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誰能告訴我一些關于阜寧大糕的資料
阜寧大糕 又名玉帶糕。
產于江蘇阜寧。 選用優質糯米、純凈白糖、精制油脂及高級蜜餞,按其比例加工而成。
先將上等的整齊糯米在溫水中浸泡一天一夜撈起,在熱鍋里爆炒后篩凈,讓它又脆又白,然后粉碎成細粉;再與洗過的青菜或漲飽水的蠶豆放在一起,不斷勻拌一晝夜,使米粉均勻窨水,干濕合適。兩次過篩后,再與攪拌成漿糊狀的白糖液,適量的麻油、花生油等來回拌勻,中間放進青梅、紅綠絲、桂花、青果等蜜餞配制成的芯子,做成長方形糕坯,在溫水中適當加熱燉后,放進籠中蒸煮,并焐一晝夜,然后就可切成薄片包裝。
其條形完整,棱角清晰,厚薄均勻,大小一致。 特點:阜寧大糕具有色白、片薄、滋潤細軟、卷得起、放得開、燒得著等特點。
唯不宜久藏,口味香甜、營養豐富、老幼皆宜。
二、江蘇鹽城的阜寧大糕有什么典故
阜寧大糕 已有2000多年歷史,糕片白如雪,薄如紙(單片可點燃),甜如蜜,柔如云,上口香甜、滋潤。主要以糯米粉精制而成。
阜寧有制作大糕的悠久歷史,早在明朝中葉,阜寧鹽業興旺,商貿繁榮,民間美食師傅總結了地方做大糕的經驗,選用優質糯米,精細白糖,提煉后的豬油和上等的蜜餞,通過對糯米浸泡、粉碎、篩選,再按比例拌對、打模、成型、蒸熟、刀切等工序,制作出白如雪、軟如棉、薄如紙、甜如蜜的阜寧大糕。寓含著大吉大利、步步登高的祝福,深受人們喜愛。清乾隆年間,乾隆南巡江南,住宿淮安府,阜寧縣令以糕點進貢皇帝,乾隆吃后,贊不絕口,賜名"玉帶糕"
如今,阜寧大糕作為特色佳品,暢銷全國各地。并且在阜寧當地仍保留,每逢春節每家必備——以供親朋享用(現在當地已成為一種習俗)。
三、誰能告訴我一些關于阜寧大糕的資料
阜寧大糕
又名玉帶糕。產于江蘇阜寧。 選用優質糯米、純凈白糖、精制油脂及高級蜜餞,按其比例加工而成。先將上等的整齊糯米在溫水中浸泡一天一夜撈起,在熱鍋里爆炒后篩凈,讓它又脆又白,然后粉碎成細粉;再與洗過的青菜或漲飽水的蠶豆放在一起,不斷勻拌一晝夜,使米粉均勻窨水,干濕合適。兩次過篩后,再與攪拌成漿糊狀的白糖液,適量的麻油、花生油等來回拌勻,中間放進青梅、紅綠絲、桂花、青果等蜜餞配制成的芯子,做成長方形糕坯,在溫水中適當加熱燉后,放進籠中蒸煮,并焐一晝夜,然后就可切成薄片包裝。其條形完整,棱角清晰,厚薄均勻,大小一致。 特點:阜寧大糕具有色白、片薄、滋潤細軟、卷得起、放得開、燒得著等特點。唯不宜久藏,口味香甜、營養豐富、老幼皆宜。
四、江蘇鹽城的阜寧大糕有什么典故
在門口的菜市場看見了阜寧大糕,讓我想起了小時候在故鄉吃阜寧大糕的往事。阜寧大糕出在我的故鄉蘇北阜寧,而我的老家就在阜寧陳集那個小村子里,我們家是村上可數的以做阜寧大糕為生的人家之一。從祖父到爺爺再到父親,祖上三代皆為農,而做阜寧大糕可以說得上是家庭“副業”了。
祖父過世得早,懂事后據大人們說去逝時連爺爺都還沒出世——爺爺連自己的親生父親都見不上一眼,更別說我這個做曾孫子的。雖然爺爺做這阜寧大糕的手藝并不直接來自祖父,但在老家做阜寧大糕這一行業還說不上很難,何況那個年代我們鄭氏大家族里面阜寧大糕出色的還大有人在,加上爺爺自己的琢磨研究,一摸索就上手。沒想到爺爺這么一摸索,就差不多半個世紀一做就是一輩子。
我是吃著爺爺阜寧大糕長大的。聽說我一出生就哭叫得厲害。那年頭,我們這樣的家庭里沒有牛奶。可我有爺爺做阜寧大糕。于是爺爺用往阜寧大糕我小嘴里一喂,我就安靜了。看著自己的孫子,爺爺他樂得在笑 。。 就這樣,從此這個以阜寧大糕為生的農家小屋里多了一張吃阜寧大糕 的小嘴巴。從我的舌頭開始懂得分辨品嘗各種各樣的味道的那一天起,我就記下了爺爺做的阜寧大糕的味道——就一個字,甜和糯。每天早上起床后,我捧著小碗守在爺爺旁邊,等著阜寧大糕 “出格”,爺爺總會瞇著眼睛,樂呵呵地看著貪吃的孫子。就這樣,爺爺的白胡子百頭發,還有那晶瑩透白的阜寧大糕 成了我童年時代最純白的一片天空。
