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于“情為何物”的古詩有哪些
摸魚兒·雁丘詞
金朝:元好問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
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癡兒女。
君應有語:渺萬里層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誰去?
橫汾路,寂寞當年簫鼓,荒煙依舊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風雨。
天也妒,未信與,鶯兒燕子俱黃土。
千秋萬古,為留待騷人,狂歌痛飲,來訪雁丘處。
“情為何物”的古詩僅此一首,下面列舉與情相關的古詩:
1.浣溪沙·閨情
宋代:李清照
繡面芙蓉一笑開。斜飛寶鴨襯香腮。
眼波才動被人猜。 一面風情深有韻,
半箋嬌恨寄幽懷。月移花影約重來。
2.怨情
唐代:李白
美人卷珠簾,深坐顰蛾眉。
但見淚痕濕,不知心恨誰。
3.寫情
唐代:李益
水紋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
從此無心愛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樓。
4.生查子·藥名閨情
宋代:陳亞
相思意已深,白紙書難足。
字字苦參商,故要檀郎讀。
分明記得約當歸,遠至櫻桃熟。
何事菊花時,猶未回鄉曲。
5.四字令·情深意真
宋代:劉過
情深意真。眉長鬢青。
小樓明月調箏。寫春風數聲。
思君憶君。魂牽夢縈。
翠銷香暖云屏。更那堪酒醒。
二、情為何物 出自哪首詩句
是一首詞: 《摸魚兒·雁丘詞》 (金)元好問 太和五年乙丑歲赴試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日獲一雁殺之亦,其一脫網者悲鳴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余因買得之,葬于汾水之上,累石為識,號曰雁丘,并做《雁丘詞》。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癡兒女,君應有語。
渺萬里層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誰去?橫汾路,寂寞當年簫鼓,荒煙依舊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風雨。
天地妒,未信與,鶯兒燕子俱黃土,千秋萬古。為留待騷人,狂歌痛飲,來訪雁丘處。
三、關于情為何物的古詩有哪些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癡兒女。
君應有語,渺萬里層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誰去?上邪! 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 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佇倚危樓風細細。
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里。
無言誰會憑闌意。 擬把疏狂圖一醉。
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
為伊消得人憔悴。數聲鶗鴂。
又報芳菲歇。惜春更把殘紅折。
雨輕風色暴,梅子青時節。永豐柳, 無人盡日飛花雪。
莫把幺弦撥。怨極弦能說。
天不老,情難絕。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
夜過也,東窗未白凝殘月。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滿春衫袖。紅藕香殘玉簟秋。
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 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綠楊芳草長亭路,年少拋人容易去。樓頭殘夢五更鐘,花底離情三月雨。
無情不似多情苦,一寸還成千萬縷。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
憶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 單衫杏子紅,雙鬢鴉雛色。
西洲在何處?兩槳橋頭渡。 日暮伯勞飛,風吹烏臼樹。
樹下即門前,門中露翠鈿。 開門郎不至,出門采紅蓮。
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 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
置蓮懷袖中,蓮心徹底紅。 憶郎郎不至,仰首望飛鴻。
鴻飛滿西洲,望郎上青樓。 樓高望不見,盡日欄桿頭。
欄桿十二曲,垂手明如玉。 卷簾天自高,海水搖空綠。
海水夢悠悠,君愁我亦愁。 南風知我意,吹夢到西洲。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飲馬長城窟行 青青河畔草,綿綿思遠道。 遠道不可思,宿昔夢見之。
夢見在我傍,忽覺在他鄉。 他鄉各異縣,展轉不相見。
枯桑知天風,海水知天寒。 入門各自媚,誰肯相為言。
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 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
長跪讀素書,書中竟何如? 上言加餐食,下言長相憶。一重山 兩重山 山高天遠煙水寒 相思楓葉丹 /菊花開 菊花殘 塞雁高飛人未還 一廉風月閑。
四、問世間情為何物詩句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癡兒女。君應有語,渺萬里層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誰去?
