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于勿忘初心的詩歌
1、不忘初心 陳建偉 有一種草叫勿忘我, 正因為它歷經風雨而不改初衷。
才激情演繹出千古佳句世代傳承,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有一份情叫未了情。 從一見鐘情到相依相靠老死終生, 才有了天仙配、梁祝情、孟姜女哭長城, 這樣的千古絕唱到如今依然火紅。
有一種愛叫長相依, 從呱呱墜地到蓋棺論定貫穿始終, 才有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小愛家恩大愛國情,有一件事叫終身事, 從大處著眼到小處著手盡瘁鞠躬。
才有了咬定青山不放松, 一張藍圖繪到底的百年基業成功,有一種人叫一根筋, 認準的事就堅持這個理雷打不動。 才有了桃園三結義, 鐵面無私包青天的美名萬代傳頌,只要癡心不改就能成就無悔人生。
2、銘記初心 宋元征 一人,一書,一杯水。 臨窗而坐, 念念書中語, 不需濃烈相守,只求淡淡相依。
一切開始的緣由, 銘記于心, 哪怕現實紛擾。 不善于世, 惟愿守的心中安寧, 三五好友。
相知相聚, 夢中的小屋, 裝滿待閱的書籍, 待那人尋去。 時間太短, 日子太長, 用筆勾勒回憶。
3、勿忘初心,坦蕩前行 宋集 有人說,今日之苦,人生之幸; 歲月漫漫,山不轉水轉。 甘與苦,皆為生活本真的味道。
生命中之擁有,五味雜陳,千姿百態, 明與暗,聚與散,恩與怨, 皆應順其自然。沒有過不去的坎,沒啥必要郁悶而糾結。
理應坦然,且須淡然!去了,來了;舍得,不舍, 且為意念之所,預料之中。 得之我幸,失之無憂! 不忘初心,坦然前行!懷一顆善良本真的心去努力, 去拼搏, 而不是自私自利, 不擇手段地去獲取。
生活中,有太多東西, 注定難以得到。內心應矜持一份謙讓,一份淡泊, 在得失之間留一份從容,置一份灑脫。
人的一生是一條上下波動的曲線, 有時候高,有時候低。抒一筆清遠前行,盈一懷陽光燦爛, 一指蒼茫處,淡淡流年香。
4、勿忘,曾經的初心 程琪 樹葉總是忘記給它帶來溫暖的春風 , 鮮花總是忘記給它帶來榮譽的彩蝶。 就像我們,總是忘記, 忘記自己曾經的模樣 。
你說我我變得無理取鬧,不在愛你 , 我說你變的野蠻潑辣,不在溫柔 。 也許我忘記了曾經給我帶來的歡笑 , 也許你忘記了曾經我給你的美好。
一個轉身,一次沉默 , 僅僅就用了一分鐘的時間, 你我便像陌路人一般, 或許我真的忘記了故事的開頭的適逢其會。 或許你并不知道故事的結局竟是花開兩朵, 我們變了,變得不是相互的愛, 而是我們最初的那顆永恒不變的心 。
我偶爾會回到橋邊,回想過往。 回想曾經的一切,最重要的是, 我必須提醒自己 , 勿忘,曾經的自己, 勿忘,曾經的初心 。
5、勿忘初心 佚名 你說你想要, 面朝大海 春暖花開的生活, 一年四季沉浸在風浪濤濤后的平靜。 那里有海鷗在浪花飛舞, 有貝殼在沙灘繽紛, 那里有 可望而不可及的夢。
有你埋藏下來的顆顆花種, 日復一日的陽光下, 一切都是那樣美好。 潮起潮落里看到新的希望, 望著魚兒在沙灘向海里翻騰, 看船兒在洶浪中漂流。
你笑了, 才知道海的那方有著不同的夢想, 多年后的你收拾好行囊, 回到了這你憧憬許久了的地方。 依偎妖嬈在向著太陽, 你哭了, 這才是你最初的理想。
二、與不忘初心類似的詩句
1、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龜雖壽》兩漢:曹操
譯文:
年老的千里馬躺在馬棚里,它的雄心壯志仍然是能夠馳騁千里。有遠大抱負的人士到了晚年,奮發思進的雄心不會止息。
2、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行路難·其一》唐代:李白
譯文:
相信總有一天,能乘長風破萬里浪; 高高掛起云帆,在滄海中勇往直前!
