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描寫竹子的古詩
唐杜牧的《斫竹》詩,霜根漸隨斧,風玉尚敲秋。
水仙子 詠竹 元 馬謙齋 貞姿不受雪霜侵, 直節亭亭易見心。 渭川風雨清吟枕, 花開時有鳳尋。
文湖州是個知音。 春日臨風醉, 秋宵對月吟, 舞閑階碎影篩金。
酬人雨后玩竹 唐 薛濤 南天春雨時, 那鑒雪霜姿。 眾類亦云茂, 虛心能自持。
多留晉賢醉, 早伴舜妃悲。 晚歲君能賞, 蒼蒼勁節奇。
嚴鄭公宅同詠竹 唐 杜甫 綠竹半含籜, 新梢才出墻。 色侵書帙晚, 陰過酒樽涼。
雨洗涓涓凈, 風吹細細香。 但令無剪伐, 會見拂云長。
於潛僧綠筠軒 宋 蘇軾 可使食無肉, 不可居無竹。 無肉令人瘦, 無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 俗士不可醫。 旁人笑此言, 似高還似癡。
若對此君仍大嚼。 世間哪有揚州鶴。
竹 唐 韋式 竹, 臨池,似玉。 悒露靜,和煙綠。
搶節寧改,貞心自束。 渭曲偏種多,王家看不足。
仙杖正驚龍化,美實當隨鳳熟。 唯愁吹作別離聲,回首駕驂舞陣速。
詠十里塘姜店水亭前竹林 宋 楊萬里 一見此君面。 荒村不是村。
斜陽與可筆。 棲雀子猷魂。
客思方無那, 詩愁得共論。 問渠:“能飲否?” -- 把酒酹霜根。
和黃門盧侍御詠竹 唐 張九齡 清切紫庭垂, 威菱防露枝。 色無玄只變, 聲有惠風吹。
高節人相重, 虛心世所知。 鳳皇佳可食, 一去一來儀。
畫竹歌并序 唐 白居易 協律郎蕭悅善畫竹,舉時無倫。蕭亦甚自秘重,有終歲求其一竿一枝而不得者。
知予天與好事,忽寫一十五竿,惠然見投。予厚其意,高其藝,無以答貺,作歌以報之,凡一百八十六字云。
植物之中竹難寫,古今雖畫無似者。 蕭郎下筆獨逼真,丹青以來唯一人。
人畫竹身肥擁腫,蕭畫莖瘦節節竦。 人畫竹梢死羸垂,蕭畫枝活葉葉動。
不根而生從意生,不筍而成由筆成。 野塘水邊碕岸側,森森兩叢十五莖。
嬋娟不失筠粉態,蕭颯盡得風煙情。 舉頭忽看不似畫,低耳靜聽疑有聲。
西叢七莖勁而健,省向天竺寺前石上見。 東叢八莖疏且寒,憶曾湘妃廟里雨中看。
幽姿遠思少人別,與君相顧空長嘆。 蕭郎蕭郎老可惜,手顫眼昏頭雪色。
自言便是絕筆時,從今此竹尤難得。 酬元九對新栽竹有懷見寄 唐 白居易 昔我十年前,與君始相識。
曾將秋竹竿,比君孤且直。 中心一以合,外事紛無極。
共保秋竹心,風霜侵不得。 始嫌梧桐樹,秋至先改色。
不愛楊柳枝,春來軟無力。 憐君別我后,見竹長相憶。
長欲在眼前,故栽庭戶側。 分首今何處,君南我在北。
吟我贈君詩,對之心惻惻。 栽竹 唐 杜牧 本因遮日種, 卻似為溪移。
歷歷羽林影, 疏疏煙露姿。 蕭騷寒雨夜, 敲劼晚風時。
故國何年到, 塵冠掛一枝。 竹 唐 賈島 籬外清陰接藥欄, 曉風交戛碧瑯玕。
子猷沒后知音少,搐丁陛股樁噶標拴缽莖 粉節霜筠漫歲寒。 昌谷北園新筍 四首之一 唐李賀 籜落長竿削玉開, 君看母筍是龍材。
