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空有遠大抱負,卻不能實現詩句有沒有這樣的詩句啊
行路難三首(其二) ---李白 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 羞逐長安社中兒,赤雞白雉賭梨栗. 彈劍作歌奏苦聲,曳裾王門不稱情. 淮陰市井笑韓信,漢朝公卿忌賈生. 君不見昔時燕家重郭隗,擁彗折節無嫌猜. 劇辛樂毅感恩分,輸肝剖膽效英才. 昭王白骨縈蔓草,誰人更掃黃金臺? 行路難,歸去來!自嘲 ---陸游 少讀詩書陋漢唐,莫年身世寄農桑. 騎驢兩腳欲到地,愛酒一樽常在旁. 老去形容雖變改,醉來意氣尚軒昂. 太行王屋何由動,堪笑愚公不自量. 詠史(二) 左思 郁郁澗底松,離離山上苗.以彼徑寸莖,蔭此百尺條.世胄躡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勢使之然,由來非一朝.金張藉舊業,七葉珥漢貂.馮公豈不偉?白首不見招!。
二、表達“抱負”的詩句有哪些
表達“抱負”的詩句有:
1、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示兒》
2、男兒千年志,吾生未有涯。——文天祥
3、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王昌齡《出塞》
4、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李白《行路難》
5、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返。——《戰國策》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基本解釋:
當大宋軍隊收復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來之時,你們舉行家祭,千萬別忘把這好消息告訴你們的父親!
【男兒千年志,吾生未有涯。】基本解釋:
因為人的生命是無盡頭的,所以男子漢就應立下遠大的志向。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基本解釋:
倘若攻襲龍城的英勇善戰李廣現在依舊健在,絕不會讓匈奴南下牧馬度過陰山。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基本解釋:
堅信乘風破浪的時機定會到來,到那時,將揚起征帆遠渡碧海青天。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返】基本解釋:
風聲蕭蕭地吹呵,易水寒氣襲人,壯士在此遠去呵,不完成任務誓不回還。
三、關于抱負的古詩詞
關于偉大抱負的詩句 1、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陸游《示兒》 2、男兒千年志,吾生未有涯。——文天祥 3、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王昌齡《出塞》 4、粉身碎骨尋常事,但愿犧牲報國家。——《失題》清秋瑾 5、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返。
——《戰國策》 6、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李白《行路難》 7、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曹操《觀滄海·步出夏門行》 8、少讀詩書陋漢唐,莫年身世寄農桑。
騎驢兩腳欲到地,愛酒一樽常在旁。老去形容雖變改,醉來意氣尚軒昂。
太行王屋何由動,堪笑愚公不自量。——陸游《自嘲》 9、男兒要當死于邊野,以馬革裹尸還葬耳。
——《后漢書》 10、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顧炎武 11、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三國曹操《步出夏門行》 12、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 13、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范仲淹《岳陽樓記》 14、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清·龔自珍《己亥雜詩》 15、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李白《行路難》 16、有志者事竟成也!——劉秀 17、逆胡未滅心未平,孤劍床頭鏗有聲。
