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描寫“古代科考或趕考”的詩句有哪些
1、霓旌絳節一群群,引見玉華君。——唐代:韋莊《喜遷鶯·人洶洶》
譯文:彩色旌旗一隊隊絢爛如天上虹霓,絳紅色儀仗一排排壯麗如彩霞,引領著中舉的士子去拜見皇后。
2、昔日齷齪不足夸,今朝放蕩思無涯。 ——唐代孟郊《登科后》
白話譯文:以往在生活上的困頓與思想上的局促不安再不值得一提了,今朝金榜題名,郁結的悶氣已如風吹云散,心上真有說不盡的暢快,真想擁抱一下這大自然。
3、夙駕送舉人,東方猶未明。自謂出太早,已有車馬行。 ——唐代:白居易《早送舉人入試》
譯文:晚上駕著馬車去送舉人,東方還沒有天明。自己以為自己出來的已經夠早,沒想到路上已經有了馬車行走。
4、無嘩戰士銜枚勇,下筆春蠶食葉聲。——宋 歐陽修《禮部貢院閱進士就試》
譯文:舉子們緊張肅穆地戰斗,如同銜枚疾走的士兵,只聽見筆在紙上沙沙作響,仿佛是春蠶嚼食桑葉的聲音。
5、時光似箭如流星,進京趕考求功名。——近現代:盧青山《同前述其歌》
譯文:時間如射箭一般如流星一般劃過,急著進京趕考去求取功名。
二、關于書生趕考的詩句
1、若個書生萬戶侯唐李賀 《南園》
2、勝作一書生唐楊炯 《從軍行》
3、白發書生神州淚宋劉克莊 《賀新郎 九日》
4、風華正茂;書生意氣現代** 《沁園春·長沙》
5、不獨笑書生爭底事宋蘇軾《滿江紅 寄鄂州朱使君壽昌》
6、問書生、何辱何榮宋蘇軾 《行香子·三入承明》
7、昔有書生薦壽杯宋王以寧 《鷓鴣天·昔有書生薦壽杯》
8、孤坐書生能意就宋王之道 《減字木蘭花·鱉頭龜手》
9、不奈書生習氣宋楊無咎 《水龍吟·智瓊嬌額涂黃》
10、舊日書生宋沈瀛 《柳梢青·相逢今夕》
11、萬事盡出汝書生宋陳亮 《水調歌頭·事業隨人品》
12、誰識書生心事宋魏了翁 《水調歌頭·高氏八千古》
13、長把書生閣束宋魏了翁 《水調歌頭·堪怪兩外府》
14、會得音書生羽翼宋黃機 《浣溪沙·流轉春光又一年》
15、書生老去宋劉克莊 《沁園春 夢孚若》
16、饒得書生窮命宋劉克莊 《念奴嬌·比如去歲前年》
17、白發書生神州淚宋劉克莊 《賀新郎·湛湛長空黑》
18、薄命書生雞肋爾宋劉克莊 《賀新郎·謫下神清洞》
19、悵書生浪說宋陳人杰 《沁園春·我自無憂》
20、忍及書生宋陳人杰 《沁園春·盡典春衣》
21、未必書生能點墨宋無名氏 《望江南/憶江南》
22、千古書生元元好問 《江城子·草堂瀟瀟淅江頭》
23、空自笑、洛下書生元虞集 《蘇武慢·放棹滄浪》
24、書生憐白發元王冕 《漫興 其六》
25、白首書生樂太平宋陸游 《春游》
26、天公元不負書生宋陸游 《冬夜》
27、不妨也是一書生宋陸游 《讀史》
28、天公成就老書生宋陸游 《讀書》
29、書生不自憐宋陸游 《遣興》
30、百年鉛槧老書生宋陸游 《秋思》
31、書生事業無多許宋陸游 《秋思》
32、書生餓死尋常事宋陸游 《秋思》
33、自笑書生無寸效宋陸游 《書事》
34、書生有淚無揮處宋陸游 《書嘆》
35、天公不負書生眼宋陸游《書喜》
36、書生事業絕堪悲宋陸游 《有感》
37、枉著書生待魯連元元好問 《論詩三十首》
38、書生技癢愛論量元元好問 《論詩三十首》
39、書生辛苦竟何為宋張九成 《論語絕句一百首》
三、古代學子進京趕考趕考高中的詩句有哪些
1、唐代·孟郊《登科后》:昔日齷齪不足夸,今朝放蕩思無涯。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譯文:以往在生活上的困頓與思想上的局促不安再不值得一提了,今朝金榜題名,郁結的悶氣已如風吹云散,心上真有說不盡的暢快,真想擁抱一下這大自然。
策馬奔馳于春花爛漫的長安道上,今日的馬蹄格外輕盈,不知不覺中早已把長安的繁榮花朵看完了。 2、唐代·趙嘏《喜張沨及第》:春雪滿空來,觸處似花開。
不知園里樹,若個是真梅。 譯文:新年已經來到,然而卻還沒有看到芬芳的鮮花,直到二月里,才驚喜地發現草兒萌發了綠芽。
白雪似乎耐不住這春天的姍姍來遲,竟紛紛揚揚,在庭前的樹木間灑下一片飛花。 3、唐代·杜牧《及第后寄長安故人》:東都放榜未花開,三十三人走馬回。
秦地少年多釀酒,已將春色入關來。 譯文:放榜的時候,洛陽的花兒還未綻開,榜上三十三位及第者都騎馬向長安進發。
關中的少年朋友們,你們多準備美酒吧,我們很快就會把春色帶進關內來。 4、唐代·章孝標《及第后寄廣陵故人(一作寄淮南李相公紳)》:及第全勝十政官,金鞍鍍了出長安。
馬頭漸入揚州郭,為報時人洗眼看。 譯文:進士及第比任官更為榮耀,我現在好比鍍了金,出京回家省親。
旅程已經快要到揚州,故寄此詩報告朋友們,請大家洗凈眼睛,改變對我的看法。 5、唐代·白居易《句》慈恩塔下題名處,十七人中最少年。
譯文:在慈恩塔下我們曾一起留刻名字,而我是一行十七人中最年輕的啊!。
四、寫于趕考前的一夜,有高歌、明月、酒、又幾個詞
李白《將進酒》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傾耳聽 一作:側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醒。(不足貴 一作:何足貴;不復醒 一作:不愿醒/不用醒)
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古來 一作:自古;惟 通:唯)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五、關于秋的詩句
