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于善的古詩大全
《帝京篇十首》李世民秦川雄帝宅,函谷壯皇居。
綺殿千尋起,離宮百雉余。連薨遙接漢,飛觀迥凌虛。
云日隱層闕,風煙出綺疏。巖廊罷機務,崇文聊駐輦。
玉匣啟龍圖,金繩披鳳篆。韋編斷仍續,縹帙舒還卷。
對此乃淹留,欹案觀墳典。移步出詞林,停輿欣武宴。
雕弓寫明月,駿馬疑流電。驚雁落虛弦,啼猿悲急箭。
閱賞誠多美,于茲乃忘倦。鳴笳臨樂館,眺聽歡芳節。
急管韻朱弦,清歌凝白雪。彩鳳肅來儀,玄鶴紛成列。
去茲鄭衛聲,雅音方可悅。芳辰追逸趣,禁苑信多奇。
橋形通漢上,峰勢接云危。煙霞交隱映,花鳥自參差。
何如肆轍跡,萬里賞瑤池。飛蓋去芳園,蘭橈游翠渚。
萍間日彩亂,荷處香風舉。桂楫滿中川,弦歌振長嶼。
豈必汾河曲,方為歡宴所。落日雙闕昏,回輿九重暮。
長煙散初碧,皎月澄輕素。搴幌玩琴書,開軒引云霧。
斜漢耿層閣,清風搖玉樹。歡樂難再逢,芳辰良可惜。
玉酒泛云罍,蘭肴陳綺席。千鐘合堯禹,百獸諧金石。
得志重寸陰,忘懷輕尺璧。建章歡賞夕,二八盡妖妍。
羅綺昭陽殿,芬芳玳瑁筵。佩移星正動,扇掩月初圓。
無勞上懸圃,即此對神仙。以茲游觀極,悠然獨長想。
披卷覽前蹤,撫躬尋既往。望古茅茨約,瞻今蘭殿廣。
人道惡高危,虛心戒盈蕩。奉天竭誠敬,臨民思惠養。
納善察忠諫,明科慎刑賞。六五誠難繼,四三非易仰。
廣待淳化敷,方嗣云亭響。《重幸武功》李世民代馬依朔吹,驚禽愁昔叢。
況茲承眷德,懷舊感深衷。積善忻余慶,暢武悅成功。
垂衣天下治,端拱車書同。白水巡前跡,丹陵幸舊宮。
列筵歡故老,高宴聚新豐。駐蹕撫田畯,回輿訪牧童。
瑞氣縈丹闕,祥煙散碧空。孤嶼含霜白,遙山帶日紅。
于焉歡擊筑,聊以詠南風。《賦尚書》李世民崇文時駐步,東觀還停輦。
輟膳玩三墳,暉燈披五典。寒心睹肉林,飛魄看沉湎。
縱情昏主多,克己明君鮮。滅身資累惡,成名由積善。
既承百王末,戰兢隨歲轉。《過王濬墓》李隆基吳國分牛斗,晉室命龍驤。
受任敵已滅,策勛名不彰。居美未盡善,矜功徒自傷。
長戟今何在,孤墳此路傍。不觀松柏茂,空余荊棘場。
嘆嗟懸劍隴,誰識夢刀祥。《過大哥宅探得歌字韻》李隆基魯衛情先重,親賢愛轉多。
冕旒豐暇日,乘景暫經過。戚里申高宴,平臺奏雅歌。
復尋為善樂,方驗保山河。《同玉真公主過大哥山池》李隆基地有招賢處,人傳樂善名。
鶩池臨九達,龍岫對層城。桂月先秋冷,蘋風向晚清。
鳳樓遙可見,仿佛玉簫聲。《唐明堂樂章?皇嗣出入升降》武則天至人光俗,大孝通神。
謙以表性,恭惟立身。洪規載啟,茂典方陳。
譽隆三善,祥開萬春。《從駕幸少林寺》武則天陪鑾游禁苑,侍賞出蘭闈。
云偃攢峰蓋,霞低插浪旗。日宮疏澗戶,月殿啟巖扉。
金輪轉金地,香閣曳香衣。鐸吟輕吹發,幡搖薄霧霏。
昔遇焚芝火,山紅連野飛。花臺無半影,蓮塔有全輝。
實賴能仁力,攸資善世威。慈緣興福緒,于此罄歸依。
風枝不可靜,泣血竟何追。《和題丹景山至德寺》徐氏丹景山頭宿梵宮,玉輪金輅駐虛空。
軍持無水注寒碧,蘭若有花開晚紅。武士盡排青嶂下,內人皆在講筵中。
我家帝子傳王業,積善終期四海同。《奉和圣制經河上公廟應制》蘇颋河流無日夜,河上有神仙。
輦路曾經此,壇場即宛然。下疑成洞穴,高若在空煙。
善物遺方外,和光繞道邊。事因周史得,言與漢王傳。
喜屬膺期圣,邦家業又玄。《奉和圣制過潼津關》蘇颋在德何夷險,觀風復往還。
自能同善閉,中路可無關。《餞唐永昌》李乂田郎才貌出咸京,潘子文華向洛城。