更容一夜抽千尺, 別卻池園數寸泥。 濰縣署中畫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清 鄭燮 衙齋臥聽蕭蕭竹, 疑是民間疾苦聲; 些小吾曹州縣吏。
一枝一葉總關情。 《竹石》---鄭板橋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韌,任爾東南西北風。
二、描寫竹子的詩句
竹里館 王維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竹里館 裴迪 來過竹里館,日與道相親。
出入惟山鳥,幽深無世人。 慈姥竹 李白 當涂縣北有慈姥山,積石俯江,岸壁峻絕,風濤洶涌。
其山產竹,圓體疏節,堪為簫管,聲中音律。 野竹攢石生,含煙映江島。
翠色落波深,虛聲帶寒早。 龍吟曾未聽,鳳曲吹應好。
不學蒲柳凋,貞心常自保。 嚴鄭公宅同詠竹 杜甫 綠竹半含籜,新梢才出墻。
色侵書帙晚,陰過酒樽涼。 雨洗娟娟凈,風吹細細香。
但令無剪伐,會見拂云長。 巽公院五詠苦竹橋 柳宗元 危橋屬幽徑,繚繞穿疏林。
迸籜分苦節,輕籜抱虛心。俯瞰涓涓流, 仰聆蕭蕭吟。
差池下煙日,嘲哲鳴山禽。諒無要津用,棲息有余陰。
竹徑 李得裕 野竹自成徑,繞溪三里余。檀欒被層阜,蕭瑟映清渠。
日落見林靜,風行知谷虛。田家故人少,誰肯共焚魚。
新竹 元稹 新篁才解籜,寒色已青蔥。冉冉飄凝粉,蕭蕭漸引風。
扶疏多透日,寥落未成叢。惟有團團節,堅貞大小同。
新栽竹 白居易 佐邑意不適,閉門秋草生。何以娛野性,種竹百余莖。
見此激上色,憶得山中情。有時公事暇,盡日繞欄行。
勿言根未固,勿言陰未成。已覺庭宇內,梢梢有余清。
最愛返窗臥,秋風枝有聲。 酬人雨后玩竹 薛濤 南天春雨時,那鑒雪霜姿。
眾類亦云茂,虛心寧自持。 多留晉賢醉,早伴舜妃悲。
晚歲君能賞,蒼蒼盡節奇。 同郭參謀崔仆射淮南節度使廳前竹 劉長卿 昔種梁王苑,今移漢將壇。
蒙籠低冕過,青翠卷簾看。 得地移根遠,經霜抱節難。
開花成鳳實,嫩筍長漁竿。 靄靄軍容靜,蕭蕭郡宇寬。
細音和角暮,疏影上門寒。 湘浦何年變,山陽幾處殘。
不知軒屏側,歲晚對袁安。 洗然弟竹亭 孟浩然 吾與二三子,平生結交深。
具懷鴻鵠志,苦有 鳥 鳥心。 逸氣假毫翰,清風在竹林。
達是酒中趣,琴上偶然音。 葺夷陵幽居 李涉 負郭依山一徑深,萬竿如束翠沉沉。
從來愛物多成癖,辛苦移家為竹林 苦篁調嘯引 李賀 誰說軒轅在時事,伶倫采竹二十四。伶倫采之自昆丘,軒轅詔遺中分作十二。
伶倫以之正音律,軒轅以之調元氣。當時黃帝上天時,二十三管咸相隨。
唯留一管人間吹,無得不能得此管,此管沉埋虞舜祠。 玩友人庭竹 施肩吾 曾去旋州看種玉,那似君家滿庭竹。
客來不用呼清風,此處掛冠涼自足。 新竹 韓愈 筍添南階竹,日日成清 。
縹節已儲霜,黃苞猶掩翠。 出欄出五六,當戶羅三四。
