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梅蘭竹菊的象征意義和詩句
梅蘭竹菊,占盡春夏秋冬,中國文人以其為"四君子",正表現了文人對時間秩序和生命意義的感悟。梅:剪雪裁冰,一身傲骨
蘭:空谷幽香,孤芳自賞
竹:篩風弄月,瀟灑一生
菊:凌霜自行,不趨炎勢
王安石 《梅花》
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唐 李白 《古 風》
孤蘭生幽園,眾草共蕪沒。
雖照陽春暉,復悲高秋月。
飛霜早淅瀝,綠艷恐休歇。
若無清風吹,香氣為誰發。
唐·杜牧《題新竹》
數莖幽玉色,晚夕翠煙分。
聲破寒窗夢,根穿綠蘚紋。
漸籠當檻日,欲得八簾云。
不是山陰客,何人愛此君。
唐·元稹《菊花》
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二、梅蘭竹菊詩句
一些關于梅蘭竹菊的詩句- - 秋叢繞舍似陶家, 遍說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 此花開盡更無花。(元縝 《菊花》) 颯颯西風滿院栽, 蕊寒香冷蝶難來。
他年我若為青帝, 報與桃花一處開。(黃巢《詠菊》) 眾芳搖落獨軒妍, 占盡風光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 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 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 不須檀板共金樽。(林逋《山園小梅》) 墻角數枝梅, 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 為有暗香來。(王安石《梅花》) 梅雪爭春未肯降, 騷人擱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 雪卻輸梅一段香。(盧梅坡《雪梅》) 作者: 溪施柔情 2005-12-20 黃巢的: 待到秋來九月八, 我花開后白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 滿城盡帶黃金甲。 作者: 老夫撩發少年狂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作者: 溪施柔情 未出土時便有節, 及凌云處更虛心。
未出土時便有節, 及凌云處更虛心。 竹節虛心 作者: 時光詞場 雪映紅梅梅映雪 風翻綠竹竹翻風 作者: 老夫撩發少年狂 品蘭 http://**f?kz=85219584 墨梅 我家洗硯池邊樹,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 品蘭 http://**f?kz=85219584 請你自己找吧~~ 作者: 時光詞場 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作者: 雪徹 -梅- 1.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梅花》宋.王安石 2.粉墻低,梅花照眼,依然舊風味。 -《花犯 詠梅》宋.周邦彥 3.清晨凝雪彩,新候變庭梅。
-《春雪映早梅》唐.庾敬休 -松- 1.南軒有孤松,柯葉自綿冪。 -《南軒松》唐.李白 2.陰陰清禁里,蒼翠滿春松。
-《禁中春松》唐.陸贄 3.世傳壽可三松倒,此語難為常人道。 -《松》宋.王安石 ------------竹------------ 1.侵衣野竹香,蟄蟄垂野厚。
--《感楓五首》唐. 李賀 2.楊柳郁青青,竹枝無限情。 --《紇那曲》唐. 劉禹錫 3. 瀟灑城東樓, 繞樓多修竹。
森然一萬竿, 白粉封青玉。 --《東樓竹》唐.白居易 幽蘭在山谷, 本自無人識。
只因馨香重, 求者遍山隅。 秋叢繞舍似陶家, 遍說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 此花開盡更無花。(元縝 《菊花》) 颯颯西風滿院栽, 蕊寒香冷蝶難來。