愿以深心留善政,當令強項謝高名。《郊廟歌辭?享文敬太子廟樂章?登歌》陳京歌以德發,聲以樂貴。
樂善名存,追仙禮異。鸞旌拱修,鳳鳴合吹。
神聽皇慈,仲月皆至。《享文恭太子廟樂章》陳京歌以德發,聲以樂貴。
樂善名存,追仙禮異。鸞旌拱修,鳳鳴合次。
神聽皇慈,仲月皆至。《哭山中友人》張籍入云遙便哭,山友隔今生。
繞墓招魂魄,鐫巖記姓名。犬因無主善,鶴為見人鳴。
長說能尸解,多應別路行。《馬詩二十三首》李賀龍脊貼連錢,銀蹄白踏煙。
無人織錦韂,誰為鑄金鞭。臘月草根甜,天街雪似鹽。
未知口硬軟,先擬蒺藜銜。忽憶周天子,驅車上玉山。
鳴騶辭鳳苑,赤驥最承恩。此馬非凡馬,房星本是星。
向前敲瘦骨,猶自帶銅聲。大漠山如雪,燕山月似鉤。
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饑臥骨查牙,粗毛刺破花。
鬣焦朱色落,發斷鋸長麻。西母酒將闌,東王飯已干。
君王若燕去,誰為拽車轅。赤兔無人用,當須呂布騎。
吾聞果下馬,羈策任蠻兒。飂叔去匆匆,如今不豢龍。
夜來霜壓棧,駿骨折西風。催榜渡烏江,神騅泣向風。
君王今解劍,何處逐英雄。內馬賜宮人,銀韉刺騏驎。
午時鹽坂上,蹭蹬溘風塵。批竹初攢耳,桃花未上身。
他時須攪陣,牽去借將軍。寶玦誰家子,長聞俠骨香。
堆金買駿骨,將送楚襄王。香襆赭羅新,盤龍蹙鐙鱗。
回看南陌上,誰道不逢春。不從桓公獵,何能伏虎威。
一朝溝隴出,看取拂云飛。唐劍斬隋公,拳毛屬太宗。
莫嫌金甲重,且去捉旋風。白鐵銼青禾,砧間落細莎。
世人憐小頸,金埒畏長牙。伯樂向前看,旋毛在腹間。
只今掊白草,何日驀青山。蕭寺馱經馬,元從。
二、關于善良的詩
首尾吟
年代:【宋】 作者:【邵雍】
堯夫非是愛吟詩,詩是堯夫鑒誡時。
意淺不知多則惑,心靈須識動之微。
行兇既有人誅戮,心善豈無天保持。
讀易不惟明禍福,堯夫非是愛吟詩。
重送朗州張員外
年代:【唐】 作者:【羅隱】
朱輪此去正春風,且駐青云聽斷蓬。
一榻早年容孺子,雙旌今日別文翁。
誠知汲善心長在,爭奈干時跡轉窮。
酬德酬恩兩無路,謾勞惆悵鳳城東。
入如來禪
年代:【明】 作者:【朱元璋】
師心好善善心淵,宿因曠作今復堅。
與佛同生極樂天,觀空利物來東邊。
目有神光頂相圓,王公稽首拜其前。
笑談般若生紅蓮,周旋俯仰皆幽玄。
替佛說法近市廛,驊騮雜□擁粉鈿。
飄飄飛度五臺巔,紅塵富貴心無牽。
松下趺坐自忘緣,人間甲子不知年。
簡張安國
年代:【宋】 作者:【章甫】
南北東西厭問津,西海忘形今幾人。
惟公名譽一世重,雖不吾與吾當親。
氣吞云夢并余子,深厚文章六經似。
昂霄聳壑正當時,發策決科余事耳。
上方憂顧大江東,虎踞龍盤氣象雄。
卻袖玉堂揮翰手,來成方面保厘功。
西風澹日邊云碧,歲晚軍情猶未得。
不應矯首送飛鴻,想得攢眉正憂國。
雅聞一諾值千金,推挽尤多樂善心。
坐上能容野人否,試聽客里短長吟。
三、關于善良的詩
首尾吟 年代:【宋】 作者:【邵雍】 堯夫非是愛吟詩,詩是堯夫鑒誡時。
意淺不知多則惑,心靈須識動之微。 行兇既有人誅戮,心善豈無天保持。
讀易不惟明禍福,堯夫非是愛吟詩。 重送朗州張員外 年代:【唐】 作者:【羅隱】 朱輪此去正春風,且駐青云聽斷蓬。
一榻早年容孺子,雙旌今日別文翁。 誠知汲善心長在,爭奈干時跡轉窮。
酬德酬恩兩無路,謾勞惆悵鳳城東。 入如來禪 年代:【明】 作者:【朱元璋】 師心好善善心淵,宿因曠作今復堅。
與佛同生極樂天,觀空利物來東邊。 目有神光頂相圓,王公稽首拜其前。
笑談般若生紅蓮,周旋俯仰皆幽玄。 替佛說法近市廛,驊騮雜□擁粉鈿。
