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含勻字詩句,在此謝過
態濃意遠淑且真,肌理細膩骨肉勻。
杜甫《麗人行》中的句子。
全文是:
【麗人行】杜甫
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態濃意遠淑且真,肌理細膩骨肉勻。繡羅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銀麒麟。頭上何所有,翠微バ葉垂鬢唇。背后何所見,珠壓腰衱穩稱身。就中云幕椒房親,賜名大國虢與秦。紫駝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盤行素鱗。犀箸厭飫久未下,鸞刀縷切空紛綸。黃門飛鞚不動塵,御廚絲絡送八珍。簫鼓哀吟感鬼神,賓從雜遝實要津。后來鞍馬何逡巡,當軒下馬入錦茵。楊花雪落覆白蘋,青鳥飛去銜紅巾。灸手可熱勢絕倫,慎莫近前丞相嗔。
二、關于細膩的詩句有哪些
1.《麗人行》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
態濃意遠淑且真,肌理細膩骨肉勻。
繡羅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銀麒麟。
頭上何所有,翠微榼葉垂鬢唇。
背后何所見,珠壓腰衱穩稱身。
就中云幕椒房親,賜名大國虢與秦。
紫駝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盤行素鱗。
犀箸厭飫久未下,鑾刀縷切空紛綸。
黃門飛鞚不動塵,御廚絡繹送八珍。
簫鼓哀吟感鬼神,賓從雜遝實要津。
后來鞍馬何逡巡,當軒下馬入錦茵。
楊花雪落覆白蘋,青鳥飛去銜紅巾。
炙手可熱勢絕倫,慎莫近前丞相嗔。
2.《蝶戀花·千葉早梅夸百媚》年代: 宋 作者: 晏幾道
千葉早梅夸百媚,
笑面凌寒,內樣妝先試。
月臉冰肌香細膩,風流新稱東君意。
—捻年光春有味,
江北江南,更有誰相比。
橫玉聲中吹滿地,好枝長恨無人寄。
3.《折桂令·羅浮夢里真仙》年代: 元 作者: 喬吉
羅浮夢里真仙,
雙鎖螺鬟,九暈珠鈿。
晴柳纖柔,春蔥細膩,秋藕勻圓。
酒盞兒里央及出些靦腆,
畫幀兒上喚下來的嬋娟。
試問尊前,月落參橫,今夕何年?
4.《寄舊詩與元微之》
年代: 唐 作者: 薛濤
詩篇調態人皆有,細膩風光我獨知。
月夜詠花憐暗澹,雨朝題柳為欹垂。
長教碧玉藏深處,總向紅箋寫自隨。
老大不能收拾得,與君閑似好男兒。
5.《其三》年代: 宋 作者: 柳永
古繁華茂苑,是當日、帝王州。詠人物鮮明,土風細膩,
曾美詩流。尋幽。近香徑
處,聚蓮娃釣叟簇汀洲。晴景吳波練靜,萬家綠水朱樓。
凝旒。乃眷東南,思共理、命賢侯。繼夢得文章,樂天惠
愛,布政優優。鰲頭。況
虛位久,遇名都勝景阻淹留。贏得蘭堂醞酒,畫船攜妓歡
游。
細膩的含義是什么?
