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含有"徐"字的詩句有哪些
1,徐行不記山深淺,一路鶯啼送到家。
——出自明代:楊基《天平山中》 白話文釋義:順著山路慢慢地走著,竟不知路途遠近。沿路的黃鶯鳴叫著把我送到了家。
2,凋瘵筵初秩,欹斜坐不成。流霞分片片,涓滴就徐傾。
——出自唐代:杜甫《宗武生日》 白話文釋義:我病中為你的生日開筵,側著身子斜靠在椅子上,慢慢倒酒以細飲。仙酒美肴、飲食是莫大享受,然我體衰、不能多飲,為你生日那就緩緩干杯吧。
3,眼中形勢胸中策,緩步徐行靜不嘩。——出自宋代:宗澤《早發》 白話文釋義:眼觀敵我形勢,戰術方略早已成竹在胸。
兵馬緩步前進,三軍肅靜無人喧嘩。 4,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出自宋代:蘇軾《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 白話文釋義:不用注意那穿林打葉的雨聲,不妨一邊吟詠長嘯著,一邊悠然地行走。 5,東郡趨庭日,南樓縱目初。
浮云連海岱,平野入青徐。——出自唐代:杜甫《登兗州城樓》 白話文釋義:我在來到兗州看望我父親的日子里,初次登上城樓放眼遠眺。
飄浮的白云連接著東海和泰山,一馬平川的原野直入青州和徐州。
二、含有"徐"字的詩句有哪些
1,徐行不記山深淺,一路鶯啼送到家。——出自明代:楊基《天平山中》
白話文釋義:順著山路慢慢地走著,竟不知路途遠近。沿路的黃鶯鳴叫著把我送到了家。
2,凋瘵筵初秩,欹斜坐不成。流霞分片片,涓滴就徐傾。——出自唐代:杜甫《宗武生日》
白話文釋義:我病中為你的生日開筵,側著身子斜靠在椅子上,慢慢倒酒以細飲。仙酒美肴、飲食是莫大享受,然我體衰、不能多飲,為你生日那就緩緩干杯吧。
3,眼中形勢胸中策,緩步徐行靜不嘩。——出自宋代:宗澤《早發》
白話文釋義:眼觀敵我形勢,戰術方略早已成竹在胸。兵馬緩步前進,三軍肅靜無人喧嘩。
4,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出自宋代:蘇軾《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
白話文釋義:不用注意那穿林打葉的雨聲,不妨一邊吟詠長嘯著,一邊悠然地行走。
5,東郡趨庭日,南樓縱目初。浮云連海岱,平野入青徐。——出自唐代:杜甫《登兗州城樓》
白話文釋義:我在來到兗州看望我父親的日子里,初次登上城樓放眼遠眺。飄浮的白云連接著東海和泰山,一馬平川的原野直入青州和徐州。
三、【帶有徐字的成語詩句格言典故名言等】
【按轡徐行】轡:馬韁繩.輕輕按著韁繩,讓馬慢慢地走.【把臂徐去】互相挽著胳膊慢慢離開.【不疾不徐】疾:急速;徐:緩慢.不急不慢.指處事能掌握適度的節律,不太快或不太慢.【半老徐娘】徐娘:指梁元帝妃徐氏.指尚有風韻的中年婦女.【不徐不疾】徐:慢.疾:快.不快不慢,從容自然.【城北徐公】原指戰國時期齊國姓徐的美男子.后作美男子的代稱.【疾如風,徐如林】疾:迅速;徐:舒緩,緩慢.行動迅速時像風一樣快,行動減慢時像樹林一樣齊整.多用以形容軍隊步調一致,行動統一.【輕重疾徐】疾徐:快慢.指彈奏器樂的方法.【徐妃半面】徐妃:指梁元帝妃徐氏;半面:半個面容.徐妃事梁元帝,僅妝飾半個面容.后表示只看到一半或一部分,而沒有看到全貌.【徐妃半面妝】徐妃:指梁元帝妃徐氏;半面:半個面容;妝:妝飾.徐妃事梁元帝,僅妝飾半個面容.后表示只看到一半或一部分,而沒有看到全貌.【徐娘半老】指尚有風韻的中年婦女.【徐娘半老,風韻猶存】徐娘:梁元帝妃徐氏,泛指婦女.指尚有風韻的中年婦女 【清風徐來】清風慢慢地掠過。
