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戲臺文化的詩詞文章
容概要: 1. 一聲古盡秋江月;萬舞齊開玉樹花。
2. 和風吹綠竹;清韻入朱弦。 3. 貴陽江南會館戲臺對聯:花深深,柳陰陰,聽隔院聲歌,且涼涼去;月淺淺,風翦翦,數高城更鼓,好緩緩歸。
戲臺小天地,天地大戲臺。在古時,看戲是古人重要的文化生活。
放當今,妥妥地看電影+電視劇+音樂會的結合。在戲臺上,常貼有各種妙趣橫生的對聯。
今天,臥榻先生陪您一起去品味這些對聯,感受古人的風采,探究對聯背后的深意。 一是寫曲動聽、舞優美。
和風吹綠竹; 清韻入朱弦。 白雪陽春都妙句; 高山流水自知音。
一聲古盡秋江月; 萬舞齊開玉樹花。 九天韶樂飄寒月; 一曲清簫凌紫煙。
鳳管似從天外落: 霓裳聊當月中看。 一曲笙歌,音如流水; 三聲檀板,響過行云。
妙舞蹁躚,風月無價; 艷歌婉轉,弦索齊鳴。 貴陽江南會館戲臺對聯: 花深深,柳陰陰,聽隔院聲歌,且涼涼去; 月淺淺,風翦翦,數高城更鼓,好緩緩歸。
二是就事論事搬演戲臺故事,或寫劇場效果。 古往今來只如此; 淡裝濃抹總相宜。
誰為袖手旁觀客; 我亦逢場作戲人。 三五步遍行天下; 六七人百萬雄兵。
頃刻間千秋事業; 方丈地萬里江山。 古今人何遽不相及; 天下事當作如是觀。
顧曲小聰明,當日可憐公瑾; 擊鼓大豪杰,至今猶罵曹瞞。 文就武成,金榜題名空富貴; 男婚女嫁,洞房花燭假風流。
古往今來,頃刻間演過千秋世事; 天涯海角,平方地可走萬里河山。 戲劇虛動干戈,一場演出六韜三略 ; 文章又加裝點,半夜攻成八索九丘。
臺上笑、臺下笑、臺上臺下笑惹笑; 看古人、看今人、看古看今人看人。 或為君子小人,或為才子佳人,登場便見; 有時歡天喜地,有時驚天動地,轉眼成空。
神是人,鬼是人,人也是人,一二人千變萬化; 車行步,馬行步,步也行步,三五步四海五湖。 這些對聯不僅對仗工整,而且將戲臺故事或演員表演作了精彩的概括,很有一番功夫。
三是借機煲心靈雞湯,表達人生如戲的終極主題。 北京宣武區正乙祠古戲樓聯,頗具代表性: 演悲歡離合,當代豈無前代事? 觀抑揚褒貶,座中常有劇中人。
臥榻先生讀大學時,同學們排話劇,便在海報中用了這副對聯。 凡事莫當前,看戲何必聽戲好; 為人須顧后,上臺終有下臺時。
這副對聯似箴似銘,一字一棒喝,特別是下聯語帶雙關,告誡人們不要太過分,凡事要留有余地。 中國文人有“借他人酒杯,澆自己塊壘”的傳統,碰上撰聯這等事,喊不趕緊發一通議論? 南腔北調,昆曲蘇簧,不外風情政績; 周禮秦章,唐冠宋服,無非鑒古知今。
歷代壯奇觀,睹勝敗興衰,千古英雄收眼底; 高臺共欣賞,聽管弦絲竹,數聲雅調拓胸襟。 羯鼓凌云,著綠兮,披紅兮,自古黎園無假戲; 長虹貫日,經文也,緯武也,從來顏氏有真卿。
看不見姑且聽之,何須四處鉆營,極力排開前面者; 站得高弗能久也,莫仗一時得意,挺身遮住后來人。 湘綺先生王闿運寫的戲臺對聯: 一曲笙歌,有典謨,有訓話,文中子著意看來,莫謂戲無益; 滿堂面目,曰喜怒,曰哀懼,爾小生傳神做出,總要人稱奇。
這些對聯形象地概括了舞臺演戲和實際生活的關系,揭示出戲劇的社會性。臥榻先生想起電影《霸王別姬》所揭示的一個主題:人生如戲,戲如人生。