主要指細致光滑,也可用來形容描寫、表演等細致入微。
三、含有“愜意”的詩句有哪些
1. 飲酒·其五
魏晉: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2. 鷓鴣天·懶向青門學種瓜
宋代:陸游
懶向青門學種瓜,只將漁釣送年華。雙雙新燕飛春岸,片片輕鷗落晚沙。歌縹緲,艫嘔啞,酒如清露鲊如花。逢人問道歸何處,笑指船兒此是家。
3. 菩薩蠻·數間茅屋閑臨水
宋代:王安石
數間茅屋閑臨水,窄衫短帽垂楊里。花是去年紅,吹開一夜風。梢梢新月偃,午醉醒來晚。何物最關情,黃鸝三兩聲。
4. 答李瀚
唐 韋應物
林中觀易罷, 溪上對鷗閑。
楚俗饒詞客, 何人最往還。
5. 《寒食日沙縣雨中看薔薇(己已)》
年代: 唐 作者: 韓偓
何處遇薔薇,殊鄉冷節時。雨聲籠錦帳,風勢偃羅幃。
通體全無力,酡顏不自持。綠疏微露刺,紅密欲藏枝。
愜意憑闌久,貪吟放盞遲。旁人應見訝,自醉自題詩。
6. 烏夜啼·紈扇嬋娟素月
宋代:陸游
紈扇嬋娟素月,紗巾縹緲輕煙。高槐葉長陰初合,清潤雨馀天。弄筆斜行小草,鉤簾淺醉閑眠。更無一點塵埃到,枕上聽新蟬。
7. 《那日獲詣芳園竊見新栽叢竹蕭然可愛不能無詩》
宋 作者: 李至
節節皆勻葉葉疏,相門翻似子猷居。
狂根或帶移時土,細草應勞種后鋤。
醒酒韻寒初愜意,出墻梢健已凌虛。
不須更用他泉溉,霖雨才收必有余。
8. 《惆悵》
唐 作者: 韓偓
身情長在暗相隨,生魄隨君君豈知。被頭不暖空沾淚,
釵股欲分猶半疑。朗月清風難愜意,詞人絕色多傷離。
何如飲酒連千醉,席地幕天無所知。
9. 《題鶴林寺僧舍》
唐李涉
終日昏昏醉夢間,忽聞春盡強登山。因過竹院逢僧話,偷得浮生半日閑。
10. 《飲酒·其五》
晉 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1. 《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
唐·溫庭筠
小山重疊金明滅,鬢云欲度香腮雪。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照花前后鏡,花面交相映。新帖繡羅襦,雙雙金鷓鴣。
12. 《慵不能》
唐白居易
架上非無書,眼慵不能看。匣中亦有琴,手慵不能彈。腰慵不能帶,頭慵不能冠。午后恣情寢,午時隨事餐。一餐終日飽,一餐至夜安。饑寒亦閑事,況乃不饑寒。
四、有含字的詩句
帶“秋”字的詩秋風入庭樹,孤客最先聞。
--唐·劉禹錫《秋風引》 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唐·李白《子夜吳歌秋歌》 秋風吹渭水,落葉滿長安。
--唐·賈島《憶江上吳處士》 秋風起兮白云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漢·劉徹《秋風辭》 寒風摧樹木,嚴霜結庭蘭。
--漢 ·樂府古辭《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落葉西風時候,人共青山都瘦。--宋·辛棄疾《昭君怨》 十分秋色無人管,半屬蘆花半蓼花。
--元·黃庚《江村即事》 不覺碧山暮,秋云暗幾重。--唐·李白《聽蜀僧浚彈琴》 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唐·張籍《秋思》 寫秋雨——高樓目盡欲黃昏,梧桐葉上蕭蕭雨。 寫秋夜——睡起秋聲無覓處,滿階梧葉日明中。
寫秋聲——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 寫秋葉——夜深風竹敲秋韻,萬葉千聲皆是恨。
寫秋色——雨侵壞甕新苔綠,秋入橫林數葉紅。 寫秋月——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蕩。
寫秋菊——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寫秋思——故人萬里無消息,便擬江頭問斷鴻。