四、含有徐字的詩句
1、南龍興寺春晴后,緩步徐吟繞四廊 。《南龍興寺殘雪》
2、徐卿徐卿且停手,呼兒割雞酌春酒。--《聽徐雪江琴》 年代:宋 作者: 汪元量
3、徐甲儻容心懺悔,愿身成骨骨成灰。--《似曾詩》 年代:清 作者: 譚嗣同
4、徐市載秦女。樓船幾時回。--《古風其三》 年代:唐 作者: 李白
5、徐陳嘗并作,枚馬亦同時。--《酬崔光祿冬日述懷贈答》 年代:唐 作者: 張說
6、徐榻思方建,左車理自均。--《答張燕公翻著葛巾見呈之作》 年代:唐 作者: 趙冬曦
7、徐聞傳鳳詔,曉唱辨雞人。--《聞漏》 年代:唐 作者: 王岳靈
8、徐步移班杖,看山仰白頭。--《曉望白帝城鹽山》 年代:唐 作者: 杜甫
9、徐行不記山深淺,一路鶯花送到家。--《天平山中》 年代:明 作者: 楊基
10、徐行出燒地,連吼入黃茆。--《雜曲歌辭.壯士行》 年代:唐 作者: 劉禹錫
五、帶徐字的古詩詞
南龍興寺春晴后,緩步徐吟繞四廊 《南龍興寺殘雪》徐卿徐卿且停手,呼兒割雞酌春酒。
——《聽徐雪江琴》 年代:宋 作者: 汪元量徐甲儻容心懺悔,愿身成骨骨成灰。——《似曾詩》 年代:清 作者: 譚嗣同徐市載秦女。
樓船幾時回。——《古風其三》 年代:唐 作者: 李白 徐陳嘗并作,枚馬亦同時。
——《酬崔光祿冬日述懷贈答》 年代:唐 作者: 張說徐榻思方建,左車理自均。——《答張燕公翻著葛巾見呈之作》 年代:唐 作者: 趙冬曦徐聞傳鳳詔,曉唱辨雞人。
——《聞漏》 年代:唐 作者: 王岳靈徐步移班杖,看山仰白頭。——《曉望白帝城鹽山》 年代:唐 作者: 杜甫徐行不記山深淺,一路鶯花送到家。
——《天平山中》 年代:明 作者: 楊基徐行出燒地,連吼入黃茆。——《雜曲歌辭·壯士行》 年代:唐 作者: 劉禹錫徐行石上苔,靜韻風中弦。
——《酬李二十二兄主簿馬跡山見寄》 年代:唐 作者: 權德輿徐榻不知倦,潁川何以酬。——《奉送王信州崟北歸》 年代:唐 作者: 杜甫徐福竟何成,羨門徒空言。
——《觀海》 年代:唐 作者: 獨孤及 徐聲傳鳳闕,曉唱辨雞人。——《尚書郎上直聞春漏》 年代:唐 作者: 張少博。
六、帶有“徐”字的詩句或者詞句
1、徐邈能中酒圣賢。劉伶席地幕青天。潘郎白璧為誰連。——宋·蘇軾《浣溪沙·感舊》
譯文:徐邈醉得連酒的清濁能辨,劉伶以地為坐席以青天作帳幕,夏侯湛死后,潘安和誰合稱連白璧。
2、自可斷來信,徐徐更謂之。 —— 漢 · 佚名《孔雀東南飛 / 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譯文: 你就可以去回絕媒人,以后再慢慢商議。
3、韓令偷香,徐娘傅粉,莫將比擬未新奇。 —— 宋 · 李清照《多麗·詠白菊》
譯文: 韓令偷香,徐娘傅粉,他們的行徑都不能拿來與白菊相比。
4、杖藜徐步轉斜陽。 —— 宋 · 蘇軾《鷓鴣天·林斷山明竹隱墻》
譯文:我手拄藜杖慢步徘徊,轉瞬已是夕陽。
5、徐州石潭謝雨,道上作五首。 —— 宋 · 蘇軾《浣溪沙·軟草平莎過雨新》
譯文: 柔軟的青草和長得齊刷刷的莎草經過雨洗后,顯得碧綠清新。
七、帶徐字的地名與詩詞
徐州(江蘇地名) 徐水(河北地名)徐匯(上海地名)徐聞(廣東地名)徐行不記山深淺,一路鶯花送到家。
----《天平山中》 南龍興寺春晴后,緩步徐吟繞四廊。---- 《南龍興寺殘雪》 保有鳧繹,遂荒徐宅。
