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什么好的詩句帶有“細”字的
1.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秦觀《浣溪沙》
2.細雨魚兒出, 微風燕子斜。杜甫《水檻遣心》
3.歌管樓臺聲細細,秋千院落夜沉沉。蘇軾《春宵》
4.重幃深下莫愁堂,臥后清宵細細長。李商隱《無題》
5.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杜甫《春夜喜雨》6.青箬笠,綠蓑衣, 斜風細雨不須歸。 張志和《漁歌子》
7.細雨夢回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李璟《攤破浣溪沙·菡萏香銷 》
8.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賀知章《詠柳》
二、求細膩唯美的詩句,越多越好
只緣感君一回顧,使我思君朝與暮。---《漢樂府》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越人歌》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詩經*邶風》
豈不爾思,遠莫致之。女子有行,遠父母兄弟。---《詩經*衛風》
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張籍《節婦吟》
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張先《千秋歲》
問人間,情是何物。直叫生死相許。---元好問《摸魚兒》
重疊淚痕緘錦字,人生只有情難死。---文廷式《蝶戀花》
他生莫做有情癡,人間無地著相思。---況周頤《浣溪沙》
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潔。---范成大《車遙遙篇》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辛棄疾《青玉案》
今古恨,幾千般,只應離合是悲歡。---辛棄疾《鷓鴣天》
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范仲淹《蘇幕遮》
三、詩句中用細來比喻什么
1、詩句中用細來比喻輕
比如:潤物細無聲
春雨伴隨和風,悄悄進入夜幕。細細密密,滋潤大地萬物。
是指:春雨悄然無聲地滋潤著大地萬物,就是在不知不覺中讓別人受益。
《春夜喜雨》
作者: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又如:獨倚危樓風細細
蝶戀花·獨倚危樓風細細
[宋] 歐陽修
獨倚危樓風細細。望極離愁,黯黯生天際。草色山光殘照里。無人會得憑闌意。
也擬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飲還無味。衣帶漸寬都不悔。況伊銷得人憔悴。
2、詩句中用細來比喻小
比如:五嶺逶迤騰細浪
意思是:五嶺山脈那樣高低起伏,綿延不絕,可在X軍眼里不過像小波浪。
作者自釋:“把山比作‘細浪’、‘泥丸’,是‘等閑’之意。”
五嶺:大庾嶺,騎田嶺,都龐嶺,萌渚嶺,越城嶺,橫亙在江西、湖南、兩廣之間。
逶迤:形容道路、山脈、河流等彎彎曲曲,連綿不斷的樣子。
《七律·長征》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
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
3、用來比喻纖細。和“粗”相對。長條東西直徑小的
如:不知細葉誰裁出
詠柳
[唐] 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4、用來比喻仔細;詳細;周密
如:往事悠悠容細數
蝶戀花·落日千山啼杜宇
[近代] 王國維
落日千山啼杜宇,送得歸人,不遣居人住。
自是精魂先魄去,凄涼病榻無多語。
往事悠悠容細數,見說他生,又恐他生誤。
縱使茲盟終不負,那時能記今生否。
又如:分付與春休細看
蝶戀花·移得綠楊栽后院
[宋] 張先
移得綠楊栽后院。學舞宮腰,二月青猶短。不比灞陵多送遠。殘絲亂絮東西岸。
幾葉小眉寒不展。莫唱陽關,真個腸先斷。分付與春休細看。條條盡是離人怨。
四、描寫春雨多亮細的詩句
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春天是萬物萌芽生長的時節,也是十分需要雨水滋潤的時節。
但春雨貴如油,春天下雨,豈不是“好雨”?!一個“好”字,把作者的見春飄然而下的喜悅心情表現得頗為充分。三、四句言春雨伴隨著微風夜來,悄無聲息地滋潤萬物,寫春雨的作用,筆墨細膩。
末兩句寫清晨看錦城成都的花在春雨的滋潤下,紅潤一片,花因飽含雨水而重、而濃,寫的情深意切。全詩通篇無一“喜”字,但喜悅之情卻溢于言表。
韓愈《初春小雨》:“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詩人以飽滿的激情盛贊小雨,于小中見大,于景中寓理寓情。的“小雨“比喻為酥酒之初熟,味甘滑、潤澤,連小草也沾上了雨露,細雨中草色微綠,近看不覺而遠視泛青。
最后歸結為”一年春好處“,連帝王宮苑的景色也比不過了。初春的景色被描繪的細膩真切。
曾幾《蘇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蘇,喜而有作》:“一夕驕陽轉作霖,夢回涼冷潤衣襟。不愁屋漏床床濕,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應秀色,五更桐葉最佳音。無田似我猶欣舞,何況田間望歲心。”