他年我若為青帝, 報與桃花一處開。(黃巢《詠菊》) 眾芳搖落獨軒妍, 占盡風光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 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 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 不須檀板共金樽。(林逋《山園小梅》) 墻角數枝梅, 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 為有暗香來。(王安石《梅花》) 梅雪爭春未肯降, 騷人擱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 雪卻輸梅一段香。(盧梅坡《雪梅》) 廣群芳譜 清 劉灝 蘭生幽谷無人識,客種東軒遺我香。
知有清芬能解穢,更憐細葉巧凌霜。 根便密石秋芳早,叢倚修筠午蔭涼。
欲遺蘼蕪共堂下,眼前長見楚詞章 作者: 樹下聽風 2007-1-17 19:03 墻角數枝梅, 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 為有暗香來。
(王安石《梅花》) 唐?杜牧《題新竹》 數莖幽玉色, 晚夕翠煙分。 聲破寒窗夢, 根穿綠蘚紋。
漸籠當檻日, 欲得八簾云。 不是山陰客, 何人愛此君。
竹 無言無語晚風中, 淡泊一生甘始終。 莫道風流難與共, 千古高風有誰同? 2007-12-12 12:32 回復 秋林待月 22位粉絲 2樓 梅 淡淡清輝暗暗香 墨影一枝映軒窗 春風不待化飛雪 染盡林翁華發長 蘭 深谷幽幽一莖長 月華寒輝影成雙 花開尚待三五載 不與貴人熏衣裳 竹 日影班駁蔭翳涼 且伴清風舞清揚 休言霜劍難改色 我本無心待花殤 菊 瑟瑟西風點點霜 嫣紅姹紫發正忙 賞花莫道騷客事 農舍秋光勝春光 作者: 水上人家_ 2007-3-11 15:31 - 秋叢繞舍似陶家, 遍說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 此花開盡更無花。(元縝 《菊花》) 颯颯西風滿院栽, 蕊寒香冷蝶難來。
他年我若為青帝, 報與桃花一處開。(黃巢《詠菊》) 眾芳搖落獨軒妍, 占盡風光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 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 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 不須檀板共金樽。(林逋《山園小梅》) 墻角數枝梅, 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 為有暗香來。(王安石《梅花》) 梅雪爭春未肯降, 騷人擱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 卻輸梅一段香。(盧梅坡《雪梅》) 廣群芳譜 清 劉灝 蘭生幽谷無人識,客種東軒遺我香。
知有清芬能解穢,更憐細葉巧凌霜。 根便密石秋芳早,叢倚修筠午蔭涼。
欲遺蘼蕪共堂下,眼前長見楚詞章 梅 淡淡清輝暗暗香 墨影一枝映軒窗 春風不待化飛雪 染盡林翁華發長 一、梅 詠物詩中,很少有以百首的篇幅來詠一種事物的,而對梅花完成“百詠”的詩人最多。梅花最令詩人傾倒的氣質,是一種寂寞中的自足,一種“凌寒獨自開”的孤傲。
它不屑與凡桃俗李在春光中爭艷,而是在天寒地凍、萬木不禁寒風時,獨自傲然挺立,在大雪中開出繁花滿樹,幽幽冷香,隨風襲人。 從梅花的這一品性中,中國詩人們看到了自己的理想人格模式,就是那樣一種“沖寂自妍,不求識賞“的孤清,所以詩人常用“清逸”來寫梅花的神韻,如宋代“梅妻鶴子”的林和靖那著名的詩句:“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
三、梅蘭竹菊的象征意義是什么
一、梅蘭竹菊的象征意義:梅蘭竹菊,占盡春夏秋冬,中國文人以其為"四君子",正表現了文人對時間秩序和生命意義的感悟。
1、梅:它迎寒而開,艷于百花凋后,它美麗絕俗,卻不與群芳爭列,故歷來被用來象征恬然自處、傲然不屈、堅韌不拔的高尚品格。2、蘭:一則花朵色淡香清,二則多生于幽僻之處,故常被看作是謙謙君子的象征。
