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描寫大雪的詩句
描寫大雪的詩句如下:
1、高麗妃子初封冊,六月陰寒大雪飄。——周憲王《元宮詞》
2、鹿皮破盡惟斑在,大雪關門擁壞床。——徐渭《賣貂》
3、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4、朔風吹散三更雪,倩魂猶戀桃花月。——納蘭性德《菩薩蠻·朔風吹散三更雪》
5、西風滿天雪,何處報恩人。——齊己《劍客》
6、大雪北風催,家家貧白屋。——環山樵《薛寶釵·雪竹》
7、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8、積雪覆平皋,饑鷹捉寒兔——孟浩然《南歸阻雪》
9、行人日暮少,風雪亂山深——孔平仲《寄內(試說途中景)》
10、玉碗冰寒滴露華,粉融香雪透輕紗——晏殊《浣溪沙·玉碗冰寒滴露華》
11、脊令各有思歸恨,日月相催雪滿顛——黃庭堅《次元明韻寄子由》
12、終南望余雪(終南陰嶺秀)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云端。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13、對雪
戰哭多新鬼,愁吟獨老翁。亂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風。
飄棄樽無淥,爐存火似紅。數州消息斷,愁坐正書空。
14、雪夜小飲贈夢得
同為懶慢園林客,共對蕭條雨雪天。小酌酒巡銷永夜,大開口笑送殘年。
久將時背成遺老,多被人呼作散仙。呼作散仙應有以,曾看東海變桑田。
二、描寫大雪紛飛的詩句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1.草枯鷹眼急,雪盡馬蹄輕.(王維:《觀獵》) 2.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盧綸:《塞下曲》) 3.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王安石:《梅花》) 4.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5.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王昌齡:《從軍行七首其四》) 7.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李白:《行路難)) 8.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高適:《別董大)) 9.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杜甫:《絕句》) 10.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三、描寫大雪很大的詩句
1、亂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風。
——《對雪》 2、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春雪》 3、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雪梅》 4、孤飛一片雪,百里見秋毫。——《觀放白鷹·其一》 5、明月照積雪,朔風勁且哀。
——《歲暮》 6、黃河捧土尚可塞,北風雨雪恨難裁。——《北風行》 7、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開。
——《苑中遇雪》 8、千峰筍石千株玉,萬樹松蘿萬朵銀。——《南秦雪》 9、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絕句》 10、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萬里橋。——《野望》 1、歲暮陰陽催短景,天涯霜雪霽寒宵。
——《閣夜》 2、其馀七匹亦殊絕,迥若寒空動煙雪。——《諷錄事宅觀》 3、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邯鄲冬至》 4、十月江南天氣好,可憐冬景似春華。——《早冬》 5、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夜雪》 6、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塞下曲·其三》 7、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
——《觀獵》 8、隔牖風驚竹,開門雪滿山。——《冬晚對雪憶胡居士家》 9、瀚海百重波,陰山千里雪。
——《飲馬長城窟行》 10、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白雪歌送武》。
四、描寫大雪紛飛的詩句
1、崔涂《除夜之巴山道中除夜書懷之除夜有懷》:亂山殘雪夜,孤燭異鄉人。
2、**《沁園春·雪》: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3、高適《別董大二首》: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4、韓愈《春雪》: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5、歐陽修《春日西湖寄謝法曹歌》:雪消門外千山綠,花發江邊二月晴。
6、李白《北風行》: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
7、高駢《對雪》: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
8、**《卜算子·詠梅》: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
9、柳中庸《征人怨之征怨》:三春白雪歸青冢,萬里黃河繞黑山。
10、趙嘏《喜張沨及第》:春雪滿來,觸處似花開。
五、形容雪厚的詩句
形容雪的詩句:
1、亂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風。——《對雪》
2、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絕句》
3、歲暮陰陽催短景,天涯霜雪霽寒宵。——《閣夜》
4、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白雪歌送武》
5、渺萬里層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誰去?——元好問《摸魚兒·雁丘詞/邁陂塘》
6、亂山殘雪夜,孤燭異鄉人。崔涂——《除夜/巴山道中除夜書懷/除夜有懷》
7、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沁園春·雪》
8、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韓愈《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六、描述大雪的詩句
《臨江仙·寒柳》
清代:納蘭性德
飛絮飛花何處是,層冰積雪摧殘,疏疏一樹五更寒。愛他明月好,憔悴也相關。
最是繁絲搖落后,轉教人憶春山。湔裙夢斷續應難。西風多少恨,吹不散眉彎。
譯文:
柳絮楊花隨風飄到哪里去了呢?原來是被冬日的積雪冰層、嚴寒的風所摧殘了,五更時這株柳樹只顯得凄冷蕭疏。皎潔的明月無私普照,無論柳樹稀疏還是繁茂,都把自己的光芒給了它。特別是在這柳絲搖落的時候,我更免不了回憶起當年的那個女子。
如今斯人已逝,即使夢里相見,可慰相思,但好夢易斷,斷夢難續。遂將愁思寄給西風,可是,再強勁的西風也吹不散我眉間緊鎖的不盡憂愁。
納蘭性德(1655-1685),滿洲人,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詞人之一。其詩詞“納蘭詞”在清代以至整個中國詞壇上都享有很高的聲譽,在中國文學史上也占有光彩奪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滿漢融合時期,其貴族家庭興衰具有關聯于王朝國事的典型性。
雖侍從帝王,卻向往經歷平淡。特殊的生活環境背景,加之個人的超逸才華,使其詩詞創作呈現出獨特的個性和鮮明的藝術風格。流傳至今的《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富于意境,是其眾多代表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