高標凌秋嚴,貞色奪春媚。 稀生巧補林,迸出疑爭地。
縱橫乍依行,爛漫忽無次。 風枝未飄吹,露粉先含淚。
何人可攜玩,清景空瞪視。 題劉秀才新竹 杜牧 數莖幽玉色,曉夕翠煙分。
聲破寒窗夢,根穿綠蘚紋。 漸籠當檻日,欲礙入簾云。
不是山陰客,何人愛此君。 初食筍呈座中 李商隱 嫩籜香苞初出林,五陵論價重如金。
皇都陸海應無數,忍剪凌云一寸心。 題鄭長侍廳前竹 賈島 綠竹臨詩酒,嬋娟思不窮。
亂枝低積雪,繁葉亞寒風。 蕭颯疑泉過,縈回有徑同。
侵庭根出土,隔壁筍成叢。 竦影紗窗外,清音室瑟中。
卷簾終日看,欹枕幾秋同。 萬頃歌王子,千竿伴阮公。
露光憐片片,雨澗愛蒙蒙。 解谷蠻湖北,湘川霸水東。
何如軒檻側,蒼翠裊長空。 官舍竹 王禹稱 誰種瀟瀟數百竿,伴吟偏稱作閑官。
不隨夭艷爭春色,獨守孤貞待歲寒。 聲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歡。
明年縱便量移去,猶得今冬雪里看。 庭竹 釋智圓 移去群花種此君,滿庭寒翠更無塵。
暑天閑繞煩襟盡,猶有清風借四鄰。 詠金竹 蔣堂 百鎰先寒一徑深,潛疑造化鑄成林。
貪夫或有憑欄者,不見修篁但見金。 竹 宋祁 修修梢出類,辭卑不肯叢。
有節天容直,無心道與空。 紫竹 梅堯臣 西南產修竹,色異東筠綠。
裁簫映檀唇,引枝宜鳳宿。 移從幾千里,不改生幽谷。
種竹齋 司馬光 吾愛王子猷,借齋也種竹。一日不可無,瀟灑常在目。
雪霜徒自白,柯葉不改綠。殊勝石季倫,珊瑚滿金谷。
華藏院此君亭詠竹 王安石 一徑森然四座涼,殘陰馀韻去何長。人憐直節生來瘦,自許高材老更剛。
曾與蒿藜同雨露,終隨松柏到冰霜。煩君惜取根株在,欲乞伶倫學鳳凰。
金竹 呂陶 渠江有竹,其色深黃,里人目為金竹。 修竹已可愛,況復如黃金。
天地與正色,霜雪堅比心。 云芝生有節,栗玉種成林。
回首渭川遠,山間繞翠陰。 竹軒 沈遼 古人愛修竹,瀟灑臨幽軒。
勁節有高致,清聲無俗喧。 春日斗瑣碎,秋風撼瑯干。
誰知渭川富,千畝可懸冠。 詠竹 韋驤 此君堅直本天然,豈學妖花艷主軒,筠帶輕霜凝不落,干搓圓玉碧無痕。
非春長自繁枝葉,有地終須大本根,誰為裁音薦清廟,定勝嘉木就犧樽。 詠竹 文同 竹、竹。
森寒,潔綠。湘江邊,渭水曲。
帷幔翠錦,戈矛蒼玉。虛心異草木,勁節逾凡木。
化龍杖入仙陂,呼鳳律鳴神谷。月娥巾披凈冉冉,風女聲笙竽清肅肅。
林間飲酒碎影搖金,石上圍棋清陰覆局。屈大夫逐去徒悅椒蘭,陶先生歸但尋松菊。
若檀欒之操則無敵于君,圖瀟灑之姿亦莫賢于仆。 于潛僧綠筠軒 蘇軾 可使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
傍人笑此言,似高還似癡。 若對此君仍大嚼,世間那有揚州鶴。
惜竹詩并引 孔武仲 東齋有竹數竿,翠蔚可喜,其傍眾筍附。
三、大門口寫什么詩好呢 和竹子有關的 還有就是橫批五個字的
1、解縉自幼好字,出口成章。