劉禹錫《秋詞》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憑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秋登蘭山寄張五》 作者: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隱者自怡悅。 相望始登高,心隨雁飛滅。
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 時見歸村人,沙行渡頭歇。
天邊樹若薺,江畔洲如月。 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
《秋日登吳公臺上寺遠眺》 作者:劉長卿 古臺搖落后,秋入望鄉心。 野寺來人少,云峰隔水深。
夕陽依舊壘,寒磬滿空林。 惆悵南朝事,長江獨自今。
《秋日赴闕題潼關驛樓》 作者:許渾 紅葉晚蕭蕭,長亭酒一瓢。 殘云歸太華,疏雨過中條。
樹色隨關迥,河聲入海遙。 帝鄉明日到,猶自夢漁樵。
《早秋》 作者:許渾 遙夜泛清瑟,西風生翠蘿。 殘螢棲玉露,早雁拂金河。
高樹曉還密,遠山晴更多。 淮南一葉下,自覺洞庭波。
描寫秋天的送詞 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 宋·范仲淹《蘇幕遮》 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橙黃橘綠時:指秋冬之交的時節。 宋·蘇軾《贈劉景文》 相逢不用忙歸去,明日黃花蝶也愁 明日黃花:指重陽過后菊花逐漸枯萎。
蝶也愁:菊花枯萎,蝴蝶無處尋花,故曰“愁”。 宋·蘇軾《九日次韻王鞏》 描寫秋天的元曲 《天凈沙·秋思 》 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山居秋暝①王 維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②。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③。[注釋] ①秋暝:秋天的傍晚。
②浣(huàn)女:洗衣物的女子。③“隨意”句:《楚辭·招隱士》中有“王孫游兮歸來,山中兮不可以久留。”
這里反用其意,意謂任它春芳盡,王孫也可久留。歇:消歇,凋謝。
〔作者〕王維 (約692~761),字摩詰,原籍太原祁縣(今屬山西),父輩遷居于蒲州(今山西永濟)。進士及第,官至尚書右丞,世稱王右丞。
王維詩明凈清新,精美雅致,李杜之外,自成一家。其名字取自維摩詰居士,心向佛門。
雖為朝廷命官,卻常隱居藍田輞川,過著亦官亦隱的居士生活。王維又是杰出的畫家,通曉音樂,善以樂理、畫理、禪理融入詩歌創作之中。
蘇軾謂其“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他是唐代山水田園詩派的著名代表。 〔賞析〕 這首詩是王維晚年隱居輞川時所作,寫秋晚山景,借以表達作者對純樸安靜、放縱山林生活的熱愛。
詩人描繪了山中秋雨過后清朗明凈的月夜:松間的明月、石上的清泉、竹林中的浣女、溪中的漁舟有機地構成了一幅明麗的畫圖。 歸嵩山作王維清川帶長薄,車馬去閑閑。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與還。荒城臨古渡,落日滿秋山。
迢遞嵩高下,歸來且閉關。【注釋】:閑閑:從容貌。
迢遞:遠貌。且閉關:有閉門謝客意。
【賞析】:這首詩是寫辭官歸隱途中所見的景色和心情。王維是唐代第一等高手。
他擅長寫景,更善于寫情,寫恬靜的閑適之情。詩中只“流水如有意,暮禽相與還”兩句,就把這種境界寫得淋漓盡致。
首聯寫歸隱出發時的情景。頷聯寫水寫鳥,其實乃托物寄情,寫自己歸山悠然自得之情,如流水歸隱之心不改,如禽鳥至暮知還。
頸聯寫荒城古渡,落日秋山,是寓情于景,反映詩人感情上的波折變化。末聯寫山之高,點明歸隱之高潔和與世隔絕,不問世事的宗旨。
寫景寫情并舉,于寫景中寄寓深情。層次整齊,景象蕭瑟。
秋登蘭山寄張五①孟浩然北山白云里,隱者自怡悅②。相望試登高,心隨雁飛滅。
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③。時見歸村人,沙行渡頭歇④。
天邊樹若薺,江畔舟如月⑤。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⑥。
孟浩然 (689~740),字浩然。襄州襄陽(今湖北襄樊)人。
早年隱居鹿門山,四十八歲入長安趕考落第,失意東歸,自洛陽東游吳越。張九齡出鎮荊州,引為從事,后病疽卒。
他不甘隱淪,卻以隱淪終老。其詩多寫山水田園的幽清境界,卻不時流露出一種失意情緒,詩歌淡雅而有壯逸之氣,為當時詩壇所推崇。
在描寫山水田園上,孟浩然與王維齊名,世稱“王孟”。 [注釋] ①蘭山:應為萬山,在湖北襄陽,詩人的園廬在峴山附近,距萬山不遠,詩人在此度過了大半生。
張五:名子容,排行第五,隱居襄陽峴山南邊的白鶴山。 ②北山: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