久旱遇雨,欣喜若狂,連衣服、床鋪濕了也顧不得,表達了詩人的喜雨之情和對民生的關注。 蘇軾《有美堂暴雨》:“游人腳底一聲雷,滿座頑云撥不開。
天外黑風吹海立,浙東飛雨過江來。十分瀲滟金尊凸,千杖敲羯鼓催。
喚起謫仙泉灑面,倒傾鮫室瀉瓊瑰。”全詩生動地寫出了暴風驟雨來臨前后的景象:雷聲轟鳴,烏云密布,黑風從天外刮來,大海為之豎立,足見其兇猛;大雨隨風飛騰,由浙東橫過大江,足見其急驟。
湖海水漲,雷聲鏗鏘,詩人的才思也在暴風雨的催促下迸發出來。 秦觀《春日》:“一夕輕雷落萬絲,霽光浮瓦碧參差。
有情芍藥含春淚,無力薔薇臥曉枝。”寫輕雷響過,春雨淅瀝而下。
雨后初晴,陽光好象在剛剛被雨洗過的碧瓦間浮動。春雨過后,芍藥含淚,情意脈脈;薔薇橫臥,嬌態可掬。
雖主要寫雨后的景致,卻透露出對春雨滋潤之功的稱頌。 除了專門寫雨的詩文以外,古人的其它詩作中多有描寫雨及雨中景物的句子: “騰云似涌煙,密雨如散絲。”
(晉?張協《雜詩十首》)形容雨如散落的絲線一般密集。 “殘虹收度雨,缺岸上新流。”
(《南朝陳?張正見《后湖泛舟》》寫夏日驟雨初停,斷虹出現在天邊,上漲的湖水從缺口流出,形成一股新的水流。 “沾衣欲濕桃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唐?僧志南《絕句》)杏花綻開時節的細雨,親切地將要打濕衣服;揚著柳枝的微風拂面,令人感到暖和香甜,詩人即景寓情,給人以禪的意境。 “微雨池塘見,好風襟袖知”(唐?杜枚《秋思》)微雨飄灑,籠罩在雨中的池塘意境橫生;好風吹來,襟袖都生溫馨之意。
“雨急山溪漲,云迷嶺樹低。”(唐?戴叔倫《宿靈巖寺》)描寫了詩人在靈巖寺(坐落于濟南市郊長清縣方山之陽泰山西北麓)山道上所見的雨中山間景色。
“細雨濕衣看不見,閑花落地聽無聲。”(唐?劉長卿《別嚴士元》)細雨濕衣,不顯其形;閑花落地,不聞其聲,可謂描寫入微。
“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唐?杜甫《水檻遣心二首》之一)唯“細雨”,魚方上浮,若大雨則伏而不出;唯“微風”,燕子方斜,若大風亦伏而不翔。
對微風細雨中的景物體察入微,描繪的情趣盎然。 “澗底松搖千尺雨,庭中竹撼一窗秋。”
(唐?杜荀鶴《夏日留題張山人林亭》)以颯颯的雨聲比喻高松搖晃之聲,使得景物饒有意趣。 “柳枝經雨重,松色帶煙深。”
(唐?張謂《郡南亭子宴》)柳枝帶雨,枝葉增重,煙雨之中,松色深重。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唐?韋應物《滁州西澗》)春潮怒漲,暮雨急驟,行人斷蹤,野渡舟橫,動靜相映,更顯出野渡的清幽。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花。”
(宋?趙師秀《有約》)描繪了江南黃梅天多雨、處處蛙鳴的鄉村景致。 “林外鳴鳩春雨歇,屋頭初日杏花繁。”
(宋?歐陽修《田家》)遠處鳩聲悅耳,近處杏花映日,動靜相宜,聲色互襯,展現出江南農家雨后新晴的明媚春光。 “土膏欲動雨頻催,萬草千花一餉開。”
(宋?范成大《四時田園雜興》之一)春風春雨,滋潤大地,草木萌發,百花開放,織成一幅生機盎然的春景圖。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宋?蘇軾《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五絕》)寫烏云翻滾如墨,夏日的陣雨云尚未來得及把山遮住,但如跳動的珍珠般的雨點也撲天蓋地地打向了船艙。
“風如拔山努,雨如決河傾。”(宋?陸游《大風雨中作》)寫出了風狂雨猛的態勢。
“雷聲千嶂落,雨色萬峰來。”(明?李攀龍《廣陽山道中》)雷聲轟鳴,如千座高峰倒塌;暴雨傾注,煙云滾滾,似萬座山峰迎面撲來,寫出了大雷雨的氣勢。
“一雁下投天盡處,萬山浮動雨來初。”(清?查慎行《登寶婺樓》)上句寫暴雨來臨,大雁疾飛避雨;下句寫暴雨來勢迅猛,萬山似在雨中浮動。
另外,借雨起興抒情的詩也不少。如:“風雨如晦,雞鳴不已。”
(《詩?。
五、形容細膩的詩句
我也是百度來的 哈哈只緣感君一回顧,使我思君朝與暮。
---《漢樂府》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越人歌》死生契闊,與子成說。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詩經*邶風》豈不爾思,遠莫致之。
女子有行,遠父母兄弟。---《詩經*衛風》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張籍《節婦吟》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張先《千秋歲》問人間,情是何物。
直叫生死相許。---元好問《摸魚兒》重疊淚痕緘錦字,人生只有情難死。
---文廷式《蝶戀花》他生莫做有情癡,人間無地著相思。---況周頤《浣溪沙》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潔。
---范成大《車遙遙篇》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辛棄疾《青玉案》今古恨,幾千般,只應離合是悲歡。
---辛棄疾《鷓鴣天》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范仲淹《蘇幕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