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于芙蓉城的古詩
湘靈瑟(故妓周懿葬橋南)
—— 劉塤
酸風泠泠。哀笳吹數聲。
碎雨冥冥。泣瑤英。
花心路,芙蓉城。
相思幾回魂驚。腸斷墳草青。
《芙蓉城》——蘇軾
芙蓉城中花冥冥,誰其主者石與丁。
珠廉玉案翡翠屏,霞舒云卷千娉婷。
中有一人長眉青,炯如微云淡疏星。
往來三世空鏈形,竟坐誤讀黃庭經。
天門夜開飛爽靈,無復白日乘云軿。
俗緣千劫磨不盡,翠被冷落凄余馨。
因過緱山朝帝廷,夜聞笙簫弭節聽。
飄然而來誰使令,皎如明月入窗欞。
忽然而去不可執,寒衾虛幌風泠泠。
仙宮洞房本不扃,夢中同躡鳳凰翎。
徑度萬里如奔霆,玉樓浮空聳亭亭。
天書云篆誰所銘,遶樓飛步高冷竮。
仙風鏘然韻流鈴,蘧蘧形開如酒醒。
芳卿寄謝空丁寧,一朝覆水不返瓶,
羅巾別淚空熒熒。春風花開秋葉零,
世間羅綺紛膻腥。此身流浪隨滄溟,
偶然相值兩浮萍。愿君收視觀三庭,
勿與嘉谷生蝗螟。從渠一念三千齡,
下作人間尹與邢。
二、描寫芙蓉花的詩句有哪些
1,九月江南花事休, 芙蓉宛轉在中洲。
美人笑隔盈盈水, 落日還生渺渺愁。露洗玉盤金殿冷, 風吹羅帶錦城秋。
相看未用傷遲暮, 別有池塘一種幽。——出自明代:文徵明《錢氏池上芙蓉》 白話文釋義:九月時,江南的花都開結束了但這個芙蓉還在河中開著。
就像美人隔著水笑盈盈的太陽落山時,有了一種愁緒下了露水。月亮中有很冷的感覺起了風,衣帶飄飄,是秋天的味道了。
看著它也不用憂傷老大不小了另有池塘中一種幽雅的情懷。 2,新亭俯朱檻,嘉木開芙蓉。
清香晨風遠,溽彩寒露濃。瀟灑出人世,低昂多異容。
嘗聞色空喻,造物誰為工?——出自唐代:柳宗元《芙蓉亭》 白話文釋義:新亭俯倚紅色的欄桿,四周開滿了美麗的芙蓉。晨風把清香吹送遠處,濕潤的彩花沾滿露珠。
鮮花瀟灑地開在人世,高低俯仰有無數的姿容。我曾聽過色、空的比喻,造物界到底是誰在巧奪天工? 3,芙蓉金菊斗馨香。
天氣欲重陽。遠村秋色如畫,紅樹間疏黃。
——出自宋代:晏殊《訴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 白話文釋義:在節氣接近重陽的時侯,芙蓉和金菊爭芳斗妍。遠處的鄉村,秋色如畫中一般美麗,樹林間從濃密的紅葉中透出稀疏的黃色.真是鮮亮可愛。
4,微風搖紫葉,輕露拂朱房。中池所以綠,待我泛紅光。
——出自南北朝:沈約《詠芙蓉》 白話文釋義:微風吹拂使樹葉搖晃,輕輕的露珠粘在房子上。水池中的水之所以發出綠光,是因為在等我釋放紅光。
5,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
——出自唐代:王維《辛夷塢》 白話文釋義:枝條最頂端的木芙蓉花,在山中綻放鮮紅的花萼。澗口一片寂靜杳無人跡,紛紛揚揚獨自開了又落。
三、最美木芙蓉詩句
贊美芙蓉花的句子
1、芙蓉花是平凡而寂寞的,很少人能懂它,選擇木芙蓉一樣的生活,注定了寂寞的人生。寂寞如一杯酒,只有經過悄然的醞釀,才有那一縷幽香的甘醇。醉了,閉上眼睛,可以傾聽芙蓉花綻放的聲音,心花的清香。
-*-*-
2、芙蓉花開的時候是在秋天,細雨斜風里開得異常鮮艷。湘江邊有很多芙蓉樹,錯落有致,或是幾棵擠在一堆,或是一株獨立。花開時都不失美麗,都不失嬌艷,陽光中依然,雨中依然。美得讓你忘了自己。
-*-*-
3、冬天來了,芙蓉花開了,艷麗的好象冬日里的溫柔秀,真的美,開心,勇敢,我的心也振奮了,多好的花,多么罕有,為冬天點綴,溫暖陽光下,紅的粉紅,如少女的臉,白的白如冬天的雪,真美,
-*-*-
4、“芙蓉”之名,最早見于《楚辭?九歌?湘君》的“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后唐代王維引此著詩一首《辛夷塢》:“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有人可能覺得奇怪,水中之芙蓉如何長于“木末”了?《格物叢談》已明辨之:出于水者謂之水芙蓉,荷花是也;出于陸者,謂之木芙蓉。又可稱之為木蓮。
-*-*-
5、芙蓉枕在金秋,擺弄著媚姿,依偎于天府錦城。 條條寬闊大道邊,綻放的朵朵芙蓉,搖頭問好,喜迎四方嘉賓,心田樂開了花。丘間小徑上,那些靜靜盛開的芙蓉,也展示著百態千姿,炫耀著自己的美。
-*-*-