3、竹:也經冬不凋,且自成美景,它剛直、謙遜,不亢不卑,瀟灑處世,常被看作不同流俗的高雅之士的象征。4、菊:它不僅清麗淡雅、芳香襲人,而且具有傲霜斗雪的特征。
二、詩句:1. 梅花: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梅花》宋·王安石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梅花》宋·王安石 銜霜當路發,映雪擬寒開。《詠早梅 / 揚州法曹梅花盛開》南北朝·何遜 繁如瑞雪壓枝開,越嶺吳溪免用栽。
《梅花》唐·羅鄴2.蘭花:孤蘭生幽園,眾草共蕪沒。 《古風》唐·李白 一種幽芳,自有先春意。
香風細。國人爭媚。
不數桃和李。《點絳唇(蘭花)》宋代·姚述堯 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
《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宋代·晏殊 身在千山頂上頭,突巖深縫妙香稠。《題畫蘭》清代·鄭燮3.竹 數莖幽玉色,晚夕翠煙分。
《題新竹》唐·杜牧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竹石》清代·鄭燮 新竹高于舊竹枝,全憑老干為扶持。
《新竹》清代·鄭燮 露華生筍徑,苔色拂霜根。《竹》唐代·李賀4.菊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菊花》唐·元稹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黃。《菊花》唐·李商隱 檐前甘菊移時晚,青蕊重陽不堪摘。
《嘆庭前甘菊花》唐代·杜甫 桃換肌膚菊換妝。只疑春色到重陽。
《鷓鴣天.詠桃菊花》宋·張孝祥 梅蘭竹菊四君子,千百年來以其清雅淡泊的品質,一直為世人所鐘愛,成為一種人格品性的文化象征,這雖然是自身的本性使然,但亦與歷代的文人墨客、隱逸君子的賞識推崇不無關系。梅,高潔傲岸;蘭,幽雅空靈;竹,虛心有節;菊,冷艷清貞;正是因為有這樣清雅淡泊的品質,所以為世人所鐘愛,被人們稱之為“四君子”。
中國的文人墨客在一花一草、一石一木中負載了自己的一片真情,使花木草石脫離或拓展了原有的意義,從而成為感物喻志的象征,也是詠物詩和花鳥畫中最常見的題材,這正是根源于對這種審美人格境界的神往。究其原因,不僅是由于“四君子”本身的自然屬性而呈現出的一種自然美,更重要的是古人把一種人格力量,一種道德的情操和文化的內涵注入到“四君子”之中,通過“四君子”寄托理想,實現自我價值觀念和人格追求.“四君子”之一的梅花,較耐寒,花開特別早,在早春即可怒放,它與松、竹一起被稱為“歲寒三友”。
梅,迎寒而開,美麗絕俗,是堅韌不拔的人格的象征。人們畫梅,主要是表現它那種不畏嚴寒、經霜傲雪的獨特個性。
人們畫蘭花,一般都寄托一種幽芳高潔的情操。而且花中還夾雜有荊棘,寓意君子能容小人。
蘭,一則花朵色淡香清,二則多生于幽僻之處,故常被看作是謙謙君子的象征。菊,它不僅清麗淡雅、芳香襲人,而且具有傲霜斗雪的特征;它艷于百花凋后,不與群芳爭列,故歷來被用來象征恬然自處、傲然不屈的高尚品格。
竹,經冬不凋,且自成美景,它剛直、謙遜,不亢不卑,瀟灑處世,常被看作不同流俗的高雅之士的象征。和梅蘭竹菊有關的詩:一、《梅》 宋代:王安石 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譯文:那墻角的幾枝梅花,冒著嚴寒獨自盛開。
為什么遠望就知道潔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為梅花隱隱傳來陣陣的香氣。注釋:⑴凌寒:冒著嚴寒。
⑵遙:遠遠地。知:知道。
⑶為(wèi):因為。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賞析:“墻角數枝梅”,“墻角”不引人注目,不易為人所知,更未被人賞識,卻又毫不在乎。“墻角"這個環境突出了數枝梅身居簡陋,孤芳自開的形態。
體現出詩人所處環境惡劣,卻依舊堅持自己的主張的態度。“凌寒獨自開”,“獨自”,語意剛強,無懼旁人的眼光,在惡劣的環境中,依舊屹立不倒。
