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急求五類古詩詞
一、天地山水 二、日月風雨 三、花草蟲鳥 四、時令節日 五、愛國憂民 六、述志抒懷 七、鄉思離情 八、愁恨悲歡 九、友誼愛情 十、學問成才 十一、事理哲理 十二、關于寫作 一.天地山水 1. 雄雞一唱天下白——唐.李賀《致酒行》 2. 野曠天低樹, 江清月近人——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3. 野曠沙岸凈, 天高秋月明——(南朝宋)謝靈運《初去郡》 4. 天蒼蒼, 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北齊)北朝民歌《敕勒歌》 5. 一夫當關, 萬夫莫開——唐.李白《蜀道難》 6. 青山看不厭,流水趣何長——唐.錢起《陪考功王員外城東池亭宴》 7. 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唐.韓愈《送桂州嚴大夫同用南字》 8.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宋.辛棄疾《菩薩蠻。
書江西造口壁》 9.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唐.杜甫《望岳》 10.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唐.王維《漢江臨泛》 11. 云來山更佳,云去山如畫,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元.張養浩《雙調雁兒落兼得勝令》 12.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唐.李白《望天門山》 13.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宋.蘇軾《題西林壁》 14.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陸游《游山西村》 15. 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宋.王安石《書湖陰先生壁》 16. 余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南朝)齊.謝眺《晚登三山還望京邑》 17. 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18.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唐.李白《將進酒》 19.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唐.李白《望廬山瀑布》 20.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唐.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21.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宋.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 二、日月風雨 1. 崢嶸赤云西,日腳下平地——唐.杜甫《羌村三首》 2. 夕陽無限好, 只是近黃昏——唐.李商隱《樂原游》 3. 暮靄生深樹,斜陽下小樓——唐.杜牧《題揚州禪智寺》 4. 一道殘陽鋪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紅——唐.白居易《暮江吟》 5.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宋.蘇軾《水調歌頭》 6.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唐.張九齡《望月懷遠》 7. 明月卻多情, 隨人處處行——宋.張先《菩薩蠻》 8. 明月照高樓,流光正徘徊——三國.魏.曹植《怨歌行》 9. 照之有余輝,攬之不盈手——晉.陸機《擬明月何皎皎》 10. 月出驚山鳥, 時鳴春澗中——唐朝.王維《鳥鳴澗》 11. 月光如水水如天——唐.趙嘏《江樓感舊》 12.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唐.李白《把酒問月》 13. 暮雨不來春不去,花滿地月朦朧——宋.賀鑄《江城子》 14. 山風吹空林,颯颯如有人——唐朝--岑參《暮秋山行》 15.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唐.杜甫《春夜喜雨》 16. 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唐.杜甫《水檻遣心二首》 17. 微雨池塘見,好風襟袖知——唐朝.杜牧《秋思》 18. 山雨欲來風滿樓——唐.許渾《咸陽城西樓晚眺》 19. 細雨濕衣看不見,閑花落地聽無聲——唐朝.劉長卿《別嚴士元》 20.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亂入船——宋.蘇軾《元月廿七日望湖樓醉書》 21. 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唐.李賀《雁門太守行》 22.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唐.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23. 春雪滿空來,觸處似花開。不知園內樹,若個是真梅——唐.東方虬《春雪》 24.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唐朝.李白《北風行》 25. 