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描寫佛的詩句有哪些
1.屈原塔
宋代:蘇軾
楚人悲屈原,千載意未歇。
精魂飄何處,父老空哽咽。
至今滄江上,投飯救饑渴。
遺風成競渡,哀叫楚山裂。
屈原古壯士,就死意甚烈。
世俗安得知,眷眷不忍決。
南賓舊屬楚,山上有遺塔。
應是奉佛人,恐子就淪滅。
此事雖無憑,此意固已切。
古人誰不死,何必較考折。
名聲實無窮,富貴亦暫熱。
大夫知此理,所以持死節。
2.雜感
清代:黃景仁
仙佛茫茫兩未成,只知獨夜不平鳴。
風蓬飄盡悲歌氣,泥絮沾來薄幸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無—用是書生。
莫因詩卷愁成讖,春鳥秋蟲自作聲。
3.訪妙玉乞紅梅
清代:曹雪芹
酒未開樽句未裁,尋春問臘到蓬萊。
不求大士瓶中露,為乞孀娥檻外梅。
入世冷挑紅雪去,離塵香割紫云來。
槎枒誰惜詩肩瘦,衣上猶沾佛院苔。
4.游云居懷古
明代:真可
千尺盤桓到上方,云居蕭索實堪傷。
趙州關外秋風冷,佛印橋頭夜月涼。
唐宋碑題文字古,蘇黃翰墨蘚苔蒼。
最憐清凈金仙地,返作豪門放牧場。
5.題白石蓮花寄楚公
唐代:李商隱
白石蓮花誰所共,六時長捧佛前燈。
空庭苔蘚饒霜露,時夢西山老病僧。
大海龍宮無限地,諸天雁塔幾多層。
漫夸鹙子真羅漢,不會牛車是上乘。
二、有關“拜佛”的詩句有哪些
1、宋· 陸游《吳娃曲》
原文選段:
臂上燒香拜佛前,愿郎安穩過新年。
釋義:
手上拿著香火跪拜在佛像前,希望丈夫能夠安安穩穩的度過新年。
2、明·王叔承《竹枝詞·避人低語卜金錢》
原文選段:
避人低語卜金錢,侵曉焚香拜佛前。
見說嘉陵江水惡,莫教風浪打郎船。
釋義:
世上的人為了避開他人的冷言冷語出錢卜卦算命,天色漸明之時到神佛面前燒香磕頭。常常聽人說嘉陵江的水患那么惡,也從不教唆風浪去拍打年輕人的渡船。
3、宋·胡宏《和馬大夫辟佛五首》其一
原文選段:
真諦休談欲度人,度人先自正其身。
釋義:
不要總想著拿真理去教導別人,想要教導別人之前還需要完善自己的修身。
4、宋·歐陽修《自菩提步月歸廣化寺》
原文選段:
春巖瀑泉響,夜久山已寂。
明月凈松林,千峰同一色。
釋義:
春天的巖石上,瀑布嘩嘩再響,夜已經深了,動物都已休息。山峰歸于寂寥,明月照在夜晚的松林上,在月光的照耀下,靜謐松林顯得那么干凈。夜色籠罩在巍峨的群山上,遠遠的看去,就好像一個顏色。
5、宋·蘇轍《那吒》
原文選段:
北方天王有狂子,只知拜佛不拜父。
佛知其愚難教語,寶塔令父左手舉。
釋義:
北方的托塔天王有一個狂傲的兒子,只知道拜佛卻不知道對自己的父親行禮。
佛祖知道他很愚昧是很難教誨的,他的父親左手舉著寶塔。
三、席慕容有首詩第一句 我在佛前許愿 全詩是什么
我在佛前求了五百年-席慕容
如何讓我遇見你
在我最美麗的時刻
為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求他讓我們結一段塵緣
佛于是把我化成一棵樹
長在你必經的路旁
陽光下慎重地開滿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當你走近
請你細聽
那顫抖的葉是我等待的熱情
而當你終于無視地走過
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
是我凋零的心
四、佛前如何還愿,許愿的理解
任何去過寺廟的人對許愿、還愿這件事都不陌生,甚至這已經成為宗教活動的標志性目的。大凡遇到人力所不能及的事情時,都會去佛菩薩面前許下愿望,如果事后‘靈驗’,便虔誠的按照之前許愿時的‘約定’還愿。