——陸游《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 18、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蘇軾 19、愿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
——李白《塞下曲》 20、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離騷》 21、君不見昔時燕家重郭隗,擁彗折節無嫌猜。
劇辛樂毅感恩分,輸肝剖膽效英才。——李白《行路難三首(其二)》 22、長驅蹈匈奴,左顧陵鮮卑。
棄身鋒刃端,性命安可懷?——曹植《白馬篇》 23、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杜甫《望岳》 24、彈劍作歌奏苦聲,曳裾王門不稱情。——李白《行路難三首(其二)》 25、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王昌齡《從軍行》 26、棄燕雀之小志,慕鴻鵠以高翔。(*)——南朝·丘遲《與陳伯之書》 27、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
——南朝·丘遲《與陳伯之書》 28、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饈直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李白《行路難》 29、烈士不怕死,所死在忠貞。——唐·柳宗元《韋道安》 30、燕雀安知鴻鵠之志。
——司馬遷 31、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王勃 32、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李賀《南園十三首》 33、郁郁澗底松,離離山上苗。以彼徑寸莖,蔭此百尺條。
世胄躡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勢使之然,由來非一朝。
金張藉舊業,七葉珥漢貂。馮公豈不偉?白首不見招!——左思《詠史(二)》。
四、很有氣勢(抱負)的古詩
臨江仙·未遇行藏誰肯信 侯蒙(長得不太好) 北宋
未遇行藏誰肯信,如今方表名蹤。
無端良匠畫形容。
當風輕借力,一舉入高空。
才得吹噓身漸穩,只疑遠赴蟾宮。
雨余時候夕陽紅。
幾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
結客少年場行 李白 唐
紫燕黃金瞳,啾啾搖綠騣。
平明相馳逐,結客洛門東。
少年學劍術,凌轢白猿公。
珠袍曳錦帶,匕首插吳鴻。
由來萬夫勇,挾此生雄風。
托交從劇孟,買醉入新豐。
笑盡一杯酒,殺人都市中。
羞道易水寒,從令日貫虹。
燕丹事不立,虛沒秦帝宮。
舞陽死灰人,安可與成功。
五、能體現詩人遠大抱負的詩句
《行路難》李白
有耳莫洗潁川水,有口莫食首陽蕨。
含光混世貴無名,何用孤高比云月。
吾觀自古賢達人,功成不退皆殞身。
子胥既棄吳江上,屈原終投湘水濱。
陸機雄才豈自保,李斯稅駕苦不早。
華亭鶴唳詎可聞,上蔡蒼鷹何足道。
君不見吳中張翰稱達生,秋風忽憶江東行。
且樂生前一杯酒,何須身后千載名。
《觀滄海》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寫景的十句中,前六句寫的是實景,后四句寫的是虛景。這首詩借景抒情,將眼前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壯志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詩人以滄海自比,開闊的意境,雄渾的氣勢,也是詩人寬廣的胸懷和豪邁的氣魄的表現。詩里洋溢著飽滿的激情,思想又很含蓄。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 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 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云, 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 一覽眾山小。
從這兩句富有啟發性和象征意義的詩中,可以看到詩人杜甫不怕困難、敢于攀登絕頂、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這正是杜甫能夠成為一個偉大詩人的關鍵所在,也是一切有所作為的人們所不可缺少的。這就是為什么這兩句詩千百年來一直為人們所傳誦,而至今仍能引起我們強烈共鳴的原因。清代浦起龍認為杜詩“當以是為首”,并說“杜子心胸氣魄,于斯可觀。取為壓卷,屹然作鎮。”(《讀杜心解》)也正是從這兩句詩的象征意義著眼的。這和杜甫在政治上“自比稷與契”,在創作上“氣劘屈賈壘,目短曹劉墻”,正是一致的。此詩被后人譽為“絕唱”,并刻石為碑,立在山麓。無疑,它將與泰山同垂不朽。
