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于清明的詩詞有那些
●木蘭花 晏殊 玉樓朱閣橫金鎖,寒食清明春欲破. 窗間斜月兩眉愁,簾外落花雙淚墮. 朝云聚散真無那,百歲相看能幾個? 別來將為不牽情,萬轉千回思想過. ●蝶戀花·春暮 李冠 遙夜亭皋閑信步,才過清明,漸覺傷春暮. 數點雨聲風約住,朦朧淡月云來去. 桃杏依稀香暗度. 誰秋千,笑里輕輕語? 一寸相思千萬緒,人間沒個安排處. ●鶴沖天 杜安世 清明天氣,永日愁如醉. 臺榭綠陰濃,薰風細. 燕子巢方就,盆池小,新荷蔽. 恰是逍遙際. 單夾衣裳,半籠軟玉肌體. 石榴美艷,一撮紅綃比. 窗外數修篁,寒相倚. 有個關心處,難相見,空凝睇. 行坐深閨里,懶更妝梳,自知新來憔悴. ●望江南·超然臺作 蘇軾 春未老,風細柳斜斜. 試上超然臺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煙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卻咨嗟. 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 詩酒趁年華. ●謝池春 李之儀 殘寒銷盡,疏雨過,清明后. 花徑斂余紅,風沼縈新皺. 乳燕穿庭戶,飛絮沾襟袖. 正佳時,仍晚晝. 著人滋味,真個濃如酒. 頻移帶眼,空只恁、厭厭瘦. 不見又相思,見了還依舊. 為問頻相見,何似長相守? 天不老,人未偶. 且將此恨,分付庭前柳. ●洞仙歌 李元膺 一年春物,惟梅柳間意味最深.至鶯花爛漫時,則春已衰遲,使人無復新意.予作《洞仙歌》,使探春者歌之,無后時之悔. 雪云散盡,放曉晴池院. 楊柳于人便青眼. 更風流多處,一點梅心,相映遠,約略顰輕笑淺. 一年春好處,不濃芳,小艷疏香最嬌軟. 到清明時候,百紫千紅,花正亂,已失春風一半. 早占取韶光共追游,但莫管春寒,醉紅自暖. ●清平樂 劉弇 東風依舊,著意隋堤柳. 搓得鵝兒黃欲就,天氣清明時候. 去年紫陌青門,今宵雨魄云魂. 斷送一生憔悴,能消幾個黃昏! ●蝶戀花 趙令畤 欲減羅衣寒未去,不卷珠簾,人深深處. 紅杏枝頭花幾許? 啼痕止恨清明雨. 盡日沉煙香一縷,宿酒醒遲,惱破春情緒. 飛燕又將歸信誤,小屏風上西江路. ●憶少年 曹組 年時酒伴,年時去處,年時春色. 清明又近也,卻天涯為客. 念過眼光陰難再得. 想前歡,盡成陳跡. 登臨恨無語,把闌干暗拍. ●南柯子·春景 田為 夢怕愁時斷,春從醉里回. 凄涼懷抱向誰開? 些子清明時候被鶯催. 柳外都成絮,欄邊半是苔. 多情簾燕獨徘徊,依舊滿身花雨又歸來. ●踏莎行 周紫芝 情似游絲,人如飛絮. 淚珠閣定空相覷. 一溪煙柳萬絲垂,無因系得蘭舟住. 雁過斜陽,草迷煙渚. 如今已是愁無數. 明朝且做莫思量,如何過得今宵去? ●念奴嬌 李清照 蕭條庭院,又斜風細雨,重門須閉. 寵柳嬌花寒食近,種種惱人天氣. 險韻詩成,扶頭酒醒,別是閑滋味. 征鴻過盡,萬千心事難寄. 樓上幾日春寒,簾垂四面,玉闌干慵倚. 被冷香銷新夢覺,不許愁人不起. 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 日高煙斂,更看今日晴未? ●點絳唇·春愁 趙鼎 香冷金爐,夢回鴛帳馀香嫩. 更無人問,一枕江南恨. 消瘦休文,頓覺春衫褪. 清明近,杏花吹盡,薄暮東風緊.。
二、清明節的詩句有哪些
詩句名篇 《清明》(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途中寒食》(唐)宋之問 馬上逢寒食,途中屬暮春。
可憐江浦望,不見洛橋人。北極懷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園腸斷處,日夜柳條新。 《寒食》(唐)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閭門即事》(唐)張繼 耕夫召募愛樓船,春草青青萬項田;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
《清明》(宋)王禹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蘇堤清明即事》(宋)吳惟信 梨花風起正清明,游子尋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
《寒食上冢》(宋)楊萬里 逕直夫何細!橋危可免扶?遠山楓外淡,破屋麥邊孤。宿草春風又,新阡去歲無。
梨花自寒食,進節只愁余。 《郊行即事》(宋)程顥 芳草綠野恣行事,春入遙山碧四周;興逐亂紅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磯;莫辭盞酒十分勸,只恐風花一片紅;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游衍莫忘歸。
《清明》(南宋)高翥 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
日落狐貍眠冢上,夜歸兒女笑燈前。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送陳秀才還沙上省墓》(明)高啟 滿衣血淚與塵埃,亂后還鄉亦可哀。