上邪! 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
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里。無言誰會憑闌意。
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數聲鶗鴂。又報芳菲歇。惜春更把殘紅折。雨輕風色暴,梅子青時節。永豐柳,
無人盡日飛花雪。
莫把幺弦撥。怨極弦能說。天不老,情難絕。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
夜過也,東窗未白凝殘月。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滿春衫袖。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 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綠楊芳草長亭路,年少拋人容易去。樓頭殘夢五更鐘,花底離情三月雨。
無情不似多情苦,一寸還成千萬縷。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
憶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
單衫杏子紅,雙鬢鴉雛色。
西洲在何處?兩槳橋頭渡。
日暮伯勞飛,風吹烏臼樹。
樹下即門前,門中露翠鈿。
開門郎不至,出門采紅蓮。
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
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
置蓮懷袖中,蓮心徹底紅。
憶郎郎不至,仰首望飛鴻。
鴻飛滿西洲,望郎上青樓。
樓高望不見,盡日欄桿頭。
欄桿十二曲,垂手明如玉。
卷簾天自高,海水搖空綠。
海水夢悠悠,君愁我亦愁。
南風知我意,吹夢到西洲。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飲馬長城窟行
青青河畔草,綿綿思遠道。
遠道不可思,宿昔夢見之。
夢見在我傍,忽覺在他鄉。
他鄉各異縣,展轉不相見。
枯桑知天風,海水知天寒。
入門各自媚,誰肯相為言。
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
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
長跪讀素書,書中竟何如?
上言加餐食,下言長相憶。
一重山 兩重山
山高天遠煙水寒
相思楓葉丹
/
菊花開 菊花殘
塞雁高飛人未還
一廉風月閑
五、關于“情為何物”的古詩有哪些
摸魚兒·雁丘詞 金朝:元好問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
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癡兒女。 君應有語:渺萬里層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誰去? 橫汾路,寂寞當年簫鼓,荒煙依舊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風雨。 天也妒,未信與,鶯兒燕子俱黃土。
千秋萬古,為留待騷人,狂歌痛飲,來訪雁丘處。 “情為何物”的古詩僅此一首,下面列舉與情相關的古詩: 1.浣溪沙·閨情 宋代:李清照 繡面芙蓉一笑開。
斜飛寶鴨襯香腮。 眼波才動被人猜。
一面風情深有韻, 半箋嬌恨寄幽懷。月移花影約重來。
2.怨情 唐代:李白 美人卷珠簾,深坐顰蛾眉。 但見淚痕濕,不知心恨誰。
3.寫情 唐代:李益 水紋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 從此無心愛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樓。
4.生查子·藥名閨情 宋代:陳亞 相思意已深,白紙書難足。 字字苦參商,故要檀郎讀。
分明記得約當歸,遠至櫻桃熟。 何事菊花時,猶未回鄉曲。
5.四字令·情深意真 宋代:劉過 情深意真。眉長鬢青。
小樓明月調箏。寫春風數聲。
思君憶君。魂牽夢縈。
翠銷香暖云屏。更那堪酒醒。
六、問世上情為何物下一句是什么
問世上情為何物下一句是,直教生死相許。
出自金代文學家元好問創作的《摸魚兒·雁丘詞》。此詞是詞人為雁殉情而死的事所感動而作的,寄托自己對殉情者的哀思。
全詩(節選)如下: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
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癡兒女。君應有語:渺萬里層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誰去?
譯文如下:
天啊!請問世間的各位,愛情究竟是什么,竟會令這兩只飛雁以生死來相對待?南飛北歸遙遠的路程都比翼雙飛,任它多少的冬寒夏暑,依舊恩愛相依為命。
比翼雙飛雖然快樂,但離別才真的是楚痛難受。到此刻,方知這癡情的雙雁竟比人間癡情兒女更加癡情!
相依相伴,形影不離的情侶已逝,真情的雁兒心里應該知道,此去萬里,形孤影單,前程渺渺路漫漫,每年寒暑,飛萬里越千山,晨風暮雪,失去一生的至愛,形單影只,即使茍且活下去又有什么意義呢?