李白<;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云>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登飛來峰 王安石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王安石在《登飛來峰》中借景抒懷,表達自己滿懷信心、銳意改革的遠大政治抱負
六、表示有遠大志向卻無力實現的古詩
馬詩(五)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
《馬詩》是中唐詩人李賀所作的一組五言絕句,共二十三首。詩歌通過詠馬、贊馬或慨嘆馬的命運,來表現志士的奇才異質、遠大抱負以及不遇于時的感慨與憤懣,其表現方法屬比體。
這首詩看起來是寫馬,其實是借馬來抒情,抒發詩人懷才不遇,不被統治者賞識,但又熱切期望自己的抱負得以施展,可以為國建立功業。
此篇寫良馬出自名地,而邊陲天地廣闊,正可奮勇奔馳,唯待知遇名主也。何當二字,托出盼望之意。李賀生活的時代,藩鎮割據,戰事頻頻,作者以名馬自喻,言雖然生逢用人之時,亦有用才之地,但尚需惜才用才之主。這是李賀馬詩的基本意旨。李賀在其短暫的一生中,一直懷有建功立業之心,為此,他甚至寧愿投筆從戎。但這一理想終難實現,所以他的詩中總會有一股郁郁不平的悲憤之氣。
《馬詩》二十三首的表現方法總體上屬比喻。而此詩在比興手法運用上卻特有意味。
一、二句展現出一片富于特色的邊疆戰場景色,乍看是運用賦法:連綿的燕山山嶺上,一彎明月當空;平沙萬里,在月光下像鋪上一層白皚皚的霜雪。這幅戰場景色,一般人也許只覺悲涼肅殺,但對于志在報國之士卻有異乎尋常的吸引力。"燕山月似鉤"與"曉月當簾掛玉弓"(《南園》其六)匠心正同,"鉤"是一種彎刀,與"玉弓"均屬武器,從明晃晃的月牙聯想到武器的形象,也就含有思戰斗之意。作者所處的貞元、元和之際,正是藩鎮極為跋扈的時代,而"燕山"暗示的幽州薊門一帶又是藩鎮肆虐為時最久、為禍最烈的地帶,所以詩意是頗有現實感慨的。思戰之意也有針對性。平沙如雪的疆場寒氣凜凜,但它是英雄用武之地。所以這兩句寫景實啟后兩句的抒情,又具興義。
三、四句借馬以抒情:什么時候才能披上威武的鞍具,在秋高氣爽的疆場上馳騁,建立功勛呢?《馬詩》其一云:"龍背鐵連錢,銀蹄白踏煙。無人織錦襜,誰為鑄金鞭?""無人織錦襜"二句的慨嘆與"何當金絡腦"表達的是同一個意思,就是企盼把良馬當作良馬對待,以效大用。"金絡腦"、"錦襜"、"金鞭"統屬貴重鞍具,都是象征馬受重用。這是作者熱望建功立業而又不被賞識所發出的嘶鳴。
此詩與《南園》都是寫同一種投筆從戎、削平藩鎮、為國建功的熱切愿望。但《南園》是直抒胸臆,此詩則屬寓言體或比體。直抒胸臆,較為痛快淋漓;而用比體,則覺婉曲耐味。而詩的一、二句中,以雪喻沙,以鉤喻月,也是比;從一個富有特征性的景色寫起以引出抒情,又是興。短短二十字中,比中見興,興中有比,大大豐富了詩的表現力。從句法上看,后二句一氣呵成,以"何當"領起作設問,強烈傳出無限企盼意,且有唱嘆味;而"踏清秋"三字,聲調鏗鏘,詞語搭配新奇,蓋"清秋"草黃馬肥,正好馳驅,冠以"快走"二字,形象暗示出駿馬輕捷矯健的風姿,恰是"所向無空闊,真堪托死生。驍騰有如此,萬里可橫行"(杜甫《房兵曹胡馬》)。所以字句的鍛煉,也是此詩藝術表現上不可忽略的成功因素。
詩文大意:在燕山大漠(此處為互文),明月如銀鉤,在月光照耀下,沙塵像雪片紛紛揚揚。何時能夠騎上我的鐵甲快馬,在清秋時節任意馳騁。
七、空有遠大抱負,卻不能實現詩句
1.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
入選理由“這個太明顯了就不說了吧” 2.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入選理由“人盡其才物盡其用 抱負夠大吧,能么?” 3.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
入選理由“可憐白發生” 4.忍令上國衣冠淪于戎狄,相率中原豪杰還我河山。入選理由”這樣寫的無疑都已經無法實現了“ 5.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入選理由“歷史知識” 6.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入選理由“但年啊,今非昔比啊” 7.請君暫上凌煙閣, 若個書生萬戶侯!?入選理由“李賀,僅憑這個名字都應該入選” 8.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入選理由“開心為何又要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