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 《清江引·清明日出游》(明)王磐 問西樓禁煙何處好?綠野晴天道。 馬穿楊柳嘶,人倚秋千笑,探鶯花總教春醉倒。
《長安清明言懷》(唐)顧非熊 明時帝里遇清明,還逐游人出禁城。 九陌芳菲鶯自囀,萬家車馬雨初晴。
客中下第逢今日,愁里看花厭此生。 春色來年誰是主,不堪憔悴更無成。
《清明日園林寄友人》(唐)賈島 今日清明節,園林勝事偏。 晴風吹柳絮,新火起廚煙。
杜草開三徑,文章憶二賢。 幾時能命駕,對酒落花前。
《清明日與友人游玉粒》(唐)來鵠 幾宿春山逐陸郎,清明時節好煙光。 歸穿細荇船頭滑,醉踏殘花屐齒香。
風急嶺云飄迥野,雨余田水落方塘。 不堪吟罷東回首,滿耳蛙聲正夕陽。
《洛陽清明日雨霽》(唐)李正封 曉日清明天,夜來嵩少雨。 千門尚煙火,九陌無塵土。
酒綠河橋春,漏閑宮殿午。 游人戀芳草,半犯嚴城鼓。
三、關于清明節,春天美景的古詩句各20個
清明夜【唐】白居易好風朧月清明夜,碧砌紅軒刺史家.獨繞回廊行復歇,遙聽弦管暗看花.清明日送鄧芮二子還鄉【唐】戴叔倫鐘鼓喧離日,車徒促夜裝.曉廚新變火,輕柳暗翻霜.傳鏡看華發,持杯話故鄉.每嫌兒女淚,今日自沾裳.清明后登城眺望-【唐】劉長卿風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百花如舊日,萬井出新煙.草色無空地,江流合遠天.長安在何處,遙指夕陽邊.清明日曲江懷友-【唐】羅隱君與田蘇即舊游,我于交分亦綢繆.二年隔絕黃泉下,盡日悲涼曲水頭.鷗鳥似能齊物理,杏花疑欲伴人愁.寡妻稚子應寒食,遙望江陵一淚流.關于描寫清明節的詩句之二寒食-【唐】孟云卿二月江南花滿枝,他鄉寒食遠堪悲.貧居往往無煙火,不獨明朝為子推.清明即事-【唐】孟浩然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車聲上路合,柳色東城翠.花落草齊生,鶯飛蝶雙戲.空堂坐相憶,酌茗聊代醉.清明-【唐】孫昌胤清明暮春里,悵望北山陲.燧火開新焰,桐花發故枝.沈冥慚歲物,歡宴阻朋知.不及林間鳥,遷喬并羽儀.清明日憶諸弟-【唐】韋應物冷食方多病,開襟一忻然.終令思故郡,煙火滿晴川.杏粥猶堪食,榆羹已稍煎.唯恨乖親燕,坐度此芳年.長安清明-【唐】韋莊蚤是傷春夢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內官初賜清明火,上相閑分白打錢.紫陌亂嘶紅叱撥,綠楊高映畫秋千.游人記得承平事,暗喜風光似昔年.關于描寫清明節的詩句之三《途中寒食》(唐)宋之問馬上逢寒食,途中屬暮春.可憐江浦望,不見洛橋人.北極懷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園腸斷處,日夜柳條新.《閭門即事》(唐)張繼耕夫召募愛樓船,春草青青萬項田;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清明》(宋)王禹俏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寒食上冢》(宋)楊萬里逕直夫何細!橋危可免扶?遠山楓外淡,破屋麥邊孤.宿草春風又,新阡去歲無.梨花自寒食,進節只愁余.《郊行即事》(宋)程顥芳草綠野恣行事,春入遙山碧四周;興逐亂紅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磯;莫辭盞酒十分勸,只恐風花一片紅;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游衍莫忘歸.關于描寫清明節的詩句之四清明-【宋】黃庭堅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候.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清明-【宋】王禹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送陳秀才還沙上省墓》(明)高啟滿衣血淚與塵埃,亂后還鄉亦可哀.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
四、清明節的詩句是那些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途中寒食 【唐】宋之問 馬上逢寒食,途中屬暮春。
可憐江浦望,不見洛橋人。 北極懷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園腸斷處,日夜柳條新。 寒食 【唐】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閭門即事 【唐】張繼 耕夫召募愛樓船,春草青青萬項田; 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歐陽修,也為后人留下了描寫清明節的著名詩句:南國春半踏青時,風和聞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長蝴蝶飛。
