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描寫一輩子的詩句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 人生自古誰無死,流取丹心照汗青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與鴻毛 名和利啊,什么東西。
生不帶來,死不帶去 生死有命,富貴在天 面對死亡我放聲大笑,魔鬼的宮殿在我的笑聲中動搖! 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拼得十萬頭顱血,要把乾坤力挽回。 生于憂患,死與安樂。
生當作人杰, 死亦為鬼雄. 慷慨過燕市, 從容做楚囚, 引刀成一快, 不負少年頭!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青山處處埋忠骨 何必馬革裹尸還 丹青不知老將至,富貴于我如浮云。
但覺高歌有鬼神, 安知餓死填溝壑? 出師未捷身先死, 長使英雄淚滿襟! 此去黃泉招舊部,旌旗十萬斬閻羅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 為赴大義輕生死 人死不過頭點地,腦袋掉下來,碗大個疤! 十八年后又是一條好漢! ------此二句多見于江湖人士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生死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浮沉宦海如鷗鳥,生死書叢似蠹魚 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 “人生忽如寄,壽無金石固”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飆塵” “人生非金石,豈能長壽考” “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 今年花落顏色改,明年花開復誰在?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智者樂山山如畫, 仁者樂水水無涯。
從從容容一杯酒, 平平淡淡一杯茶。 細雨朦朧小石橋, 春風蕩漾小竹筏。
夜無明月花獨舞, 腹有詩書氣自華。1. 擇善人而交, 擇善書而讀, 擇善言而聽, 擇善行而從。
2. 一個人的快樂,不是因為他擁有的多,而是因為他計較的少。3. 生氣,就是拿別人的過錯來懲罰自己。
原諒別人,就是善待自己。4. 未必錢多樂便多,財多累己招煩惱。
清貧樂道真自在,無牽無掛樂逍遙。5. 靜坐常思己過,閑談莫論人非,能受苦乃為志士,肯吃虧不是癡人,敬君子方顯有德,怕小人不算無能,退一步天高地闊,讓三分心平氣和,欲進步需思退步,若著手先慮放手,如得意不宜重往,凡做事應有余步。
持黃金為珍貴,知安樂方值千金,事臨頭三思為妙,怒上心忍讓最高。切勿貪意外之財,知足者人心常樂。
若能以此去處事,一生安樂任逍遙。6. 處事不必求功,無過便是功。
為人不必感德,無怨便是德。7. 平安是幸,知足是福,清心是祿,寡欲是壽。
8. 人之心胸,多欲則窄,寡欲則寬。9. 寧可清貧自樂,不可濁富多憂。
10.受思深處宜先退,得意濃時便可休。11.勢不可使盡,福不可享盡,便宜不可占盡,聰明不可用盡。
12.滴水穿石,不是力量大,而是功夫深。13.平生不做皺眉事,世上應無切齒人。
14.須交有道之人,莫結無義之友。飲清靜之茶,莫貪花色之酒。
開方便之門,閑是非之口。15.多門之室生風,多言之人生禍。
16.世事忙忙如水流,休將名利掛心頭。粗茶淡飯隨緣過,富貴榮華莫強求。
17.“我欲”是貧窮的標志。事能常足,心常愜,人到無求品自高。
18.人生至惡是善談人過;人生至愚惡聞己過。19.諸惡莫做,眾善奉行,莫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
20.莫妒他長,妒長,則己終是短。莫護己短,護短,則己終不長。
21.做事不必與俗同,亦不宜與俗異。做事不必令人喜,亦不可令人憎。
22.世上有兩件事不能等:一、孝順。二、行善。
23.存平等心,行方便事,則天下無事。懷慈悲心,做慈悲事,則心中太平。
24.心量狹小,則多煩惱,心量廣大,智慧豐饒。25.平生無一事可瞞人,此是大快。
26.“惡”,恐人知,便是大惡。“善”,欲人知,不是真善。
27.扶危周急固為美事。能不自夸,則其德厚矣!28.遇順境,處之淡然,遇逆境,處之泰然。
29.是非天天有,不聽自然無。30.五官刺激,不是真正的享受。
內在安祥,才是下手之處。31.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
32.不妄求,則心安,不妄做,則身安。33.不自重者,取辱。