6、木芙蓉又名木蓮,因花“艷如荷花”而得名,另有一種花色朝白暮紅的叫做醉芙蓉。木芙蓉屬落葉灌木,開在霜降之后,農歷十月就可以在江水邊,看到她如美人初醉般的花容,與瀟灑脫俗的仙姿。木芙蓉的花神相傳是宋真宗的大學士石曼卿。宋代盛傳在虛無縹緲的仙鄉,有一個開滿紅花的芙蓉城。據說在石曼卿死后,仍然有人遇到他,在這場恍然若夢的相遇中,石曼卿說他已經成為芙蓉城的城主。因為在眾多傳聞中,以石曼卿的故事流傳最廣,后人就以石曼卿為十月芙蓉的花神。
-*-*-
7、最早相遇木芙蓉花是在七八歲,當時并不知道它的花名,它就靜靜地立在荷塘邊,那清秀幽美吸引著我。那時的我始終糾結:秋葉飄零,可芙蓉花為何還能如此美麗。木芙蓉的枝條沒有垂柳的婀娜飄逸,也沒有荷花的亭亭玉立。不過,我同樣喜歡它的平凡,但懷著向往的心,給人一種動人的力量。
四、蘇軾 的 《芙蓉城》 怎樣解釋
《芙蓉城》是西歷1078詩歌,作者蘇軾《芙蓉城》詩作于元豐元年戊午,蘇軾在徐州任上。
有感于北宋盛傳于世的芙蓉城傳奇故事,詩人作詩記之。作者在文本中講述了一個故事,但是作者如何用詩歌語言敘述故事,這是值得探討的。
蘇東坡在徐州任上,宋神宗元豐元年(1078年)三月寫“芙蓉城并序”長詩一首。江陰,別名芙蓉城,又簡稱蓉城。
始于宋代,歷代騷人墨客常把芙蓉城作為江陰的美稱。而江陰稱之為芙蓉城,按舊志記載,實濫觴于蘇軾“芙蓉城并序”詩所敘王回迂芙蓉仙子的故事,它聯結著一段文臺佳話。
詩中提到的王迥,本趙州人,字子高。因娶江陰巨室之女,占籍江陰。
他的二個族弟,正師從于蘇,故得以與子高相識,遂欣然作此長詩相贈。 蘇東坡與江陰之緣,除《芙蓉城》詩外,他曾來過江陰,盛贊“珠犀魚蟹之富”;山觀香山“梅花堂”匾額為東坡手書。
還為青陽葛宮寫過贊文,青陽葛立方之堂兄葛延之親去海南看望他。新橋鎮的馬嘶橋因蘇而造,蘇墅橋因傳岸邊折得“東坡田舍”碑而得名。
蘇東坡后裔在江陰也不少,并已建立蘇東坡學術研究會。 還準備籌建蘇東坡紀念館。
五、芙蓉城記 二 三 四
古詩,“二十四城芙蓉花,錦官自昔稱繁花”,據說是因為宋人趙忭在《成都古今記》中記載說:“五代時,孟蜀后主成都城上遍種芙蓉,每至秋,四十里如錦繡,高下相照,因名錦城。”
因此才有二十四城的詩句,再現了彼時“水綠天青不起塵,風光和暖勝三秦”的成都。另外:“二十四城芙蓉花,錦官自昔稱繁花”這句詩僅在羅念生《芙蓉城》里提到過,原始出處不詳。
上下兩句的尾字都是“花”,第二個花應該是“華”的通假字。沈韶(明)《琵琶佳遇》中有“吳中自昔稱繁華,回環十里皆荷花”。
宋英宗時,趙汴曾為成都長官,作《成都古今記》記載道:“五代時,孟蜀后主于成都城上遍種芙蓉,每至秋,四十里如錦繡,高下相照”,“二十四城”的來歷在該書中或許應有記載。
六、描寫“芙蓉花”的詩句有哪些
1、如館如城幾艷叢,拒霜不覺老西風。曼卿人見騎驢去,丁度仙游按轡空。
惆悵二公皆死讖,淺深十里尚秋紅。且圖席地看花醉,肯羨豪家繡褥工。
——宋代·董嗣杲 《芙蓉花》
2、綠裳丹臉水芙蓉,不謂佳名偶自同。一朵方酣初日色,千枝應發去年叢。
莫驚墜露添新紫,更待微霜暈淺紅。卻笑牡丹猶淺俗,但將濃艷醉春風。
——宋代·方岳《芙蓉花》
3、紅芳曉露濃,綠樹秋風冷。共喜巧回春,不妨閑弄影。 —— 宋代·歐陽修《芙蓉花二首》
4、四十里城花發時,錦囊高下照坤維。雖妝蜀國三秋色,難入豳風七月詩。
——唐·張立《詠蜀都城上芙蓉花》
5、溪邊野芙蓉,花木相媚好。半看池蓮盡,獨伴霜菊槁。 —— 宋代·歐陽修《芙蓉花二首》
6、拒霜一樹碧叢叢,兩色花開迥不同。疑是酒邊西子在,半醒半醉立西風。
——宋·姜特立《二色芙蓉花》
7、芙蓉花,隔江水,美人盈盈幾千里。何年濯錦墮新紅,水面西風吹不起。
我欲牽之在木末,方舟翻愁江水闊。芙蓉花,似人面,柳眉不在秋時見。
墨池為爾閑寫生,鴛鴦鎖合長生殿。重咨嗟,芙蓉花,擲筆浩歌行踏沙。
——明·姚綬《折枝芙蓉》
8、芙蓉花發滿江紅,盡道芙蓉勝妾容。 昨日妾從堤上過,如何人不看芙蓉。
——宋·浣花女《潭畔芙蓉》
9、綠岸芙蓉花,花秾葉逾翠。 影落空潭秋,新妝鏡中媚。 朝來白露濃,胭脂墮紅淚。
——明·鄭嘉《木芙蓉》
10、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 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唐·王維《辛夷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