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于凡事不鉆牛角尖的名言會短語還有就是像不念過去 不畏將來 還有
不到黃河不死心
我寧可做人類中有夢想和有完成夢想的愿望的、最渺小的人,而不愿做一個最偉大的、無夢想、無愿望的人。 ——紀伯倫
過去屬于死神,未來屬于自己。 ——雪 萊
對于年輕人來說,未來是一個仙境。 ——塞 拉
我們的理想,不管怎么樣,都屬于未來。 ——奇雷特
1 不管發生什么事,都請安靜且愉快地接受人生,勇敢地、大膽地,而且永遠地微笑著。—— 盧森堡
2 人要是懼怕痛苦,懼怕種種疾病,懼怕不測的事情,懼怕生命的危險和死亡,他就什么也不能忍受了。—— 盧 梭
3 人的一生,總是難免有浮沉。不會永遠如旭日東升,也不會永遠痛苦潦倒。反復地一浮一沉,對于一個人來說,正是磨練。因此,浮在上面的,的,不必驕傲;沉在底下的,更用不著悲觀。必須以率直、謙虛的態度,樂觀進取、向前邁進。 —— 松下幸之助
二、有什么鉆牛角尖的例子和評語
鉆牛角尖,是讀書者亂咬濫嚼常犯的毛病之一,有時候還自以為是“認真”。
鉆牛角尖者,最后不是無路可走,便是走向了反面。鉆牛角尖者名家也大有人在。
大詩人、大考古學家郭沫若先生為了證明杜甫不是人民的詩人,竟然從杜甫“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的詩句中咬出這樣的結論:一層茅有一尺三寸厚,三重茅就是三尺九寸厚,屋子里應該很暖和。他認為“布衾多年冷似鐵,驕兒惡臥踏里裂”是杜甫欺人之談,并由此“鉆”出個杜甫不是詩圣、不是人民詩人,而是個黑心地主的錯誤結論。
這是郭沫若先生晚年在學術研究不正風氣的影響下做學問的一次失誤(見《李白與杜甫》)。如“白發三千丈”、“飛流直下三千尺”、“黃河之水天上來”、“朝如青絲暮成雪”等都是氣勢恢宏的浪漫主義佳句,如果一味地胡咬亂嚼,它們還不都成了唯心主義的鐵證?倘真如此,想來天下也就無文學了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