不自長者,取禍。不自滿者,受益。
不自足者,博聞。34.積金遺于子孫,子孫未必能守;積書于子孫,子孫未必能讀。
不如積陰德于冥冥之中,此乃萬世傳家之寶訓也。35.積德為產業,強勝于美宅良田。
36.能付出愛心就是福,能消除煩惱就是慧。37.身安不如心安,屋寬不如心寬。
38.羅馬人凱撒大帝,威震歐亞非三大陸,臨終告訴侍者說:“請把我的雙手放在棺材外面,讓世人看看,偉大如我凱撒者,死后也是兩手空空。39.夢中冥冥有樂趣,覺后空空無大千。
40.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做遠憂。41.情生智隔。
42.征服世界,并不偉大,一個人能征服自己,才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人。43.把自己的欲望降到最低點,把自己的理性升華到最高點,就是圣人。
44.嫉妒別人,仇視異己,就等于把生命交給別人。45.一個人如果不被惡習所染,幸福近矣。
46.誹謗別人,就象含血噴人,先污染了自己的嘴巴。47.恨別人,痛苦的卻是自己。
48.人之所以平凡,在于無法超越自己。49.大肚能容,斷卻許多煩惱障,笑容可掬,結成無量歡喜緣。
50.改變自己,是自救,影響別人,是救人。51.謊言像一朵盛開的鮮花,外表美麗,生命短暫。
52.唯其尊重自己的人,才更勇于縮小自己。53.人不求福,斯無禍。
人不求利,斯無。
二、形容愛情的成語從一而終
[cóng yī ér zhōng]
從一而終 (漢語詞語) 編輯
從一而終,多指用情專一,一女不侍二夫,夫死不得再嫁。也比喻忠臣不事二主。
中文名 從一而終 外文名 be faithful to husband till death 拼 音 cóng yī ér zhōng 注 音 ㄘㄨㄙˊ ㄧ ㄦˊ ㄓㄨㄙ 成語出處 《周易·恒》 感情色彩 中性詞 常用程度 常用成語 成語年代 古代 成語結構 偏正式 繁體字 從一而終
目錄
1 成語解釋
2 成語典故
3 成語辨析
4 相關詞語
5 英 文翻譯
成語解釋編輯
①指用情始終專一,多指封建禮教要求女子只能結一次婚,丈夫死了不能再嫁。
②也比喻忠臣不事二主。[1]
成語典故編輯
1.謂一女不侍二夫,夫死不得再嫁。《易·恒》:“婦人貞吉,從一而終也。”《古今小說·陳御史巧勘金釵鈿》:“婦人之義,從一而終;婚姻論財,夷虜之道。” 李文元 《婚事》:“亙古以來,女子嫁夫都是憑的三媒六證的從一而終。”亦省作“ 從一 ”。 清 方文 《張季昭妻妾死節詩以旌之》:“芳洲窈窕人從一,秋水澄泓死必雙。”
2.比喻忠臣不事二主。《洪秀全演義》第二二回:“只惟君臣大義,從一而終,弟雖愚昧,不敢不勉。”[2]
三、有哪些形容決絕的詩句
1、《白頭吟》
年代: 漢 作者: 兩漢樂府
皚如山上雪,皎若云間月。
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
今日斗酒會,明旦溝水頭。
躞蹀御溝上,溝水東西流。
凄凄復凄凄,嫁娶不須啼。
愿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
竹竿何裊裊,魚尾何簁簁!
男兒重意氣,何用錢刀為!
2、《燕銜泥》
年代: 唐 作者: 韋應物
銜泥燕,聲嘍嘍,尾涎涎。秋去何所歸,春來復相見,
豈不解決絕高飛碧云里,何為地上銜泥滓。銜泥雖賤意有營,
梁朝日巢欲成。不見百鳥畏人林野宿,翻遭網羅俎其肉,未
若銜泥入華屋。燕銜泥,百鳥之智莫與齊。
3、《十六拍》
年代: 宋 作者: 文天祥
乃知貧賤別更苦,況我飄轉無定所。
心懷百憂復千慮,世人那得知其故。
嬌兒不離膝,哀哉兩決絕。
也復可憐人,里巷盡嗚咽。
斷腸分手各風煙,中間消息兩茫然。
自斷此生休問天,看射猛虎終殘年。
4、《和謝康樂華子岡韻》
年代: 宋 作者: 曾極
隱仙無定在,館宇非一山。
華子出商洛,巢云府渴泉。
嬴顛劉蹶際,師生自為賢。
頗哀區中人,峰嶺起新阡。
決絕目下事,駕鴻凌紫煙。
身隱焉用文,滅跡隱空筌。
云仍散洲渚,世漁業相傳。
笭箵掛虎落,舴艋當門前。
蹇予厭世議,企石聽潺湲。
山空月明詩,足音自跫然。
5、《古怨詩》
年代: 明 作者: 何景明
隕葉辭舊枝,飄塵就歧路。
遲徊決絕意,言念平生故。
泥泥行間泥,零零蔓草露。
豈不畏沾污,為子無晨暮。
四、關于“一身正氣”的詩句有哪些
1.《岳忠武王祠》
年代: 明 作者: 于謙
匹馬南來渡浙河,汴城宮闕遠嵯峨。
中興諸將誰降敵,負國奸臣主議和。
黃葉古祠寒雨積,清山荒冢白云多。
如何一別朱仙鎮,不見將軍奏凱歌。
2.《滿江紅·怒發沖冠》
年代: 宋 作者: 岳飛
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
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
臣子恨,何時滅!