忽如一夜春風來, 千樹萬樹梨花開——唐朝.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三、花草蟲鳥 1. 到處皆詩境,隨時有物華——宋.張道洽《嶺梅》 2. 春城無處不飛花——唐朝.韓鴻《寒食》 3. 折得一枝香在手, 人間應未有——宋.王安石《甘露歌》 4. 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宋.宋祁《玉樓春》 5.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宋.葉紹翁《游園不值》 6. 等閑識得東風面, 萬紫千紅總是春——宋.朱熹《春日》 7.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唐.白居易《憶江南》 8. 濃綠萬枝紅一點,動人春色不須多——宋.王安石《詠石榴花》 9.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宋.陸游《臨安春雨初霽》 10.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宋.林逋《山園小梅》 11.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宋.辛棄疾《鷓鴣天。
代人賦》 12.春風不解禁楊花,蒙蒙亂撲行人面——宋.晏殊《踏莎行》 13.陽春二三月, 草與水同色——晉.樂府古辭《孟珠》 14.江南二月多芳草, 春在蒙蒙細雨中——宋.釋仲殊《絕句》 15.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宋.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16.無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識燕歸來——宋.晏殊《浣溪沙》 17.不是花中偏愛菊, 此花開盡更無花——唐朝.元稹《菊花》 18.林間新綠一重重,小蕾深藏數點紅——金.元好問《同兒輩賦未開海棠》 19.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20.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漢樂府民歌《江南》 2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宋.楊萬53. 里《小池》 22.葉上初陽乾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宋.周邦彥《蘇幕遮》 23.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唐.賀。
二、5類古詩各兩首
山水詩
《過香積寺》
(王維)
不知香積寺,
數里入云峰。
古木無人徑,
深山何處鐘。
泉聲咽危石,
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
安禪制毒龍。
《山居秋暝 》
(王維)
空山新雨后,
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
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
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
王孫自可留。
邊塞詩
《從軍行七首》
(王昌齡)
琵琶起舞換新聲,
總是關山舊別情。
撩亂邊愁聽不盡,
高高秋月照長城。
《征人怨》
(柳中庸)
歲歲金河復玉關,
朝朝馬策與刀環。
三春白雪歸青冢,
萬里黃河繞黑山。 思鄉詩 《聞雁》(韋應物) 故園渺何處,歸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齋聞雁來。 《寒塘》(趙嘏) 曉發梳臨水,寒塘坐見秋。鄉心正無限,一雁度南樓。 詠物詩 《春行即興》(李華) 宜陽城下草萋萋,澗水東流復向西。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鳥空啼。 《蟬》(虞世南) 垂綏飲清露,流響出梳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描寫春天的詩
三、5類古詩各兩首
山水詩 《過香積寺》(王維) 不知香積寺,數里入云峰。
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禪制毒龍。 《山居秋暝 》(王維)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邊塞詩 《從軍行七首》(王昌齡) 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山舊別情。
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 《征人怨》(柳中庸) 歲歲金河復玉關,朝朝馬策與刀環。
三春白雪歸青冢,萬里黃河繞黑山。 思鄉詩 《聞雁》(韋應物) 故園渺何處,歸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齋聞雁來。 《寒塘》(趙嘏) 曉發梳臨水,寒塘坐見秋。
鄉心正無限,一雁度南樓。 詠物詩 《春行即興》(李華) 宜陽城下草萋萋,澗水東流復向西。
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鳥空啼。 《蟬》(虞世南) 垂綏飲清露,流響出梳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描寫春天的詩。
四、這五類詩分別有哪些,麻煩大家了~
愛國
杜甫《春望》
國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