體現出詩人堅持自我的信念。“遙知不是雪”,“遙知”說明香從老遠飄來,淡淡的,不明顯。
詩人嗅覺靈敏,獨具慧眼,善于發現。“不是雪”,不說梅花,而梅花的潔白可見。
意謂遠遠望去十分純凈潔白,但知道不是雪而是梅花。詩意曲折含蓄,耐人尋味。
暗香清幽的香氣。“為有暗香來”,“暗香”指的是梅花的香氣,以梅擬人,凌寒獨開,喻典品格高貴;暗香沁人,象征其才氣譙溢。
首二句寫墻角梅花不懼嚴寒,傲然獨放,末二句寫梅花潔白鮮艷,香氣遠布,贊頌了梅花的風度和品格,這正是詩人幽冷倔強性格的寫照。詩人通過對梅花不畏嚴寒的高潔品性的贊賞,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潔,又用“暗香”點出梅勝于雪,說明堅強高潔的人格所具有的偉大的魅力。
作者在北宋極端復雜和艱難的局勢下,積極改革,而得不到支持,其孤獨心態和艱難處境,與梅花自然有共通的地方。這首小詩意味深遠,而語句又十分樸素自然,沒有絲毫雕琢的痕跡。
二、《古風·孤蘭生幽園》 唐·李白 孤蘭生幽園,眾草共蕪沒。雖照陽春暉,復悲高秋月。
飛霜早淅瀝,綠艷恐休歇。若。
四、梅蘭竹菊的象征意義
梅,象征不畏嚴寒、獨步早春的可貴精神,一種在嚴酷的環境條件下堅守信念的頑強精神。
蘭,象征一種高尚的人格。? 竹,象征操堅貞高潔。
?? 菊,象征不屈不撓的人格,不畏困難的勇敢精神和可貴的品質。 擴展資料: 梅蘭竹菊詩句 《山園小梅》 【北宋】林和靖? 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
?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樽。? 《愛蘭》 【唐】白居易? 不是生來偏愛蘭,?緣于神資自天然。
?? 心逐碧草搖清風,?嗅得幽香沁心田。? 《詠竹》 【宋】楊萬里? 凜凜冰霜節,?修修玉雪身。
? 便無文與可,?自有月傳神。? 《菊花》 【唐】元稹? 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
?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梅蘭竹菊。
五、描寫梅蘭竹菊四君子的詩句
描寫梅蘭竹菊四君子的詩句如下: 菊花 唐?杜甫《云安九日》: 寒花開已盡,菊蕊獨盈枝。
舊摘人頻異,輕香酒暫隨。唐?白居易《詠菊》: 一夜新霜著瓦輕,芭蕉新折敗荷傾。
耐寒唯有東籬菊,金粟初開曉更清。唐?元稹《菊花》 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唐?吳履壘《菊花》 粲粲黃金裙,亭亭白玉膚。
極知時好異,似與歲寒俱。 墮地良不忍,抱技寧自枯。
唐?李商隱《菊花》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黃。 陶令籬邊色,羅含宅里香。
幾時禁重露,實是怯殘陽。 愿泛金鸚鵡,升君白玉堂。
蘭花 釋無可《詠蘭》 蘭色結春光,氛氳掩眾芳。 過門階露葉,尋澤徑連香。
畹靜風吹亂,亭秋雨引長。 靈均曾采擷,紉佩掛荷裳。
李德裕《花藥欄》 蕙草春已碧,蘭花秋更紅。 四時發英艷,三徑滿芳叢。
秀色濯清露,鮮輝搖惠風。 王孫未知返,幽賞竟誰同。
唐彥謙《蘭》 清風搖翠環,涼露滴蒼玉。 美人胡不紉,幽香藹空谷。
謝庭漫芳草,楚畹多綠莎。 于焉忽相見,歲晏將如何?張友正《春草凝露》 蒼蒼芳草色,含露對青春。
已賴陽和長,仍漸潤澤頻。 日臨殘未滴,風度欲成津。
蕙葉垂偏重,蘭叢洗轉新。 將行愁浥逕,欲采畏濡身。
獨愛池塘畔,清華遠襲人。崔涂《幽蘭》 幽植眾能知,貞芳只暗持。
自無君子佩,未是國香衰。 白露沾長早,青春每到遲。
不知當路草,芳馥欲何為。竹 《秋日白沙館對竹 》(唐 . 許渾) 蕭蕭凌雪霜,濃翠異三湘。
疏影月移壁,寒聲風滿堂。卷簾秋更早,高枕夜偏長。
忽憶秦溪路,萬竿今正涼。《初食筍呈座中》 (唐 . 李商隱) 嫩籜香苞初出林,於陵論價重如金。
皇都陸海應無數,忍剪凌云一寸金。《詠竹》 (唐.鄭谷) 宜煙宜雨又宜風,拂水藏村復間松。
移得蕭騷從遠寺,洗來疏凈見前峰。侵階蘚拆春芽迸,繞徑莎微夏蔭濃。
誣賴杏花多意緒,數枝穿翠好相容。《新竹》 (宋.楊萬里) 東風弄巧補殘山,一夜吹添玉數竿。