其實,古人早已領會到這一點。接下來,臥榻先生(公眾號:臥榻先生說詩詞)將細品幾副戲臺對聯,和大家感悟其中的絕代風華。
請靜待下回分解。
二、形容戲臺的句子有哪些
形容戲臺的句子如下:
1.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希望站到戲臺上成為一名公眾演員。
2. 酒香新坊,弄堂街巷,汴京煙柳風光; 戲臺聲高,簪粉胭淡,又訴舊事心殤; 鐘鼓樓喧,說書巷口,兀自晚秋花盞; 春光難盡卻不言,多少離殤復斷腸。
3. 路的盡頭,是很久很久沒人管的戲臺,木頭邊是一片雜草叢生,里面空蕩得很,而且昏暗,點起蠟燭,火苗在從墻上的洞穿進來的風里搖曳、搖曳這個戲臺曾經的輝煌,化做木頭上的一屢灰塵,永遠留在人們的記憶里。
4. 其間牌樓、涼亭、回廊、照壁、戲臺雕梁畫棟,氣勢奪人、妙趣橫生
5. 他與他,銅門內外隔斷春秋十載,不相見,更相思!他與他,戲臺上下唱罷風華一世,永相攜,愛不離。
6. 你葬海棠一片,倦倚西風夜已昏;你描丹鳳一筆,水剪雙眸霧剪衣。 猶記紅妝,捻一指朱胭,你明眸流光,百轉千回,青絲三千,輕袖曼袂。
7. 越角亭,穿紅廊,那堂中挺直背影是你;一盞茗,一縷香,那椅上韜光養晦是你。 不見戲臺幽暗唱腔低婉,你負手而立笑意綿長;不見華服繞亂鳳冠粲然,你殺伐果斷眸斂鋒芒。
8. 人生的戲臺,是最風塵的地方 放不開,那命運鑒定的愛情,躲不開,這注定凄艷的榮幸。 人生總是在南轅北轍之后,殊途同歸。
9. 園內,那玲瓏精致的亭臺樓閣,清幽秀麗的池館水廊,還有大假山、古戲臺、玉玲瓏等古代園林的杰作,都使我留戀往返。特別是那饒著圍墻屋脊建造的雕龍,鱗爪張舞,雙須飛動,好像要騰空而去似的,更令人感動不已。
10. 江南沒有北方粗獷的山峰,沒有那種重巒疊嶂,隱天蔽日的壯美與豪放,好似一位青衣女子拿著紅牙板咿咿呀呀在戲臺上唱著,滿腔柔情如那涓涓的細流,流入人的心里。
11. 冷眼看盡繁華,平淡對待得失,暢達時不張狂,挫折時不消沉。在人生的歷練中涵養從容的定力,在潮起潮落的人生戲臺上,舉重若輕,擊節而歌“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以一份灑脫嫻靜的心態來面對喧囂的紅塵。
12. 它那富麗堂皇的羽毛,簡直就象戲臺上仙女的衣裳一樣,五光十色,變幻無窮。
13. 拋擲了往事繽紛的戲臺,將自己從梨園的夢境隔開。自此后,慵懶是我的姿態,優雅是我的情懷。說什么孽緣情債,唱什么相思成災,戲里戲外,誰又將誰主宰。
14. 解家有這樣一個神話,他在戲臺上唱過一段風月的風雅,戲文里有一個墨色襲身的傲者,唱完后仍是風輕云淡,沒有什么傲痞,他仍是寵辱一身的解當家。
15. 戲臺之上,你最婉轉的花腔。 蓮步云裳,眉眼暗消亦猖狂。
三、形容戲臺的句子有哪些
形容戲臺的句子如下: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希望站到戲臺上成為一名公眾演員。
酒香新坊,弄堂街巷,汴京煙柳風光; 戲臺聲高,簪粉胭淡,又訴舊事心殤; 鐘鼓樓喧,說書巷口,兀自晚秋花盞; 春光難盡卻不言,多少離殤復斷腸。路的盡頭,是很久很久沒人管的戲臺,木頭邊是一片雜草叢生,里面空蕩得很,而且昏暗,點起蠟燭,火苗在從墻上的洞穿進來的風里搖曳、搖曳這個戲臺曾經的輝煌,化做木頭上的一屢灰塵,永遠留在人們的記憶里。