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
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
渾欲不勝簪
文天祥
過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經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
零丁洋里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送別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山中送別
王維
山中相送罷, 日暮掩柴扉。
明年春草綠, 王孫歸不歸?
言志
石灰吟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間
黃巢落第后所作的《菊花》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后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思鄉
長相思
納蘭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天凈沙 秋思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田園
過故人莊 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歸園田居(其一)
陶淵明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
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
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
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
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戶庭無塵雜,虛室有余閑。
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
五、五個方面的古詩(每種5條)
百度文庫 古詩分幾大類:1)寫景抒情詩,歌詠山水名勝、描寫自然景色的抒情詩歌。
古代有些詩人由于不滿現實,常寄情于山水,通過描繪江湖風光、自然風景平寄寓自己的思想感情。這類詩常將要抒發的情感寄寓在后描寫的景物之中,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寓情于景。
其風格清新自然。 2)詠物言志詩文,詩人對所詠之物的外形、特點、神韻、品格進行描摹,以寄托詩人自己的感情,表達詩人的精神、品質或理想。
3)即事感懷詩文,因一事由而引發詩人的感慨,如懷親、思鄉、念友等。 4)懷古詠史詩文,以歷史典故為題材,或表明自己的看法,或借古諷今,或抒發滄桑變化的感慨。
5)邊塞征戰詩文,描寫邊塞風光和戍邊將士的軍旅生活,或抒發們樂觀豪邁或相思離愁的情感,風格悲壯宏渾,筆勢豪放。劃分標準不同,分類也不一樣: 按內容大致可以分為一下幾種: 送別詩、邊塞詩、閨怨詩、田園山水詩、詠物詩、悼亡詩、諷刺詩、記行詩、詠史詩、詠懷詩 貶謫之情、思鄉之情、愛情愁苦、懷才不遇、忠君報國、對景抒懷、宏志之情等等。
其實,盡管時代在變化,但是人的感情卻是變化不大,仔細去體味古人的言語,也許你就會找到和他相同的一些地方,正如《蘭亭集序》中說的“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抒情詩:1 漢代詩人佚名《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
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2 漢代詩人卓文君《白頭吟》皚如山上雪,皎若云間月。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
今日斗酒會,明日溝水頭。躞蹀御溝上,溝水東西流。
凄凄復凄凄,嫁娶不須啼。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
竹竿何裊裊,魚尾何簁簁!男兒重意氣,何用錢刀為!3 唐代詩人白居易《長相思》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頭。吳山點點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歸時方始休。月明人倚樓。
4 五代詩人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5 北宋詩人晏殊《木蘭花》綠楊芳草長亭路,年少拋人容易去。
樓頭殘夢五更鐘,花底離愁三月雨。無情不似多情苦,一寸還成千萬縷。
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愛國詩句1 明代詩人于謙《立春日感懷》年去年來白發新,匆匆馬上又逢春。
關河底事空留客?歲月無情不貸人。一寸丹心圖報國,兩行清淚為思親。
孤懷激烈難消遣,漫把金盤簇五辛。2 明代詩人于謙《立春日感懷》年去年來白發新,匆匆馬上又逢春。
關河底事空留客?歲月無情不貸人。一寸丹心圖報國,兩行清淚為思親。
孤懷激烈難消遣,漫把金盤簇五辛。3 宋代詩人李清照《夏日絕句》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4代詩人李百藥《北齊書·元景安傳》豈得棄本宗,逐他姓,大丈夫寧可玉碎,不能瓦全。
5 唐代詩人李百藥《北齊書·元景安傳》豈得棄本宗,逐他姓,大丈夫寧可玉碎,不能瓦全。勵志詩1 東漢詩人曹操《觀滄海》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2 宋代詩人文天祥《揚子江》幾日隨風北海游,回從揚子大江頭。