這年春節,他在后門上貼了一副春聯:“門對千竿竹,家藏萬卷書。” 對門的員外看了很不高興,心想只有像我這樣的人家,才配貼這副對聯,就命仆人把竹子砍了。
不一會,家人來報,解縉的春聯改成了:“門對千竿竹短,家藏萬卷書長。” 員外聽吧,非常惱火,今人把竹子連根挖出,不料解家的春聯又改成為:“門對千竿竹短無,家藏萬卷書長有。”
2、莫嫌雪壓低頭,紅日歸時,即沖霄漢;莫道土埋節短,青尖露后,立刺蒼穹。 3、短棉花,紡長線,織大布,包小腳,走南走北; 彎竹子,劃端篾,打圓圈,箍扁桶,裝東裝西。
4、咬定幾句有用書,可忘飲食;養成數竿新出竹,直似兒孫。鄭板橋 5、有竹人不俗;無蘭室自馨。
李 6、竹雨松風琴韻;茶煙梧月書聲。傅山 7、入土先有節;凌云仍虛心。
8、石頭解性真吾友;竹子虛心是我師。 9悠懷得春氣,修竹引清風 新年納余慶 忠厚傳家久 世澤綿為善 海岳君親壽 佳節號長春 詩書繼世長 家聲振讀書 鶯花天地春 寒雪梅中盡 清溪吟雅韻 世泰云生彩 長空盈瑞氣 春風柳上歸 皓月灑春暉 年豐雪獻花 大地遍春光 大地春來早 春為一歲首 寒去草先翠 吟竹詩含翠 農家福降多 梅在百花先 春來花最紅 畫梅筆帶香 雪里江山美 紅日千秋照 千林華光動 竹影搖風雨 花間歲月新 神州萬載春 四海瑞氣高 花溪入畫圖 寒梅因雪艷 一堂開暖日 酒飲全家福 一曲迎春調 飛燕為春歸 百鳥唱新春 歌唱滿江紅 三杯祝福歌 春地英雄氣 萬里春光暖 六合同春日 富貴三春景 乾坤錦綸春 九州氣象新 三陽開泰時 平安兩字金 寒風隨歲去 春滿改革路 日日平安日 勤勞方致富 德政伴春來 花繁民主枝 年年幸福年 和睦可生財 新歲多吉慶 春輝滿庭院 日月紅光照 日亨君子道 合家樂安然 歡笑溢門窗 乾坤喜氣多 天相吉人家 云霞成異彩 春來瑞雪里 乾坤風雪蕩 送寒余雪盡 梅柳動春風 人在畫圖中 中華日月新 迎歲早梅新 吉門沾泰早 三陽臨吉地 財源通四海 玉堂浮瑞氣 仁里得春多 五福萃華門 春色滿人間 金室耀祥光 屋小乾坤大 臘鼓催窮去 福同時共彩 華屋輝生壁 檐低日月長 金獅送富來 人并物皆春 春山綠到門 柳笛穿林過 魚香飄萬里 一帆云作伴 輕舟騰巨浪 漁歌踏浪來 紅日映千帆 千里月相隨 漁汛卷春風 駿馬馳千里 云山添秀色 海闊憑魚躍 文筆繪宏圖 東風暖萬家 河海泛春潮 天高任鳥飛 濃墨寫春秋 天增歲月壽 人間春盡染 陽春開物象 九州花似錦 福滿人間門 天下樂相融 麗日煥新天 四海歌如潮 青松迎風立 良辰逢雪霽 旭霽青山秀 春風蘇綠野 紅梅斗雪開 瑞氣靄春暉 春榮碧樹嬌 細雨醒紅梅 春風舒凍柳 冬隨捷報去 瑞雪漫天舞 生意春前草 瑞雪兆豐年 春帶凱歌來 紅梅著意開 財源雨后泉 雞鳴萬戶曉 煙柳千家曉 松搖千尺雪 春催楊柳綠 鶴舞一年春 風華百里香 竹撼一窗秋 花放山河新 九陽祥煙合 慶三陽開泰 乾坤添春色 日月開新紀 千山淑氣融 喜萬象更新 日月增光輝 田園入畫圖 龍翔吟盛世 雷鳴龍起蟄 安定萬民喜 政通千家福 燕舞詠陽春 春暖燕銜泥 團結百事成 人和萬戶春 東風迎新歲 紅梅報春早 天寒梅骨傲 花開春富貴 