3、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竹石》清代:鄭燮
譯文:
經歷成千上萬次的折磨和打擊,它依然那么堅強,不管是酷暑的東南風,還是嚴冬的西北風,它都能經受得住,還會依然堅韌挺拔。
4、學道須當猛烈,始終確守初心,纖毫物欲不相侵。——《西江月》唐代:王唯一
釋義:
學習道理應當具有強烈的決心,而且要從始至終保留好當初的那份心意,不讓分毫的物欲侵入我們的內心。
5、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夏日絕句》宋代:李清照
譯文:到今天人們還在懷念項羽,因為他不肯茍且偷生,退回江東。
三、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全詩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活著,即是一種修行。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初心易得,始終難守。不忘初心,方得始終,若忘初心,幻湮迷滅。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不拒本心,是謂自在。 何謂“初心”、“初發心”,有慧月法師這般解讀: 何謂初發心?它是我們踏入佛門之始,心中秉持的那顆當仁不讓的成佛利生之心,那份最真誠質樸的求法向道之愿。
在佛門中,最看重的就是這份初心。在紛擾變化的世界中,發心最真實;一切發心中,菩提心最穩固;相續的菩提心中,初發之心最珍貴。
擴展資料: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這句話是解讀自《華嚴經》的部分經文,《華嚴經》并沒有這樣的原句,所以這句話是概括出來的。 初心,就是當初的心意,指事情一開始所抱持的信念。
方:才,才能.得:得到.始終:其實只是指終,終了,完成。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的意思就是說一個人做事情,始終如一的保持當初的信念,最后就一定能得到成功。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十七:三世一切諸如來,靡不護念初發心。《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十九:如菩薩初心,不與后心俱。
《大方廣佛華嚴經》,梵名,或稱《雜華經》。中國華嚴宗即依據本經,立法界緣起、事事無礙等妙義為宗旨。
四、關于不忘初心的句子有哪些
激勵人不忘初心的句子
1. 每天告訴自己一次,我真的很不錯。
2. 理想的路總是為有信心的人預備著。
3. 樂觀者在災禍中看到機會;悲觀者在機會中看到災禍。
4. 樂觀本身就是一種成功。烏云后面依然是燦爛的晴天。
5. 經驗是由痛苦中粹取出來的。
6. 好好扮演自己的角色,做自己該做的事。
7. 凡真心嘗試助人者,沒有不幫到自己的。
8. 世上最累人的事,莫過于虛偽的過日子。
9. 磨礪內心比油飾外表要難得多,世界上沒有永恒的懦弱,也沒有永恒的堅強,萬事靠自己,但是一定要放下懦弱,活的有尊嚴,活出你的堅強,才真正的體現你的自信和力量,你的活才更有價值!
10. 勇于接受自己的失敗,告訴自己,這就是自己的現實,也許不是自己該去發揮的地方,還是讓自己到最適合自己戰斗的方面去吧!勇敢的接受自己的失敗,會讓你的心態更平和更坦然,也會讓你心無旁騖,更會讓你的心靈得到解脫和撫慰。
11. 人不論是面對快樂與幸福,還是痛苦與挫折,都不能沉迷其中,以致于最終毀滅了自己。人生沒有永遠的痛苦,也沒有永遠的快樂,坦然平和地去面對一切,這才是一個真正的強者。在順境中把握當下是一種功夫,在逆境中活在當下更是一種境界。固執己見,容易進入死角,產生心理壓力。
12. 要銘記在心:每天都是一年中最美好的日子。羨慕別人的人,若僅停留在羨慕上,就永遠只有羨慕別人的份兒。學會羨慕自己,而后知道感恩,最終贏取成功。世界上慕人者眾,羨己者寡,做多數人不做的事兒,就贏過多數的人了。學會羨慕自己,你才更容易珍惜擁有的。學會羨慕自己。適合自己生活的才是最好。
13. 鋼是在烈火和急劇冷卻里鍛煉出來的,所以才能堅硬和什么也不怕。我們的一代也是這樣的在斗爭中和可怕的考驗中鍛煉出來的,學習了不在生活面前屈服。——奧斯特洛夫斯基
14. 不要逃避問題;正視問題。當然,這不容易。在這個世上,任何人都不可能把他所遇到的問題處理得滴水不漏,也沒必要馬上處理,這不是生活的目的。其實,面對挫折,我們會沮喪,會傷心,會受到傷害,會跌倒。正視問題,和時間一到去學習,去適應,去解決,這才是生活的真正目的。這樣,才能塑造一個真正的人。
15. 這個世界冰天雪地不是我們的錯,衣不蔽體也不是我們的錯。在寒風刺骨的時候,最起碼我們可以自己把自己抱的緊一點,或站起來跑一圈。我們的身體里蘊含著無盡的能量,我們可以自己溫暖自己。——獨木舟《深海里的星星》
五、勸說員工不忘初心的話語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含義:
不要忘記人最初的時候那顆本心,即人之初那一顆與生俱來的善良、真誠、無邪、進取、寬容、博愛之心。多應用在事業、生活、愛情等方面,以提醒人們去懂得感恩,去看清人生與自身。
華嚴經經文里有四個字“不忘初心”,被很多人用作座右銘。我們每一個人不管是讀書或是工作,都有一個志愿,都有一個最初的發心。比方說:我想做一個公務員、教師、企業家、記者、演藝人員……,你如果不忘記自己最初的發心,就會鍥而不舍地一直向前邁進,把該做的工作做好。
喬布斯說,“佛教中有一句話:初學者的心態;擁有初學者的心態是件了不起的事情。”
出自佛家箴言:“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對于有靈魂的人來說,這其實是一次生命的拷問。所謂初心,大概是所有人最初的理想、目標和準則。在經過風雨的捶打,歲月的洗練后,是否能夠“我心依舊”?