寫秋愁——莫道身閑總是,孤燈夜夜寫清愁。 寫秋興——西風吹葉滿湖邊,初換秋衣獨慨然。
寫秋懷——出門未免流年嘆,又見湖邊木葉飛。 寫秋夢——清夢初回秋夜闌,床前耿耿一燈殘。
寫秋憶——砧杵敲殘深巷月,梧桐搖落故園秋。 寫秋悟——人人解說悲秋事,不似詩人徹底知。
寫秋味——蟋蟀獨知秋令早,芭蕉下得雨聲多。 描寫秋天的古詩和描寫秋天的名句 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裊裊:形容微風吹拂。
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波:微波泛動。
木葉:枯黃的樹葉。 戰國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憭栗兮若在遠行,登山臨水兮送將歸 蕭瑟:寂寞蕭條的樣子。
燎栗:凄涼。若在遠行:好象人在遠行之中。
戰國楚·宋玉《九辯》 秋風起兮白云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 漢·劉徹《秋風辭》 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 三國魏·曹丕《燕歌行》 櫚庭多落葉,慨然知已秋 櫚庭:櫚巷庭院。 晉·陶淵明《酬劉柴桑》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將圓 迢迢:形容夜長。
亭亭:遠貌。 晉·陶淵明《戊申歲六月中遇火》 芙蓉露下落,楊柳月中疏 芙蓉:荷花。
南朝齊·蕭愨《秋思》 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蒼然 寒城:寒意已侵城關。眺:遠望。
平楚:平野。蒼然:草木茂盛的樣子。
兩句寫初秋之景。 南朝齊·謝朓《宣城郡內登望》 亭皋木葉下,隴首秋云飛 亭皋:水邊平地。
木葉:樹葉。隴首:山名,在今陜西、甘肅之間。
南朝梁·柳渾《搗衣詩》 草低金城霧,木下玉門風 草低:衰草枯萎。木下:樹葉落下。
金城:古郡名,在今甘肅榆中與青海西寧之間。玉門:玉門關,在今甘肅敦煌西。
兩句寫西北寒秋之景。 南朝梁·范云《別詩》 樹樹秋聲,山山寒色 秋聲:秋天西風作,草木零落,多肅殺之聲。
北周·庾信《周譙國公夫人步陸孤氏墓志銘》 時維九月,序屬三秋 維:語助詞,無義。序:時節。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閣餞別序》 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騖:鳥名,野鴨。齊飛:落霞從天而下,孤騖由下而上,高下齊飛。
一色:秋水碧而連天,長空藍而映水,形成一色。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閣餞別序》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唐·王績《野望》 掛林風景異,秋似洛陽春 唐·宋之問《始安秋日》 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 潺湲:流水聲。
唐·王維《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 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 這兩句寫深秋景色:溪水下降,白石露出,紅葉飄零,所余不多。 唐·王維《闕題二首·山中》 秋聲萬戶竹,寒色五陵松 唐·李頎《望秦川》 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 唐·王昌齡《長信秋詞五首》:“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