瑞雪兆豐年 喜鵲登枝高 風暖草心香 竹報歲平安 江山無限好 人隨春意泰 九州歸一統 雪和新雨落 祖國萬年春 事共壯懷成 兩岸共千春 風帶早春來 有天皆麗日 紅日出林海 陽光凝大地 民殷思報國 無地不春風 春光追鳥音 春色入人家 歲稔喜迎春 四海春風洽 春風添畫意 門門增瑞靄 春風新燕子 九州歲歷長 歲月賦詩情 戶戶建文明 香月古梅花 人展鯤鵬志 九陌連燈影 安邦興世紀 三山鐘秀氣 國呈龍虎威 千門慶月華 舉國慶長春 四海著春光 梅香催臘去 瑞雪漫天舞 雪里江山美 丹桂千里香 燕翅攜春來 紅梅著意開 花間歲月新 松柏萬年青 春聯耀春光 東風傳紫氣 淑氣芝蘭茂 雪在梅花白 喜報傳喜訊 大地發春華 春風桃李香 春歸柳色青 青山披錦繡 竹疏煙補密 紅日出林海 慶新春肇始 綠水溢春華 梅瘦雪添肥 春光追鳥音 祝大業終成 九州開泰運 銀蛇騰瑞雪 云霞出海曙 遠山含紫氣 萬福啟春華 駿馬舞東風 梅柳渡江春 芳樹發春輝 青山添秀色 九州生瑞氣 江山添秀色 華文春日麗 碧海泛春潮 萬戶報新春 天地共長春 瑞色紫云高 民奔小康路 春降千門福 興邦憑改革 勤是搖錢樹 國臻大治年 花開萬戶歡 致富在勤勞 儉為聚寶盆 勤勞攜福至 好景年年好 日子天天好 安定千家樂 科技引財來 新春歲歲新 生活步步高 辛勤五谷香 風聲讀竹韻 春水鳴琴韻 堂上歸來燕 梅竹呈秀色 月影寫梅痕 康民樂歲華 廳前新種花 鶯燕送佳音 日月光華照 放懷歌勝歲 太平真富貴 彩結宜春字 乾坤春意濃 揮翰頌新春 春色大文章 云書大有年 山河添秀色 天地英雄氣 政善山河美 九州歸一統 大地浴春暉 山河浩蕩春 天清日月明 兩岸共千春 萬紫千紅地 良辰逢雪霽 清溪吟雅韻 江山增秀色 花團錦簇天 瑞氣靄春暉 皓月灑春暉 大地換新裝 春為一歲首 田園無限美 門庭清且吉 日出乾坤秀 梅占百花魁 山河分外嬌 家道泰而昌 春來草木嬌 自己選吧!。
四、贊美竹子的詩句大全
野竹分青靄,飛泉掛碧峰。 —— 李白《訪戴天山道士不遇》
竹塢無塵水檻清,相思迢遞隔重城。 —— 李商隱《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
誰知竹西路,歌吹是揚州。 —— 杜牧《題揚州禪智寺》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憑中國彈箜篌。 —— 李賀《李憑箜篌引》
竹色溪下綠,荷花鏡里香。 —— 李白《別儲邕之剡中》
綠竹半含籜,新梢才出墻。 —— 杜甫《嚴鄭公宅同詠竹》
瑤池阿母綺窗開,黃竹歌聲動地哀。 —— 李商隱《瑤池》
綠竹含新粉,紅蓮落故衣。 —— 王維《山居即事》
窗竹影搖書案上,野泉聲入硯池中。 —— 杜荀鶴《題弟侄書堂》
綠竹入幽徑,青蘿拂行衣。 —— 李白《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
竹馬踉蹡沖淖去,紙鳶跋扈挾風鳴。 —— 陸游《觀村童戲溪上》
