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代自白詩描寫女生
1.章臺柳,章臺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縱使長條似舊垂,也應攀折他人手。
原指唐人韓君平,他在安史之亂中與妻子柳氏失散。戰亂之后,他不知道妻子是否還活著,更不知道她在哪里、是否改嫁?于是請人帶了一袋黃金和一頁詩文去尋訪妻子的下落。
而與丈夫失散若干年之后的柳氏已經削去頭發作了尼姑,嗚咽之余回信是一首《楊柳枝》:“楊柳枝,芳菲節,所恨年年贈離別。一葉隨風忽報秋,縱使君來豈堪折” 后有以章臺柳比喻妓女 2. 歡寢方濃,恨雞聲之斷愛;? 思憐未洽,嘆馬足以無情。
? 使我勞心,因君減食;? 再期后會,以結齊眉。 長安名妓劉國容,國色天香,才思敏捷,常與詩人們迭吟遞唱。
她與新科進士郭昭述情濃似酒,離別時贈情郎的一首短詩。 雖寫離別,但卻是何等風光旖旎。
3.遣懷 作者:唐·杜牧 落魄江湖載酒行,楚腰纖細掌中輕。 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幸名。
此追憶揚州歲月之作。杜牧于文宗大和七年至九年(833-835)在淮南節度使牛僧孺幕府任推官,轉掌書記,居揚州。
當時他三十一、二歲,頗好宴游。從此詩看,他與揚州青樓女子多有來往,詩酒風流,放浪形骸。
故日后追憶,乃有如夢如幻、一事無成之嘆。 小杜也算是唐詩人中的風流才子 表面放蕩不羈,留連勝色,可其實他詩憂國憂民吧。
他另一首寫歌女的詩: 泊秦淮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4.這說到后庭花,不得不說南朝陳后主的貴妃張麗華,她本是歌妓出身,發長七尺,光可鑒人,陳后主對她一見鐘情,據說朝堂之上,還常將其放在膝上共商國事。當時楊堅正積蓄兵力,有奪取天下之心,而陳后主并不在意,還整天過著花天酒地的生活。
陳后主在光照殿前,又建“臨春”、“結綺”、“望仙”三閣,自居臨春閣,張麗華住結綺閣,龔孔二貴妃同住望仙閣,整日只作飲酒賦詩之事。 陳后主曾做一首《玉樹后庭花》: 麗宇芳林對高閣,新裝艷質本傾城; 映戶凝嬌乍不進,出帷含態笑相迎。
妖姬臉似花含露,玉樹流光照后庭; 花開花落不長久,落紅滿地歸寂中! 5.白居易的《琵琶行》里亦有幾句: 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 曲罷曾教善才服,妝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 鈿頭銀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污。
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閑度。 弟走從軍阿姨,暮去朝來顏色故。
門前冷落鞍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 倒像是寫青樓女子的一生。
6.李賀的將進酒里有: 琉璃鐘,琥珀濃, 小槽酒滴真珠紅。 烹龍炮鳳玉脂泣, 羅幃繡幕圍香風。
吹龍笛,擊鼉鼓; 皓齒歌,細腰舞。(可用作青樓酒宴描寫) 7.淫詞濫調: 幸因今日,得睹嬌娥。
眉如初月,目引橫波。素胸未消殘雪,透輕羅。
朱含碎玉,云髻婆姿。 兩眼如刀,渾身似玉,風流第一佳人。
及時衣著,梳頭京樣,素質艷麗青春。善別官商,能調絲竹,歌令尖新。
十指如玉如蔥,凝酥體雪透羅裳里。 水精簾里頗黎枕,暖香惹夢鴛鴦錦。
以上雖然惡俗,有點低級趣味,但可用作青樓女子描寫的說。
二、革命先烈寫的詩詞
我的自白書
作者:葉挺
任腳下響著沉重的鐵鐐,
任你把皮鞭舉得高高,
我不需要什么“自白”,
哪怕胸口對著帶血的刺刀!
人,不能低下高貴的頭,
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
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
死亡也無法叫我開口!
對著死亡我放聲大笑,
魔鬼的宮殿在笑聲中動搖;
這就是我━━一個**員的“自白”,
高唱凱歌埋葬蔣家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