熏籠玉枕無顏色,臥聽南宮清漏長。” 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 唐·劉長卿《游休禪師雙峰寺》 木落雁南渡,北風江上寒 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懷》 秋色無遠近,出門盡寒山 唐·李白《贈廬司戶》 雨色秋來寒,風嚴清江爽 唐·李白《酬裴侍御對雨感時見贈》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酣:盡情飲酒。
唐·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 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人煙:人家炊煙。寒橘柚:秋日寒煙使橘袖也帶有寒意。
兩句寫人家縷縷炊煙,橘柚一片深碧,梧桐已顯微黃,呈現一片深秋景色。 唐·李白《秋登宣城謝朓北樓》 高鳥黃云暮,寒蟬碧樹秋 唐·杜甫《晚秋長沙蔡五侍御飲筵送殷六參軍歸灃州覲省》 信宿漁人還泛泛,清秋燕子故飛飛 信宿:連宿兩夜。
故:仍然。 唐·杜甫《秋興八首》 翟塘峽口曲江頭,萬里風煙接素秋 唐·杜甫《秋興八首》 遠岸秋沙白,連山晚照紅 唐·杜甫《秋野五首》 天上秋期近,人間月影清 唐·杜甫《月》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長風吹白茅,野火燒枯桑 白茅;茅草。
描寫深秋原野的景象:大風吹卷著原野上的茅草,野火燒著枯萎的桑樹。 唐·岑參《至大梁卻寄匡城主人》 秋風萬里動,日暮黃云高 唐·岑參《鞏北秋興寄崔明允》 返照亂流明,寒空千嶂凈 返照:晚照,夕照。
亂流:縱橫錯雜的河水。嶂:陡立的山峰。
唐·錢起《杪秋南山西峰題準上人蘭若》 。
五、句子里有桃的詩句有哪些
【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1] 之子于歸,宜其室家。[2] 桃之夭夭,有蕡其實。
[3] 之子于歸,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葉蓁蓁。
之子于歸,宜其家人。 【出處】: 中華詩詞-先秦-詩經 【董嬌嬈】 洛陽城東路,桃李生路旁。
[1] 花花自相對,葉葉自相當。[2] 春風東北起,花葉正低昂。
[3] 不知誰家子,提籠行采桑。[4] 纖手折其枝,花落何飄飏。
[5] 請謝彼姝子,何為見損傷?[6] 高秋八九月,白露變為霜。 終年會飄墮,安得久馨香?[7] 秋時自零落,春月復芬芳。
何時盛年去,歡愛永相忘。[8] 吾欲竟此曲,此曲愁人腸。
[9] 歸來酌美酒,挾瑟上高堂。[10] 【出處】: 中華詩詞-漢-宋子侯 【梁甫吟】 步出齊城門[1],遙望蕩陰里[2]。
里中有三墓,累累正相似[3]。 問是誰家墓,田疆古冶子[4], 力能排南山[5],文能絕地紀[6]。
一朝被讒言[7],二桃殺三士。 誰能為此謀?國相齊晏子[8]。
【出處】: 中華詩詞-漢-漢無名氏 【雜詩】 南國有佳人,容華若桃李[1]。 朝游江北岸,日夕宿湘沚[2]。
時俗薄朱顏[3],誰為發皓齒[4]? 俛仰歲將暮[5],榮耀難久恃[6] 【詠懷】 嘉樹下成蹊,東園桃與李。 秋風吹飛藿,零落從此始。
繁華有憔悴,堂上生荊杞。 驅馬舍之去,去上西山趾。
一身不自保,何況戀妻子。 凝霜被野草,歲暮亦云已。
【出處】: 中華詩詞-魏晉-阮籍 【歸園田居】 少無適俗韻[1],性本愛丘山。 誤落塵網中[2],一去三十年[3] 。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4] 。 開荒南野際[5],守拙歸園田[6] 。
方宅十余畝[7],草屋八九間。 榆柳蔭后檐[8],桃李羅堂前[9] 。
曖曖遠人村[10],依依墟里煙[11] 。 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12] 。
戶庭無塵雜[13],虛室有余閑[14] 。 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15] 。