水繞陂田竹繞籬,榆錢落盡槿花稀。 —— 張舜民《村居·水繞陂田竹繞籬》
翻空白鳥時時見,照水紅蕖細細香。 —— 蘇軾《鷓鴣天·林斷山明竹隱墻》
松竹翠蘿寒,遲日江山暮。 —— 曹組《卜算子·蘭》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 —— 王維《竹里館》
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 —— 鄭燮《濰縣署中畫竹呈年伯包大丞括》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 王維《竹里館》
但令無剪伐,會見拂云長。 —— 杜甫《嚴鄭公宅同詠竹》
五、有關竹子的詩詞
1. 《陳氏園詠竹》——宋·黃庭堅
不問主人來看竹,小溪風物似家林。
春供饋婦幾番筍,夏與行人百畝陰。
直氣雖沖云漢上,高材終恐斧斤尋。
竿可舉北溟釣,欲贈溪翁誰姓任。
2. 《詠竹·風》——宋·張玉娘
滿庭修竹動秋風,掠地無痕一徑通。
景弄綠窗金瑣碎,聲歸定瑟玉玲瓏。
流云不礙湘妃佩,隔水還疑蔡女桐。
曲輕豈知變鶴在,翠霞飛去玉臺空。
3. 《詠竹》——宋·袁燮
此君林下靜無塵,苗裔生來便逸群。
頭角嶄然圓玉峙,養成直節要凌云。
4. 《寄題喻叔奇國傅郎中園亭二十六詠竹巖》——宋·楊萬里
石友拳然萬仞姿,竹君嘯處一川漪。
更無二客隨巾屨,誰見先生覓句時。
5. 《和鮮于子駿益昌官舍八詠 竹軒》——宋·蘇轍
幽軒離紛華,惟有一叢竹。
纖梢起余寒,紫筍散輕馥。
擢干春雨余,挺節秋霜足。
不知歲時改,守此娟娟綠。
上有吟風蟬,空腹未嘗食。
翦伐非所辭,不受塵土辱。
6. 古人為何詠“竹”:
自古以來,竹子的風韻獨具的特性一直是文人雅士比喻的對象。作為象形文字“竹”字,本身寓意著:立身要端直,處事要謙卑。古人愛竹,文人墨客為之揮毫吟詠,繪畫抒懷,也形成了獨有的竹文化。其中有關竹子的詩詞不計其數。白居易:“水能性淡是吾友,竹解心虛即吾師”。亦有:“竹死不改節,花落有余香。”之說。
六、吟詠“竹子”的詩句
清)康有為
生挺凌云節,飄搖仍自持。
朔風常凜冽,秋氣不離披。
亂葉猶能勁,柔枝不受吹。
只煩文與可,寫照特淋漓。
竹詩詞自序
周芳純1991年元旦
安居三年半,靜坐讀詩篇。
華夏竹文化,源遠數千年。
詩詞如潮海,無力仔細看。
瀏覽逾萬卷,選編萬余言。
古今詩竹者,常學竹風格。
虛心屬秉性,高節貴終生。
狂風竿不彎,暴雨膚更潔。
酷署生清陰,嚴寒葆翠色。
竹帛留青史,竹箭射熊羆。
衣食住行用,無不勞此君。
貢獻愈卓越,砍伐更加烈。
此風若不止,竹林盡毀滅。
我編竹詩詞,奉獻給讀者。
勸君愛惜竹,弘揚竹風格。
“水調歌頭·詠竹”
錢樟明
有節骨乃堅,無心品自端。
幾經狂風驟雨,寧折不易彎。
依舊四季翠綠,不與群芳爭艷,
揚首望青天
默默無聞處,蕭瑟多昂然。
勇破身,樂捐軀,毫無怨。
樓臺庭柱,牧笛洞蕭入垂簾。
造福何論早晚?