----《詩經》自可斷來信,徐徐更謂之。----《孔雀東南飛》悲風清厲秋氣寒。
羅帷徐動經秦軒。----曹丕《燕歌行》嘆息此人去,蕭條徐泗空。
----李白《經下邳圯橋懷張子房》徐步移班杖,看山仰白頭。----杜甫《曉望白帝城鹽山》對棋陪謝傅,把劍覓徐君。
----杜甫《別房太尉墓》南徐風日好,悵望毗陵道。----皇甫冉《寄高云》倦枕欲徐行,開簾秋月明。
----司空曙《病中寄鄭十六兄》解榻招徐稚,登樓引仲宣。----元稹《獻滎陽公詩五十韻》徐州古豐縣,有村曰朱陳。
----白居易《朱陳村》南徐報政入文昌,東郡須才別建章。----劉禹錫《送李尚書鎮滑州》臺上看山徐舉酒,潭中見月慢回舟。
----劉禹錫《和思黯憶南莊見示》休夸此地分天下,只得徐妃半面妝。----李商隱《南朝》七年五過徐城縣,自笑皇皇此世間。
----王安石《過徐城》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蘇軾《定風波》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轉斜陽。
----蘇軾《鷓鴣天》徐熙小鴨水邊花,明月清風都占卻。----黃庭堅《木蘭花令》暇觀情悄悄,凝想步徐徐。
----張炎《臨江仙》是非無定言何益,窮達徐觀得孰多?----陸游《偶思蜀道有賦》士馬發燕趙,布帛來青徐。----陸游《觀大散關圖有感》。
八、徐字開頭的詩句
徐卿徐卿且停手,呼兒割雞酌春酒。
——《聽徐雪江琴》 年代:宋 作者: 汪元量徐甲儻容心懺悔,愿身成骨骨成灰。——《似曾詩》 年代:清 作者: 譚嗣同徐市載秦女。
樓船幾時回。——《古風其三》 年代:唐 作者: 李白 徐陳嘗并作,枚馬亦同時。
——《酬崔光祿冬日述懷贈答》 年代:唐 作者: 張說徐榻思方建,左車理自均。——《答張燕公翻著葛巾見呈之作》 年代:唐 作者: 趙冬曦徐聞傳鳳詔,曉唱辨雞人。
——《聞漏》 年代:唐 作者: 王岳靈徐步移班杖,看山仰白頭。——《曉望白帝城鹽山》 年代:唐 作者: 杜甫徐行不記山深淺,一路鶯花送到家。
——《天平山中》 年代:明 作者: 楊基徐行出燒地,連吼入黃茆。——《雜曲歌辭·壯士行》 年代:唐 作者: 劉禹錫徐行石上苔,靜韻風中弦。
——《酬李二十二兄主簿馬跡山見寄》 年代:唐 作者: 權德輿徐榻不知倦,潁川何以酬。——《奉送王信州崟北歸》 年代:唐 作者: 杜甫徐福竟何成,羨門徒空言。
——《觀海》 年代:唐 作者: 獨孤及 徐聲傳鳳闕,曉唱辨雞人。——《尚書郎上直聞春漏》 年代:唐 作者: 張少博。
九、跟徐有關的詩詞
《己亥雜詩》
年代: 清 作者: 龔自珍
瓊林何不積緡泉?物自低昂人自便。
我與徐公籌到此,朱提山竭亦無權!
《鷓鴣天·林斷山明竹隱墻》
年代: 宋 作者: 蘇軾
林斷山明竹隱墻,
亂蟬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鳥時時見,
照水紅蕖細細香。
村舍外,
古城旁,
杖藜徐步轉斜陽。
殷勤昨夜三更雨,
又得浮生一日涼。
《減字木蘭花·嬌多媚》
年代: 宋 作者: 蘇軾
嬌多媚煞。體柳輕盈千萬態。殢主尤賓。斂黛含顰喜又瞋。
徐君樂飲。笑謔從伊情意恁。臉嫩敷紅。花倚朱闌里住風。
《西江月·點點樓頭細雨》
年代: 宋 作者: 蘇軾
點點樓頭細雨,重重江外平湖。
當年戲馬會東徐,今日凄涼南浦。
莫恨黃花未吐,且教紅粉相扶。
酒闌不必看茱萸,俯仰人間今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