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與波有關的詩詞
帶“波”字的古詩句輯錄1、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駱賓王《詠鵝》)2、秋風蕭瑟,洪波涌起。(曹操《觀滄海》)3、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里潼關路。
(張養浩《山坡養·潼關懷古》)4、惟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賀知章《回鄉偶書一》)5、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
(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6、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崔顥《黃鶴樓》)7、水深波浪闊,無使蛟龍得。
(杜甫《夢李白一》)8、江湖多風波,舟楫恐失墜。(杜甫《夢李白二》)9、連山若波濤,奔湊似朝東。
(岑參《與高適薛據登慈恩寺浮屠》)10、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韋應物《初發揚子寄元大校書》)11、纖云四卷天無河,清風吹空月舒波。(韓愈《八月十五夜贈張功曹》12、川為靜其波,鳥亦罷其鳴。
(李頎《聽董大彈胡笳聲兼寄語弄房給事》)13、觀經鴻都尚填咽,坐見舉國來奔波。(韓愈《石鼓歌》)14、昔時橫波目,今作流淚泉。
(李白《長相思二》)15、郡邑浮前浦,波瀾動遠空。(王維《漢江臨眺》)16、淮南一葉下,自覺洞庭波。
(許渾《早秋》)17、客去波平檻,蟬休露滿枝。(李商隱《涼思》)18、今日龍鐘人共老,愧君猶遣慎風波。
(劉長卿《江州重別薛六柳八二員外》)19、風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誰教桂葉香。(李商隱《無題二》)20、波上馬嘶看棹去,柳邊人歇待船歸。
(溫庭筠《利州南渡》)。
二、波字結尾的詞語
波字結尾的詞語 :軒然大波、暗送秋波、萬頃平波、一尺水,一丈波、滑泥揚波、老魚跳波、醋海翻波、東海鯨波、一波萬波、平地風波。
波,基本釋義: 拼 音 bō 部 首 氵 筆 畫 81.水面振蕩起伏的運動:~浪。~濤。
~瀾。~光。
~紋。~蕩。
推~助瀾。~及(影響到,牽涉到)。
2.物理學上指振動在物質中的傳播能量遞進的一種形式:電~。光~。
超聲~。~長。
~段。~速。
~譜。 詳細釋義: 〈名〉 (形聲。
從水,皮聲。本義:波浪,水自身涌動而成波動的水面)同本義 波,水涌流也。
——《說文》 規有摩而水有波。——《韓非子·八說》 起波濤。
——《淮南子·人間》。注:“波者,涌起。”
河渭為之波蕩。—— 張衡《西京賦》 揚素波而揮連珠兮。
——《文選·王褒·洞簫賦》 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蘇軾《赤壁賦》 洪波涌起。
——《樂府詩集·曹操·步出夏門行》 又如:波磔(向右下捺的一筆叫磔,波浪形的叫波磔);波查(苦難;折磨);波平如鏡(水面平靜如鏡);波臣為虐(指水災);波駭(水波激烈動蕩。引申為受到震撼);波峭(指巖石或屋宇的曲折峻峭。
后用以形容人物的威儀俊偉有風致)涌流的水;流水 長橋臥波。——唐· 杜牧《阿房宮賦》 又如:波路(水路;航路);波流(水流;支流);波神(水神)風波。
比喻事情的意外變化 。 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軒然大波目光流轉;流轉的目光 目流睇而橫波。
——傅毅《舞賦》 又如:眼波(形容流動如水波的眼睛);秋波(比喻美女的眼睛);波俏(俏麗)〈動〉 激蕩,起水波 洞庭波兮木葉下。——《楚辭·九歌·湘夫人》 又如:波騰(波浪涌起的樣子。
多比喻眾議激烈);波靡(隨波起伏,順風而倒);波蕩波及,推而及之。擴散 。
又如:波及無辜(牽連到無罪的人);波累(連累;牽累);波害(擴散其害);波擾(波動煩擾)奔;逃跑 各自波逃,信腳而走。——敦煌本《張義潮變文》 又如:波波(勞苦奔波的樣子);波波碌碌(奔走忙碌的樣子);波逃(逃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