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與瓜州有關的詩句
1,《長相思·汴水流》唐代:白居易 原文: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頭。
吳山點點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歸時方始休。
月明人倚樓。 白話文釋義:汴水長流,泗水長流,流到瓜州古老的渡口,遙望去,江南的群山在默默點頭,頻頻含羞,凝聚著無限哀愁。
思念呀,怨恨呀,哪兒是盡頭,伊人呀,除非你歸來才會罷休。一輪皓月當空照,讓我倆緊緊偎傍,倚樓望月。
2,《題金陵渡》唐代:張祜 原文:金陵津渡小山樓,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兩三星火是瓜州。
白話文釋義:夜宿金陵渡口的小山樓,輾轉難眠心中滿懷旅愁。斜月朦朧江潮正在下落,對岸星火閃閃便是瓜洲。
3,《武威春暮聞宇文判官西使還已到晉昌》唐代:岑參 原文:岸雨過城頭,黃鸝上戍樓。塞花飄客淚,邊柳掛鄉愁。
白發悲明鏡,青春換敝裘。君從萬里使,聞已到瓜州。
白話文釋義:片云吹過城頭,黃鶯飛上了戍樓。塞花飄灑客子的淚水,邊柳牽掛行人的鄉愁。
長了白發對著明鏡悲嘆,可惜青春只換來了破裘。此次您又承當了遠行萬里的使命,聽說現在已經到了瓜州。
4,《泊船瓜洲》宋代王安石 原文: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白話文釋義:京口和瓜洲不過一水之遙,鐘山也只隔著幾重青山。
溫柔的春風又吹綠了大江南岸,可是,天上的明月呀,你什么時候才能夠照著我回家呢? 5,《送七兄赴揚州帥幕》宋代:陸游 原文:初報邊烽照石頭,旋聞胡馬集瓜州。諸公誰聽芻蕘策,吾輩空懷畎畝憂。
急雪打窗心共碎,危樓望遠涕俱流。豈知今日淮南路,亂絮飛花送客舟。
白話文釋義:剛剛報傳邊地的烽火,已照亮了建康城頭;不久又聞說金人的兵馬,已集結在瓜州渡口。當權的袞袞諸公,有誰肯聽聽百姓的意見?我們在野的人呵,只能白白地為時局擔憂。
大風急雪撲打著窗欞,心兒和雪珠一起破碎,登上高樓向遠處眺望,你我都不禁熱淚橫流。又哪里想到呵,今日里、柳絮輕飄、亂紅飛舞,送你的客船去往那,淮南東路的古城揚州!。
二、有關瓜洲的詩句有哪些
1、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
—— 《泊船瓜洲》 宋代 王安石 【釋義】京城和瓜洲明明只隔著一條河,卻隔了很多座山。 2、惆悵江南北,青山欲暮時。
—— 《瓜洲道中送李端公南渡后,歸揚州道中寄》唐代 劉長卿 【釋義】讓人惆悵的江南之北,在快要天黑的時候看到青山。 3、渺渺云山去幾重,依依獨聽廣陵鐘。
——《瓜洲驛重送梁郎中赴吉州》唐代 劉長卿 【釋義】飄渺的云覆蓋在山上,遠遠的可以聽到廣陵鐘的聲音。 4、月黑星移燈屢閃,依稀打過初更。
——《臨江仙 夜泊瓜洲》清代 吳錫麒 【釋義】月亮在黑夜中,星星在閃耀,恍惚中已經過了初更之時了。 5、懷人同不寐,清夜起論文。
——《宿瓜洲寄柳中庸》唐代 李端 【釋義】一同的朋友都睡不著,半夜起來一起討論起文章來。 6、五更人起煙霜靜,一曲殘聲遍落潮。
——《瓜洲聞曉角》唐代 張祜 【釋義】五更的時候人就醒了外面看還是平靜的,然后飄來了一曲音樂。 7、一夕瓜洲渡頭宿,天風吹盡廣陵塵。
——《瓜洲夜泊》唐代 高蟾 【釋義】晚上在瓜洲渡頭邊住宿,風刮起來了吹盡了廣陵的灰塵。 8、跨江半壁閱千帆,虎在深山龍在潭。
——《渡瓜洲》宋代 文天祥 【釋義】跨越了半個江山看過了無數的船,老虎深山里,龍在水中。 9、柳堤惜別春潮落,花榭留歡夜漏分。
——《瓜洲留別李詡》唐代 許渾 【釋義】河邊的柳樹告別了春天,花都在夜晚凋謝了。 10、瓜州渡口,恰恰城如斗。
——《清平樂·瓜洲渡口》宋代 李好古 【釋義】瓜洲的渡口,也正好是城中的樣子。
三、有關瓜洲的詩句
長相思---白居易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頭,吳山點點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歸時方始休,月明人倚樓。泊船瓜洲---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一夕【瓜洲】渡頭宿,天風吹盡廣陵塵。---高蟾《瓜洲夜泊》邗溝仆射戎政閑,試渡【瓜洲】吐伊郁。
---羅隱《薛陽陶觱篥歌》樓船夜雪【瓜州】渡,鐵馬秋風大散關。---陸游《書憤》潮落夜江斜月里,兩三星火是【瓜洲】。