其間牌樓、涼亭、回廊、照壁、戲臺雕梁畫棟,氣勢奪人、妙趣橫生他與他,銅門內外隔斷春秋十載,不相見,更相思!他與他,戲臺上下唱罷風華一世,永相攜,愛不離。你葬海棠一片,倦倚西風夜已昏;你描丹鳳一筆,水剪雙眸霧剪衣。
猶記紅妝,捻一指朱胭,你明眸流光,百轉千回,青絲三千,輕袖曼袂。越角亭,穿紅廊,那堂中挺直背影是你;一盞茗,一縷香,那椅上韜光養晦是你。
不見戲臺幽暗唱腔低婉,你負手而立笑意綿長;不見華服繞亂鳳冠粲然,你殺伐果斷眸斂鋒芒。人生的戲臺,是最風塵的地方 放不開,那命運鑒定的愛情,躲不開,這注定凄艷的榮幸。
人生總是在南轅北轍之后,殊途同歸。園內,那玲瓏精致的亭臺樓閣,清幽秀麗的池館水廊,還有大假山、古戲臺、玉玲瓏等古代園林的杰作,都使我留戀往返。
特別是那饒著圍墻屋脊建造的雕龍,鱗爪張舞,雙須飛動,好像要騰空而去似的,更令人感動不已。江南沒有北方粗獷的山峰,沒有那種重巒疊嶂,隱天蔽日的壯美與豪放,好似一位青衣女子拿著紅牙板咿咿呀呀在戲臺上唱著,滿腔柔情如那涓涓的細流,流入人的心里。
冷眼看盡繁華,平淡對待得失,暢達時不張狂,挫折時不消沉。在人生的歷練中涵養從容的定力,在潮起潮落的人生戲臺上,舉重若輕,擊節而歌“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以一份灑脫嫻靜的心態來面對喧囂的紅塵。
它那富麗堂皇的羽毛,簡直就象戲臺上仙女的衣裳一樣,五光十色,變幻無窮。拋擲了往事繽紛的戲臺,將自己從梨園的夢境隔開。
自此后,慵懶是我的姿態,優雅是我的情懷。說什么孽緣情債,唱什么相思成災,戲里戲外,誰又將誰主宰。
解家有這樣一個神話,他在戲臺上唱過一段風月的風雅,戲文里有一個墨色襲身的傲者,唱完后仍是風輕云淡,沒有什么傲痞,他仍是寵辱一身的解當家。戲臺之上,你最婉轉的花腔。
蓮步云裳,眉眼暗消亦猖狂。
四、關于戲曲的古風句子 比如說:亭臺樓榭 戲子眼中光華流轉 輕啟朱唇唱
《社戲》
作詞/作曲:安九
編曲:bear
演唱:安九
和聲/后期:Hita
==========================
舊河畔,老房屋,一切如故。夢里那個依稀年少的身影,卻早已不見。
撐著傘,在小雨里搖船聽戲,那些所謂的悲歡離合、回不去的曾經,不過就是戲臺上的一顰一笑、一嗔一喜。
——題記
==========================
A1
暮色里,舊歌戲,
鄉間草臺唱不已。
搖蓬船,聽幾曲,
胡琴咿呀漁光寂。
B1
遠處村莊槳聲細,
依稀曾是你;
人潮中紅紅綠綠,
阿婆茶香似往昔。
C1
時光重疊在年少的我青衣水袖清唱一曲,
彈指間歲月換了紅顏不知你可否會憶起:
我踮足凝氣,
幾句《臨江驛》,
一轉身你站在橋那邊回眸淺笑吹著短笛。
B2
那年燈下鬧花衣,
回頭悄看去。
人潮中來回尋你,
月下拾一支短笛。
C2
時光老去遠了年少的我盛妝唱的那一曲,
戲臺上老旦已記不起當年回眸的可是你。
船家來又去,
月色照漣漪,
我站在橋邊回望過去只見松燈仍迷離……
C3
時光老去遠了年少的我盛妝唱的那一曲,
恍惚橋邊又看見你對我笑說:“你也在這里。”
生旦來又去,
凈丑映漣漪,
便將草臺收入紙傘中帶回夢里續一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