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形容山間的詩句
有關山水風光的詩句
詩中山
1.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柳宗元:《江雪》)
2.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王之渙:《登鸛雀樓》)
3.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
4.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5.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王維:《鹿柴》)
6.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李白:《關山月})
7.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李白:《獨坐敬亭山》)
8.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淵明:《歸園田居》)
9.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辛棄疾:《菩薩蠻&S226;書江西造口壁》))
10.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蘇軾:《題西林壁》)
詩中水
1.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詩經&S226;蒹葭》)
2.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曹操:
二、關于山間日出的詩句
詠初日
宋·趙匡胤
太陽初出光赫赫,
千山萬山如火發。
一輪頃刻上天衢,
逐退群星與殘月。
憶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風景曾舊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
春來江水綠如藍,
怎不憶江南?
登單于臺
唐·張檳
邊兵春盡回,獨上單于臺。
白日地中出,黃河天外來。
沙翻痕似浪,風急響疑雷。
欲向陰關度,陰關曉不開。
三、描寫山間的詩句有哪些
1、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宋)王安石《登飛來峰》
釋義:我不怕浮云遮住我遠望的視線,那就是因為我站得最高。
2、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唐)王維 《山居秋暝》
釋義:明月透過松林撒落斑駁的靜影,清澈的泉水在巖石上叮咚流淌。
3、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唐)李白《望天門山》
釋義:兩岸的青山相互對峙,一只小船從太陽升起的地方悠悠駛來。
4、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唐)杜牧《山行 》
釋義:停下車來,是因為愛賞楓林晚景,那經霜的楓葉竟比二月的鮮花還要火紅。
5、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唐)李白《望廬山瀑布》
釋義:香爐峰在陽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煙霞,遠遠望見瀑布似白色絹綢懸掛在山前。
6、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唐)李白《獨坐敬亭山》
釋義:鳥兒們飛得沒有了蹤跡,天上飄浮的孤云也不愿意留下,慢慢向遠處飄去。
7、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陸游《游山西村》
釋義:山巒重疊水流曲折正擔心無路可走,柳綠花艷忽然眼前又出現一個山村。
8、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唐)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釋義:轉過山頭去您走遠了, 看不見了 ,只留下雪地上的馬蹄印。
9、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唐)孟浩然《過故人莊》
釋義:翠綠的樹木環繞著小村子,村子城墻外面青山連綿不斷。
10、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唐)杜甫《望岳》
釋義:終將有一天我會爬上最高的山頂,那時候看看周圍的山,都是那么渺小。
四、描寫山間的詩句
元好問的
瘦竹藤斜掛,叢花草亂聲.
樹高風有態,苔滑水無聲.
獨坐敬亭山
李白
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望廬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
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
山行
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
白云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葉紅于二月花.
題西林壁 宋 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望天門山
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
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
孤帆一片日邊來.
山居秋暝 唐 王維
空山新雨后,
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
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
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
王孫自可留.
