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請問有哪些贊美齊國的或者是贊美古代戰車的詩
司馬相如的《子虛賦》 。《子虛賦》假設楚國的子虛和齊國的烏有先生展開對話,子虛夸耀楚國的云夢澤之大和楚王游獵盛況;烏有先生則贊美齊國山河壯麗、物產豐富。作者在兩個人物的對答之中,運用華麗辭藻作了鋪陳夸張的描寫,偉貌奇觀,光華璀璨,使人如臨其境。
附:《子虛賦》全文:
子虛賦
楚使子虛于齊,王悉發車騎與使者出畋。畋罷,子虛過姹烏有先生,亡是公存焉。坐安,烏有先生問曰:“今日畋,樂乎?”子虛曰:“樂。”“獲多乎?”曰:“少”。“然則何樂?”對曰:“仆樂齊王之欲夸仆以車騎之眾,而仆對云夢之事也。”曰:“可得聞乎?”子虛曰:“可”。
王車架千乘,選徒萬乘,畋于海濱。列卒滿澤,罘網彌山。掩兔轔鹿,射麋腳麟。鶩于鹽浦,割鮮染輪。射中獲多,矜而自功。顧謂仆曰:‘楚亦有平原廣澤游獵之地,饒樂若此者乎?楚王之獵,孰與寡人乎?’仆下車對曰:‘臣楚國之鄙人也。幸得宿衛,十有余年,時從出游,游于后園,覽于有無,然猶未能遍睹也,又焉足以方其外澤乎?’齊王曰:‘雖然,略以子之所聞見而言之。’仆對曰:‘唯唯’。
'臣聞楚有七澤,嘗見其一,未睹其余也。臣之所見,蓋特其小小者耳,名曰云夢。云夢者,方九百里,其中有山焉。其山則盤紆 郁,隆崇 ,岑 參差,日月蔽虧。交錯糾紛,上干青云。罷池陂陀,下屬江河。其土則丹青赭堊,雌黃白 ,錫碧金銀。眾色炫耀,照爛龍鱗。其石則赤玉玫瑰,琳珉昆吾, 玄厲, 石 。其樂則有蕙圃:蘅蘭芷若,芎 菖浦,江蘺蘼蕪,諸柘巴苴。其南側有平原廣澤:登降 靡,案衍壇曼,緣似大江,限以巫山;其高燥則生葳菥苞荔,薛莎青 ;其埤濕則生藏茛蒹葭,東 雕胡。蓮藕觚盧, 閭軒于。眾物居之,不可勝圖。其西則有涌泉清池:激水推移,外發芙蓉菱華,內隱鉅石白沙;其中則有神色蛟鼉,玳瑁 。其北則有陰林:其樹 豫章,桂椒木蘭,檗離朱楊,梨 栗,橘柚芬芬;其上則有 孔彎,騰遠射干;其下則有白虎玄豹,曼蜓 犴。
于是乎乃使專諸之倫,手格此獸。楚王乃駕馴交之駟,乘雕玉之輿,靡魚段之橈旃, 明月之珠旗,建于將之雄戟,左烏號之雕弓,右夏服之勁箭。陽子驂乘, 阿為御,案節未舒,即陵狡獸;蹴蛩蛩,轔距虛。軼野馬,惠陶余,乘遺風,射游騏。倏目倩利,雷動犬至,星流霆擊,弓不虛發,中心決眥,洞胸達掖,絕乎心系。獲若雨獸,把草蔽地。于是楚王乃弭節徘徊,翱翔容與,覽乎陰林,觀壯士之暴怒,與猛獸之恐懼。徼郄受詘,殫睹眾獸之變態。
于是鄭女曼姬,被阿錫,揄 縞, 雜纖羅,垂專利號 ,襞積褰縐,郁橈溪谷。紛紛排排,揚施戌削,蜚 垂 。扶輿猗靡,翕呷萃蔡;下靡蘭蕙,上指羽蓋;錯翡翠之威庭,繆繞玉綏。眇眇忽忽,若神仙之仿佛。于是乃相與獠于蕙圃,般姍勃 ,上乎金提。把翡翠,射鹱義,微曾出, 繳施。弋白鵠,加鳥鵝,雙倉下,玄鶴加。怠而后發,游于清池。浮文益,揚旌世,張翠帷,建羽蓋。罔玳瑁,釣紫見。從金鼓,吹鳴籟。榜人歌,聲流喝。水蟲駭,波鴻沸,涌泉起,奔揚會。田石相擊,良良嗑嗑,若雷霆之聲,聞平數百里之外。將息獠者,擊靈鼓,起烽燧,車按行,騎就從,麗乎淫淫,般乎裔裔。
于是楚王乃登云陽之臺,怕乎無為,詹乎自持,勺藥之和具,而后御之。不若大王終日馳騁,曾不下輿,月割輪粹,自以為娛。臣竊觀之,齊殆不如。于是齊王無以應仆也。
烏有先生曰:“是何言之過也!足下不遠千里,來貺劑國:王悉發境內之士,備車騎之眾,與使者出畋,乃欲戮力致獲,以娛左右,何名為夸哉?問楚也之有無者,愿聞大國之風烈,先生之余論也。今足下不稱楚王之德厚,而盛推云夢以為高,奢言淫樂,而顯侈靡,竊為足下不取也。必若所言,固非楚國之美也;無而言之,是害足下之信也。彰君惡,傷私義,二者無一可,而先生行之,必且輕于齊而累于楚矣!且齊東者鉅海,南有瑯邪,觀乎成山,射乎之罘,浮渤解,游孟諸。旁徨乎海外,吞若云夢者八九于其胸中,曾不蒂芥。若乃叔儻瑰瑋,異方殊類,珍怪鳥獸,萬端鱗卒,充物其中,不可勝記,禹不能名,離不能計。然在諸侯之位,不敢言游戲之樂,苑囿之大;先生又見客,是以王辭不復,何為無以應哉?