---張祜《題金陵渡》日暮【瓜洲】江北岸,兩行清淚滴西風。---徐鉉《回至瓜洲獻侍中》。
四、關于瓜洲的詩詞
1、《長相思·鐵甕城高》——宋代:秦觀 念凄絕秦弦,感深荊賦,相望幾許凝愁。
勤勤裁尺素,奈雙魚難渡瓜洲。 曉鑒堪羞,潘鬢點、吳霜漸稠。
幸于飛、鴛鴦未老,不應同是悲秋。 【譯文】我估量著,自分別以后,你一定每每彈著凄涼的曲調,思念著我;而我呢,也每每吟哦著哀怨的詞句,思念著你;山山相隔,我們相望了多少次都看不見,只能把愁恨凝聚在樂曲里和詞章里。
我屢屢想給你寫情書,無奈山高路遠,到不了你那邊。清晨臨鏡,白發日漸見多,老態堪羞。
有幸的是,你尚未見老,不應像我這樣,為衰老而悲傷。秋,寓有衰老意。
2、《書憤五首·其一》——宋代:陸游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 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譯文】年輕時就立志北伐中原,哪想到竟然是如此艱難。
我常常北望那中原大地,熱血沸騰啊怨氣如山啊。記得在瓜州渡痛擊金兵,雪夜里飛奔著樓船戰艦。
秋風中跨戰馬縱橫馳騁,收復了大散關捷報頻傳。 想當初我自比萬里長城,立壯志為祖國掃除邊患。
到如今垂垂老鬢發如霜,盼北伐盼恢復都成空談。不由人緬懷那諸葛孔明,出師表真可謂名不虛傳,有誰像諸葛亮鞠躬盡瘁,率三軍復漢室北定中原! 3、《水仙子·渡瓜洲》——元代:趙善慶 渚蓮花脫錦衣收,風蓼青雕紅穗秋,堤柳綠減長條瘦。
系行人來去愁,別離情今古悠悠。南徐城下,西津渡口,北固山頭。
【譯文】小洲邊的野荷,花瓣脫落,粲綠的荷葉也已委靡。風中的秋蓼不再青蔥,暗紅色的穗花一派凄凄。
堤岸的楊柳減了翠色,只留下幾乎光禿的長條細細。這一切,同渡江行人的旅愁系結在一起。
古往今來,離情別恨最是難以擺脫和忘記。鎮江城下,西津渡口,北固山頭:一路上我都惆悵不已。
4、《月上瓜洲·寓烏夜啼南徐多景樓作》——宋代:張輯 江頭又見新秋。幾多愁。
塞草連天何處、是神州。 英雄恨,古今淚,水東流。
惟有漁竿明月、上瓜洲。 【譯文】江頭又到了一年的秋天,又帶來了幾多新愁。
塞草連天,神州到底在何處?古往今來多少英雄淚,都隨江水東流去。眼前只有瓜洲明月,江上拿著魚竿。
5、《泊船瓜洲》——宋代: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譯文】京口和瓜洲之間只隔著一條長江,鐘山就隱沒在幾座山巒的后面。
和煦的春風又吹綠了大江南岸,明月什么時候才能照著我回到鐘山下的家里。
五、關于 泊船瓜洲的詩句是作者是在什么時候和地點寫的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 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 明月何時照我還? [注釋] 1. 泊:停船靠岸。 2. 瓜洲:在現在江蘇省長江北岸,揚州市南面。
3. 京口:在長江南岸,現在的江蘇省鎮江市。 4. 鐘山:現在南京市的紫金山。
5. 數重:幾層。 6. 綠:吹綠了。
7. 還:指的是回到紫金山下的家里。 -------------------------------------------------------------------------------- [簡析] 這是一首著名的抒情小詩,抒發了詩人眺望江南、思念家園的深切感情。
詩以“泊船瓜洲”為題,點明詩人的立足點。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間”寫了望中之景,詩人站在瓜洲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南邊岸上的“京口”與“瓜洲”這么近,中間隔一條江水。
由此詩人聯想到家園所在的鐘山也只隔幾層山了,也不遠了。次句“鐘山只隔數層山”暗示詩人歸心似箭的心情。
第三句又寫景,點出了時令已經春天,描繪了長江南岸的景色。“綠”字是吹綠的意思,是使動用法,用得絕妙。
傳說王安石為用好這個字改動了十多次,從“到”“過”“入”“滿”等十多個動詞中最后選定了“綠”字。因為其他文字只表達春風的到來,卻沒表現春天到來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綠的景物變化。
結句“明月何時照我還”,詩人眺望已久,不覺皓月初上,詩人用疑問的句式,想象出一幅“明月”“照我還”的畫面,進一步表現詩人思念家園的心情。 本詩從字面上看,是流露著對故鄉的懷念之情,大有急欲飛舟渡江回家和親人團聚的愿望。