從小吃著阜寧大糕長大的我卻并不懂得做阜寧大糕的“程序”。然而我對爺爺做的阜寧大 時小心小心翼翼嚴肅的勁兒卻記憶深刻。從磨大米到米粉然后上格蒸糕 ,每一步都得小心翼翼。爺爺從不許我在旁邊胡鬧。那時候我心里就直嘀咕:是不是因為阜寧大糕 拿在手上容易破爛啊?帶著這個疑問,我曾經多次偷偷地“企圖”把阜寧大糕 抓在小手上試試,但每一次都是剛碰上拿在手中,大糕就把我燙的往地上掉下。為此我糟蹋了不少阜寧大糕,當然也沒少挨爺爺的罵。爺爺罵過后,就一手吸著煙袋一手把弄著我的小手,吐一個煙圈就喃喃叨一句:樹林啊,你的手不是用來做阜寧大糕的,不是的 。。 ”也許爺爺說得對。要不怎么他拿阜寧大糕卻有著一手好功夫?燙燙的蒸格在爺爺的雙手中是那么的輕松,我曾經暗地里拿自己的小手跟爺爺的大手比較,老是奇怪,為什么爺爺的手掌上滿是硬硬的、刺手的老繭子拿阜寧大糕不怕燙,而我的小手卻不能拿不起阜寧大糕?這是我小時候老琢磨不透的一個問題。今天我才知道,爺爺不會說,他不可能告訴我諸如“做大糕要像做人一樣精心細致”此類深刻的道理。這樣的話語不屬于我那阜寧大糕的爺爺。爺爺只是一介農民,在他眼里,做大糕也許只相當于一件農活兒而已。爺爺身傳給我的,就只有做阜寧大糕時那股謹慎認真的勁——如同那香甜糯的大糕一樣,叫我一輩子都難忘。
父親遠離故鄉,來到上海這樣的大都市,讓我在大都市里讀書成長。很多年沒有看到吃到過阜寧大糕了,今天大城市的菜場里讓我又看到熟悉的阜寧大糕,看著老鄉在用機器現切的大糕加了許多的蜜餞輔料,雖然有點怪怪的但我還是買了一包現切阜寧大糕,放到嘴里卻怎么也找不到爺爺做阜寧大糕的味道。難道是口味變了還是自己挑剔,取回家給父親和兄弟姐妹們嘗嘗味道,可他們都說味道很好,吃的很有滋味。可我怎么沒有感覺到呢,難道是阜寧大糕變味了,肯定不是。當父親品味之后說了一句:還是在老家時爺爺做的大糕好吃。此時的我終于明白了,爺爺做阜寧大糕,有一種味道,那是一種很特別的味道,就叫做故鄉的味道,這味道里蘊含著對故鄉的熱愛,對故鄉的懷念,有著對親人的思念,阜寧大糕傳遞著一份難以割舍的感情那是是老家的情,這份情是親情。
五、關于阜寧大糕的作文(字數在500字左右)
故鄉的特產——阜寧大糕
亭湖小學 六(4)班 滕蓉蓉
“一座座青山緊相連”,每當聽到這首老歌,我都會想到我的家鄉——鹽城,盡管這兒沒有連綿起伏的群山,也沒有層層疊疊的梯田,但她擁有令人羨慕的東方第一大濕地,她像一顆璀璨的明珠,吸引著世人的目光。還有那風味獨特的小吃。下面,就讓我帶你們領略一下我的家鄉的無窮魅力!
我市的小吃一定會讓你垂涎三尺:阜寧大糕、濱海香腸、伍佰醉螺、龍岡的茌梨,等等。一定會讓大家回味無窮!其中,最具特色的就是阜寧大糕。
阜寧大糕又名“玉帶糕”,相傳乾隆曾嘗過此糕,并御口親封為“貢品糕”。阜寧大糕的做法很復雜:首先選用優質糯米、純凈白糖、精制油脂及高級蜜餞,按其比例加工而成。先將上等的整齊糯米在溫水中浸泡一天一夜撈起,在熱鍋里爆炒后篩凈,讓它又脆又白,然后粉碎成細粉;再與洗過的青菜或漲飽水的蠶豆放在一起,不斷勻拌一晝夜,使米粉均勻窨水,干濕合適。兩次過篩后,再與攪拌成漿糊狀的白糖液,適量的麻油、花生油等來回拌勻,中間放進青梅、紅綠絲、桂花、青果等蜜餞配制成的芯子,做成長方形糕坯,在溫水中適當加熱燉后,放進籠中蒸煮一夜,然后就可切成薄片包裝。
阜寧大糕具有色白、片薄、滋潤、細軟、卷得起、放得開等特點。口味香甜,營養豐富。由于從選料至制作功夫獨到,口味美好,每逢冬令時節,人們爭相購買。春節期間,家家必備,親友互相拜訪,主人最先拿出招待的食品,就是大糕。以取其新的一年"大吉大利,步步登高"之意。它的品種有二十多種口味.阜寧大糕最大特點是”薄如紙,軟如綿,白如雪,甜如蜜”。
聽了我的介紹,你們是不是垂涎三尺,趕快去嘗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