半脫錦衣猶半著,籜龍未信怯春寒。 《詠東湖新竹 》(宋.陸游) 插棘編籬謹護持,養成寒碧映淪漪。
清風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 解籜時聞聲簌簌,放梢初見葉離離。
官閑我欲頻來此,枕簟仍教到處隨。梅花 《梅花》(王安石) 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山園小梅》(林逋) 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尊。《落花》(宋祁) 墜素翻紅各自傷,青樓煙雨忍相忘。
將飛更作回風舞,已落猶成半面妝。滄海客歸珠有淚,章臺人去骨遺香。
可能無意傳雙蝶,盡付芳心與蜜房。《瓶梅》(張道洽) 寒水一瓶春數枝,清香不減小溪時。
橫斜竹底無人見,莫與微云淡月知。《紅梅》蘇東坡 年年芳信負紅梅, 江畔垂垂又欲開。
珍重多情關伊令, 直和根撥送春來。花草千萬多,為何古人偏愛畫“梅蘭竹菊”? “梅蘭竹菊”被稱為花草四君子,自古以來,備受推崇。
文人墨客用各種優美的詞句來謳歌和贊美他們的品質,賦予了他們美好而豐富的寓意。在花鳥畫中,“梅蘭竹菊”是亙古不變的題材。
梅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梅花較耐寒,花開特別早,在早春即可怒放,它與松、竹一起被稱為“歲寒三友”。
梅花以它的冰肌玉骨,凌寒留香被喻為民族的精華為世人所重。人們畫梅,主要是表現它那種經霜傲雪、歲寒獨開的高潔而堅韌的品質。
蘭 蘭花獨居幽谷,不與群花爭芳。它的香味純凈無暇,空靈澄澈,沁人心脾。
孔子更是將蘭花贊為“王者之香”,據《蘭操》中記載:“孔子自衛返魯,隱谷之中見香蘭獨茂,喟然嘆曰:芝蘭當為王者香,今獨與眾草為伍”。竹 竹子四季青翠,而且枝干挺拔,既是高風亮節、剛直不阿的性格象征,又有風度翩翩的君子之譽。
竹者重節,節者為信!古語說:“玉可碎而不改其白,竹可焚而不毀其節”,贊譽竹的崇高氣節。菊 菊花雋美多姿,然不以嬌艷姿色取媚,卻以素雅堅貞取勝。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因了陶氏的鐘愛,菊花遂于隱士結了緣,于清逸之中平添了幾分高標與孤隱的意味來。
六、關于梅蘭竹菊的詩句
梅:華發尋春喜見梅,一株臨路雪倍堆。
鳳城南陌他年憶,香杳難隨驛使來。 聞道梅花坼曉風,雪堆遍滿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梅花一放翁。 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蘭:秋蘭映玉池,池水清且芳。芙蓉隨風發,中有雙鴛鴦。
雙魚自踴躍,兩鳥時回翔。君其歷九秋,與妾同衣裳。
俯揮素波,仰掇芳蘭。尚想嘉賓,希風永嘆。
竹:今日南風來,吹亂庭前竹。低昂中音會,甲刃紛相觸。
蕭然風雪意,可折不可辱。風霽竹已回,猗猗散青玉。
故山今何有,秋雨荒籬菊。此君知健否,歸掃南軒綠 菊:獅龍氣象竟飛天,再度輝煌任自威!淡巷濃街香滿地,案頭九月菊花肥。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悠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 庭前甘菊移時晚,青蕊重陽不堪摘。
明日蕭條盡醉醒,殘花爛漫開何益? 籬邊野外多眾芳,采擷細瑣升中堂。念茲空長大枝葉,結根失所纏風霜。
七、梅蘭竹菊都象征什么
梅蘭竹菊指:梅花、蘭花、竹、菊花。被人稱為“四君子”。
梅、蘭、竹、菊成為中國人感物喻志的象征,也是詠物詩和文人畫中最常見的題材,正是根源于對這種審美人格境界的神往,也是詠物詩文和藝人字畫中常見的題材,號稱花中四君子。
梅:探波傲雪,剪雪裁冰,一身傲骨,是為高潔志士。
蘭:空谷幽放,孤芳自賞,香雅怡情,是為世上賢達。
竹:篩風弄月,瀟灑一生,清雅澹泊,是為謙謙君子。
菊:凌霜飄逸,特立獨行,不趨炎勢,是為世外隱士。
八、描寫梅蘭竹菊四君子的詩句
描寫梅蘭竹菊四君子的詩句如下:菊花1. 唐?杜甫《云安九日》:寒花開已盡,菊蕊獨盈枝。
舊摘人頻異,輕香酒暫隨。2. 唐?白居易《詠菊》:一夜新霜著瓦輕,芭蕉新折敗荷傾。