擴展資料:
此詞上闋開篇一句“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一個“問”字破空而來,為殉情者發問 ,實際也是對殉情者的贊美。“直教生死相許”則是對“情是何物”的震撼人心的回答。在“生死相許”之前加上“直教”二字,更加突出了“情”的力量。
大雁秋天南下越冬而春天北歸,雙宿雙飛。作者稱他們為“雙飛客”,賦予它們比翼雙飛以世間夫妻相愛的理想色彩。“天南地北”從空間落筆,“幾回寒暑”從時間著墨,用高度的藝術概括,寫出了大雁的相依為命、相濡以沫的生活歷程,為下文的殉情作了必要的鋪墊。
“君應有語,渺萬里層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誰去”這四句是對大雁殉情前心理活動細致入微的揣摩描寫。當網羅驚破雙棲夢之后,作者認為孤雁心中必然會進行生與死、殉情與偷生的矛盾斗爭。但這種猶豫與抉擇的過程并未影響大雁殉情的摯誠。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百科——雁丘詞
七、"問世間情為何物"的下一句是什么
“問世間情為何物"的下一句是”直教人生死相許“,出自金、元之際著名文學家元好問的《摸魚兒·雁丘詞》。
全文:
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癡兒女。君應有語,渺萬里層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誰去?
橫汾路,寂寞當年簫鼓,荒煙依舊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風雨。天也妒,未信與,鶯兒燕子俱黃土。千秋萬古,為留待騷人,狂歌痛飲,來訪雁丘處。
賞析:
遙想雙雁,“天南地北”冬天南下越冬而春天北歸,“幾回寒暑”中雙宿雙飛,相依為命,一往情深。既有歡樂的團聚,又有離別的辛酸,但沒有任何力量可以把它們分開。而“網羅驚破雙棲夢”后,‘只影向誰去’?愛侶已逝,安能獨活!于是“脫網者”痛下決心追隨于九泉之下,“自投地死”。
'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癡兒女。'情,可超脫生死,永久不滅。生命寶貴,情更無價。癡情兒女,相依為命,冬去春來,幾多風雨。而兩情相悅,又有什么能攫去共同生活的樂趣呢?像大雁這樣的癡情兒女,在人間更應有多少?那失偶的悲雁,迷茫,惆悵,無所依托,心懷情愛而不得寄,縱是“萬里層云,千山暮雪”也阻隔不斷那強烈的為情而死的執著。元好問為情雁而觸動懷古傷今之情。情超生死,愛情永在。
過片以后,元好問又借助周圍景物襯托大雁殉情后的凄苦。懷想漢武當年游幸汾河,何等壯觀威嚴,而今簫聲鼓動已沉寂千年,汾河灣內平原漠漠,荒煙裊裊,縱是聲聲招魂,怎喚回那“簫鼓鳴兮發擢歌”之盛況?天音高一聲,低一聲,莫不是山鬼枉自哀啼?刻骨銘心的愛情連上蒼也難相信,以致要妒忌它們愛得執著。雁死不能復生,而雙雁合葬之雁丘,豈是那些平常的鶯兒燕子的一抔黃土所能比。忠貞的愛情應該為人歌頌,悲慘的雙雁應該受人憑吊,“千秋萬古,為留待騷人,狂歌痛飲,來訪雁丘處”。
全詞行文并不復雜,而行文騰挪多變,用事實回答了什么是至情,寄人生哲理于淡悟之外。《神雕俠侶》中李莫愁的狂歌當哭,雌雄雙雕的先后投水而死,更增加了其詩中的意境。
八、"問世間情為何物",后面三句是什么
樓主問的那首詞名稱叫《邁陂塘·雁丘詞》(元好問),原名是《摸魚兒》。
這首詞起先是沒有多少人在意的,后來金庸在《神雕俠侶》中引用到“赤煉仙子”李莫愁 身上才得以廣為流傳,成為人們的口頭禪,可以說這首詞是因李莫愁后來才流行起來的。以下是作者原文:
===================================================================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癡兒女。君應有語,渺萬里層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誰去。
橫汾路,寂寞當年簫鼓,荒煙依舊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風雨。天也妒,未信與,鶯兒燕子俱黃土。千秋萬古,為留待騷人,狂歌痛飲,來訪雁邱處。
===================================================================
現在人們都說成“直教人生死相許”,但是原文中沒有這個“人”字。
欲需詳細了解《邁陂塘·雁丘詞》請查閱百度百科 http://**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