登飛來峰 (宋)王安石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五、描述山間古寺的詩句
《江南春》 杜 牧 千里鶯啼綠映紅, 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樓臺煙雨中。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楓橋夜泊》張繼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與從侄杭州刺史良游天竺寺唐 作者:李白掛席凌蓬丘,觀濤憩樟樓。
三山動逸興,五馬同遨游。天竺森在眼,松風颯驚秋。
覽云測變化,弄水窮清幽。疊嶂隔遙海,當軒寫歸流。
詩成傲云月,佳趣滿吳洲。過香積寺王維不知香積寺,數里入云峰。
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禪制毒龍。過感化寺曇興上人山院王維暮持筇竹杖,相待虎溪頭。
催客聞山響,歸房逐水流。野花叢發好,谷鳥一聲幽。
夜坐空林( 一作村) 寂,松風直似秋。題破山寺后禪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俱寂,但余鐘磬音。題杭州孤山寺 唐 張祜 樓臺聳碧岑,一徑入湖心。
不雨山長潤,無云水自陰。 斷橋蕪蘚澀,空院落花深。
猶憶西窗月,鐘聲在北林。 題杭州靈隱寺 唐 張祜 峰巒開一掌,朱檻幾環延。
佛地花分界,僧房竹引泉。 五更樓下月,十里郭中煙。
后塔聳亭后,前山橫閣前。 溪沙涵水靜,澗石點苔鮮。
好是呼猿久,西巖深響連。 留題靈隱寺方丈 蘇軾 溪山處處皆可廬,最愛靈隱飛來孤。
喬木百丈蒼髯須,擾擾下筆柳與蒲。 高堂會食羅千夫,撞鐘擊鼓喧朝晡。
凝香方丈眠氍毹,絕勝絮被縫海圖。 題潤州金山寺 唐 張祜 一宿金山寺,超然離世群。
僧歸夜船月,龍出曉堂云。 樹色中流見,鐘聲兩岸聞。
翻思在朝市,終日醉醺醺。望懸空寺 明 汪承爵 刻石成香地,憑虛結構工。
梵宮依碧獻,棧閣俯丹楓。 濤壯磁窯雨,僧寒谷口風。
躋攀真不易,遙望意無窮。 過懸空寺 明 鄭洛 石壁何年結梵宮,懸崖細路小徑通。
山川繚繞蒼寞外,殿宇參差碧落中。 殘月淡煙窺色相,疏風幽籟動禪空。
停車欲向山僧問,安得山僧是遠公。 登懸空寺 明 鄭洛 昨過招提故不登,重尋蘭若問山僧。
峰頭青鳥來還否,洞口白云去未曾。 誰結丹梯高萬丈,我聞佛法演三乘。
憑虛頓悟心無住,好歩禪關最上層。 登懸空寺 明 劉遵憲 誰開石壁禮金仙,縹縹層樓結構難。
清梵漫疑云外度,香臺真向霧中看。 山連太岳千秋壯,客到孤峰五月夜。
為問遠師曾沽酒,好邀明月共盤桓。 題懸空寺 明 吳禮嘉 飛閣丹霞上,白云幾度封。
蘿懸千洞月,風落半空鐘。 樹杪流清梵,檐前宿老龍。
慧光千萬丈,日夕滿恒宗。 游懸空寺 清 鄧克劭 石屏千仞立,古寺半空懸。
凈土絕塵境,岑樓綴遠天。 一灣巖畔月,半壁畫中禪。
俯視行人小,飄然意欲仙。夜宿山寺作者:李白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賦得寒山寺送別》年代:明 作者: 高啟楓橋西望碧山微,寺對寒江獨掩扉。
船里鐘催行客起,塔中燈照遠僧歸。漁村寂寂孤煙近,官路蕭蕭眾葉稀。
須記姑蘇城外泊,烏啼時節送君違。楓橋寺(宋·俞桂)湖水相連月照天,雁聲嘹嚦攪人眠。
昔年曾到楓橋宿,石岸傍邊系小船。 七律 寺廟頌 鳴鐘香鼎繞紅塵,朝拜誰來覺了因。
出入廟堂逢惡鬼,刮來膏血奉諸神。
六、山間月朦朧的詩句
月朦朧,夜朦朧
月兒披著雪白的紗
柔蔓的雙臂纏著夜的脖頸
夜便咯咯地笑著
眉眼深深地摟著月的芊芊細腰
任憑月光瘋狂地扭動
冬季的街頭
并沒有行人經過
花草樹木早已冬眠
只有街燈垂下羞澀地眼簾
緋紅那遠處暗藍的夜空
夜色闌珊
籠罩著悠藍藍的夢
粼粼翻動的波光
載著思念的舟強勁地滑入湖心
浪花幽幽地嘆息著
耗盡最后一份美麗
月光如水
如盛開的蓮
安靜而固執地守著夜
守住那些甜蜜和憂傷
恍如守著青澀青春里
那一抹淺淺淡淡的傷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