二、描寫古代征戰沙場悲壯場面的詩句,急
1、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出自唐代李賀的《雁門太守行》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釋義:敵兵滾滾而來,猶如黑云翻卷,想要摧倒城墻;戰士們的鎧甲在陽光照射下金光閃爍。
號角聲聲,響徹秋夜的長空,塞外天邊的云霞將夜空凝結成紫色。紅旗半卷,援軍趕赴易水;夜寒霜重,鼓聲郁悶低沉。
為了報答國君的賞賜和厚愛,手操寶劍甘愿為國血戰到死。2、操吳戈兮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
出自先秦屈原的《九歌·國殤》操吳戈兮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敵若云,矢交墜兮士爭先。
凌余陣兮躐余行,左驂殪兮右刃傷。霾兩輪兮縶四馬,援玉枹兮擊鳴鼓。
天時懟兮威靈怒,嚴殺盡兮棄原野。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遠。
帶長劍兮挾秦弓,首身離兮心不懲。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魂魄毅兮 一作:子魂魄兮) 釋義:手拿干戈啊身穿犀皮甲,戰車交錯啊刀劍相砍殺。
旗幟蔽日啊敵人如烏云,飛箭交墜啊士卒勇爭先。犯我陣地啊踐踏我隊伍,左驂死去啊右驂被刀傷。
埋住兩輪啊絆住四匹馬,手拿玉槌啊敲打響戰鼓。天昏地暗啊威嚴神靈怒,殘酷殺盡啊尸首棄原野。
出征不回啊往前不復返,平原迷漫啊路途很遙遠。佩帶長劍啊挾著強弓弩,首身分離啊壯心不改變。
實在勇敢啊富有戰斗力,始終剛強啊沒人能侵犯。身已死亡啊精神永不死,您的魂魄啊為鬼中英雄!3、起望衣冠神州路,白日銷殘戰骨。
出自宋代辛棄疾的《賀新郎·用前韻送杜叔高》細把君詩說。悵余音、鈞天浩蕩,洞庭膠葛。
千尺陰崖塵不到,惟有層冰積雪。乍一見、寒生毛發。
自昔佳人多薄命,對古來、一片傷心月。金屋冷,夜調瑟。
去天尺五君家別。看乘空、魚龍慘淡,風云開合。
起望衣冠神州路,白日銷殘戰骨。嘆夷甫、諸人清絕。
夜半狂歌悲風起,聽錚錚、陣馬檐間鐵。南共北,正分裂。
釋義:待我仔細品評你的詩作:它們像雄偉浩蕩的鈞天廣樂的遺音,又像是復雜多變的洞庭《成池》之樂的逸響。有如纖塵不染的千丈陰崖,但見滿眼雪積冰封,使人乍見之下。
不禁毛發森然。哎,從來才華出眾的人。
遭際都往往坎坷不幸。因此對著天上那片亙古不變的明月,他們難免會感傷身世;或者躲進華麗冷清的屋子里,借彈奏錦瑟打發夜晚的無聊。
你家祖籍該是在陜西咸寧,如今已經回不去了。你瞧瞧天空上風云變幻,仿佛連翱翔的魚龍都因之慘然變色。
再登高遙望當年北方家族避難南遷的道路。多少死難者的尸骨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無人掩葬,已經朽爛不存了。
可恨把持朝政的那些當代王衍們。他們一味清談,確實“清”到了家!夜半失眠,我常常引吭高歌,但覺悲風四起,檐前的鐵馬錚錚作響,仿佛又回到了殺敵的戰場。
請記住吧,我們的南方和北方。至今還是分裂的!4、將軍金甲夜不脫,半夜軍行戈相撥,風頭如刀面如割。
