游……” “長安大雪天,鳥雀難相覓。”
“春風千里動,榆塞雪方休” “江南江北雪漫漫,遙知易水寒” “瀚海百重波,陰山千里雪。” “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這是一組關于雪的詩句(詞),細讀起來可以理解作者是通過不同的視野和角度去描寫雪的。
不僅描寫的手法不同,而且抒發的情感也各有不同。在描寫上,有的作者對雪的性格進行了深刻的刻畫;有的作者對雪的狀態進行了細致形象的描寫;有的作者通過比較的手法使雪更加形象化,有的作者則將自己的情感直接寄托與雪之中。
這些詩句千古流傳,我們在日常的積累過程中,一定要全方位,盡可能更加豐富的積累,才能運用自如,不然引用起來必然要出現牽強附會的現象,造成引用不得體。今天來老師把這一組詩句奉獻給你,希望你能收錄在自己的文件夾中。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盧梅坡)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艷(呂本中) 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王安石) (這三句詩句,是巧妙地運用了雪與梅花在顏色、季節以及她們給人以春天來臨的希望上,進行了相互村托的描寫。
我們也可以借鑒作者的手法,把自然界中很多相關的事物,通過自己的合理想象,利用映村的方法,把事物寫具體逼真) 才見嶺頭云似蓋,已驚巖下雪如塵;千峰筍石千株玉,萬樹松羅萬朵云。(元稹) 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高駢) (這兩句詩的前半部分,描寫的是典型的北方雪天的情景,"是典型的'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的足不出戶的惡劣天氣。
但是,詩句的后半部分,作者通過自然景色抒發的情感,卻是積極向上的,作者通過'千株玉、萬朵云、瓊枝',把北國的冬天變得溫情脈脈,不在因雪而凌厲肅殺。作者把自己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激情表達的具體貼切。
從中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必須與自己豐富的心理世界結合起來,才能真切感人。) 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岑參) 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韓愈)。
五、有關冬天的詩句
漫天皆白 雪里行軍情更迫 頭上高山 風卷紅旗過大關
此行何去 贛江風雪迷漫處 命令昨頒 十萬工農下吉安
沁園春 雪
一九三六年二月
北國風光 千里冰封 萬里雪飄 望長城內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頓失滔滔 山舞銀蛇 原馳蠟象 欲與天公試比高
須晴日 看紅裝素裹 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妖 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惜秦皇漢武 略輸文采 唐宗宋祖 稍遜風騷 一代天驕 成吉思汗
只識彎弓射大雕 俱往矣 數風流人物 還看今朝
卜算子 詠梅
一九六一年十二月
讀陸游詠梅詞反其意而用之
風雨送春歸 飛雪迎春到 憶是縣崖百丈冰 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 只把春來報 待到山花爛漫時 她在叢中笑
六、關于冬天雨的古詩 寫冬天陰雨天的詩句有哪些
《寒雨》
宋 蘇轍
江南殊氣候,
冬雨作春寒。
冰雪期方遠,
蕉絺意始闌。
未妨溪草綠,
先恐嶺梅殘。
忽發中原念,
貂裘據錦鞍。
《朔中即事》
唐 李頻
關門南北雜戎夷,
草木秋來即出師。
落日風沙長暝早,
窮冬雨雪轉春遲。
山頭堠火孤明后,
星外行人四絕時。
自古邊功何不立,
漢家中外自相疑。
《清平樂 寄徐都司》
元 曹伯啟
昨朝 諾。世事真難托。旅舍淙淙冬雨惡。怎地觥籌交錯。
東籬尚有花叢。他時不避慳風。傳語徐卿二子,佳懷足慰衰翁。
《虞美人·冬雨》
瀟瀟一晌殘梅雨,獨立無情緒。
且隨湖柳入微茫,渾記荷花那日小池塘。
人生多少春秋里,留住一冬季,
怎禁嫵媚破東風,幾綴杜鵑紅在雨絲中。
七、描寫秋天冰雨的句子200字
終于盼來了雪,也許魯迅的雪形象而生動;
這是初春的雪吧,它來的似乎真的有點堅硬而冰冷。
開始是很細很細的雨,溫柔的沒有聲息;接著便開始了像小冰雹似地晶體,晶瑩剔透的小顆粒落在臉上有刺痛的感覺;捧在手里冰冰的,等到要融化的一剎那仿佛整個心都被冰凍的像是針刺一般;細雨夾雜著晶瑩的小顆粒愈來愈急,愈來愈密,這時不的不去找同事借把傘來。站在被冰雨交加的珠簾幔帳當中別有一番風景和情趣。那一刻,似乎讓我忘記了一天的忙碌、一天的疲憊。精神更加振奮有余了,雖然此時已經是夜幕降臨的時刻,也正好趕上我要下班回家,細雨夾著冰冷小顆粒急驟的傾瀉著……
我和同事一起打了傘漫步在珠簾雨幕當中,路燈、車燈、霓虹燈交相輝映……把整個城市掩映在那一層層縱橫交錯的五彩絲線的屏障里,使我們陶醉在朦朧欲醉的情調當中,竟然忘記了這是下班要回家的概念了。
同事是個設計師,他跳躍性的思維,讓我更加浮想聯翩起來,我們一路欣賞這這場初春的冰雨,一路拍下雨中的美景,感受著大自然賜予我們的精美禮品,醉了城市、醉了匆匆的行人、更醉了藝術家的情懷……
今天打開殘存在草稿箱的這篇文章,不想已經是次年的四月芳菲天了。
沒曾想這風沙飛揚的天氣也會讓我有偷閑的光景;心里真的暗暗竊喜!我不知道時隔這么老久了還會有這般雅興來繼續這段丟失很久的文字,真不知道會不會有前言不搭后語的意境,真是希望內行的人不要貽笑大方才是;因為原本愚人也是隨手而得之的比較多,就算是流水來聊以**吧!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冬季里的冰雨詩句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