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3.《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賦》
年代: 宋 作者: 文天祥
直弦不似曲如鉤,自古圣賢多被囚。
命有死時名不死,身無憂處道還憂。
可憐杜宇空流血,惟愿嚴顏便斫頭。
結束長編猶在此,灶間婢子見人羞。
4.《過零丁洋》
年代: 宋 作者: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5.《詠石灰》
年代: 明 作者: 于謙
千錘萬擊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身碎骨全不顧,要留清白在人間。
五、
《論語·里仁》:“朝聞道,夕死可矣。”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自新》《周處》一文,原文如下:
周處年少時,兇強俠氣,為鄉里所患。又義興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額虎,并皆暴犯百姓,義興人謂為“三橫”,而處尤劇。 或說處殺虎斬蛟,實冀三橫唯余其一。處即刺殺虎,又入水擊蛟。蛟或浮或沒,行數十里,處與之俱。經三日三夜,鄉里皆謂已死,更相慶。 竟殺蛟而出,聞里人相慶,始知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乃入吳尋二陸。平原不在,正見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終無所成。清河曰:“古人貴朝聞夕死,況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何憂令名不彰邪?”處遂改勵,終為忠臣。
六、夸男士對感情專一的詩詞
其實古代寫的更多的是女子對男子的專一,而男子多只有相思之情,無從一而終之心。所以有許多男詩人寫忠貞的愛情,大都以女士的口吻來寫,可能是“提醒”女子要守婦道罷啦~!
寫兩首
柳永的《蝶戀花》有相思之苦
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里。無言誰會憑闌意。
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元稹 的《離思五首-之四》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七、關于“學會放棄”的詩句有哪些
1:夢是一種欲望,想是一種行動。
夢想是夢與想的結晶。――《詩詞集》2:明智的放棄,勝過盲目的執著,因為在執著與執迷不悟也只有一紙之隔,很難把握分寸的。
――《詩詞集》3:天涯何處無芳草,何必單戀一枝花。――《詩詞集》4:用強烈欲望作為達成夢想的后盾,使欲望變得狂熱,讓它成為你腦中最重要的一件事。
――《詩詞集》5:看時間就這樣流過,細數的日子越來越多,慢慢的自己開始忘記,忘記。――《詩詞集》6:人是活在別人的記憶里的。
當所有人都忘記你的時候,你也就不存在了。――《詩詞集》7:我一定要,馬上行動,決不放棄!――《詩詞集》8:這些困難何常不是老天對我的考驗,我堅強拼搏就有百分之五十的成功,我放棄,就是百分之百的失敗。
面對挫折,我沒有放棄,而是把所有精力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之中,同是也從學習尋求快樂。我走在知識的大道上,進一步去闖開屬于自己的知識寶庫。
――《詩詞集》9:當你能飛的時候,就不要放棄飛;當你能夢的時候,就不要放棄夢;當你能愛的時候,就不要放棄愛。――《詩詞集》10:在人生的大風浪中,我們常常學船長的樣子,在狂風暴雨之下把笨重的貨物扔掉,以減輕船的重量。
――《詩詞集》11:用最少的悔恨面對過去,用最少的浪費面對現在,用最多的夢想面對未來。――《詩詞集》12:可以用天時間愛上一個人,但卻要用輩子去忘記一個人。
――《詩詞集》13:快樂要懂得分享,才能加倍的快樂。――《詩詞集》14:夢想絕不是夢,兩者之間的差別通常都有一段非常值得人們深思的距離。