出自唐代岑參的《走馬川行奉送出師西征 / 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君不見走馬川行雪海邊,平沙莽莽黃入天。 輪臺九月風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隨風滿地石亂走。
匈奴草黃馬正肥,金山西見煙塵飛,漢家大將西出師。 將軍金甲夜不脫,半夜軍行戈相撥,風頭如刀面如割。
馬毛帶雪汗氣蒸,五花連錢旋作冰,幕中草檄硯水凝。 虜騎聞之應膽懾,料知短兵不敢接,車師西門佇獻捷。
釋義:您難道不曾看見嗎?那遼闊的走馬川緊靠著雪海邊緣,茫茫無邊的黃沙連接云天。輪臺九月整夜里狂風怒號,到處的碎石塊塊大如斗,狂風吹得斗大亂石滿地走。
這時匈奴牧草繁茂軍馬肥,侵入金山西面煙塵滾滾飛,漢家的大將率兵開始征西。將軍身著鎧甲夜里也不脫,半夜行軍戈矛彼此相碰撞,凜冽寒風吹到臉上如刀割。
馬毛掛著雪花還汗氣蒸騰,五花馬的身上轉眼結成冰,營幕中寫檄文硯墨也凍凝。敵軍聽到大軍出征應膽驚,料他不敢與我們短兵相接,我就在車師西門等待報捷。
5、野曠天清無戰聲,四萬義軍同日死。出自唐代杜甫的《悲陳陶》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陳陶澤中水。
野曠天清無戰聲,四萬義軍同日死。群胡歸來血洗箭,仍唱胡歌飲都市。
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軍至。釋義:初冬時節,從十幾個郡征來的良家子弟,一戰之后鮮血都灑在陳陶水澤之中。
藍天下的曠野現在變得死寂無聲,四萬名兵士竟然在一日之內全部戰死。野蠻的胡兵箭鏃上滴著善良百姓的鮮血,唱著人們聽不懂的胡歌在長安街市上飲酒狂歡。
長安城的百姓轉頭向陳陶方向失聲痛哭,日夜盼望唐朝軍隊打回來恢復昔日的太平生活。
三、形容“冷兵器”的詩句有哪些
1.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宋代:辛棄疾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貍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2.挽文丞相
元代:虞集
徒把金戈挽落暉,南冠無奈北風吹。
子房本為韓仇出,諸葛寧知漢祚移。
云暗鼎湖龍去遠,月明華表鶴歸遲。
不須更上新亭望,大不如前灑淚時。
3.走馬川行奉送出師西征
唐代:岑參
君不見走馬川行雪海邊,平沙莽莽黃入天。
輪臺九月風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隨風滿地石亂走。
匈奴草黃馬正肥,金山西見煙塵飛,漢家大將西出師。
將軍金甲夜不脫,半夜軍行戈相撥,風頭如刀面如割。
馬毛帶雪汗氣蒸,五花連錢旋作冰,幕中草檄硯水凝。
虜騎聞之應膽懾,料知短兵不敢接,車師西門佇獻捷。
4.蝶戀花·出塞
清代:納蘭性德
今古河山無定據。畫角聲中,牧馬頻來去。滿目荒涼誰可語?西風吹老丹楓樹。
從前幽怨應無數。鐵馬金戈,青冢黃昏路。一往情深深幾許?深山夕照深秋雨。
5.出塞二首·其一
唐代: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6.前出塞九首·其六
唐代:杜甫
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殺人亦有限,列國自有疆。茍能制侵陵,豈在多殺傷。
1. 冷兵器