耐寒唯有東籬菊,金粟初開曉更清。3. 唐?元稹《菊花》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4. 唐?吳履壘《菊花》粲粲黃金裙,亭亭白玉膚。
極知時好異,似與歲寒俱。 墮地良不忍,抱技寧自枯。
5. 唐?李商隱《菊花》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黃。 陶令籬邊色,羅含宅里香。
幾時禁重露,實是怯殘陽。 愿泛金鸚鵡,升君白玉堂。
蘭花1. 釋無可《詠蘭》蘭色結春光,氛氳掩眾芳。 過門階露葉,尋澤徑連香。
畹靜風吹亂,亭秋雨引長。 靈均曾采擷,紉佩掛荷裳。
2. 李德裕《花藥欄》蕙草春已碧,蘭花秋更紅。 四時發英艷,三徑滿芳叢。
秀色濯清露,鮮輝搖惠風。 王孫未知返,幽賞竟誰同。
3. 唐彥謙《蘭》清風搖翠環,涼露滴蒼玉。 美人胡不紉,幽香藹空谷。
謝庭漫芳草,楚畹多綠莎。 于焉忽相見,歲晏將如何?4. 張友正《春草凝露》蒼蒼芳草色,含露對青春。
已賴陽和長,仍漸潤澤頻。日臨殘未滴,風度欲成津。
蕙葉垂偏重,蘭叢洗轉新。將行愁浥逕,欲采畏濡身。
獨愛池塘畔,清華遠襲人。5. 崔涂《幽蘭》幽植眾能知,貞芳只暗持。
自無君子佩,未是國香衰。白露沾長早,青春每到遲。
不知當路草,芳馥欲何為。竹1. 《秋日白沙館對竹 》(唐 . 許渾) 蕭蕭凌雪霜,濃翠異三湘。
疏影月移壁,寒聲風滿堂。卷簾秋更早,高枕夜偏長。
忽憶秦溪路,萬竿今正涼。2. 《初食筍呈座中》 (唐 . 李商隱) 嫩籜香苞初出林,於陵論價重如金。
皇都陸海應無數,忍剪凌云一寸金。3. 《詠竹》 (唐.鄭谷) 宜煙宜雨又宜風,拂水藏村復間松。
移得蕭騷從遠寺,洗來疏凈見前峰。侵階蘚拆春芽迸,繞徑莎微夏蔭濃。
誣賴杏花多意緒,數枝穿翠好相容。4. 《新竹》 (宋.楊萬里) 東風弄巧補殘山,一夜吹添玉數竿。
半脫錦衣猶半著,籜龍未信怯春寒。 5. 《詠東湖新竹 》(宋.陸游) 插棘編籬謹護持,養成寒碧映淪漪。
清風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解籜時聞聲簌簌,放梢初見葉離離。
官閑我欲頻來此,枕簟仍教到處隨。梅花1. 《梅花》(王安石) 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2. 《山園小梅》(林逋) 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尊。3. 《落花》(宋祁) 墜素翻紅各自傷,青樓煙雨忍相忘。
將飛更作回風舞,已落猶成半面妝。滄海客歸珠有淚,章臺人去骨遺香。
可能無意傳雙蝶,盡付芳心與蜜房。4. 《瓶梅》(張道洽) 寒水一瓶春數枝,清香不減小溪時。
橫斜竹底無人見,莫與微云淡月知。5. 《紅梅》蘇東坡 年年芳信負紅梅, 江畔垂垂又欲開。
珍重多情關伊令, 直和根撥送春來。花草千萬多,為何古人偏愛畫“梅蘭竹菊”?“梅蘭竹菊”被稱為花草四君子,自古以來,備受推崇。
文人墨客用各種優美的詞句來謳歌和贊美他們的品質,賦予了他們美好而豐富的寓意。在花鳥畫中,“梅蘭竹菊”是亙古不變的題材。
1. 梅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梅花較耐寒,花開特別早,在早春即可怒放,它與松、竹一起被稱為“歲寒三友”。
梅花以它的冰肌玉骨,凌寒留香被喻為民族的精華為世人所重。人們畫梅,主要是表現它那種經霜傲雪、歲寒獨開的高潔而堅韌的品質。
2. 蘭 蘭花獨居幽谷,不與群花爭芳。它的香味純凈無暇,空靈澄澈,沁人心脾。
孔子更是將蘭花贊為“王者之香”,據《蘭操》中記載:“孔子自衛返魯,隱谷之中見香蘭獨茂,喟然嘆曰:芝蘭當為王者香,今獨與眾草為伍”。3. 竹 竹子四季青翠,而且枝干挺拔,既是高風亮節、剛直不阿的性格象征,又有風度翩翩的君子之譽。
竹者重節,節者為信!古語說:“玉可碎而不改其白,竹可焚而不毀其節”,贊譽竹的崇高氣節。4. 菊 菊花雋美多姿,然不以嬌艷姿色取媚,卻以素雅堅貞取勝。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因了陶氏的鐘愛,菊花遂于隱士結了緣,于清逸之中平添了幾分高標與孤隱的意味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