其實,在字里行間也寓著他重返政治舞臺、推行新政的強烈欲望。 本詩是“文字頻改,工夫自出”(《童蒙詩訓》)的著名例證。
-------------------------------------------------------------------------------- [作者簡介]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字介甫,號半山,臨川(今屬江西)人。
有《臨川先生文集》。 泊船瓜洲》是一首典型的鄉愁詩。
因為此詩的寫作背景是,年過半百、對政治早已心恢意懶的王安石,已經歷了兩次因推行新法而被罷相的坎坷遭遇,此次的再次被起用為相,他曾兩次辭官而未獲準,因而他的赴任是勉強的、違心的。就在他上任后,又多次請求解除宰相職務,并終于在復出后的第二年,終于如愿以償地再度罷相。
顯而易見,這種際遇心境下,寫作《泊船瓜洲》,也就難免字里行間,不貯滿憂郁、傷感、消沉之情,也就難免不對即將遠離的家鄉懷有深深的眷戀之意了,他是絕不可能如某些學者所說的,會以“春風又綠江南岸”來喻皇恩浩蕩,來抒發什么因如愿以償的復出和將開創變法新局面而欣喜異常的感情了。詩的結句“明月何時照我還”就是這種剪不斷理還亂的一腔鄉愁的真實寫照:詩人還未遠離家鄉,就已為何時能返家鄉而愁緒滿腹了呢? 由此再來看“春風又綠江南岸”,就知此句的重心在“又”而非“綠”了,詩人并非著意刻畫江南美景,因為“綠”本是春天的最常見最平常之景,只是實寫,理應毫無特別精彩之處,只是《容齋隨筆》的煉字故事使這平常無奇之“綠”字才有了特殊的語言的魅力。
其實,講到寫江南春天之美,只要與白居易的《憶江南》詞相比,就可看出高下文野之分了。但這里并無貶低詩人之意,只是要說明,詩人寫作此句的重心,并沒有放在“綠”字,而是放在了“又”字上,要表達的是:無情之春風尚且知道一年一度“又”回江南,而作為對故鄉情濃意切的詩人,卻恰恰在“春風又綠江南岸”的時候,離開江南的家鄉,違心地重登仕途,這里有自責,更有著人生的無奈,還有著對前途的擔憂。
這一去,前途吉兇莫測,不知何時才“又”能回到江南的家中呢?一個“又”字,融情于景,實在是詩人滿心難以排遺的鄉愁的自然的流露。 把握了全詩的感情基調后,再來看詩的前兩句,“京口瓜洲一水間”的“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的“只隔”,顯然在情感上與“又”一脈相承,寫的都是家鄉雖近在咫尺,卻不能像春風一樣,一年一次定時的又來相會,知何時再能相見的悵惘之情。
水間',以愉快的筆調寫他從京口渡江,又有了新解:“我們常常引“春風又綠江南岸”來喻形勢的大好,其實大違詩之本意,那個又字怎講,沒有了落實。唯此,許多人以欣然之意來讀“春風又綠江南岸”并將之作為喜慶美景的喻詞,都是有違該詩原主旨的誤讀誤解。
六、與船有關的詩句有哪些
1·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2·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3·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4·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5·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6·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7· 身外都無事,舟中只有琴。
8· 夜靜水寒魚不食,滿船空載月明歸。
9·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10· 船頭獨立望長空,日艷波光逼人眼。
11· 夜來江雨宿蓬船,臥聽淋鈴不忍眠。
船是重要的水上交通工具。在石器時代就出現了最早的船——獨木舟(把一根圓木中間挖空)。然后,出現了有槳和帆的船。后來又出現了用蒸汽或柴油發動機提供動力的船。今天人們用太陽能和噴氣式發動機作為船的動力,航行的速度令人吃驚,最高時速已經可以達到500千米以上了。
世界上最有名的船,大概要算是泰坦尼克號了,一艘華麗、高雅、精美絕倫的游輪,卻在初航就沉沒了。什么東西最讓人留戀?不就是在最美的時刻消亡的東西嗎!
當然,泰坦尼克號這艘最有名的船之所以名聞世界,還有歸功于大導演詹姆斯·卡梅隆的災難愛情大片《泰坦尼克號》。一段永垂不朽的愛情,更讓人們對這艘游輪記憶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