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描寫女子傷心的詩句
魚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間別離苦。
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多情只有春庭月,猶為離人照落花。
羹飯一時熟,不知貽阿誰。出門東向看,淚落沾我衣。
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花開若相惜,花落莫相離。弄花香滿衣,拂花夜凄凄。
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恨不同生時,日日與君好.
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平生不會相思,才會相思,便害相思。
凄涼別后兩應同,最是不勝清怨月明中。
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
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與月。
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無窮極。
深知身在情長在,悵望江頭江水聲。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
世間無限丹青手,一片傷心畫不成。
獸爐沈水煙,翠沼殘花片,一行行寫入相思傳。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似此星辰非昨夜,為誰風露立中宵。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我心傷悲,莫知我哀。
無情不似多情苦,一寸還成千萬縷。
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
休言半紙無多重,萬斛離愁盡耐擔。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將難息。
憶君心似西江水,日夜東流無歇時。
有美人兮,見之不忘,一日不見兮,思之如狂。
二、形容女子決絕的詩句
上邪
上邪!①
我欲與君相知,② 長命無絕衰。③
山無陵, 江水為竭,
冬雷震震, 夏雨雪④,
天地合, 乃敢與君絕!⑤
【譯文】
天啊!我要和你相愛,一輩子也不斷絕。除非是山沒有了丘陵,長江、黃河都干枯了,冬天雷聲隆隆,夏天下起了大雪,天與地合到一起,我才敢同您斷絕!
【注釋】
①這一首是情詩。 上:指天。邪 yé :古同“耶”,疑問詞。上邪:猶言“天啊”。指天為誓,表示愛情的堅固和永久。
②相知:相親。
③命:令,使。從“長命”句以下是說不但要“與君相知”,還要使這種相知永遠不絕不衰。
④雨(yù):在這里作動詞,降下,落下。
⑤除非高山變平地、江水流干、冬雷、夏雪、天地合并,一切不可能發生的事都發生了,我才會和你斷絕。
三、描寫女人變心的詩詞
描寫女人變心的詩詞如下:
木蘭詞·擬古決絕詞柬友
【作者】納蘭性德 【朝代】清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終不怨。
何如薄幸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愿。
全文解釋如下:
與意中人相處應當總像剛剛相識的時候,是那樣地甜蜜,那樣地溫馨,那樣地深情和快樂。但你我本應當相親相愛,卻為何成了今日的相離相棄?如今輕易地變了心,你卻反而說情人間就是容易變心的。
我與你就像唐明皇與楊玉環那樣,在長生殿起過生死不相離的誓言,卻又最終作決絕之別,即使如此,也不生怨。但你又怎比得上當年的唐明皇呢,他總還是與楊玉環有過比翼鳥、連理枝的誓愿。
擴展資料:
納蘭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葉赫那拉氏,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滿洲正黃旗人,清朝初年詞人,原名納蘭成德,一度因避諱太子保成而改名納蘭性德。大學士明珠長子,其母為英親王阿濟格第五女愛新覺羅氏。
納蘭性德自幼飽讀詩書,文武兼修,十七歲入國子監,被祭酒徐元文賞識。十八歲考中舉人,次年成為貢士。康熙十五年(1676年)殿試中二甲第七名,賜進士出身。納蘭性德曾拜徐乾學為師。他于兩年中主持編纂了一部儒學匯編——《通志堂經解》,深受康熙皇帝賞識,授一等侍衛銜,多隨駕出巡。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五月,納蘭性德溘然而逝,年僅三十歲(虛齡三十有一)。納蘭性德的詞以“真”取勝,寫景逼真傳神,詞風“清麗婉約,哀感頑艷,格高韻遠,獨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側帽集》、《飲水詞》等。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百科-納蘭性德 (清朝詞人)
搜狗百科-木蘭詞·擬古決絕詞柬友
四、形容女子對男子已死心的詩句有哪些
1.《木蘭花·擬古決絕詞柬友》
清代:納蘭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終不怨。
何如薄幸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愿。
2.《訣別書》
西漢:卓文君
春華競芳,五色凌素,琴尚在御,而新聲代故!錦水有鴛,漢宮有水,彼物而新,嗟世之人兮,瞀于淫而不悟!朱弦斷,明鏡缺,朝露晞,芳時歇,白頭吟,傷離別,努力加餐勿念妾,錦水湯湯,與君長訣!
3.《長相思·花深深》
宋: 陳東甫
花深深。柳陰陰。
度柳穿花覓信音。君心負妾心。
怨嗚琴。恨孤衾。
鈿誓釵盟何處尋。當初誰料今。
4.《中谷有蓷》
先秦:佚名
中谷有蓷,暵其乾矣。有女仳離,嘅其嘆矣。嘅其嘆矣,遇人之艱難矣!
中谷有蓷,暵其修矣。有女仳離,條其嘯矣。條其嘯矣,遇人之不淑矣!
中谷有蓷,暵其濕矣。有女仳離,啜其泣矣。啜其泣矣,何嗟及矣!
5.《遵大路》
先秦:佚名
遵大路兮,摻執子之祛兮,無我惡兮,不寁故也!
遵大路兮,摻執子之手兮,無我魗兮,不寁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