【出處】: 中華詩詞-魏晉-陶淵明 思公子】 綺羅日減帶,桃李無顏色。 思君君未歸,歸來豈相識。
【出處】: 中華詩詞-南北朝-邢邵 【大林寺桃花】 人間四月芳菲盡,[1] 山寺桃花始盛開。[2] 長恨春歸無覓處,[3] 不知轉入此中來。
[4] 【出處】: 中華詩詞-唐五代-白居易 太多了,我怕你眼睛看花了,加一首 【題都城南莊】 去年今日此門中, 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 桃花依舊笑春風。
六、有青字的詩句
杜甫 【武侯廟(廟在白帝西郊)】 遺廟丹青落,空山草木長。
猶聞辭后主,不復臥南陽。 趙鴻 【泥功山】 立石泥功狀,天然詭怪形。
未嘗私禍福,終不費丹青。 陸龜蒙 【風人詩四首】 旦日思雙屨,明時愿早諧。
丹青傳四瀆,難寫是秋懷。 崔庸 【題惠嚴寺】 人莫嫌山小,僧還愛寺靈。
殿高神氣力,龍活客丹青。 崔融 【題惠聚寺】 人莫嫌山小,僧還愛寺靈。
殿高神氣力,龍活客丹青。 李白 【陪族叔刑部侍郎曄及中書賈舍人至游洞庭五首】 帝子瀟湘去不還,空馀秋草洞庭間。
淡掃明湖開玉鏡,丹青畫出是君山。 杜甫 【夔州歌十絕句】 赤甲白鹽俱刺天,閭閻繚繞接山巔。
楓林橘樹丹青合,復道重樓錦繡懸。 杜甫 【存歿口號二首】 鄭公粉繪隨長夜,曹霸丹青已白頭。
天下何曾有山水,人間不解重驊騮。 郎士元 【題尹真人祠】 窅窅云旗去不還,陰陰祠宇閉空山。
我來始悟丹青妙,稽首如逢冰雪顏。 白居易 【畫木蓮花圖寄元郎中】 花房膩似紅蓮朵,艷色鮮如紫牡丹。
唯有詩人能解愛,丹青寫出與君看。 杜牧 【屏風絕句】 屏風周昉畫纖腰,歲久丹青色半銷。
斜倚玉窗鸞發女,拂塵猶自妒嬌嬈。 高蟾 【金陵晚望】 曾伴浮云歸晚翠,猶陪落日泛秋聲。
世間無限丹青手,一片傷心畫不成。 吳融 【即席】 竹引絲隨裊翠樓,滿筵驚動玉關秋。
何人借與丹青筆,畫取當時八字愁。 周曇 【春秋戰國門·陳軫】 丹青徒有逞喧嘩,有足由來不是蛇。
殺將破軍為柱國,君今官極更何加。 周曇 【前漢門·毛延壽】 不拔金釵賂漢臣,徒嗟玉艷委胡塵。
能知貨賄移妍丑,豈獨丹青畫美人。 和凝 【宮詞百首】 九重樓殿簇丹青,高柳含煙覆井亭。
宮內不知今日幾,自來階下數堯蓂。 盧士衡 【題牡丹】 萬葉紅綃剪盡春,丹青任寫不如真。
風光九十無多日,難惜尊前折贈人。 無名氏 【題童氏畫】 林下材華雖可尚,筆端人物更清妍。
如何不出深閨里,能以丹青寫外邊。 花蕊夫人 【宮詞(梨園子弟以下四十一首一作王珪詩)】 楊柳陰中引御溝,碧梧桐樹擁朱樓。
金陵城共滕王閣,畫向丹青也合羞。 太白山玄士 【畫地吟】 學得丹青數萬年,人間幾度變桑田。
桑田雖變丹青在,誰向丹青合得仙。 卓英英 【答玄士】 數載幽欄種牡丹,裹香包艷待神仙。
神仙既有丹青術,攜取何妨入洞天。 眉娘 【附:太白山玄士畫地吟】 學得丹青數萬年,人間幾度變桑田。
桑田雖變丹青在,誰向丹青合得仙。 李嶠 【武三思挽歌】 玉匣金為縷,銀鉤石作銘。
短歌傷薤曲,長暮泣松扃。事往昏朝霧,人亡折夜星。
忠賢良可惜,圖畫入丹青。 李嶠 【山】 地鎮標神秀,峨峨上翠氛。
泉飛一道帶,峰出半天云。古壁丹青色,新花綺繡紋。
已開封禪所,希謁圣明君。 李朋 【奉酬綿州中丞以江山小圖遠垂賜及兼寄詩】 巴江與雪山,井邑共回環。
圖寫丹青內,分明煙靄間。移君名郡興,助我小齋閑。
日想登臨處,高蹤不可攀。 白居易 【昭君怨】 明妃風貌最娉婷,合在椒房應四星。
只得當年備宮掖,何曾專夜奉幃屏。見疏從道迷圖畫,知屈那教配虜庭。
自是君恩薄如紙,不須一向恨丹青。 盧照鄰 【文翁講堂】 錦里淹中館,岷山稷下亭。
空梁無燕雀,古壁有丹青。槐落猶疑市,苔深不辨銘。
良哉二千石,江漢表遺靈。 陳子昂 【觀荊玉篇】 鴟夷雙白玉,此玉有緇磷。
懸之千金價,舉世莫知真。丹青非異色,輕重有殊倫。
勿信玉工言,徒悲荊國人。 陳子昂 【詠主人壁上畫鶴,寄喬主簿崔著作】 古壁仙人畫,丹青尚有文。
獨舞紛如雪,孤飛曖似云。自矜彩色重,寧憶故池群。
江海聯翩翼,長鳴誰復聞。 張說 【藥園宴武輅沙將軍賦得洛字】 東第乘馀興,南園宴清洛。