――《詩詞集》15:曾經我凝望著你的臉,想留住你那怕片刻的微笑;后來我望著你的背影,想把青澀的甜蜜那怕留住片刻;現在我回首著往事,想把你忘掉,直到永久!――《詩詞集》16:于千萬人之中,遇見你所遇見的人;于千萬年之中,時間的無涯荒野里,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巧遇上了。――《詩詞集》蝶戀花·春景 花褪殘紅青杏小。
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 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墻里秋千墻外道。
墻外行人,墻里佳人笑。 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名句賞析: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這是詞中最為人稱道的兩句。
枝頭上的柳絮隨風遠去,愈來愈少;普天之下,哪里沒有青青芳草呢。“柳綿”,即柳絮。
柳絮紛飛,春色將盡,固然讓人傷感;而芳草青綠,又自是一番境界。蘇軾的曠達于此可見。
“天涯”一句,語本屈原《離騷》“何所獨無芳草兮,爾何懷乎故宇”,是卜者靈氛勸屈原的話,其思想與蘇軾在《定風波》中所說的“此心安處是吾鄉”一致。 即便如此,這兩句還是蘊含著許多的辛酸和悲哀。
據《林下詞談》記載:“子瞻在惠州,與朝云閑坐。時青女(霜神)初至,落木蕭蕭,凄然有悲秋之意,命朝云把大白,唱‘花褪殘紅’。
朝云歌喉將囀,淚滿衣襟。子瞻詰其故,答曰:‘奴所不能歌,是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也。
’”聯系當時蘇軾的遭遇,是頗耐人思索的。蘇軾一生漂泊,最后竟被遠謫到萬里之遙的嶺南。
此時,他已人到晚年,遙望故鄉,幾近天涯。這境遇和隨風飄飛的柳絮何其相似!全詞賞析:蘇軾在杭州曾收一侍女名朝云,后收為妾,侍奉蘇軾二十三年。
朝云美麗賢惠,長于歌舞,陪伴蘇軾顛沛流離,沉浮官場,歷經無數艱難,承受無數打擊,是蘇軾至親至愛的患難伴侶。在惠州,一日,蘇軾與朝云閑坐,“時青女初至,落木蕭蕭,凄然有悲秋之意。”
于是,蘇軾請朝云歌唱《蝶戀花》詞。朝云唱了幾句,忽然歌喉哽咽,滿目噙淚,蘇軾問其故,答曰:“奴所不能歌的是‘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也。”
說罷禁不住潸然淚下,泣不成聲,自此,朝云終日惆悵,不久抱病而終。真正是:一曲傷春詞,腸斷多情女。
此后,蘇軾亦郁郁寡歡,終生不再聽唱此詞。就是這首《蝶戀花?春景》。
這首詞的上闋重在傷春。春花凋零,殘紅落地,青杏初現。
春燕在綠水環繞的人家低飛。柳絮飄飄流落遠方,哪里是它棲身的芳草呢?一切只是正在逝去的春景;心中喚起的卻是年華流逝傷春之情。
想到和蘇東坡流浪漂泊,朝云怎不傷心落淚,難抑悲情?蘇軾卻笑曰:“吾正悲秋,而汝又傷春矣”。悲秋傷春同樣反映出深沉的時間憂患的恐懼,聯系蘇軾作詞時的背景,可體會到蘇軾當時壯志難酬,對時間流逝的嘆惋;歷經磨難,如同那殘紅敗絮,朝云悲涼甚至于絕望的心境可以想見。
下闋重在傷情。蘇軾巧妙地抓住生活中的一個細節,創作了一幕富含理趣的悲喜劇。
“墻”猶隔也。墻內佳人,墻外行人,一墻之隔。
佳人笑語,行人動情。笑語者不知墻外有人,動情者但聞笑聲不見人。
笑聲漸漸遠逝,多情的行人卻憑空生出無限的煩惱。這種哀怨纏綿的情感,從作品表層看,似乎是描寫生活中邂逅的戀情;從深層次揣磨,卻是反應了蘇軾密州生活時政治上抑郁的心境。
“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流露出蘇軾渴望朝廷理解的情結,然而“浮世事,俱難必”,蘇軾與朝廷之間也是隔著一堵墻的。“佳人”之喻,不正有屈原“香草美人”的意味么?朝云的絕望也許正是這種隔而生出的悲劇。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有關于描寫從一而終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