飄飄飛度五臺巔,紅塵富貴心無牽。 松下趺坐自忘緣,人間甲子不知年。
簡張安國 年代:【宋】 作者:【章甫】 南北東西厭問津,西海忘形今幾人。 惟公名譽一世重,雖不吾與吾當親。
氣吞云夢并余子,深厚文章六經似。 昂霄聳壑正當時,發策決科余事耳。
上方憂顧大江東,虎踞龍盤氣象雄。 卻袖玉堂揮翰手,來成方面保厘功。
西風澹日邊云碧,歲晚軍情猶未得。 不應矯首送飛鴻,想得攢眉正憂國。
雅聞一諾值千金,推挽尤多樂善心。 坐上能容野人否,試聽客里短長吟。
四、關于善的古詩大全
1.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老子《道德經》
2.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王陽明《傳習錄》
3.何為善惡?不殺生就是善了嗎?漠然旁觀就是善了嗎?大義滅親就是善了嗎?——玄色《啞舍》
4.人善被人欺,再善是傻逼。——李宮俊《李宮俊的詩》
5.善觀人者觀己,善觀己者觀心。——曾國藩
6.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老子《道德經》
7.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終。——劉向《戰國策》
8.廢一善,則眾善衰;賞一惡,則眾惡歸。——黃石公《三略》
9.有心為善,雖善不賞;無心為惡,雖惡不罰。
10.善戰者不怒,善勝者不懼。——諸葛亮《便宜十六策》
11.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論語》
12.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老子《道德經》
13.什么是悲劇?悲劇就是善的沖突。——黑格爾
1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老子《道德經》
15.善是唯一永遠也不會虧本的投資。——梭羅《瓦爾登湖》
五、關于從善的詩句
1、善人者,人亦善之。
——管仲 2、善不可失,惡不可長。——左傳 3、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
——周易4、善惡不可以同道。——柳宗元 《為裴令公舉裴冕表》 5、利人的品德我認為就是善。
—— 培根 6、交善人者道德成,存善心者家里寧,為善事者子孫興。——明·方孝孺 7、養心莫善于寡欲。
——孟子 8、一善染心,萬劫不朽。百燈曠照,千里通明。
——南北朝·蕭綱 9、一言之善,重于千金。——晉·葛洪 10、無伐善,無施勞。
—— 孔子 《論語·公冶長》 11、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劉備 12、從善如登,從惡如崩。——左傳 13、鋤一惡,長十善。
—— 《宋史.畢士安傳》 14、善之端而止之也。——王安石 《禮樂論》 15、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孟子 16、善為至寶,一生用之不盡;心作良田,百世耗之有余。
17、人之性也,善惡混,修其善則為善人,修其惡則為惡人。 —— 揚雄 18、人之為善,百善而不足。