文學引鄒枚,歌鐘陳衛霍。風高大夫樹,露下將軍藥。
待聞出塞還,丹青上麟閣。 張說 【右丞相蘇公挽歌二首】 王宰丹青化,春卿禮樂才。
緇衣傳舊職,華袞贈新哀。路泣群官送,山嘶駟馬回。
佳辰無白日,賓閣有青苔。 薛稷 【餞許州宋司馬赴任】 令弟與名兄,高才振兩京。
別序聞鴻雁,離章動鶺鴒。遠朋馳翰墨,勝地寫丹青。
風月相思夜,勞望潁川星。 楊廉 【奉和九日幸臨渭亭登高應制得亭字】 遠目瞰秦坰,重陽坐灞亭。
既開**酒,還降紫微星。簫鼓諳仙曲,山河入畫屏。
幸茲陪宴喜,無以效丹青。 常建 【昭君墓】 漢宮豈不死,異域傷獨沒。
萬里馱黃金,蛾眉為枯骨。回車夜出塞,立馬皆不發。
共恨丹青人,墳上哭明月。 岑參 【詠郡齋壁畫片云(得歸字)】 云片何人畫,塵侵粉色微。
未曾行雨去,不見逐風歸。只怪偏凝壁,回看欲惹衣。
丹青忽借便,移向帝鄉飛。 杜甫 【秦州雜詩二十首】 秦州山北寺,勝跡隗囂宮。
苔蘚山門古,丹青野殿空。月明垂葉露,云逐渡溪風。
清渭無情極,愁時獨向東。 錢起 【詠門上畫松,上元、王、杜三相公(一作崔峒詩)】 昔聞生澗底,今見起毫端。
眾草此時沒,何人知歲寒。豈能裨棟宇,且欲出門闌。
只在丹青筆,凌云也不難。 耿湋 【詠宣州筆】 寒竹慚虛受,纖毫任幾重。
影端緣守直,心勁懶藏鋒。落紙驚風起,搖空見露濃。
丹青與文事,舍此復何從。 崔峒 【詠門下畫小松上元王杜三相公(一作錢起詩)】 昔聞生澗底,今見起毫端。
眾草此時沒,何人知歲寒。豈能裨棟宇,且貴出門闌。
只在丹青意,凌云也。
七、形容男人有才華的詩句
1、《春日憶李白》唐·杜甫
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
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
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云。
何時一尊酒,重與細論文.
譯文:李白的詩作無人能敵,他那高超的才思也遠遠地超出一般人。李白的詩作既有庾信詩作的清新之氣,也有鮑照作品那種俊逸之風。如今,我在渭北獨對著春日的樹木,而你在江東遠望那日暮薄云,天各一方,只能遙相思念。我們什么時候才能同桌飲酒,再次仔細探討我們的詩作呢?
2、《別董大》唐·高適
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譯文:千里黃云蔽天日色暗昏昏,北風吹著歸雁大雪紛紛。不要擔心前路茫茫沒有知己,普天之下哪個不識君?
3、《和董傳留別》宋·蘇軾
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
厭伴老儒烹瓠葉,強隨舉子踏槐花。
囊空不辦尋春馬,眼亂行看擇婿車。
得意猶堪夸世俗,詔黃新濕字如鴉。
譯文:生活當中身上包裹著粗衣劣布,胸中有學問氣質自然光彩奪人。不喜歡陪伴著老儒一塊清談過“烹瓠葉”那樣的苦日子,決定隨從舉子們參加科舉考試。口袋里沒有錢不置辦那“看花”的馬,但會看取令人眼花繚亂的“擇婿車”。考試得中仍然可以向世俗的人們夸耀,詔書上如鴉的黑字新寫著俺的名字。
4、《寄李十二白二十韻》唐·杜甫
昔年有狂客,號爾謫仙人。
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聲名從此大,汩沒一朝伸。
文彩承殊渥,流傳必絕倫。
譯文:當年有位灑脫狂放之人名叫李白,人稱謫仙。看到他落筆,風雨為之感嘆;看到他的詩,鬼神都為之感動哭泣。從此李白之名震動京師,以前的困頓失意自此一并掃除,并被玄宗召入朝廷任翰林;他那驚天地、泣鬼神的詩篇必將萬古流傳。
5、《論詩》清·趙翼
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譯文:李白和杜甫的詩篇曾經被成千上萬的人傳頌,現在讀起來感覺已經沒有什么新意了。國家代代都有很多有才情的人,他們的詩篇文章以及人氣都會流傳數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