成材勿計后,鱗爪遍人間。
生來不為已,只求把身獻。
七律·答友人
** 1961年
九嶷山上白云飛,帝子乘風下翠微。
斑竹一枝千滴淚,紅霞萬朵百年衣。
洞庭波涌連天雪,長島人歌動地詩。
我欲因之夢寥廓,芙蓉國里盡朝暉。
病中見窗外竹感賦
** 1952年3月4日
竹葉青青不肯黃,枝條楚楚耐嚴霜。
昭蘇萬物春風里,更有筍尖出土忙。
七、【贊美竹子的著名詩句有哪些
1、竹生空野外,梢云聳百尋.無人賞高節,徒自抱貞心.——《竹》 梁·劉孝先 2、翠云梢云自結叢,輕花嫩筍欲凌空.砌曲橫枝屢解籜,階來疏葉強來風.——《賦得階前嫩竹》 陳·張正見 3、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竹石 》 清·鄭燮 4、綠竹半含籜,新梢才出墻.色侵書帙晚,隱過酒罅涼.雨洗娟娟凈,風吹細細香.但令無翦伐,會見拂云長.——《嚴鄭公宅同詠竹》 杜甫 5、侵階蘚折春芽迸,繞徑莎微夏陽濃.無賴杏花多意緒,數枝穿翠好相容. ——《竹》 唐·鄭谷 6、竹,臨池,似玉.悒露靜,和煙綠.搶節寧改,貞心自束.渭曲偏種多,王家看不足.仙杖正驚龍化,美實當隨鳳熟.唯愁吹作別離聲,回首駕驂舞陣速. ——《竹》 唐·韋式 7、青嵐帚亞君祖,綠潤高枝憶蔡邕.長聽南園風雨夜,恐生鱗甲盡為龍.——《長竹》 唐·陳陶 8、竹筍才生黃犢角,蕨芽初長小兒拳. 試尋野菜炊香飯,便是江南二月天.——《詠竹》 宋·黃庭堅 9、華軒藹藹他年到,綿竹亭亭出縣高.江上舍前無此物,幸分蒼翠拂波濤.——《從韋續處覓綿竹》 唐·杜甫 10、道院竹繁教略洗.鳴琴酌酒看扶疏.不圖結實來雙鳳.且要長竿釣巨魚.——《洗竹》 唐·王貞白 11、萬物中瀟灑.修篁獨逸群.貞姿曾冒雪.高節欲凌云.細韻風初發.濃煙日正熏.因題偏惜別.不可暫無君.——《送鐘元外賦竹》唐·孫峴 12、蜀中何物靈,有竹慈為名.一叢闊數步,森森數十莖.長莖復短莖,枝葉不崢嶸.去年笱已長,今年笱又生.——《慈竹》宋·樂史 13、春雷殷巖際,幽草齊發生.我種南窗竹,戢戢已抽萌.坐獲幽林賞,端居無俗情.——《新竹》宋·朱熹 14、竹塢深深處,檀欒繞舍青.暑風成慘淡,寒月助清冷.客去空塵塌,詩來拓采欞.——《次韻擇之詠竹》宋·朱熹 【其他贊頌竹子的詩句】 空山竹瓦屋,猶有燕飛來. 喜游蛟井寺.復見炎州竹. 一峰曉似朝仙處.青節森森倚絳云. 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 竹葉青青不肯黃,枝條楚楚耐嚴霜. 竹里編茅倚石根,竹莖疏處見前村.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曖鴨先知. 竹根珠勝竹皮冠,欲著先須短發干. 竹窗紅莧兩三根,山色遙從水際門. 新竹高于舊竹枝,全憑老干為扶持. 唯有竹枝渾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場. 誰寄寒林新屬筍,開奩喜見白參差. 江上舍前無此物,幸分蒼翠拂波濤. 船尾竹林遮縣市,故人猶自立沙頭. 人生貴有胸中竹,經得艱難考驗時.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瓊節高吹宿風枝,風流交我立忘歸. 萬枝朝露學瀟湘.杳靄孤亭白石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