—— 楊萬里 19、人類中兇惡的人比最兇惡的動物還兇惡。人類中善良的人比最善良的動物還善良。
—— 鄭淵潔 20、人而好善,福雖未至,禍其遠矣。——曾子 21、人啊,你要有善良的心,豐富的心靈,高貴的靈魂,這樣你才無愧于人的稱號,你才是作為真正的人在世間生活。
—— 周國平 22、饒舌的人多虛妄。——培根 23、懲惡而勸善。
—— 左丘明 《左傳》。
六、關于善的古詩大全
1.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夫唯不爭,故無尤。——老子《道德經》 2.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王陽明《傳習錄》 3.何為善惡?不殺生就是善了嗎?漠然旁觀就是善了嗎?大義滅親就是善了嗎?——玄色《啞舍》 4.人善被人欺,再善是傻逼。
——李宮俊《李宮俊的詩》 5.善觀人者觀己,善觀己者觀心。——曾國藩 6.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老子《道德經》 7.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終。——劉向《戰國策》 8.廢一善,則眾善衰;賞一惡,則眾惡歸。
——黃石公《三略》 9.有心為善,雖善不賞;無心為惡,雖惡不罰。 10.善戰者不怒,善勝者不懼。
——諸葛亮《便宜十六策》 11.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論語》 12.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
——老子《道德經》 13.什么是悲劇?悲劇就是善的沖突。——黑格爾 14.信言不美。
美言不信。善者不辯。
辯者不善。知者不博。
博者不知。——老子《道德經》 15.善是唯一永遠也不會虧本的投資。
——梭羅《瓦爾登湖》。
七、關于從善的詩句有哪些
1、善人者,人亦善之。——管仲
2、善不可失,惡不可長。——左傳
3、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周易
4、善惡不可以同道。——柳宗元 《為裴令公舉裴冕表》
5、利人的品德我認為就是善。—— 培根
6、交善人者道德成,存善心者家里寧,為善事者子孫興。——明·方孝孺
7、養心莫善于寡欲。——孟子
8、一善染心,萬劫不朽。百燈曠照,千里通明。——南北朝·蕭綱
二、國外名人關于從善的名人名言精選七十一句:
1、善與惡是同一塊錢幣的正反面。——羅曼·羅蘭
2、善良與品德兼備,猶如寶石之于金屬,兩者互為襯托,益增光彩。——蕭伯納
3、善良人在追求中縱然迷惘,卻終將意識到有一條正途。——《浮士德》
4、善良——人所固有的善良,這些東西喚起我們一種難以摧毀的希望,希望光
明的、人道的生活終將蘇生。——高爾基
5、善良既是歷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便幾乎優于偉大的人。——雨果
6、善良的行為有一種好處,就是使人的靈魂變得高尚了,并且使它可以做出更
美好的行為。——盧梭
7、善良的行為使人的靈魂變得高尚。——盧梭
從善,指依從善道。語出漢劉歆《移書讓太常博士》:“猶欲保殘守缺,挾恐見破之私意,而亡從善服義之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