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3 宋代詩人文天祥《揚子江》幾日隨風北海游,回從揚子大江頭。
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4 宋代詩人文天祥《過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5 唐代詩人李賀《南園十三首·其五》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哲理:1 南宋詩人陸游《游山西村》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2 唐代詩人杜甫《望岳》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3 唐朝詩人劉禹錫《烏衣卷》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4 北宋詩人周敦頤《愛蓮說》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
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5 西漢詩人司馬遷《史記·滑稽列傳》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友情1 漢代詩人佚名《舊題蘇武詩》骨肉緣枝葉,結交亦相因。
四海皆兄弟,誰為行路人。況我連枝樹,與子同一身。
昔為鴛與鴦,今為參與辰。昔者常相近,邈若胡與秦。
惟念當離別,恩情日以新。鹿鳴思野草,可以喻嘉賓。
我有一罇酒,欲以贈遠人。愿子留斟酌,敘此平生親。
2 明末詩人吳偉業《遇舊友》已過才追問,相看是故人。亂離何處見,消息苦難真。
拭眼驚。
六、列舉5類李白詩歌
李白的詩歌今存990多首。有大量的政治抒情詩,充分表現了詩人非凡的抱負,奔放的激情,豪俠的氣概,也集中代表了盛唐詩歌昂揚奮發的典型音調。李白有強烈的自我意識,多次以大鵬自比,「大鵬一日同風起,博搖直上九萬里」《上李邕》。但李白在長安三年失意而歸,使他激昂的政治熱情,再受到現實的沖撞時,便轉化為懷才不遇的悲憤狂歌,從胸中噴涌而出﹕「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羞逐長安社中兒,赤雞白狗賭梨栗,彈劍作歌奏苦聲,曳裾王門不稱情」。李白還以痛快淋漓的飲酒詩,來排遣懷才不遇的憂愁。《將進酒》﹕「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與這種豪放奔涌,無所掩抑的感情氣勢相適應,李白的詩歌在藝術手法方面的顯著特點是﹕想象神奇,變化無端,結構縱橫跳躍,句式長短錯落,形成了雄奇飄逸的風格。詩人終其一生,都在以天真的赤子之心謳歌理想的人生,無論何時何地,總以滿腔熱情去擁抱整個世界,追求充分地行事、立功和享受,對一切美的事物都有敏銳的感受,把握現實而又不滿足于現實,投入生活的急流而又超越苦難的憂患,在高揚亢奮的精神狀態中去實現自身的價值。如果說,理想色彩是盛唐一代詩風的主要特征,那么,李白是以更富于展望的理想歌唱走在了時代的前沿。
李白的詩歌的題材是多種多樣的。代表作有:七言古詩(《蜀道難》,《行路難》,《夢游天姥吟留別》,《將進酒》,《梁甫吟》等,五言古詩(《古風》59首);有句漢魏六朝樂府民歌風味的《長干行》,《子夜吳歌》等,七言絕句(《望廬山瀑布》,《望天門山》,《早發白帝城》等都成為盛唐的名篇。李白在唐代已經享有盛名。他的詩作「集無定卷,家家有之」。為中華詩壇第一人。
李白的詩歌豐富和發展了盛唐詩歌中英雄主義的藝術主題。他和同時代的其他文士一樣,具有恢宏的功業抱負,所謂“申管晏之談,謀帝王之術,奮其智能,愿為輔弼。使寰區大定,海縣清一”(《代壽山答孟少府移文書》),就是他最執著的人生信念。李白是否具有在復雜的權力結構中從事政治活動的實際能力,也許是很可疑的,但作為詩人,這種信念更多地成為他追求和歌頌壯麗人生的出發點。他從無數古代英雄的風度、氣派中吸取力量,把現實的理想投影到歷史中去,從而在詩歌中建立起英雄性格的人物畫廊。他歌頌崛起草澤、際會風云的英雄,如《梁甫吟》寫太公望:“君不見朝歌屠叟辭棘津,八十西來釣渭濱;寧羞白發照清水,逢時壯氣思經綸。廣張三千八百釣,風期暗與文王親。大賢虎變愚不測,當年頗似尋常人。”歌頌視功名富貴如草芥的義士,如《古風》其十寫魯仲連:“齊有倜儻生,魯連特高妙。明月出海底,一朝開光曜。卻秦振英聲,后世仰末照。意輕千金贈,顧向平原笑。吾亦澹蕩人,拂衣可同調。”歌頌愛才若渴、禮賢下士的英主,如《行路難》其二中的:“君不見昔時燕家重郭隗,擁彗折節無嫌猜。劇辛、樂毅感恩分,輸肝剖膽效英才。昭王白骨縈蔓草,誰人更掃黃金臺!”贊美傲岸不馴、堅持布衣尊嚴的名臣,如《梁甫吟》中的酈食其:“君不見高陽酒徒起草中,長揖山東隆準公;入門不拜騁雄辯,兩女輟洗來趨風。東下齊城七十二,指揮楚漢如旋蓬。狂客落魄尚如此,何況壯士當群雄!”他筆下的英雄大多是在動蕩變亂的非常時期在歷史舞臺上叱咤風云的人物,而且和抒情主人公打成一片,渾然而不可分。例如他在贈酬友朋的詩中說:“風水如見資,投竿佐皇極。”(《酬坊州王司馬與閻正字對雪見贈》)“自言管、葛竟誰許,長吁莫錯還閉關。”(《駕去溫泉宮后贈楊山人》)在醉醒后自抒其志云:“傅說板筑臣,李斯鷹犬人。欻起匡社稷,寧復長艱辛。”(《冬夜醉宿龍門覺起言志》)安史之亂起,李白視形勢如楚漢相爭,并以張良、韓信自況:“頗似楚漢時,翻覆無定止。朝過博浪沙,暮入淮陰市。張良未遇韓信貧,劉項存亡在兩臣。暫到下邳受兵略,來投漂母作主人。”(《猛虎行》)他入永王璘幕府后,又以謝安自比:“但用東山謝安石,為君談笑靜胡沙。”(《永王東巡歌》其二)直至他六十歲投軍時,還以西漢大俠劇孟自許:“半道謝病還,無因東南征。亞夫未見顧,劇孟阻先行。”(《聞李太尉大舉秦兵百萬出征東南……》)生在盛世的李白而對亂世英雄致以禮贊,當然不僅僅是發思古之幽情。因為通過這類人物,詩人更能夠抒發自己“心雄萬夫”的氣概和熱情,表現在歷史中建立輝煌功業、積極創造自我價值的人生愿望。