[還愿]——當事件得到一個滿意的結果后,便按照事前的約定還愿。
佛教經典里你是找不到[許愿][還愿]這兩個詞的,但是會經常見到[發愿]這個詞。
[發愿]簡單的理解就是——我希望通過我的某些行為達到某種結果,請求佛或菩薩們護助,協助我圓滿這個愿望。前題是這個行為和所希望的結果是符合道理的。
[發愿]和[許愿]的區別在于,[發愿]以行為為因;[許愿]以結果為因。舉個事例來比喻就比較清楚了。
[發愿]的人會說:由于我往昔的貪婪、吝嗇、偷盜等等非法的原因,造成現在財富不圓滿的現狀,我發愿懺悔往昔的種種過錯,發愿廣行布施,遠離貪吝,終不舍棄這個愿望。如果我的愿望是真實不虛的,那么請您幫助、加持我使得財富圓滿。
[發愿]的真實不虛很重要,一定是思考過的,信念堅定的愿望,而不是委曲求全的糊弄。這里又牽扯到一個常常掛在嘴上的詞——心誠。
心誠的定義在佛經中是有。
[爾時,堅凈信菩薩摩訶薩問地藏菩薩摩訶薩言:‘所說至心者,差別有幾種?何等至心,能獲善相?’]
(那時,堅凈信菩薩問地藏菩薩:所說心誠至心,有幾種情況?那種心誠至心能獲得最佳結果?)
[地藏菩薩摩訶薩言:‘善男子!我所說至心者,略有二種。何等為二?一者,初始學習求愿至心;二者,攝意專精,成就勇猛,相應至心。得此第二至心者,能獲善相。此第二至心,復有下中上三種差別,何等為三?一者,一心,所謂系想不亂,心住了了。二者,勇猛心,所謂專求不懈,不顧身命。三者,深心,所謂與法相應,究竟不退。]
(地藏菩薩回答說:善男子,我所說的心誠至心,略有兩種。哪兩種呢?一,當開始學習時,希望得到一個結果的心誠至心;二,攝意專精,成就勇猛,明白道理,認識道理后的心誠至心。得到這第二種心誠至心的人,能獲得最佳結果。這第二種心誠至心,還有上、中、下三種差別,哪三種呢?第一,一心。系想不亂,心住了了;第二,勇猛心。專求不懈,不顧身命。第三,深心。與所學的佛法道理相應,究竟不退。——引自《占察善惡業報經》
[發愿]里的行為因素本身就包含了[還愿]的意義,依照愿望去作就是在[還愿],不需要另外的[還愿]。
學會[發愿]是至關重要的。即便有些事情目前無力做到,只要始終堅定一個愿望,象保護種子一樣守護她,依照這個愿望合理合法的行為,始終會有開花結果,所愿圓滿的一天。祝愿每一位發愿者發愿時都能做到[真實不虛],事半功倍,所愿圓滿
五、關于“拜佛”的詩句有哪些
1、《竹枝詞·避人低語卜金錢》--王叔承
原文選段:
避人低語卜金錢,侵曉焚香拜佛前。
見說嘉陵江水惡,莫教風浪打郎船。
釋義:
世上的人為了避開他人的冷言冷語出錢卜卦算命,天色漸明之時到神佛面前燒香磕頭。常常聽人說嘉陵江的水患那么惡,也從不教唆風浪去拍打年輕人的渡船。
2、《和馬大夫辟佛五首》其一-- 胡宏
原文選段:
真諦休談欲度人,度人先自正其身。
釋義:
不要總想著拿真理去教導別人,想要教導別人之前還需要完善自己的修身。
3、《自菩提步月歸廣化寺》--歐陽修
原文選段:
春巖瀑泉響,夜久山已寂。
明月凈松林,千峰同一色。
釋義:
春天的巖石上,瀑布嘩嘩再響,夜已經深了,動物都已休息。山峰歸于寂寥,明月照在夜晚的松林上,在月光的照耀下,靜謐松林顯得那么干凈。夜色籠罩在巍峨的群山上,遠遠的看去,就好像一個顏色。
擴展資料:
拜佛含有四層意義:
1、感應禮拜:為了求佛、菩薩保佑,賜給幸運,免除災難,求佛接引超度,感謝恩德。
2、恭敬禮拜:對三寶恭敬,或為了感恩、崇敬,這種禮拜是從內心至誠懇切的自發產生的。
3、懺悔禮拜:也就是為懺悔而禮拜。能做懺悔禮拜的人,必定已是謙虛,或正在學習謙虛的人,因此,懺悔禮拜可以提升人的人格,改變人的氣質,使人變得溫和、謙沖