日文。要用古典表達方式:初心を忘れず、始終を得れ。
《華嚴經》中有“初心”兒子,原文如下:
「若人得聞是,希有自在法,能生歡喜心,疾除疑惑網。一切知見人,自說如是言,如來無不知,是故難思議。無有從無智,而生于智慧,世間常暗冥,是故無能生。如色及非色,此二不為一,智無智亦然,其體各殊異。如相與無相,生死及涅槃,分別各不同,智無智如是。世界始成立,無有敗壞相,智無智亦然,二相非一時。如菩薩初心,不與后心俱,智無智亦然,二心不同時。譬如諸識身,各各無和合,智無智如是,究竟無和合。如阿伽陀藥,能滅一切毒,有智亦如是,能滅于無智。如來無有上,亦無與等者,一切無能比,是故難值遇。」
初心
1.本意。 晉 干寶 《搜神記》卷十五:“既不契於初心,生死永訣。” 宋 王禹偁 《求致仕第一表》:“ 岑文本 之初心,止于縣令。”郭沫若 《萬引》:“我的初心是想在創作上得些觀摩。”
2.佛教語。指初發心愿學習佛法者。《景德傳燈錄?弘教大師》:“初心后學,近入叢林;方便門中,乞師指示。”
3.日語 しょしん syo shin (日本語)
初衷、初志、初愿之意。
[名?形動]
(1). 最初に思い立ったときの純真な気持ち。初志。「―を貫く」
(2). 物事の習い始めであること。また、そのさま。初學
六、不忘初心 方得始終 出自誰的詩詞,全文是什么
“不忘初心 方得始終”出自《華嚴經》,但《華嚴經》的原文沒有這八個字。
這句話是概括出來的。 解讀自《華嚴經》的部分經文:《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十七:三世一切諸如來,靡不護念初發心。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十九:如菩薩初心,不與后心俱。 初心,就是當初的心意,指事情一開始所抱持的信念。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的意思就是說一個人做事情,始終如一的保持當初的信念,最后就一定能得到成功。 擴展資料: 《大方廣佛華嚴經》,梵名,或稱《雜華經》。
中國華嚴宗即依據本經,立法界緣起、事事無礙等妙義為宗旨。 《大方廣佛華嚴經》系‘法喻因果’并舉,‘理智人法’兼備之名稱,一經之要旨,皆在此中。
大,即包含之義;方,即軌范之義;廣,即周遍之義。亦即總說一心法界之體用,廣大而無邊,稱為大方廣。
佛,即證入大方廣無盡法界者;華,即成就萬德圓備之果體的因行譬喻;故開演因位之萬行,以嚴飾佛果之深義,則稱為佛華嚴。總之,大方廣佛華嚴系所詮之義理,而‘經’則為能詮之言教。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大方廣佛華嚴經》。
七、形容初心的詩句
1、《龜雖壽》
漢代:曹操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
騰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
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譯文:神龜雖然十分長壽,但生命終究會有結束的一天;騰蛇盡管能騰云乘霧飛行,但終究也會死亡化為土灰。年老的千里馬雖然伏在馬槽旁,雄心壯志仍是馳騁千里。
壯志凌云的人士即便到了晚年,奮發思進的心也永不止息。人壽命長短,不只是由上天決定;調養好身心,就定可以益壽延年。真是幸運極了,用歌唱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2、《畫菊》
宋代:鄭思肖
花開不并百花叢,獨立疏籬趣未窮。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譯文:你在秋天盛開,從不與百花為叢。獨立在稀疏的籬笆旁邊,你的情操意趣并未衰窮。寧可在枝頭上懷抱著清香而死,絕不會吹落于凜冽北風之中!
3、《竹石》
清代:鄭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譯文:緊緊咬定青山不放松,原本深深扎根石縫中。千磨萬擊身骨仍堅勁,任憑你刮東西南北風。
4、《歸園田居(其一)》
魏晉:陶淵明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
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
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
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
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戶庭無塵雜,虛室有余閑。
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
譯文:少小時就沒有隨俗氣韻,自己的天性是熱愛自然。偶失足落入了仕途羅網,轉眼間離田園已十余年。籠中鳥常依戀往日山林,池里魚向往著從前深淵。我愿在南野際開墾荒地,保持著拙樸性歸耕田園。繞房宅方圓有十余畝地,還有那茅屋草舍八九間。
榆柳樹蔭蓋著房屋后檐,爭春的桃與李列滿院前。遠處的鄰村舍依稀可見,村落里飄蕩著裊裊炊煙。深巷中傳來了幾聲狗吠,桑樹頂有雄雞不停啼喚。庭院內沒有那塵雜干擾,靜室里有的是安適悠閑。久困于樊籠里毫無自由,我今日總算又歸返林山。
5、《芙蓉樓送辛漸》
唐代: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譯文:迷蒙的煙雨,連夜灑遍吳地江天;清晨送走你,孤對楚山離愁無限!朋友啊,洛陽親友若是問起我來;就說我依然冰心玉壺,堅守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