狹義上冷兵器是指不帶有火藥、炸藥或其他燃燒物,在戰斗中直接殺傷敵人,保護自己的近戰武器裝備。廣義的冷兵器則指冷兵器時代所有的作戰裝備。冷兵器的發展經歷了石器時代、青銅時代和鐵器時代三個階段。冷兵器按材質分為石、骨、蚌、竹、木、皮革、青銅、鋼鐵等兵器;按用途分為進攻性兵器和防護裝具,進攻性兵器又可分為格斗、遠射和衛體3類;按作戰方式分為步戰兵器、車戰兵器、騎戰兵器、水戰兵器和攻守城器械等;按結構形制分為短兵器、長兵器、拋射兵器、系兵器、護體裝具、戰車、戰船等。火器時代開始后,冷兵器已不是作戰的主要兵器,但因具有特殊作用,故一直延用至今。
許多冷兵器是復合材料制成并兼有兩種以上的用途、性質的。因以其主要材料和用途、性質劃分類別。冷兵器出現于人類社會發展的早期,由耕作、狩獵等勞動工具演變而成,隨著戰爭及生產水平的發展,經歷了由低級到高級,由單一到多樣,由龐雜到統一的發展完善過程。世界各國、各地R冷兵器的發展過程各有特點,但基本可歸結為石木兵器時代、銅兵器時代、鐵兵器時代和冷兵器、火器并用時代。其中石木兵器時代延續的時間最長。
2.常見冷兵器
(1)矛
矛為兵刃中最長之物,故有丈八蛇矛之稱;惟所謂丈八者,以周尺計之,合今之通用尺一丈四尺有奇;以此推之,則矛之由來,實在周代,或周代以前,來歷亦甚悠久,惟當時戰術未精,各種兵刃使用之法,亦極簡單,非若后之武術,以繁取勝,以多矜奇也。
(2)弓
弓為古代兵器之一,激弦發矢,可以及遠,考此法之由來最古,黃帝戰蚩尤于涿鹿,純用弓矢以制勝,此為有弓矢之最早者;惟當時之弓矢,都以竹木為之,雖能及遠,終未 能完善,迨后推闡其理,互相發明,加以精密之改造,于是乎弓矢逐成為戰爭之利器,非但發古人射抉之技,抑亦開后世火器之端,雖曰此皆由后人推闡而來,其創作者之功,要亦未可遽沒也。
(3)盾
盾,亦為古兵器,其發明也,較弓箭為后,且竟謂為因有弓箭之后,始有盾牌,亦無不可。弓箭之用,既能殺人于百步或數步之外,其利用較之長矛大戟,止能于對面取人者,固不可以同日語。
四、以戰爭為題材的詩詞
出塞. 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隴西行 陳陶
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喪胡塵。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深閨夢里人。
涼州詞 王翰
葡桃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相和歌辭·從軍行二首】 唐·李白
百戰沙場碎鐵衣,城南已合數重圍。突營射殺呼延將,獨領殘兵千騎歸。
【雜曲歌辭·出自薊北門行】 唐·李白
虜陣橫北荒,胡星曜精芒。羽書速驚電,烽火晝連光。虎竹救邊急,戎車森已行。明主不安席,按劍心飛揚。推轂出猛將,連旗登戰場。兵威沖絕漠,殺氣凌穹蒼。列卒赤山下,開營紫塞傍。途冬沙風緊,旌旗颯凋傷。畫角悲海月,征衣卷天霜。揮刃斬樓蘭,彎弓射賢王。單于一平蕩,種落自奔亡。收功報天子,行歌歸咸陽。
【雜曲歌辭·白馬篇】 唐·李白
龍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秋霜切玉劍,落日明珠袍。斗雞事萬乘,軒蓋一何高。弓摧宜山虎,手接泰山猱。酒后競風彩,三杯弄寶刀。殺人如翦草,劇孟同游遨。發憤去函谷,從軍向臨洮。叱咤萬戰場,匈奴盡波濤。歸來使酒氣,未肯拜蕭曹。羞入原憲室,荒徑隱蓬蒿。
塞下曲 王昌齡
飲馬渡秋水,水寒風似刀。平沙日未沒,黯黯見臨洮。
昔日長城戰,咸言意氣高。黃城足今古,白骨亂蓬篙。
從軍北征 李益
天山雪后海風寒,橫笛遍吹行路難。磧里征人三十萬,一時回首月中看。
從軍行 楊炯的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
雪暗雕旗畫,風多雜鼓聲。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