4、無相禮拜:無相拜佛是一無所求而拜,其中又分三個層次。最初知道自己在拜,體驗自己在拜的每一個動作,指揮著自己的身體在拜;進入第二個層次則是知道自己在拜,體驗自己在拜,但是指揮的心已經沒有了;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拜佛
六、有沒有“我在佛前求了五百年”的有關詩句和文章
棵開花的樹作者: 席慕蓉 如何讓你遇見我在我最美麗的時刻 為這我已在佛前 求了五百年求他讓我們結一段塵緣佛于是把我化作一棵樹長在你必經的路旁陽光下慎重地開滿了花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當你走近 請你細聽那顫抖的葉是我等待的熱情而當你終于無視地走過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是我凋零的心 還有:我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佛說五百年的回眸才換來今生的擦肩而過 這句話是從這個故事來的吧: 有個年輕美麗的女孩,出身豪門,家產豐厚,又多才多藝,日子過得很好。
媒婆也快把 她家的門檻給踩爛了,但她一直不想結婚,因為她覺得還沒見到她真正想要嫁的那個男 孩。直到有一天,她去一個廟會散心,于萬千擁擠的人群中,看見了一個年輕的男人, 不用多說什么,反正女孩覺得那個男人就是她苦苦等待的結果了。
可惜,廟會太擠了,她無法走到那個男人的身邊,就這樣眼睜睜的看著那個男人消失在 人群中。后來的兩年里,女孩四處去尋找那個男人,但這人就像蒸發了一樣,無影無蹤 。
女孩每天都向佛祖祈禱,希望能再見到那個男人。 她的誠心打動了佛祖,佛祖顯靈了。
佛祖說:“你想再看到那個男人嗎?” 女孩說:“是的!我只想再看他一眼!” 佛祖:“你要放棄你現在的一切,包括愛你的家人和幸福的生活。” 女孩:“我能放棄!” 佛祖:“你還必須修煉五百年道行,才能見他一面。
你不后悔么?” 女孩:“我不后悔!” 女孩變成了一塊大石頭,躺在荒郊野外,四百多年的風吹日曬,苦不堪言,但女孩都覺 得沒什么,難受的是這四百多年都沒看到一個人,看不見一點點希望,這讓她都快崩潰 了。最后一年,一個采石隊來了,看中了她的巨大,把她鑿成一塊巨大的條石,運進了 城里,他們正在建一座石橋,于是,女孩變成了石橋的護欄。
就在石橋建成的第一天,女孩就看見了,那個她等了五百年的男人!他行色匆匆,像有 什么急事,很快地從石橋的正中走過了,當然,他不會發覺有一塊石頭正目不轉睛地望 著他。 男人又一次消失了,再次出現的是佛祖。
佛祖:“你滿意了嗎?” 女孩:“不!為什么?為什么我只是橋的護欄?如果我被鋪在橋的正中,我就能碰到他 了,我就能摸他一下!” 佛祖:“你想摸他一下?那你還得修煉五百年!” 女孩:“我愿意!” 佛祖:“你吃了這么多苦,不后悔?” 女孩:“不后悔!” 女孩變成了一棵大樹,立在一條人來人往的官道上,這里每天都有很多人經過,女孩每 天都在近處觀望,但這更難受,因為無數次滿懷希望的看見一個人走來,又無數次希望 破滅。不是有前五百年的修煉,相信女孩早就崩潰了!日子一天天的過去,女孩的心逐 漸平靜了,她知道,不到最后一天,他是不會出現的。
又是一個五百年啊!最后一天, 女孩知道他會來了,但她的心中竟然不再激動。來了!他來了!他還是穿著他最喜歡的 白色長衫,臉還是那么俊美,女孩癡癡地望著他。
這一次,他沒有急匆匆的走過,因為,天太熱了。他注意到路邊有一棵大樹,那濃密的 樹蔭很誘人,休息一下吧,他這樣想。