清明 【宋】黃庭堅 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自生愁。 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
清明 【宋】王禹俏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 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蘇堤清明即事 【宋】吳惟信 梨花風起正清明,游子尋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
寒食上冢 【宋】楊萬里 逕直夫何細!橋危可免扶? 遠山楓外淡,破屋麥邊孤。 宿草春風又,新阡去歲無。
梨花自寒食,進節只愁余。 郊行即事 【宋】程顥 芳草綠野恣行事,春入遙山碧四周; 興逐亂紅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磯; 莫辭盞酒十分勸,只恐風花一片紅; 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游衍莫忘歸。
送陳秀才還沙上省墓【宋】高啟 滿衣血淚與塵埃,亂后還鄉亦可哀。 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 清江引·清明日出游 【明】王磐 問西樓禁煙何處好? 綠野晴天道。
馬穿楊柳嘶, 人倚秋千笑, 探鶯花總教春醉倒。
五、求描寫清明的詩句或者散文.要求原創
其一、清明時節(2011年清明) 注:辛卯年清明節,恰三月初三日.昨日春雪春雨淅淅,今朝放晴. 時至今日,攜小客坐蘇北三年余.逢家姐帶頑皮外甥遨文同到.念及清明、中華根源、家鄉上庸古城、如梭年華.一時性起,隨筆記下,以資笑之. 其一、清明 清明雪霽飛紙鳶, 踏青插柳東籬邊. 忽聞天外銀鈴笑, 飲酒墻頭窺秋千. 其二、祖祭 三月初三蟠桃宴, 真武真君邀壽誕. 我本軒轅黃帝后, 五體及地燒紙錢. 其三、無題 九曲漢水到清明, 漫天飛花鎖庸城. 芳草萋萋經年路, 煙波渺渺嘆古今. 濁酒一杯年少志, 清曲三唱付古琴. 揚帆江湖君莫笑, 韶華如箭覓知音. 其四、破陣子.清明 春風春雨才去, 櫻花梨木清明. 溪上肥鵝七八個, 檐下新燕三兩聲, 紅日炊煙輕. 暗笑愚侄慵懶, 春夢不解衣衫, 似與鄰小插春柳, 恰隨舅娘放紙鳶, 蹙眉意正酣. 清明時節(2009年清明) 皖北下起了小雨,絲絲涼風吹拂著淮河兩岸的垂柳,肆意地撩撥著紛紛前行的路人.不經意的,我放慢了車速,把車緩緩駐岸邊,輕輕地掃視著眼前的一切.天空是灰色的,河岸是綠色的,水面是淺藍色的——偶爾,會看見一個個水圈——那是鉆到水面閑逛的小魚的惡作劇——我苦笑一下,原來總有些人能沒事偷著樂. 眼前的小縣城叫五河,聞著溢香的垂柳,看著行色匆匆的人們手持的靈吊,我突然想起了今天是清明節.腦子里一股腦的出現了一連串的活動:踏青、郊游、蕩秋千,踢足球、打馬球、插柳,拔河,斗雞.還有祭祖,喝酒,吃農家菜.太美了!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這個清明節,我在這個時空的這個位置,明年呢?后年呢?三年五年十年呢? 對,去溫一壺清酒,慢慢品酌一下.。
六、清明詩句作者杜牧地點時間人物起因經過結果
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萬年縣(今陜西長安縣)人.是我國晚唐詩壇上獨樹一幟的杰出詩人.杜牧才思敏捷,文風灑脫,早年即以經邦濟世的才略自負.杜牧一生喜好游歷,并吟詩作賦,為后人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篇.其中尤以《清明》一詩影響較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清明一詩雅俗共賞,也折射出了唐代杏花村一帶清明時節的自然和人文風貌,眾所周知該詩還具有極高的酒文化價值.然而關于詩中的“杏花村”究竟指那里爭議很大,全國出現了幾個杏花村,所謂“地望”相爭大約從明末就已開始.相繼出現了“北汾”說、“南池”說,以及 “江蘇南京說”和“湖北麻城說“等等.于是有人不得不中和地認為“杏花村”是個泛指,根本就查不清指那里.解放以來一些學者從現代氣候和杜牧曾在池州做官的表象考慮,首肯“杏花村”在池州的人較多,2003年5月出版的《中國地方志》雜志刊登了郎永清先生1.3萬余字的長篇文章《“杏花村”地望之爭辨析》一文,根據清代地方志及現代氣候肯定了池州說,似乎肯定池州已成定論,中央電視臺2套以開心一刻的形式也作了報道.但是首肯池州的人們以及郎先生的考證都忽視了這樣一個重要的事實,即:將現在的氣候等同于唐代的古氣侯,以清代的記載推定唐朝的史實,以杜牧的池州2年肯定杜牧的一生,其實是沒有說服力的.杜牧生活的時代在距今1200-1150年前,根據歷史地理研究當時太原盆地的氣候特征與現在不同.杜牧也不是沒有來過山西,讀《樊川文集》會發現杜牧年輕時曾壯游并(今太原)汾(汾州),《清明》詩應是杜牧游覽并汾時創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