他走到大樹腳下,倚著樹根,微微的閉上了雙眼 ,他睡著了。女孩摸到他了!他就倚在她的身邊!但是,她無法告訴他,這千年的相思 。
她只有盡力把樹蔭聚集起來,為他擋住毒辣的陽光。千年的柔情啊!男人只是小睡了 一刻,因為他還有事要辦,他站起身來,拍拍長衫上的灰塵,在動身的前一刻,他抬頭 看了看這棵大樹,又微微地撫摸了一下樹干,大概是為了感謝大樹為他帶來清涼吧。
然 后,他頭也不回地走了!就在他消失在她的視線的那一刻,佛祖又出現了。 佛祖:“你是不是還想做他的妻子?那你還得修煉……” 女孩平靜地打斷了佛祖的話:“我是很想,但是不必了。”
佛祖:“哦?” 女孩:“這樣已經很好了,愛他,并不一定要做他的妻子。” 佛祖:“哦!” 女孩:“他現在的妻子也像我這樣受過苦嗎?” 佛祖微微地點點頭。
女孩微微一笑:“我也能做到的,但是不必了。” 就在這一刻,女孩發現佛祖微微地嘆了一口氣,或者是說,佛祖輕輕地松了一口氣。
女 孩有幾分詫異,“佛祖也有心事么?”佛祖的臉上綻開了一個笑容:“因為這樣很好, 有個男孩可以少等一千年了,他為了能夠看你一眼,已經修煉了兩千年。” 佛曰: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換得今世的擦肩而過,那么,我的前世是積攢了多少次的回 眸啊,才換得與你相識相知? 愛一個人,并不一定要完全擁有她,只要她過得幸福,那么我也就幸福了!想一想他的 心即然已不在自己的心上,那么自己又何苦去追逐一份不屬于自己的感情呢? 倒不如停下來好好想想,這樣也給自己與別人一個平等的機會,也行你苦苦追逐的愛情 不屬于你,而同時也有人在苦苦的追逐你,與其去苦求不屬于自己的愛情,倒不如來呼 應一份屬于自己的真正的愛情!。
七、與“佛”有關的詩句有哪些
1.宋·晁說之《閑居》
閑居豈無事,一動百艱難。水為齋僧惜,花因供佛殘。喜聞多死士,厭話小長安。香火同緣客,饑腸先永嘆。
2.宋·王義山《樂語》
移向慈元供壽佛。壓倒群花,端的成清絕。青萼玉包全未拆。薰風微處留香雪。未拆香包香已冽。沈水龍涎,不用金爐爇。花露輕輕和玉屑。金仙付與長生訣。
3.宋·何耕《春日》
寂寞城南寺,三年寄索居。折花修佛供,持缽乞僧馀。竟日無車騎,依時認鼓魚。九衢塵一尺,吾自有華胥。
4.宋·蘇軾《南歌子·衛霍元勛后》
衛霍元勛后,韋平外族賢。吹笙只合在緱山。閑駕彩巒歸去、趁新年。烘暖燒香閣,輕寒浴佛天。他時一醉畫堂前。莫忘故人憔悴、老江邊。
5.宋·李清照《漁家傲·天接云濤連曉霧》
天接云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仿佛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宋·辛棄疾《永遇樂 京口北固亭懷古》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
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斜陽草樹,尋常巷陌,
人道寄奴曾住。
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贏得倉皇北顧。
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
可堪回首,佛貍祠下,
一片神鴉社鼓。
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佛前還愿的詩句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